明星

历史名人明星列表

易牙

易牙,春秋时齐国雍(今陕西凤翔南)人,亦称雍巫,原本只是齐桓公宫廷中一个精于烹调技术的小角色。他善于逢迎,通过一手善制美味佳肴的烹调手艺,逐渐获得了齐桓公的信任和宠爱。
当齐桓公的爱妾长卫姬患病时,易牙抓住这一机会,精心调制美味食品,使长卫姬食欲大增,病也逐渐痊愈。后来,齐桓公在一次闲谈中开玩笑表示想尝尝人肉的味道,易牙为了迎合齐桓公,竟然残忍地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将其肉烹制成菜肴献给齐桓公。易牙与竖刁、开方等人勾结,开始实施他们的阴谋。他们先是通过搬弄是非、制造谣言来挑拨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企图杀掉管仲,在管仲去世后,易牙等人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夺权。他们乘齐桓公病重之机,假传圣旨,控制宫廷,并试图扶植公子元方为新的国君。齐桓公死后,易牙等人开始滥杀朝中百官,并翦灭了试图争位的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最终,太子昭在宋国的支持下夺回了王位,杀掉了易牙等人。

人物生平
庖厨祖师
易牙何许人也,春秋时齐国雍(今陕西凤翔南)人。
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菜。因为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王充《论衡·谴告》说:“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成,水火旧彭城(今江苏徐州)流传有诗:“雍巫善味祖彭铿(雍巫:即易牙,彭铿:即彭祖),三坊求师古彭城。九会诸侯任司庖(九会诸侯:指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庖:厨房,司庖,即管饮食的官),八盘五簋[guǐ]宴王公(簋:盛食物的容器)。”
易牙与彭城(今徐州)的渊源使他留名于今日的饮食文化中。齐国菜是我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后来成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鲁菜),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易牙对鲁菜的形成无疑是有功的。
后世人撰写食经之类的作品,托名易牙也是常见的。例如:明代人韩奕,曾经以造、脯、蔬菜、笼造、炉造、糕饼、斋食、诸汤和诸药八类内容编成一书,书名就托称为《易牙遗意》。另外,明代人周履靖著《续易牙遗意》,也是托名的仿古食经之作。

烹子献糜
一次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卖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欢心。国君何等尊贵,绝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后来他看见自己4岁的儿子,选了用自己儿子的肉。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当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内心很是不舒服,却被易牙杀子为自己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

管仲遗训
易牙和管仲同时在齐国作事。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请国君务必疏远易牙、卫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听进管仲的话。易牙听说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便去挑拨鲍叔牙,说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鲍叔牙笑道:“管仲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现在我做司寇,驱逐佞[nìng]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容身之处?”易牙讨了个没趣,深觉管仲交友之密,知人之深,于是灰溜溜地走了。不久管仲病逝。齐桓公也就将易牙等三人撤职,永远不准入朝。
但过了三年,齐桓公不见三人,感觉吃东西都没有滋味了,说:「仲父(管仲)不已过孚?」于是又召三人回宫。第二年,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刁等拥立公子无亏,迫使太子昭奔宋,齐国五公子因此发生内战。易牙等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宫。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刁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悔之晚矣,终被饿死。后来,齐人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业逐渐移到了晋国。
传说易牙干政失败后避居彭城,操烹饪业至终,而易牙食疗菜在彭城(今徐州)广为流传。
易牙虽有“杀子以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被后人所唾弃,但易牙作为厨艺的化身,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

轶事典故
民间传说
一、易牙发现,削山芋时手会被山芋的皮刺激得奇痒难忍,他通过多次实践终于找到了一个解除发痒的办法:在削山芋之前先咬一口,嚼一嚼,就不会再痒了。
二、有道叫鱼腹藏羊肉的名菜,也是山东名菜,相传由易牙所创(羊方藏鱼实际为彭祖所创,易牙求教于过彭祖才有后来的鲁菜)。北方水产以鲤鱼为最鲜,肉以羊肉为最鲜,此菜两鲜并用,互相搭配,咸菜色泽光润,外酥里嫩,鲜美异常。我们注意到“鲜”字即由“鱼”和“羊”字合成。据说以名菜鱼腹藏羊肉而得鲜字是易牙创造的。
三、易牙把烹饪和医疗结合起来,创制食物疗养菜。有一次长卫姬生病了,易牙以食疗菜进献长卫姬,长卫姬食后病愈,易牙以此深受齐桓公和长卫姬赏识。

易牙淄渑
淄 渑:zī miǎn
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吕氏春秋·精谕》:“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
做为一个厨师,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孟子·告子上》孟子也高度评价易牙调和口味的能力。由此可见,易牙确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善于调和口味的名厨。

桓公之死
齐桓公曾说未曾食过人肉,易牙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想任用他代替将死的管仲,不过管仲认为:“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所以反对由他接任,齐桓公也就将他和卫开方、竖刁撤职,永远不准入朝。最终齐桓公没有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刁作乱,填塞宫门,筑起高墙,内外不通。最后令齐桓公饥饿而死。

鲍叔牙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姒姓,鲍氏,名叔牙,也被称为鲍叔、鲍子。齐国颍[yǐng]上(今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鲍叔牙出生于官宦之家,早年与管仲合伙经商,并成为莫逆之交。到齐僖公时期,鲍叔牙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开始辅佐公子小白,并于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预料到了齐国的内乱,提前带着公子小白奔赴莒国避难,到了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君位空缺,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为君,为齐桓公。后鲍叔牙举荐管仲为宰相,并成功把管仲救回齐国。齐桓公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霸业有成之后,开始骄矜,在鲍叔牙的劝谏下改正。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询问他鲍叔牙能否担任宰相,管仲答否,并举荐隰朋为相。同年,管仲、隰朋相继病逝。齐桓公只能任鲍叔牙为相,不久后鲍叔牙因病逝世。子孙后代在齐国得到荫庇,多为齐国有名的大夫。
鲍叔牙在任期间选贤举能 ,并多次向齐桓公进谏良言辅齐称霸。在晋人伐邢之时,鲍叔牙劝谏齐桓公采用坐收渔翁之利的办法,使两国交战激烈之时,再去援助,齐桓公采纳了其意见使得齐国声势大涨。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曾评价鲍叔牙:“齐国的鲍叔牙能辨别贤才,是有智慧,推举贤才,是有仁义,引用贤才,是有道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商
鲍叔牙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亲为春秋时代齐国大夫鲍敬叔。鲍叔牙年少时曾长期与管仲相处,二人合伙经商,在经商时成为莫逆之交。管仲早年贫困,鲍叔牙将经商赚的钱多给予管仲,鲍叔牙自己只拿少许,而且不以为言。

辅佐公子
齐僖公时期,鲍叔牙与管仲、召忽互为政治上的好友,后齐僖公要求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而让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因鲍叔牙认为公子小白难成大事,所以一直托病不出。不久后,召忽对其余二人提出,公子小白必然不会被立为君主,三人不如一起辅佐公子纠。管仲提出了反对意见,并提出齐国人都讨厌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同时公子小白因没有母亲,得到国人怜悯,所以公子小白也有机会夺得君位,而且未来国君肯定会在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二人之间,所以公子小白更有优势。最终鲍叔牙听从管仲的建议开始辅佐公子小白。
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后,暴虐淫乱,反复无常,百姓民不聊生。鲍叔牙提出,君主使得民众懈怠,则国家必定要发生内乱。之后便辅佐公子小白奔赴莒国,后齐国内乱爆发,管仲、召忽二人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再度爆发,齐襄公族弟公孙无知篡位,次年,公孙无知被杀,齐国君位空缺,齐国大臣们商量拥立国君之事。由于公子小白从小就和齐国大夫高傒交好,于是齐国正卿高傒和国懿仲私下通知公子小白前往齐国。鲁国得到公孙无知身亡的消息之后,也派遣军队护送公子纠返回齐国,并且让管仲在莒国前往齐国的道路上进行埋伏,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但只射中其腰带挂钩,公子小白急中生智,直接吐血倒地装死,管仲见公子小白已死,便回去复命了。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搭载着温车[h]迅速赶回齐国,在高傒和国懿仲的帮助下抢先即位为君,是为齐桓公,而鲁国收到小白死亡的消息之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六日之后才到达齐国。而此时公子小白已经即位,于公元前685年被立为齐桓公,并且发兵抵御鲁军。

举荐管仲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想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拒绝了齐桓公的任命,并提出自己不过是庸臣而以,没有受到饥饿已经是赏赐了,让自己来治理国家那是不可行的,只有管仲才能当此大任,并提出了自己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i],但因管仲曾伏杀于齐桓公,齐桓公非常抗拒,鲍叔牙提出,管仲只为其主做事,如果齐桓公为管仲之主,也会为齐桓公做事。并且可以派遣使者前往鲁国要人。而后齐桓公再提出,如果直接前往鲁国要人,那鲁国必定不会给予,鲍叔牙也提出,可以向鲁国提出,齐国有个不忠之臣在鲁国,需交到国君面前亲自处死,那齐国必然同意。随后还提出,鲁国夷吾知道管仲的本事,如果鲁国任用管仲,那么鲁国实力就会变强,齐国便会削弱,要是夷吾不任用管仲,那么一定会杀死管仲,避免其前往齐国,并且夷吾为君主无二心,也必然会这么做,齐桓公再问,管仲对自己是否也能这样,鲍叔牙提出,不是对齐桓公如此,而是国家如此。随后,鲍叔牙督促齐桓公接纳管仲回到齐国,齐桓公同意了鲍叔牙的请求。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秋季,鲁国出兵齐国,齐鲁两军于乾时(今山东省青州市)展开大战,鲁军大败。后鲍叔牙率领军队前往鲁国,并提出鲁国可以代齐国杀了公子纠,但管仲和召忽必须带回齐国,不然就要继续攻打鲁国。于是鲁国大夫生窦杀死了公子纠,召忽也随之自杀了。同时,管仲也向鲍叔牙提出请求,希望能把他押送回齐国,鲍叔接受了他的请求,后鲁国自感放管仲前往齐国为放虎归山之举,便欲谋诛杀管仲,后在交接时鲍叔牙大哭三声来彰显与管仲的友谊,使鲁国人不好下手,以避免管仲受到伤害。到了齐境后鲍叔牙便释放了管仲。在鲍叔牙用计救管仲回到了齐国后,鲍叔牙再次向齐桓公提出,管仲治国的才能比齐国大夫高傒都强,可以让他辅助君主,齐桓公听从了这个意见,并封管仲为宰相,齐桓公称其为“仲父”,鲍叔牙为大谏。

辅齐称霸
管仲管理齐国国政后,鲍叔牙积极配合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初年,急于对外用兵,没有对内治理,而导致齐国内乱不已,管仲曾多次劝谏齐桓公,未果,鲍叔牙焦急万分,也多次力劝齐桓公采用管仲之言,也未有结果,后经历长勺之战等一系列战败后,齐桓公悔悟,开始听取管仲、鲍叔牙的建议,开始对外采取攘乱施恩,取信于天下诸侯的举措。对内采取宽政便民,恢复经济,建章立制,选贤任能的举措。同时,鲍叔牙虽极力举荐管仲,但也建议齐桓公建立内外辅制度[j]来保证齐国政治安全,在鲍叔牙和管仲的管理下齐国逐渐富强。
齐桓公霸业有成之后,便想修筑一口大钟来铭记自我功绩,鲍叔牙便有意询问齐桓公有何功绩,齐桓公提出,自己扶危救弱为仁,多次面见诸侯平息战事为文,平复边疆蛮族可以被称为武,诸侯有难鼎力相助也可被称为义,并反问鲍叔牙自己如何不能称之为有功绩。鲍叔牙却提出了齐桓公当初与公子纠争位为不仁,多次侵犯鲁国边境为不义,在长勺之战中败于曹刿,非武,怀抱妃子上朝是为不文,还提出人假如有过错也不自知,那么没天灾也会遭受人祸。后齐桓公虚心接纳鲍叔牙的建议,并作出反省。

逝庇子孙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询问接下来任谁为相,并询问鲍叔牙是否能够担任,管仲提出鲍叔牙为人刚直,非霸王之佐,并举荐隰(xí)朋为相,不久病逝。管仲病逝后不久隰(xí)朋也病逝,后齐桓公任鲍叔牙为相。不久后鲍叔牙病逝,鲍叔牙子孙后代在齐国得到荫庇,多为齐国有名的大夫,有封邑者达十余世。

人物成就
鲍叔牙为齐国重臣,对内举荐管仲等贤才,对外主张渔翁得利,鲍叔牙对齐桓公称霸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成就
为国劝谏
鲍叔牙在位期间选贤举能,在为齐桓公夺得王位后,拒绝了相位,并举荐了曾伏杀过齐桓公的管仲为相,并成功说服了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同时,在齐桓公的决策出现偏差之时,也对齐桓公进行了劝阻,并在齐桓公因称霸成功而骄矜之时多有劝阻,使得齐桓公不敢自大。
另外,在鲍叔牙的提议下,齐国建立起了内外辅制度,防止了臣子权力过大的情况。同时劝谏齐桓公开始对外采取,攘乱施恩,取信于天下诸侯之举措。对内采取,宽政便民,恢复经济,建章立制,选贤任能之举,因鲍叔牙的进谏与管仲的举措,齐国日益强大,并最终称霸诸侯。

选贤举能
鲍叔牙除了极力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使得齐国称霸诸侯,管仲也成为千古名相之外。对其他贤才也多有选举。鲍叔牙任大谏期间,负责考察官吏,并对其中表现优良的官吏进行提拔,鲍叔牙提拔官吏采取“三等制度”,对于劝勉国事,有功无过的,被奉为上等。而政治方面,治绩表现一般,但是田野土地又多不荒废,办案严厉的,属于二等。对于国事有功但也有过的,政治方面有实绩但是又没有能力的,耕种的土地多荒废的,办案轻忽的,有人占了三样则就属于下等,鲍叔牙挑选完之后,管仲要进一步与被举荐的人谈话,最后再上报与国君见面,终年如此,由国君任用。。

外交成就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秋季,鲁国出兵齐国,齐鲁两军于乾时(今山东省青州市)展开大战,鲁军大败。后鲍叔牙率领军队前往鲁国灭公子纠,并通过自己的口才能力与交涉能力重新夺回了管仲,后再举荐管仲为相,为齐国的后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晋人伐邢之时,齐桓公急忙想去救援,但鲍叔牙提议齐桓公不要急于救援邢,可等待邢与晋相互斗的两败俱伤后,齐国就能帮邢复国,且这样对邢国的恩惠更大,而帮邢复国的名声则能更加响,更能突显齐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分量。后齐桓公采取了鲍叔牙的建议,为齐国节省了大量资源,并获得了名望。

人物评价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评价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曾评价鲍叔牙:“齐国的鲍叔牙能辨别贤才,是有智慧,推举贤才,是有仁义,引用贤才,是有道义。”
唐代诗人李白曾评价道:“鲍叔牙推荐管仲给齐桓公,一举之间便成齐国之相。此人若不是有好朋友,哪里会产生青云之上的念头,面临钱财自己却不随便拿去,辞让给更需要的人。后人都称赞其为大贤,只是这样的英名高风再难见到了[k]。”
唐代诗人杜甫曾评价道:“富贵之人结交只在翻手之间,再也难以见到管鲍之时的那种交际。”
唐代诗人高适曾评价道:“现在再也看不见管仲与鲍叔牙了,但他们的名字依旧流传至今不变。”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价道:“鲍叔牙对管仲都是位居其上,但是却能知其才能任用,并授予国政,这样的行为孔子都会夸赞[l]。”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评价道:“鲍叔牙与管仲互为朋友,虽然管仲位高,而鲍叔牙位低,但是鲍叔牙却能怡然自得。”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评价:“管仲有大才,鲍叔牙早就已经知晓了。”

 

隰朋

隰朋(?—前644年),姜姓,出身于齐国公族。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朋氏鼻祖。齐庄公曾孙。与管仲、鲍叔牙等辅佐齐桓公,曾率军会合秦军安定晋国的内乱,拥立晋惠公。
隰朋在齐桓公登上王位时作用重大。当时公子纠有鲁国支持,看似更有优势,但隰朋看出公子纠若登位,齐国会有被鲁国控制甚至吞并的风险,而公子小白贤名远扬,其夫人与周天子有亲,立小白可向周天子示好。小白回齐后,隰朋和鲍叔牙暗访大臣,说服他们支持小白,并对高氏、国氏保密,小白顺利继位,隰朋因贤能被赏为上大夫。在齐国治理中,管仲称赞隰朋外交才能,齐桓公任命他为大行。他多次参与外交,如主持晋与戎狄谈判。齐桓公三十五年,晋国内乱,隰朋率诸侯联军平乱,与秦穆公共纳晋惠公,后又参与相关典礼,还安置杞国,巩固了齐国霸主地位。隰朋常与桓公、管仲议政,管仲生病时他任齐宰理政。他反对桓公帮邢、卫筑城。管仲病重推荐隰朋为相,管仲死后十个月隰朋也去世,齐国陷入混乱。隰朋与管仲等辅佐桓公,为齐霸业作出重要贡献,其才能和品德受认可。

人物简介
隰(xí)朋:(公元前?~前644年),姜姓,出身于齐国公族。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朋氏鼻祖。
隰朋自幼接受了优良的教育,从而知书达理,聪敏大方,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办事周到细致,所以特别擅长待人接物。

历史记载
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了晋国叔向对当时政治势利的分析:“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由此看来,隰朋很早就是公子小白的私党一族。
姜小白成功登上君位成为齐桓公后,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隰朋更是他身边的得力干将,是其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被后世史书称誉为“桓管五杰之一”。
在史籍《管子·小匡》中记载,齐桓公继位后,不计一箭之仇,起用管仲为相。管仲在为齐桓公分析朝堂上各位大夫的特长和优点时,是这样评价隰朋的,“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意思是说,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行,负责外交。
据《韩非子·说林上》载,隰朋随齐桓公、管仲率兵北伐孤竹(今河北卢龙南),春往冬返,回国时大军行至山中,一时寻不到水源,大家非常着急。隰朋对大家说:“蚂蚁冬天居于山之阳面,夏天居于山之阴面,因为蚂蚁近水而居,顺着蚁穴挖下去,必能得到水。”兵士们找蚁穴挖掘,果然得到了水源。在大军断了水源的严重关头,隰朋巧妙地借用蚂蚁的生存本性来探掘水源,将动物的自然之性利用于人的特定目的,表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天才。

人物评价
由此看出,管仲对隰朋的外交才能有着极高的赞誉。“大行”即外交大臣,这是非常重要的职位。当时周室衰微,天下纷乱,齐国欲称霸就必须担当起“尊王攘夷”的重任,赢得周王朝的信赖并在各诸侯国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因此,齐国的对外政策、外交活动的成功与否对霸业的取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隰朋十分胜任“大行”之职,成为春秋时期重要的外交大臣。
隰朋对齐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齐桓公也十分尊重他的意见,曾对管仲、隰朋二人言道:“孤之闻二子之言也,耳加聪而视加明,于孤不敢独听之,荐之先祖。”

人物故事
隰朋在齐国的外交方面还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贡献巨大,多次见于《春秋左传》的记载,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平晋之乱。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葵丘之会后不久,晋献公病逝,晋国发生内乱,隰朋统率诸侯联军平定了晋国之乱,与秦穆公之军共纳晋公子姬夷吾于国,是为晋惠公。第二年农历4月,隰朋作为诸侯联军的统帅,又与周王室的代表周公忌父及大夫王子党共同为晋惠公举行了确立典礼。
隰朋还代表齐国主持了晋国与戎狄之间的谈判,以抵御威胁中原的外来侵迫。在史籍《左传·僖公十二年》中这样记载,“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秋,王子带奔齐。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意思是说,周平王因为戎人的祸难缘故,攻打王子带。这年秋天,王子带逃奔齐国。冬天,齐桓公派管仲让戎人与周王讲和,派隰朋让戎人与晋国讲和。隰朋又会合诸侯筑城于缘陵,把备受荆楚淮夷侵迫的杞国迁至那里安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齐国的实力,巩固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对隰朋最了解,因而对他的评价也最全面公允的莫过于管仲。据史籍《管子·戒篇》中记载,管仲病重,齐桓公前去探视,询问万一其病不治,谁是接受相职的最佳人选。管仲答道:“隰朋可以,隰朋的为人,眼光远大而能虚心下问。其志也,愧不若黄帝,而哀莫若己者。以善胜人,不一定能服人;以善陶冶人,没有不服之人。对于国政该不管的不管,对于家事不必知的不知,举重而若轻。这只有隰朋能够做到。且隰朋的为人,在家不忘公务,在公门不忘家事;侍君无二心,也不忘自身;用齐国的货币救济过路的难民,受惠者却不知道是他做的。隰朋是大仁大德之人。我认为能根据变化的形势与百姓共荣辱,然后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还是隰朋啊。”
但是管仲又接着感叹说:“天之生(隰)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预言了隰朋也将不久于人世,随己而亡,不能久理齐政,所以哀叹不已。
果然,在管仲去世十个月后,隰朋也相继去世了。齐桓公大恸!
叔向称赞齐桓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

轶事典故
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
揭示道理
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管谷村)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
管仲出身贫寒,做过很多工作,期间与齐国大夫鲍敬叔的儿子鲍叔牙结为至交。此后,管仲经人推荐辅佐齐国公子纠,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时,曾率人埋伏袭击公子小白,但袭击失败,公子小白即位。在公子小白老师鲍叔牙的举荐下,管仲出任齐国相,为相期间,主张对齐国内政、经济、军事等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行政上,参其国而伍其鄙,梳理行政区域,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同时建立人才选拔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助理。在经济上,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实行相地而衰征,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节物价。在外交上,管仲主张尊王攘夷,和平外交,最终使齐国成为当时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因病逝世,葬于临淄西牛山之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牛山北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管仲是周王室姬姓后裔,出生于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管谷村)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管庄曾任齐国大夫,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管仲年少时,父亲早亡,从此家道中落,迫于生计,管仲从事过很多工作,期间与齐国大夫鲍敬叔之子鲍叔牙结为至交。后经人举荐,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助公子纠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齐僖公薨,太子诸儿即位,即为齐襄公。齐襄公暴虐淫乱,百姓民不聊生,在与其妹妹文姜(当时鲁桓公夫人)私通败露后,误杀鲁恒公,致使齐国内忧外患。因担心齐国战乱,管仲保护公子纠前往鲁国避难,鲍叔牙则保护公子小白前往莒国避难。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族弟公孙无知篡位,次年,公孙无知被杀,导致齐国君位空缺。鲁庄公得知后,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返回齐国继承君位,管仲得知公子小白早已出发,自荐前去半路埋伏截杀,后管仲亲自射箭命中公子小白,恰巧那一箭射在其腰带挂钩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吐血倒地装死,管仲见状便回去向公子纠复命,公子小白经此一劫,急忙赶赴齐国。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已死,便不急于赶路,六日后才到齐国,此时,公子小白已顺利登上君位,即为齐桓公。

为官经历
出任国相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请鲍叔牙主持政事,鲍叔牙婉言谢绝后向齐桓公举荐管仲。此时,鲁国为让公子纠即位,出兵讨伐齐国,两军在乾时(今山东省青州市)开战,鲁军大败,齐军乘胜追击。齐桓公借此机会要求鲁庄公杀死公子纠,了却心中顾虑,还要求鲁国将管仲交由齐国处置。鲁国大夫施伯知道管仲具备治国安邦的才能,也知道管仲与鲍叔牙的关系,担心杀死管仲会引来鲍叔牙刁难,便劝诫鲁庄公将管仲押送回齐国。
管仲知道齐国向鲁国要人是鲍叔牙的主意,对鲍叔牙万分感激,在鲍叔牙的举荐下,管仲拜见了齐桓公,提出自己对齐国发展的见解,还列举了诸多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措施,两人深谈数日,齐桓公深为受教,拜管仲为相,并称其“仲父”。

初展才能
管仲上任后,提出通货积财、民富则国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政治理念。先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实行官员考核,把官吏考核结果作为执政的依据,同时,重视人才选拔,选贤任能,打破传统世卿世禄制。整顿行政管理,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革除部落残余,实行军政结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军事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推行经济改革,先后推行案田而税、市税减免、货币统一等,大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宋国出兵讨伐杞国,齐桓公准备出兵援助杞国,但被管仲劝止。管仲认为现在齐国还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起兵征战必然会伤害到百姓,久而久之,将会失去民心,并建议派人与宋国交涉,如若宋国执意攻杞,那就把杞君接到齐国,并赏赐封地和兵士。后杞国灭亡,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将杞国国君接到齐国并封地和兵士。此后,狄人先后出兵侵犯邢国、卫国,邢国和卫国国君逃到齐国,请求庇护,齐桓公接纳管仲的建议,赏赐邢国和卫国国君封地和兵士。随着管仲各项措施的一一实行,齐国朝政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军事强盛,国力远盛其他诸侯。同时,齐国为杞、邢、卫重建家园的行为得到周边诸侯的认可,纷纷亲附齐国。

助齐称霸
随着齐国军事日渐强盛,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分别派曹孙、季友等人出使各国,还派遣八十名大夫周游四方,为齐国引贤纳士。此后,在管仲的主持下,齐国先后与邻国鲁、卫、燕等国交好,归还先前侵占的土地,重新划定疆界,并相互赠予重礼,四邻安定,国内再无战事,没有战乱的困扰,管仲便开始加强军备,训练兵士,打造兵乘。当时,有很多诸侯不服从周王室,管仲审视各国局势,向齐桓公建议,帮助周王室平定各地诸侯,不仅出师有名,还能够树立齐国威信,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以匡扶周天子的名义在中原地区四处讨伐,平定各地叛乱。在讨伐楚国时,楚国派遣使者谈判,质疑齐楚两国相距甚远,齐国为何侵犯楚国,管仲以楚国没有向周王室进贡为由回应,致使楚国使者哑口无言,并要求楚国向周天子进贡蚕丝等物品。此后,齐桓公又先后出兵讨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平定四方,周边各国没有一个敢违背齐国,随后召集各诸侯在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会盟,书写盟誓,朝拜周天子。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在葵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境内)会盟,周天子特派大夫宰孔给齐桓公送来祭祀所用的肉品,还特命齐桓公不用下拜接受赏赐。管仲则劝诫齐桓公,虽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若是不下拜,怕是会令周天子心存忌惮,于是,齐桓公便拜谢周天子赏赐,然后再起身领受赏服、大辂、龙旗九游和渠门赤旗等,各诸侯见此都称颂齐桓公顺于礼节。

论相与逝世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亲自到府探望,并向管仲征求由谁接替相位,管仲举荐了公孙隰朋,还提及开方、竖刁、易牙三人只善于阿谀奉承,没有治国才能,要求齐桓公远离三人。不久,管仲因病逝世,葬于临淄西牛山之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牛山北麓)。

主要成就
政治改革
行政区域
管仲任相后,重组原有行政区域制度,将“国”划分成21个乡,其中工乡3个、商乡3个、士乡15个,再将农村划分为五属,由五个大夫、五个正官分管。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民分业定居,不得随意迁徙。地方各级官吏由国君直接任免,统一执行国君政令,强化中央集权。

人才选拔
管仲重视人才选拔,上任后逐步打破世卿世禄的旧官制,把有真才实学的人一级一级选拔上来,最高可任上卿助理,规定地方乡长可以举荐有才华的人,不限制于本身是否是农民、商人和工匠,扩充了人才来源,稳固齐国统治阶级的基础。

经济改革
相地而衰征
管仲因地制宜,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齐国经济实力。这种征税改革主要针对封建主横征暴敛和按土地面积征收租税的不公平办法,使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得到保证,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准平制度
实行粮食“准平”的政策,平衡粮价,一定程度保障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并保障了私田的生产利润。实现了百姓买卖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既保障了农民的利润又使国家收支稳定。

盐铁贸易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盐业和冶铁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同时,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滥捕,以保护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保护环境。管仲大力发展盐铁业,一定程度上增加齐国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但另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约了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

统一铸币
颁布货币统一政策,由齐国政府统一铸造货币,通过聚散货物,调节商品价格,调控市场经济。强化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同时,由政府统一铸币,强化统治者对国家经济的干预,对齐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军事改革
在重组行政区域的前提下,管仲还将行政区域与军事管理统一起来,士乡平时是行政区域,战时便是军队,一方面降低军费开支,另一方面,军士们世代生活在一起,已形成一个利益群体,彼此关系密不可分,寓兵于民,军政合一,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外交政策
对待外交,管仲主张“尊王攘夷、重礼相赠”,缓和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划清疆界,归还先前侵占他国的土地。同时,对待山戎和狄人入侵,与各诸侯国合盟,共同抵抗入侵,彰显大国责任等。使一度衰败的齐国再次崛起,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诸侯大国。齐桓公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为后盾,召集各诸侯国前来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人物评价
后人对管仲的评价各有不同,但评价整体偏向赞誉,根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真诚的赞美和肯定管仲,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是披头散发,衣襟开在左边的人了。因为有了管仲,齐桓公才能够不使用武力就召集各诸侯国参加会盟,称霸诸侯。但他也毫不客气的批判管仲的奢侈和不懂礼节,提出管仲有三处府邸,不懂得节俭,与国君享受同等礼遇,不懂得君臣有别。
司马迁在《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中评价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恒公既贤明,而不努力做到王道,就辅佐他吗?俗话说:要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上下能相亲,这难道是管仲所说的吗?晏子节俭了,管仲就奢侈了;齐桓公靠了霸主的地位,齐景公靠了治理国家。
房玄龄在《晋书·列传》中对管仲评价道:至于管仲躬行仁义,做小国宰相,孔明践义,善于辅佐新邦,抚事论情,也不过是这一类。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第四十九》中提到:古代的将相,毛病实在很多,至于管仲的孝窃,吴起的贪婪好色,陈平的污点,绛[jiàng]灌的谗言嫉妒,由此以下,不可胜数。孔光身居要职,却偏要讨好董贤,何况班固、马融这样的小官,潘岳这样的小官呢王戎是开国上秩,却卖官卖俗,何况司马相如、杜笃这样的高官,丁路那样的贫穷呢?然而子夏对名儒没有损害,浚冲不被竹林所污染,名崇而讥减,至于屈贾的忠贞,邹枚的机敏,黄香的淳孝,徐干的沉默,难道说文人,一定是玷污了他们吗?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jǔ guó]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还是公子小白的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他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10月7日因病去世。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称霸的时间最早,霸主地位最为巩固,并且功业也最为显赫。他开创了利用会盟来召集诸侯确立霸主地位的形式,同时通过“尊王攘夷”的旗号守护了中原文明,维护了天下政局的稳定。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还留下了“一箭之仇”“老马识途”“庭燎招士”等典故。

人物生平
成功即位
齐襄公在位时,荒淫无道,欺辱大臣。作为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了躲避祸端,分别在外逃亡。公子纠在管仲的帮助下逃往鲁国,还是公子小白的齐桓公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前往莒国避难。襄公十二年(前686年)—桓公元年(前685年),齐襄公和公孙无知接连被杀身亡,齐国大臣们商量拥立国君之事。由于公子小白从小就和高傒交好,于是齐国正卿高傒和国懿仲私下通知公子小白前往齐国。鲁国得到公孙无知身亡的消息之后,也派遣军队护送公子纠返回齐国,并且让管仲在莒国前往齐国的道路上进行埋伏。之后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误导管仲,使管仲将小白死亡的消息传回鲁国。随后公子小白便搭载着温车快速赶回齐国,又有高傒和国懿仲在齐国内接应他,于是先一步成为国君。而鲁国收到小白死亡的消息之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六日之后才到达齐国。而此时公子小白已经即位,于公元前685年被立为齐桓公,并且发兵抵御鲁军。
同年秋天,齐军和鲁军在乾时开战,齐国部队将鲁军击退,并且断绝了鲁国部队撤退的路线,将鲁军包围起来。齐桓公写信给鲁庄公,在信中要求鲁庄公将公子纠杀死,把召忽和管仲交给自己,自己需要把他们剁成肉泥才消气,不然他就会将鲁国包围起来。于是鲁国人觉得恐惧,在笙渎[shēng dú]把公子纠杀死,召忽选择了自杀,而管仲则是自己请求被囚禁起来。

重用管仲
当初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的真实意图就是想要将管仲杀死,但鲍叔牙表示管仲是能使任何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人才。于是齐桓公假借仇恨之名将管仲从鲁国要回,从而任用他,管仲也是知道了齐桓公的意图才自己请求被鲁国囚禁起来送到齐国。鲍叔牙前往迎接管仲,一进入堂阜就将管仲身上的刑具卸下,让他沐浴更衣除灾祈福之后再去面见齐桓公。齐桓公用规格很高的礼节和丰厚的礼遇招待了管仲,并且任命他为大夫,负责处理政事。

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隰朋[xí péng]、高傒等人的辅佐之下对齐国进行治理,在政治上实行了参国伍鄙的政策,建立了以君主集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员制度,在相之下设置了五类机构分工管理政务,并且分别设立了“五官”,“五官”在相的管辖之下直接对国君负责。在经济方面则采用了管仲“相地而衰征”[h]的思想,合理征税,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财政税收。在军事上作内政而寓军令[i],隐藏齐国军事实力的同时增强了军事力量。并且齐桓公还优待提拔有才之士,这些措施都增强了齐国的整体力量,造福了齐国百姓。

成就霸业
早年齐桓公逃亡到郯国[tán guó](《左传》记载为谭国)时,没有受到郯国国君的尊重,于是齐桓公在桓公二年(前684年)起兵攻打了郯国并且使其灭国,郯国国君逃亡到莒国。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桓公为了平定宋国内部的动乱而邀请宋、陈国的国君在齐国的北杏[j]举行了北杏会盟,受邀的遂国[k]拒绝出席。同年夏天,齐国攻打遂国并使其灭亡。
同年,齐国的军队征讨鲁国并且获胜,于是鲁庄公割让遂邑[l]一地来请求与齐国讲和,齐桓公同意了,和鲁庄公在柯邑[m]相见并且缔结盟约。就在齐桓公即将与鲁庄公签订盟约的时候,被鲁国臣子曹沫在祭坛上用匕首挟持,曹沫要求他归还齐国侵占鲁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之后曹沫才把匕首拿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但齐桓公感到后悔,想要杀掉曹沫并且不归还鲁国的土地。管仲以违背诺言会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和天下人的支持的道理劝阻齐桓公,于是齐桓公将曹沫三次战败丢失的鲁国土地全部还给了鲁国。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纷纷因为信任而想要归顺齐国。
次年,宋国背叛了北杏盟约,齐国在请求周天子讨伐宋国,于是周天子答应齐桓公要求,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宋国归顺。桓公七年(前679年),宋、陈、卫、郑国的国君和齐桓公在甄邑[n]缔结盟约,齐桓公自此走上了称霸之路。次年,齐国又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 。会上大家再次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尊王攘夷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进犯燕国,齐桓公受到燕国的求助之后指挥军队进攻山戎,一直将山戎驱赶到孤竹[o]。燕庄公很感激地将齐桓公一路送到齐国范围内,齐桓公表示只有天子才能享受到诸侯送行至国境外的待遇,于是将燕庄公走到的地方都割送给燕国作为回礼。并且让燕庄公重新朝贡周天子,其他诸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都表示服从齐国。
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卫文公向齐桓公求助,表示自己受到了狄人[p]的进犯,于是齐桓公带领其他诸侯拥立卫君,并且重新在楚丘修建了城池。次年,齐桓公夫人蔡姬[q]在齐桓公感到害怕制止时依旧摇晃游船,惹怒了齐桓公被送回蔡国,但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仍然存在。蔡国国君也非常生气,于是把女儿蔡姬重新许配给了别人。齐桓公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于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天带领军队前往征讨蔡国,蔡国被击溃。同年,齐桓公带领军队攻打楚国,之后楚国答应恢复对周天子的朝贡,齐桓公与楚国大将签订盟约之后就撤退了。返回的路上,陈国大夫袁涛涂误导欺骗齐国军队向更难行军路途更远的路,但被齐桓公察觉。于是同年秋天,齐国军队攻打陈国。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齐桓公和其他诸侯们在葵丘[r]会面。周襄王派遣宰孔将文武胙[zuò]、彤弓矢、大路[s]赏赐给齐桓公,并且让他接受赏赐时不用行跪拜礼。齐桓公想要答应,但在管仲的阻拦下还是选择了进行跪拜来接受赏赐。
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中提出了“五禁”条款:一、杀死不孝之人,不要更改已经确定的太子,不能让妾室取代正妻。二、对待贤能的人才态度要尊敬,同时还要培养人才,对那些有德行的人要鼓励表扬。三、尊老爱幼,善待来宾和旅客。四、士不能世世为官,要给官员们一定的可支配权力与自由。要选取贤能之人为士,不专杀大夫。五、不能故意设置建造堤坝,不可以因为别国发生灾荒就不售卖粮食给他们,在不告知天子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封国封邑。
同年秋天,诸侯们又在葵丘会面,周朝依旧派遣宰孔前往,此时齐桓公脸上已经有了骄傲的神色,其他诸侯中也慢慢有人叛变。同年,晋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奚齐和卓子被晋大夫里克杀死。秦穆公[t]因为晋公子夷吾的姐姐是他的夫人,于是拥立公子夷吾成为晋国国君,将其送回晋国。同时齐桓公派兵平定晋国的内乱,同时派遣隰朋协助公子夷吾即位之后返回。
当时周王室势弱,就齐、楚、秦、晋四国实力较强。晋国由于晋献公死亡而导致国内政局动荡。秦国距离中原较远,因此不参加各国的会盟。楚国占有荆蛮之后以夷狄之俗来治理国家,不参与中原的事物。因此只有由齐国兼具实力和影响力来负责中原各诸侯国的会盟,并且其他诸侯都顺从于齐国,参加会盟。于是齐桓公认为自己应该去泰山封禅、到梁父山祭地[u],在管仲的再三劝阻下才放弃这个想法。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带勾结戎人共同进犯周王室,于是齐桓公派遣管仲代替周王室与戎人说和。周襄王要用上卿的礼节和待遇对待管仲,管仲再三推辞之后接受。次年,姬带投奔齐国,齐桓公派遣仲孙为他求情谢罪,周襄王愤怒地拒绝了。

晚年昏庸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去世了。齐桓公在管仲病重的时候依次询问易牙[v]、开方[w]、竖刁[x]三人能否成为齐国的宰相,但都被管仲否定了,劝告齐桓公不要重用这三个人。但最终齐桓公还是宠信了这三个人,将齐国大权交给了他们。次年,戎人攻打周王室,周王向齐国求助,齐桓公命令各诸侯国各自派遣军队前去守卫周王室。
齐桓公的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没有生下子嗣。齐桓公好女色,于是拥有六位姬妾,她们分别都诞下了子嗣[y]。齐桓公在已经册立太子昭并且将他托付给宋襄公的情况下,又向姬妾长卫姬许诺立无诡为太子。齐桓公于四十三年(前643年)去世,大臣易牙和竖刁与宫中串通起来拥立公子无诡为国君,并且残害了反对他们的大臣,太子昭逃亡至宋国。

身后之事
在齐桓公病入膏肓时,其他五位公子便各自培养势力,谋求太子之位。直到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病逝,他们就开始袭击彼此,因此无人敢为齐桓公收尸,他的尸身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腐烂生蛆。直到十二月初八公子无诡即位,才将其收尸,十二月十四日晚上为齐桓公装殓,将棺材停在堂上拜祭。孝公元年(前642年)三月,宋襄公带领诸侯一起将太子昭送回并且攻打齐国,齐人感到恐惧而将国君无诡杀死,之后宋国打败了其他四公子的部队,于同年五月拥立太子昭为国君,是为齐孝公。但由于战局混乱,齐桓公直到八月才被安葬。

为政举措
政治
齐桓公即位之后,基于现实情况对齐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君主集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员制度,在相之下设置了五类机构分工管理政务,并且分别设立了“五官”,“五官”在相的管辖之下直接对国君负责。这一举措将部分权力从贵族的手上转移集中到君主手中,增强了君主实际权力。之后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地方进行分级划分与管理的同时对工商业设置了专业部门进行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管控。其次建立了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在地方行政的基础上设立军事组织,使军事的直接控制权被掌握在国君手中。这三项改革扩大了国君的政治权利,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同时将军权收归国君所有。齐桓公通过相和“五官”可以直接处理齐国的重要事务,并且按时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增强了君主的权威,防止了权力分散。
齐桓公在管仲的策划和协助下将百姓们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并且根据类别住在划分好的区域,减少流民出现而导致社会动荡的现象发生,给齐国百姓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进行管理,同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都推动作用。同时,齐桓公也注重对于吏治的管理,通过设定处理事务的期限来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还设置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使上级监督与民众监督相结合,减少官员渎职贪污的情况发生。同时建立了完善的选拔人才体系,广泛招纳有才能和贤德的人士。

经济
齐桓公重视农业发展,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摒弃了传统的井田制而使用了授田制。同时采用了管仲“相地而衰征”的思想,合理征税,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财政税收。另外,齐桓公还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国有,由政府负责经营再统一进行销售,促进了商业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国家经济收入。这一举措使齐国的生产力大幅上升,促进了齐国的富强。

军事
齐桓公在位期间,在管仲等贤臣的辅佐下,着重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齐桓公采用了管仲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思想,设立轨长制对军队进行编制,五家为轨,五人为伍,层层递进并且对士兵进行编排。齐桓公将军队的直接控制权收归到自己手中,并且对士兵加强训练,在战争中扩充军队,持续地增强齐国军队的战斗能力。齐桓公还将齐国军队分为了民兵和常备军,一方面在保证国家生产的同时减少军费的支出,另一方面在保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隐藏齐国的实力。齐桓公和管仲还为军队提供了高质量的武器,并且用提供武器替代刑罚的方法来增加军事装备,使得齐国军事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军事策略上,齐桓公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注重谋略。这些措施使齐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加快了齐桓公称霸的脚步。

外交
齐桓公上台后,任用管仲,对外积极进取,使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成为继郑国之后的霸权国。齐桓公在争夺霸权和维持霸权过程中自觉运用“尊王”和“攘夷”战略,并使二者能够相互协调与配合,堪称典范。

文化
齐桓公在位期间,推行了被称为“九惠之教”的政策,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在九惠之教的基础上,齐桓公还实行了德政,包括开辟田宅、兴修水利道路、轻赋薄罚、救急济穷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提供民众的生活水。除了德政,齐恒公还强调义和礼的重要性,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用礼制引导人民上下相亲、贵贱相和、团结内部、思危备乱。齐桓公还重视教育,通过教育让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进一步巩固社会秩序。
历史评价
同时期周王室的宰孔认为后期的齐桓公傲慢霸道,不加强道德修养反而只顾着炫耀武力。
战国经学家谷梁赤在《春秋谷梁传》中谴责了齐桓公通过杀公子纠成为齐国国君的手段,认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做法是不妥的,但也对齐桓公为燕国讨伐山戎、拥戴周王的太子和在葵丘大会诸侯申明周王禁令等事迹表示了称赞。
战国公羊高在《春秋公羊传》中肯定了齐桓公抵抗驱赶少数民族包围中原的功绩。
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新书》中认可了齐桓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肯定齐桓公了的功绩,认为他可以称为霸主,是善战不败者。
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曹操曾作诗《短歌行》,在诗中称赞了齐桓公坚守臣节、以大事小而造福天下的大德。
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习凿齿评价齐桓公过于骄傲自满而使得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认可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但惋惜他宠信内臣而导致死相凄惨的结局。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顾颉刚全集[gù xié gāng quán jí]》中评价齐桓公维护了华夏文明与中原政局,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应该注意的人物。

轶事典故
管仲拜相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在公子小白与公子纠返回齐国争夺国君之位时,齐桓公在返回齐国即位时受到了管仲的埋伏,并且被他一箭射中了带钩,公子小白假死才逃过一劫。之后先一步成为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原本想要将管仲杀死,但在鲍叔牙的劝谏下选择任用管仲,并假借仇恨之名将管仲从鲁国要回,之后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增强了齐国的综合实力,加快了其称霸的脚步。

老马识途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进犯燕国,齐桓公受到燕国的求助之后指挥军队进攻山戎,一直将山戎驱赶到孤竹[o]。当时管仲和隰朋也跟随在齐桓公身边,他们春天发兵,冬天带领军队返回,但是在回去的路上迷失了方向。管仲提出可以借助老马来找到回去的路。于是便挑选了老马将缰绳放开,众人跟随在老马的后面,最终找到了路。

庭燎招士
齐桓公想要广纳贤士,于是宣布会在大庭中点燃火炬,用“庭燎”这种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来对待前来的人才们。但是一年之内没有任何一个人才求见齐桓公,此时东野有个人想要拜见齐桓公,齐桓公不在意他地位低下,开心地接待了他并询问他的才能。那人表示自己会九九算术法,齐桓公觉得会九九算术的人很多,因此不算才能。于是那人表示如果齐桓公对他这种人都可以用礼仪来接待他,那么比他更厉害的人肯定也会前来。齐桓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用庭燎之礼对待他。一个月之后,得知这件事情的贤士们源源不断地向齐国赶来,向齐桓公自荐。

风马牛不相及
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齐国征伐楚国,楚国派人对齐军说:“你们在极北,我们在极南,真和放牧马和牛,牝[pìn]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不料你们会来我们这里,究竟为了什么呢?”

喜形于色
齐桓公盟会诸侯,卫国人来晚了。齐桓公上朝时与管仲谋划攻打卫国。退朝以后进入内室,卫姬望见君主,下堂拜了两拜,为卫国君主请罪。齐桓公问她缘由,卫姬回答说:“我望见您进来的时候,迈着大步,怒气冲冲,有攻打别国的意思。见到我就变了脸色,这表明是要攻打卫国啊。”第二天齐桓公上朝,向管仲作揖请他进来。管仲说:“您不攻打卫国了吧?”齐桓公问:“仲父您怎么知道的?”管仲说:“您升朝时作揖很恭敬,见到我面有愧色,我因此知道的。”桓公说:“好。仲父治理宫外的事情,夫人治理宫内的事情,我知道自己终究不会被诸侯们耻笑了。”桓公用以掩盖自己意图的办法是不说话,现在管子却凭着容貌声音、夫人却凭着走路气质察觉到了。桓公虽然不说话,他的意图就像黑夜点燃烛火一样看得清楚明白。
齐桓公与管仲谋划攻打莒国,谋划的事尚未公布就被国人知道了。齐桓公奇怪其中原因,管仲说:“国内一定有聪明睿智的人。”齐桓公说:“那天服役的人有拿着木杵来向上张望的,我料想大概就是这个人吧!”于是就命令那天服役的人再来服役,不得替代。过了一会儿,东郭牙来了。管仲说:“这人一定是那个把消息传出去的有了。”于是就派礼宾官员领他上来,管仲和他分宾主在台阶上站定。管仲说:“传播攻打莒国消息的人是你吧?”东郭牙回答说;“是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攻打莒国的话,你为什么要传播攻打莒国的消息呢?”东郭牙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干揣测,我是私下里揣测出来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攻打莒国的话,你根据什么揣测出来的?”东郭牙回答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神色:面露喜悦之色,这是欣赏钟鼓等乐器时的神色,面带清冷安静之色,这是居丧时的神色,怒气冲冲、手足挥动,这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那天我望见您在台上怒气冲冲、手足挥动,这就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您的嘴张开了,没有闭上,这表明您所说的是‘莒’。您举起胳膊指点,被指的正是莒国。我私下考虑,诸侯当中不肯归服齐国的,大概只有莒国了吧,因此我就传播了攻打莒国的消息。”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6-1580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淮安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吴承恩出生在商贾之家,两岁时便展现绘画天赋,喜读稗[bài]史、志怪小说,善模仿物情。正德十六年(1521年),吴承恩中秀才。曾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创作《先府宾墓志铭》。后入京应天乡试未中举,家居期间与叶氏成婚。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入龙溪书院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葛木、孙继鲁赏识。代知府葛木作《祭山先生文》,家境改善后入龙溪书院。家居期间创作《古意》《杨柳青》《太白楼》等诗,完成《花草新编》等著作。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湖州府长兴县县丞,次年被代理知县牵连入狱,隆庆二年(1568年),经审查后无罪释放并被任命为荆府纪善。隆庆三年(1569年),吴承恩开始创作《西游记》。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前返回淮安,这一时期《西游记》书稿已成并存放于荆王府。万历八年(1580年),吴承恩约于本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吴承恩著作丰富,形式多样,除《西游记》《禹鼎志序》《花草新编》外,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诔[lěi]、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吴承恩坚守个性,反对复古,作品风格迂疏漫浪,注重细节描写,常通过作品反讽现实生活。吴承恩首创分类选词,其所著《西游记》开创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全新品类,《花草新编》使《花草集》在明代后期受到文人关注。作为明代文学家,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建有吴承恩故居,设有“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对其纪念。此外也有《吴承恩与西游记》及西游记衍生的诸多影视、动画作品。陈文烛和李维桢[zhēn]等人吴承恩的文学才华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丰富多样,并秉持独特的创作理念,能与历史上知名文学家相媲美。

年少成名
明正德元年(1506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个从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为其取名“承恩”,字汝忠,寄寓承接朝廷恩泽、为国效力的心愿,打破本门单名的传统。正德二年(1507年),吴承恩两岁时便展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能以粉土绘画。正德八年(1513年),吴承恩大约在今年开蒙读书,因父亲木讷,少儿时吴承恩被市井称为“痴人家儿”。正德十年(1515年),吴承恩作《鹤江先生诛》。正德十五年(1520年)闰八月,翰林院官员蔡昂因病休养。吴承恩借“登龙识李”典故拜访,受到蔡昂礼遇。吴承恩幼时便爱读奇志怪作,常偷偷购阅《酉阳杂俎》《玄怪录》等书。正德十六年(1521年),吴承恩中秀才,督学使者赞其文,称考取功名如拾芥,少年才子声名起。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嘉靖元年(1522年),吴承恩出席陈拙翁八十寿宴,作《寿陈拙翁》诗。且约本年首次去应天乡试(今南京)江南贡院乡试,于本年前后完成策论《秦玺》。

仕途坎坷
嘉靖三年(1524年),陈拙翁逝世,吴承恩作五言排律诗《挽陈拙翁》。嘉靖四年(1525年),吴家状况和社会地位好转,吴承恩与本地大族之女叶氏成婚,其家族曾出过任户部尚书的显宦叶淇。嘉靖七年(1528年)六、七月,吴承恩与朱曰藩至苏州,访画家、书法家文征明、文学家王宠等,共游石湖。游玩时,吴承恩填《风入松》词;获王宠赠书法,吴承恩作《赠雅宜王丈》诗回赠。后参观史竖故居。八月,吴承恩赴南京乡试,未中。嘉靖八年(1529年),葛木任淮安知府,创设龙溪书院。吴承恩因葛木赏识,家境改善,后入龙溪书院,成绩优异,深受葛木、孙继鲁的赏识。后来,吴承恩在诗文中自称是葛木、孙继鲁的“门下士”。潘坝致仕回乡,与吴承恩为忘年交。吴承恩为上一年到任的漕督唐龙母亲八十寿诞作《海鹤蟠桃篇》。嘉靖十年(1531年),吴承恩受邀为刘节所编《春秋列传》作序,八月赴南京应天乡试未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吴承恩的父亲吴锐去世,吴承恩亲撰《先府宾墓志铭》,面对已逝老父,痛陈心迹。嘉靖十三年(1534年)吴承恩出孝期,八月再次去南京考举人,途中镇江游览金山寺并作七律诗《金山寺》两首,回乡后病倒。九月,葛木赴山西上任,经扬州时派人慰问吴承恩,有意邀其为幕僚,但因吴病重未能成行。
嘉靖十四年(1535年),曾任淮安知府的葛木病故于山西任上。灵柩过淮安时,吴承恩撰写《祭巵[zhī]山先生文》悼念葛木。文中感激葛木的知遇之恩,并一直受其鼓励,但自己未成大业,辜负厚望。嘉靖十五年(1536年),吴承恩约于本年前后开始编选唐宋词集《花草新编》。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秋之际,吴承恩由水路至高邮赴南京应考,朱曰藩(子价)赋五律诗《露筋祠》送别,吴承恩同赋《露筋祠同朱子价》。九月,吴承恩在南京考举人时遇风波——据王世贞的《科试考二》记载,科举考试中,许多考生的试卷涉及时政讽刺,因此礼部尚书严嵩对主考官进行了弹劾。皇帝闻讯大怒,江汝璧和欧阳衢[qú]两位主考官因此被捕入狱并遭贬职。此外,提调官孙懋、杨麒、何宏等人也被迫辞官。为此,当年考中举人的考生次年禁止参加会试,以彰显惩戒。吴承恩虽未中举,但在精神上依然受到冲击。嘉靖十七年(1538年),吴承恩婉拒马汝骥的入幕邀请,并撰写了《答西玄公启》。同时,词史上的第一部唐宋金元词选集《花草新编》已编成,其序言可能也在同年完成。嘉靖十九年(1540年)夏秋之际,吴承恩前往南京参加考试,未中。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吴承恩被选为贡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春,李春芳中进士,吴承恩作《赠李石麓太史》贺。九月,为叶氏夫人族曾祖母作《寿叶太老夫人八十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吴承恩以岁贡生的身份赴北京谒[yè]选,创作了《古意》《杨柳青》《太白楼》等诗。在京期间,他与当时任职于京师的诸多友人均保持联系,他将所撰《丁忍行状》呈交李春芳,恳请其为丁作传。选官事宜曾有眉目,然六月因幼子凤毛夭折,无奈返回故乡,临别之际,写下《庚成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与京中友人告别。回乡后,潘坝以诗《慰吴射阳》相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吴承恩在夏秋之际加入潘坝《淮郡文献志》的编纂[zuǎn]工作,耗时一年有余。明年底,随着《淮郡文献志》的完成,他撰写了《淮郡文献志后序》。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吴承恩或随同前往,抵达南京国子监进修太学。夏秋之际,吴承恩返回淮安,为丁可山所购陶云湖画卷题写《云湖画菊跋》;因叶氏夫人族曾祖母离世,吴承恩撰写《叶太母挽诗序》。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夏秋间,吴承恩在南京频繁参加朱曰藩、何良俊等金陵六朝派文人的集会活动,现存的《金陵何太史宅小伶弹筝次韵》三首绝句于八月所作。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吴承恩在淮安为沈坤父母合葬之作《赠翰林院修撰儒林郎沈公合葬墓志铭》,并亲书丹青、撰盖墓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吴承恩在南京为昆仑先生罗希款展示的朱曰藩书诗歌字卷撰写跋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吴承恩为李春芳夫人灵柩过淮作《祭石麓公夫人文》。十月,吴承恩得到李春芳“敦喻”,再次入京谒选;在京受丁士美等所托,撰《祭孙淳斋文》。十一月,吴承恩在京为李春芳父母七十二寿诞作《元寿颂》。

屈从县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春夏之交,吴承恩赴浙江担任湖州府长兴县县丞。在任时,吴承恩勤勤恳恳,清正廉洁,与知县归有光关系不错。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吴承恩将归有光的《梦鼎堂记》《圣井铭》及《长兴县令题名记》书于石碑,见证了二人在长兴的合作。十二月,代理知县在征粮时因贪污致民怨沸腾被浙江察院抓捕,县丞吴承恩被牵连。长兴知县归有光为自证清白连写两篇文章,直言此次事件责任人是代理知县,县丞吴承恩辅助代理知县违法乱纪。隆庆二年(1568年),长兴狱案结束,经浙江察院审理,吴承恩无罪释放,且被任命为荆府纪善。约正月赴蕲州荆王府到任,为答谢荆府同事的接风作《宴凤凰台》。隆庆三年(1569年),吴承恩在蕲州期间,开始创作《西游记》。此外,传闻吴承恩曾从蕲州携带一侧室返回。

晚年生活
隆庆四年(1570年),陈文烛担任淮安知府期间,经由徐中行引荐,结识了吴承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其时,吴承恩已完成百回本《西游记》的最后修订,并将《西游记》书稿存放于荆王府,随后在七月份之前返回淮安,直至十数年后《西游记》才得以流传至书坊金陵世德堂主人手中。隆庆五年(1571年),吴承恩为李春芳致仕填《驻云飞》词四阐赠之。万历八年(1580年),吴承恩约于本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人物作品
吴承恩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在江淮地区有广泛交际和影响力的诗文作家。除了《西游记》,他的著作还包括文言志怪小说《禹鼎志》(已佚);作品集《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存万历刻本),收集诗、词、文、赋293篇(首、闵);《花草新编》词选集,分调选集唐、宋、金、元词近八百阙。(原五卷,现存三、四、五卷,选录中调、长调词392阙,未完成刻印,仅存钞本)。他的诗歌各体兼善,形式多样,散文创作文体丰富,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诔、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字鲁直,小字绳权,自号山谷道人,黔安居士、晚号涪翁、人称黄太史、黄山谷、豫章先生、黄文节公。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黄庭坚自小聪颖,熟读五经,七岁即能赋诗,少年时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调任汝州叶县尉,第二年赴任,因报到逾期被拘禁,直到年底才正式上任,在叶县共任职三年多,他的原配妻子孙兰溪也逝于叶县;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考试,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北京国子监教授,熙宁九年(1076年)任期届满,受文彦博赏识,举荐其继续留任,直到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才赴吏部改官任吉州太和县令。元丰六年(1083年)解官太和县令,调任德州德平镇的监镇官。元丰八年(1085年)年仅十岁的宋哲宗继位,由倾向旧党的高太后实际执政,黄庭坚于四月被诏为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任《神宗实录》检修官,因此期间与作为旧党的苏轼关系密切,故此被视为旧党,最终因新旧党派之争而贬谪[zhé]蜀中;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任太平州知州,上任几日即被罢官,崇宁二年(1103年)因“幸灾谤国”获罪而被除名,流放宜州,崇宁四年(1105年)卒于宜州;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追授直龙图阁学士加太史,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谥封“文节”,后人尊为“黄文节公”。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提出文章修辞应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他推崇杜甫作为江西诗派的“一祖”,自己与陈师道、陈与义一起形成了江西诗派的“三宗”。元祐年间,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游学于苏轼门下,史称“苏门四学士”,四学士外加陈师道、李廌,又称“苏门六君子”。他的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号秦七、黄九;他的诗文主要收录于《豫章黄先生文集》,现存诗歌有1956首,词约180多首。他的词集收录版本众多,各版本收录数量不一,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主要分为刻帖与墨迹两部分,具体数量已不可考,包括《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廉颇蔺相如传》《花气诗帖》等。

家世背景
黄庭坚生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原籍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祖父黄湜[shí]为仁宗嘉祐[yòu]二年(1057)进士,任给事中,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其第三子黄庶即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字亚夫、亚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长期在州郡任属官,官至代理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知府,崇尚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黄庭坚的母亲是建昌(今江西修县)望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黄庭坚的家族人材辈出,宋朝时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48名进士,其中5名官至尚书,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童萌时期
宋仁宗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1045年7月28日),黄庭坚出生于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自小受家学熏陶,五岁时即开始读《五经》并背诵如流,七岁时作了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八岁时,黄庭坚父亲黄庶有友人要赴科举考试,大家都作诗为其送行,黄庶命黄庭坚也一起来作诗,黄庭坚很快作成:”君到玉皇香岸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淮南游学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黄庭坚就读于家乡双井村的芝台书院,嘉祐三年(1058年),黄庭坚的父亲黄庶病逝,因为父亲的去世,家境窘困,他只能随母回到外婆家居住。
嘉祐四年(1059年),黄庭坚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跋王子予外祖刘仲更墨迹》云:“某十五六时游学淮南间。”当时李常任涟水军转般仓,涟水军属淮南东路。黄庭坚在这样的良好学习环境下,得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
嘉祐六年(1061年),黄庭坚跟随李常在扬州时结识了孙觉,并得到他的赏识,孙觉非常推崇杜甫,在一次与诗人王平甫关于杜甫与韩愈的争论中,孙觉发现了黄庭坚的才华,从此非常赏识他,之后将女儿孙兰溪许配给他。黄庭坚对孙觉的知遇教诲之恩也是感念不尽的。

科举中第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黄庭坚参加洪州乡试,名列乡元(乡试第一名)。嘉祐九年(1064年),黄庭坚赴京参加礼部省试,落第而归。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乡试,这次的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官是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李询,当他读到黄庭坚诗中的“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锁烟”一句时,不禁拍手赞叹:“此人不惟文理冠场,翌日当以诗名擅四海。”黄庭坚于是再次名列乡元。
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三甲进士,调任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尉。

初入仕途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春,黄庭坚被调到汝州叶县任职,但他直到九月才到任,因延误报到期限,当时前朝宰相富弼在汝州任职,依法将黄庭坚拘禁,直到年底才释放就任。
熙宁二年(1069年),黄河以北发生地震和水灾,灾民纷纷涌入汝州叶县一带,富弼下令救济灾民,黄庭坚作为县尉,奔走安顿,眼见灾民的疾苦,有感而作《流民叹》,对灾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熙宁三年(1070年),黄庭坚的妻子孙兰溪不幸病逝于叶县,他写下《红蕉洞独宿》表达无尽的哀思。
熙宁五年(1072年),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考试,因为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教授,次年与诗人谢景初相识,并续娶其女谢介休为妻,谢介休不幸于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为黄庭坚留下一女黄睦。熙宁九年(1076年),当时留守北京的老太师文彦博非常赏识他,举荐他连任,因而黄庭坚直到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才赴吏部改官任吉州太和县令。

太和主政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携全家从汴京到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赴任,路过安徽途中他浏览了怀宁县的潜山,潜山是佛教与道教圣地,上有南朝梁代宝志禅师所建山谷寺,寺东北有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塔,故此寺又称三祖寺,潜山又名三祖山。且其地又有祠祀道教中的“九天司命真君”,故潜山又名司命山。可说是佛道两家的圣地,黄庭坚有感于此,写下:“行憩宝公井,瞻礼璨师塔”,他心向神往,从此自号“山谷道人”。
元丰四年(1081年),黄庭坚到达吉州太和县上任,在任期间,正值朝庭加紧实施王安石新法,推行食盐专卖政策,这项政策本意是为了限制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及对民众的重利盘剥,但是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因为不法官吏为了谋求暴利和向上司邀功,不顾百姓的实际需要和购买能力,屡屡多报数量,再高价摊卖给百姓,导致民不聊生,黄庭坚在诗作《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中对这一盐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另摘取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戒石铭》中的句子:”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体现了黄庭坚仁政爱民的思想。
元丰六年(1083年),黄庭坚解官太和县令,调任德州德平镇的监镇官(今山东商河县德平镇)。
元丰七年(1084年),黄庭坚的儿子黄相出生,这一年的三月,他在路过泗州(今江苏省旴[xū]眙县附近)僧伽塔时,于塔前写了一篇《发愿文》,从此戒荤吃素。抵达德平后,当时的德州通判赵挺之正欲在德州推行新法中的市易法,而黄庭坚认为德州镇小民贫,经不起新法的搜刮。这一分歧导致之后双方不和的局面,以至于后来赵挺之罗织罪名,导致黄庭坚贬死宜州。

入职京师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赵煦继位,即为宋哲宗,因年幼,由太皇太后高氏执政,高氏在政治上倾向旧党,她将王安石一派的新政势力一并扫除,起用司马光、吕公著为相,史称“元祐更化”。黄庭坚于四月被诏为秘书省校书郎。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三月,经司马光推荐,黄庭坚与司马康、范祖禹共同校定《资治通鉴》,十月,被诏任为神宗实录院检讨官、集贤校理。
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想举荐黄庭坚为翰林学士,未能成功,最终黄庭坚被授予著作佐郎,苏轼的举荐遭到了赵挺之的攻击,他称黄庭坚“轻薄无行,少有其比”,并在奏疏中对苏轼和黄庭坚横加攻击。
元祐三年(1088年),由于赵挺之的攻讦,黄庭坚在升迁著作郎后很快又被取消,维持原著作佐郎职务。[h]这一年,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同任馆职,史称“苏门四学士”。
元祐六年(1091年),黄庭坚参与编写的《神宗实录》完成,朝廷嘉奖编撰人员官升一级,黄庭坚由著作佐郞[láng]升为起居舍人,但这一诏命又被中书舍人韩川驳回,他认为黄庭坚“轻翾[xuān]浮艳,素无士行”。在接连的政治逆境下,黄庭坚已无心仕途,他先上了一道《辞免转官状》,未获准许,接着又上 了一道《乞回授恩命状》,乞求将朝庭的恩宠转授给自己的母亲,于是其母亲被封为安康郡太君,而他自己一再要求外任,不愿在京城为官。这一年的六月,黄庭坚的母亲病逝,朝庭赐钱物给其办丧事,他只得中断职务护母丧回乡,第二年正月到家,五月又得知叔父黄廉于京城病故,接连的打击更增加了他的悲痛之情。
元祐七年(1092年),因宰相吕大防在元祐四年提举修《神宗实录》,元祐七年又兼修《神宗皇帝正史》,他举荐黄庭坚与秦观为正史编修官,黄庭坚不想在深陷是非之地,于是在这年九月母亲守丧期满后上奏请求免去自己编修官的职务,第一次请求未获批准,他又上了《第二辞免状》诉说自己疾病缠身,退意坚决。
元祐八年(1093年)二月,黄庭坚在修水双井安葬了母亲,于母亲墓旁建“永思堂”居住。九月,太皇太后高氏驾崩,十月宋哲宗亲政,次年四月改元为绍圣。宋哲宗在高太后执政时长期处于无权地位,随着年岁渐长,他的不满也在加深,待到亲主国政,他将王安石时期新党被贬者纷纷召回,而元祐时期的旧党官员被相继贬逐。政治斗争越发趋向党派之争。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黄庭坚先后被任命为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知州、鄂城(今湖北省鄂州市)知州,均未报到上任。同时《神宗实录》因为是旧党执政时编撰,也受到新党的攻击。绍圣元年闰四月章惇就任宰相后即奉诏举修《神宗皇帝实录》、《国史》,蔡卞、曾布、林希同修。他们一致声讨黄庭坚等人编修的《神宗实录》是”谤史“,必须重修。故此,朝庭下诏对编修人员进行审查,刚服丧期满的黄庭坚应诏来到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等于罢去了他的一切官职,只给他安了一个管理亳州(今安徽省亳[bó]州市)明道宫的闲职,且责令居住于开封境内接受国史院的审查。[i]蔡卞等还从《神宗实录》里摘出了千余条材料以罗织罪状,但绝大部分没有凭据,经过反复考证核实,仅剩二三十琐事,面对罗织的罪状,黄庭坚镇定从容据理反驳。十二月,终以“类多附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获罪,贬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贬谪令下,“左右或泣,公色自若,投床大鼾,即日上道。”

贬谪蜀中
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黄庭坚离开陈留前往黔州,兄长大临陪同,于四月到达,住在开元寺的摩围阁中,期间经过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住在江陵承天寺,住持智珠禅师准备将寺院的旧塔拆去重建一座新塔,希望建成后由黄庭坚作记。秋天时,二弟叔达携家眷及黄庭坚之子黄相及黄相之母来到黔州。
绍圣四年(1097年)十二月,黄庭坚的外兄张向任提举夔[kuí]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路常平,朝庭为避亲嫌,下诏将黄庭坚迁移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
元符元年(1098年)三月黄庭坚离开黔州,六月初至戎州,住在南寺无等院。
元符二年(1099年)初春,黄庭坚于城南租屋居住,题为“任运堂”,又在无等院借地盖屋,名为“槁木寮[liáo]”“死灰庵”。他的《任运堂铭》充分表达他当时的心境:“余已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但不除须发,一无能老比丘,尚不可邪?”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亲政仅六年,未留下子嗣,其弟端王赵佶即位,即宋徽宗,皇太后向氏听政,倾向旧党。五月,黄庭坚恢复官职,任命为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并还所得勋赐,十月,又任命为奉议郎,签书定国军节度判官。十二月,他离开戎州东归,船过江安(宜宾所辖县),县令石信道热情挽留,并将女儿许配给黄庭坚的儿子黄相。
元符四年(1101年)正月,皇太后向氏驾崩,徽宗亲政,改元建中靖国,起用新党,旧派再落。五月,蔡京入朝为尚书左丞,赵挺之为尚书右丞,七月,蔡京进为右仆射,登上相位,并加紧了对旧党人士的政治清算。这一年春天,黄庭坚从江安东下,三月被改任舒州(安徽省潜山市)知州,四月又封他为吏部员外郎并召入京,他以自己体弱多病坚辞不就,接连上表请求差遣外郡。

最后时光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六月,黄庭坚受命领太平州知州,九日到任,十七日即被罢官。罢官的第二天,州官衙门设宴为他送行,黄庭坚即席赋《木兰花令》表达他对于升沉交替,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的复杂微妙心态。九月,蔡京开列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等一百二十人,立党人碑于端礼门,称为“元祐奸党”,碑由徽宗手书,称为“元祐奸党碑”。
崇宁二年(1103年)四月,下诏销毁范祖禹《唐鉴》及三苏、黄庭坚、秦观文集(《宋史·徽宗纪》)。在这之前的两年,江陵的承天塔已建成,黄庭坚应当年智珠禅师之约作《承天禅院塔记》,江陵知府马珹[chéng]在承天寺宴请同寮,请众人观摩碑文,当时江陵的转运判官陈举看到碑尾所书仅有“买石者:邹永年、篆额者:黄乘、作记者:黄某、立石者:马城”,想也署上自己的名字,黄庭坚没有答应。陈举从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了解到黄庭坚与赵挺之宿有嫌隙,就挑剔《承天禅院塔记》中的字句,罗织出“幸灾谤国”的罪名,十一月底,黄庭坚被除名,遣送宜州(广西宜山县)编管。
崇宁三年(1104年)五六月间,黄庭坚只身抵达宜州,初期租住在城西,十一月,在当地官府的命令下,迁入城南居住。
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大赦元祐党人,黄庭坚也在被赦之列,由宜州迁往永州,但他未接到诏令,于九月已病逝于宜州。宋徽宗于九月封黄庭坚妻为兰溪县君,继室为介休县君,子黄相为中奉大夫。
崇宁五年(1106年),大赦元祐党人,下令废除“元祐奸党碑”,同年黄庭坚恢复官职为奉议郎。
大观三年(1109年),好友苏伯固(苏坚)、蒋湋(蒋彦回)护其灵柩从宜州归葬修水双井黄氏祖茔[yíng]之西。

身后荣享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追封黄庭坚为直龙图阁,对他的后人也优待有加。(黄㽦[xún]《山谷先生年谱》)
绍兴三年(1133年),进士李康仲(黄庭坚的外孙)特补为将仕郎。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特别追封黄庭坚为直龙图阁学士加太史。
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黄庭坚谥封文节,后世人称黄文节公。

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中国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国国相、少府,世人也称其孔北海、孔少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就知道让梨给兄长;十岁时曾独自一人拜会“天下楷模”、河南尹李膺;十一岁时父亲孔宙过世,他哀伤过度,以致要人搀扶才能起立行走,官府表彰了他的孝行;十七岁时因留宿党锢[gù]案逃犯名士张俭,他与母亲和兄长孔褒抢着承担罪责,从而名扬士林。其后,州府多次邀请他做官,孔融都婉言推辞,直到司徒杨赐聘请其做掾属,他才接受,由此步入仕途。曾历任侍御史、虎贲中郎将、北海国国相、青州刺史、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捕丧命,卒年五十六岁,妻子和儿女也受到株连被杀。
孔融能写诗,善作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他的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引喻精妙、气势充沛,颇受魏文帝曹丕喜欢,称誉其为“建安七子”之首。孔融散文代表作有《荐祢衡表》《难曹公禁酒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

孔子之后裔
孔融生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是孔子第二十世孙。七世祖孔霸是西汉名臣,做过汉元帝的老师。高祖孔尚,曾任钜鹿太守。父亲孔宙,官至太山都尉。
孔融兄弟七个,他排行第六,从小就天资聪颖,非常好学。四岁时,与几个哥哥一起吃梨,孔融主动拿小的,把大个的梨让给兄长,并说这样做才符合孝悌的规矩。
少年“登龙门”
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孔融十岁,随父亲孔宙来到京师洛阳。被誉为“天下楷模”的名士李膺时任河南尹,文人士子以能和他结交为荣,把去李府拜访称作“登龙门”。但李膺[yīng]有个规矩,非当朝名士和世交亲友概不接见。孔融好奇,声称是李家世交子弟,独自一人上门拜访。在与李膺及宾客交谈中,孔融反应敏捷、对答如流,并唇尖舌利,置太中大夫陈炜于尴尬境地,获得李膺赞赏,扬名于洛阳。
父死归其孝
延熹六年(163年),六十一岁的孔宙因病去世,孔融时年十一岁(《后汉书》误作“年十三”)。他悲伤憔悴,以致于需要有人搀扶才能起身站立行走,官方因此表彰了他的孝行。

兄亡显其名
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暴发,“江夏八俊之一”、东部督邮张俭因得罪当权宦官侯览,被作为朝廷要犯通缉。张俭潜逃至旧友孔褒家,希望能暂避一时。碰巧孔褒不在家,十七岁的孔融自作主张,将张俭收留藏匿。不料消息走漏,官府上门缉拿,张俭逃脱,孔褒、孔融俩兄弟被捕入狱。
在审讯过程中,孔褒、孔融和孔母竞相承担罪责,地方官难以决断,就上奏朝廷请示裁决。朝廷下诏,处决了孔褒。孔融因此事名声大振,清流名士将他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并称,称赞他们是青年一辈中的拔尖人物。

入仕司徒府
孔融出名后,州郡官府争着要聘请他做官,但他都推辞不就。直到司徒杨赐请他做司徒府掾属,他才接受,由此步入仕途。当时朝廷正在查处贪官污吏,孔融举报了很多朝中宦官的宗族亲友。尚书台不敢得罪宦官,就责怪孔融,孔融则依旧毫不避讳。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时任太尉的杨赐,派孔融持名帖到何府致贺。由于何府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觉得受到怠慢,一怒之下夺回杨赐名帖,返回官署递交辞呈,自己免官而去。孔融此举让何进手下的官员非常恼火,一度打算派刺客追杀他。何进听取了谋士的建议,没有怪罪孔融,还举荐他到豫州刺史王允那里任职。中平二年,孔融被任命为侍御史,因与顶头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不久即称病辞职。后来,孔融又历任司空掾、北军中侯,履职北军中侯三天,即升任虎贲中郎将。

主政北海国
永汉元年(189年),汉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宦党杀了何进,袁术灭了宦党,董卓率虎狼之师入主洛阳,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由于孔融说话不合董卓心意,被转任议郎。不久董卓又授意太尉、司徒、司空“三府”联合举荐,让孔融到黄巾军闹得最厉害的青州北海国任国相。

初平元年(190年),三十八岁的孔融履新北海国。他招集士民,扩充军队,并联络附近各州郡,希望共同抵抗黄巾军。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黄巾军首领张饶进攻冀州失利,率兵二十万欲回北海。孔融亲自领军迎敌,结果兵败,撤退到朱虚县(今山东临朐)。不久,黄巾军再犯北海,孔融兵败退守都昌(今山东昌邑)后,又遭黄巾军管亥部围困。被逼无奈之下,孔融派东莱太史慈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刘备派兵三千为孔融解围。兴平元年(194年)因不敌黄巾军,孔融弃北海国,到了徐州。

再败失青州
兴平二年(195年),刘备上表举荐孔融兼任青州刺史。孔融回到青州北海,在北部边陲安营扎寨,希望背靠山东、外接辽东,能自立于一隅。建安元年(196年),袁绍派长子袁谭攻打青州。双方从春天打到夏天,孔融一方伤亡惨重,最终城池被攻陷。孔融只身潜逃,妻子和孩子都做了袁谭的俘虏。

结怨曹孟德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招贤纳士、增兵屯田,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孔融被征召到许都,任将作大匠,后迁任少府,位列“九卿”。

自此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逐步成长为北方霸主。孔融则成为许都清流名士之主,每逢朝会议事,很多公卿大夫挂名附议他的主张。因戒惧曹操的野心,孔融常常以偏激放宕的言辞嘲戏曹操。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屠邺城(今河北临漳),袁氏女子多被掳掠,孔融致信曹操,杜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典故,讥讽曹丕私自纳娶袁熙之妻甄氏。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三郡乌丸,孔融写信打趣曹操劳师袭远。同年曹操颁行禁酒令,孔融两次致信曹操表示反对,信中多有嘲戏、侮慢之辞。
曹操攻占邺城后,自任冀州牧,并留在那里发号施令,邺城遂变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天子所在地许都成了陪衬。身在许都的孔融非常不满,上书天子请求以周礼之制,在京畿[jī]千里之内不允许封建诸侯,矛头直指曹操。曹操外表宽容忍让,内心非常气恼。光禄勋郗虑揣摩到曹操心事,于建安十二年上书弹劾孔融,要朝廷免去其少府之职,俩人矛盾激化。曹操以劝和为名,给孔融写信,警告他不要做拉帮结派、清谈非议朝政之徒。

丧命闹市口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撤销“三公”,自己出任丞相,任郗虑为御史大夫、孔融为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后,孔融“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依旧是宾客盈门。这让曹操非常忌惮,担心以孔融为首的清流派威胁到自己的王图霸业,于是授意郗虑和丞相府军谋祭酒路粹,罗织孔融罪名。
同年八月,路粹状告孔融,说他任北海相时招募军队,意图谋反;私下里会见东吴使者,讪谤朝廷;不着官服出入皇宫,违反朝廷礼仪;与平民祢衡互相吹捧、行为放荡,并宣扬“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大逆不道,应该处以极刑。曹操遂下令逮捕孔融,连同妻子儿女一并处死,弃尸街头。时年,孔融五十六岁。

人物著述
辑录概况
《后汉书·孔融传》称孔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称有《孔融集》九卷、十卷。《宋史》未著录,可能在宋时其文集已散佚。明代人开始掇拾孔融诗文,出现多种辑本,其中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有《孔少府集》一卷,含残文共辑文三十七篇、诗八首。清代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有孔融文存,《四库全书》集部别集有《孔北海集》一卷。当代,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孔融文四十五篇、诗七首,吴云《建安七子校注》辑孔融文四十五篇、诗八首。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号长素,字广厦、明夷,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改号更生,晚年号天游化人。他是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和学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运动的著名领袖。
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名门望族,曾考中清朝光绪十九年癸巳科举人。康有为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影响,逐渐形成改良中国封建制度的维新思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康有为在北京公车上书,联合1300多名举人要求拒签和约。自1888年到1898年中,他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变法的建议。1890年至1893年间在广州聚徒讲学,培养维新力量。1898年,康有为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导维新变法的改革,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遭清廷通缉,在海外流亡16年,期间组织保皇派。于1913年回国,1927年于青岛病逝。
康有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的代表,旧民主主义的先行者,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爱国主义者。他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变法的建议,最终促成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变法,废除女子缠足、废除八股取士等得以实施。康有为的观点和思想虽然有很多并不切实可行,但对维新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对解放人们的思想和近代社会的革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培养出了许多立志救国的优秀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一个维新变法的新时代。历史学者马洪林评价:康有为是站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专制前列的旧民主主义的先行者,是学习西方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858年3月19日(清咸丰八年二月初五),康有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银塘乡(又名苏村)的康家延香老屋。康有为的家庭是岭南“理学世家",父亲康达初是儒学大师朱次琦的学生,年轻时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祖父康赞修是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历任钦州学正,合浦、灵州、连州训导。康有为8岁起就在祖父身边读书诵经,11岁时跟祖父住在连州官舍,阅读儒家经典与历代文学著作,在儒学、文学、史学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康有为在祖父康赞修的指导下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教育,并有志于圣贤之学。1876年,19岁的康有为乡试落榜,投到理学大师朱次琦门下受业,朱次琦是康有为之父康达初的老师,祖父康赞修的好友,在学术旨归上,朱次琦以程朱理学为主,兼采陆王心学,强调读经之目的在经世致用。但善于思索而不盲从的康有为和老师之间在如何评价韩愈上发生了分歧。1878年冬,康有为辞别先生回家。
离别老师的康有为,到南海县的西樵山读书参禅,认识了到西樵山来游玩的翰林院编修张鼎华,康有为从他那里触及近代新思想,眼界为之一开。1878年李圭的《环球游记新录》刊行,使康有为初步了解到美国的经济制度和社会风貌。这部游记是李圭1876年去美游历的实录,是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的一部美国游记。康有为此时已家道中落,无经济力量远游美国,他选择在1879年去了香港游历,得出对西方“不得以古旧夷狄视之”的结论。1882年,康有为乡试再次落榜,他游览了扬州、南京、上海等地,他到上海租界见识到上海的繁盛景象,在上海大量购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和政治制度。1882年的上海之行,是他向西方学习中的转折点。康有为从此希望通过西方国家的治国经验来改变落后的中国。1885年,康有为乡试再次落榜。

上书讲学
1888年,康有为赴京乡试再次失败,那时,中法战争中,中国的福建水师在马江之役里全军覆没。康有为给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潘祖荫、帝师翁同稣、大学士徐桐写信,大谈维新变法之刻不容缓。12月10日,他写了一篇长达五六千字的《上皇帝书》,这就是《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极言时危,请求及时维新。《上清帝第一书》没有传到皇太后和皇帝手中,但在京师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士人中被广为传抄。毫无官职的康有为,被京师大多数人斥为书生狂言,遭到了顽固派礼部侍郎许应骙和徐桐的打击陷害。康有为暂时远离政治,住进了南海会馆的“七树堂”,以读碑帖度日,在这里他写就了《广艺舟双辑》,在书中论述中国书法的起源、沿革和发展。
康有为见识到清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守旧派的顽固,他于1890年春回到家乡,决意培养人才,传播维新思想。康有为在京上书的事迹传遍了广东学界,追求进步的青年纷纷前来拜康有为为师,其中就包括陈千秋和梁启超。1891年,康有为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设学堂,名为长兴学舍。韩文举、曹泰、麦孟华等青年学子先后入学。1892年,康有为在广府办起了“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培养出来的人才,除陈千秋、梁启超外,有徐勤、曹泰、梁朝杰、韩文举、麦孟华、王觉任、林奎、陈和译等。这些学生或帮他编纂[zuǎn]《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或任《中外纪闻》《时务报》的主编与撰述;或协助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强学会、保国会等事项,都是变法维新的中坚力量。
1893年,康有为考取了清朝光绪十九年癸巳科举人。但康有为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却引发了风波。《新学伪经考》是在陈千秋、梁启超的协助下完成的,写于1890到1891年,1891年在广州印行。一举在知识界引起了极大轰动。康有为又着手写了《孔子改制考》,由陈千秋、梁启超、韩文举等十余名学生协助编纂而成。这两本经学著作构成了康有为完整的维新变法思想体系,也引起了守旧士大夫的惶恐和敌视。1894年8月清廷发出上谕,命两广总督李翰章查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否离经叛道。《新学伪经考》被当众烧毁,康有为免遭逮捕,但被封建士大夫逐出广东。康有为在弟子龙泽厚的邀请下于1894年冬天赴广西桂林讲学。

1895年春,康有为偕梁启超、梁小山入京参加会试,他在殿试策和朝考卷中申述了当时的思想状况和政治主张。《变则通通则久论》和《汰冗兵疏》反映了康有为充满了变革维新的思想和主张。在殿试策中,康有为指出变法刻不容缓,他请求光绪皇帝以开创之世治天下,将第一次上清帝书的政治主张,又通过殿试策的渠道向上反映。

公车上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1月,康有为抵达阳朔、桂林,住在叠彩山讲学四十天。他的两部代表作《春秋董氏学》及《孔子改制考》,也初写于这次讲学中。1895年2月25日,他自桂返粤,在广州继续从事教育。1895年3月,康有为来到北京准备参加会试。但4月15日,北京传遍了《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当时的形势严峻。康有为即令梁启超奔走联络,梁启超联络广东举人百余人、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等数十人,联名上书都察院,请其代奏皇帝,力陈台湾万不可割让给日本。各省的举人纷纷响应联名上书,台湾举人更是悲愤不已。在这期间,侍读学士文廷式和藏鸿慈联名上奏,讲到了各省会试举人呈请都察院代递的事。光绪皇帝于此才知道举人们上书的实情。皇帝直接干预,都察院官员才敢把各省举人的上书代奏上去。康有为决定联络各省在京举人联名上书统一声势,并且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具对策,使上书陈言能够行之有效。梁启超等四处联络了十八省在京举人一千多人。康有为奋笔疾书,起了一篇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在上书上签名的全是当时入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5月4日,举人们集中到都察院,准备投递上《上今上皇帝书》,将它呈给光绪帝,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举人集体请愿的消息传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担心引起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提前于5月2日在《马关条约》最后文本上盖上皇帝大印,并且立即派人送到烟台和日本使臣换约。5月3日,各省举人在松筠庵集会时听到了已经换约的消息,人心涣散,最终在“公车上书”上签名的,连康有为等起草人在内,只有603人。
“公车上书”后不久,康有为中了进士,授工部主事。他将精力投入到变法维新中,并未就职。1895年5月29日,康有为写了一封《请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呈》,以进士身份递交都察院。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三书》。光绪皇帝读到康有为的上书后,他命令将康有为的奏折写成三份,将原件送慈禧太后。这一次上书成功,康有为又写了《上清帝第四书》。这一次却投递无门,康有为又返回了广州,于1895年8月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康有为又在京、沪开办强学会、保国会,传播维新思想。1897年春,他第二次到桂林讲学,创办广仁学堂。这次桂林讲学半年之久,康有为组织了广西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学会圣学会,开办了第一所学校广仁学堂,创办了第一份报纸《广仁报》。圣学会以尊孔教、救中国为宗旨,提倡西学,开通风气,并以孔教抵御基督教,于3月7日举行成立典礼,对增加人们的见闻,学习西方文化,开通风气,均有推进作用。梁启超甚至把它和强学会并列为新学的源泉之一。
1897年12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向光绪痛陈贪图苟安、因循守旧的后果。这就是《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请求工部代呈皇上,但上书被扣压,只在官员间传抄阅看,京沪震动。兵部掌印给事中高燮和帝师翁同稣先后向光绪皇帝推荐了康有为。但遭到恭亲王奕诉的阻止,光绪帝只好令几位首席大臣传康有为问话。1898年1月24日,康有为被召到总理衙门的西花厅问话,在场的有李鸿章、翁同稣、荣禄、廖寿恒、张荫桓。这场问话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天黑才告结束。康有为连在问话后五天,1898年1月29日,他又上《上清帝第六书》,针对顽固派“笃守旧法而不知变”的观点,提出“新壮旧腐”的进化论,把“先定国是"作为变法的大前提,同时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而代之以制度局十二个。光绪帝听过报告后,下令将康有为的奏章“即日呈递,无许阻格”。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拟定了变法的原则,为了促使光绪皇帝下决心实行变法维新,康有为不断地编写世界各国变革政治的材料供光绪皇帝阅读,如《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和《列国政要比较表》等。1月22日,德军闯入即墨县文庙,将孔子像损坏,参加会试的山东举人及孔子后裔孔广謇[jiǎn]等十余人,将此事向都察院告发。康有为趁机策动公车再次上书,鼓动各省举人纷纷向都察院呈递条陈。康有为又于3月12日递了《上清帝第七书》,以内外、上下结合的办法,向清朝统治者施加压力,以促使变法高潮的来临。

维新变法
1898年5月29日,反对“维新变法”的恭亲王奕訢病死,光绪皇帝乘机大展宏图,康有为于6月8日给光绪上了《请明定国是疏》,请光绪“明定国是”,实行变法。这道奏折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递到光绪手中。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维新。6月16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允许他专折奏事。康有为的学生及同仁也相继被任命为皇帝的近臣。在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先后颁布新政“上谕”300余道。在康有为“大变速变”的激进思想指导下,光绪皇帝废科举、削冗官。在这一时期,康有为的许多变法设想———如废除女子缠足、废除八股取士等得以实施。在明定国是诏颁布后到戊戌政变前,康有为以自己的名义和代他人起草奏折将近50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他想通过全面的变革,把中国改造成东亚强国。在当时的中国,康有为的观点和思想虽然有很多并不切实可行,但对维新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对解放人们的思想和近代社会的革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维新变法沸沸扬扬的时候,6月15日,慈禧太后迫令光绪帝以自己的名义宣布三道谕旨。一是革去翁同穌的一切职务,逐出京师,开缺原籍。其职由直隶总督王文韶担任,而由荣禄担任直隶总督,统领北洋三军。二是规定文武百官二品以上,凡有升调必须亲自到太后面前陛见谢恩。另外还宣布当年秋天,将由光绪帝恭奉慈禧太后到天津检阅北洋三军。这三道谕旨直接关乎整个维新事业的成败,慈禧太后借此控制了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甚至可以借阅军为名,行废立大事,重操权柄。
此时慈禧依旧大权在握,光绪皇帝根本没有执政的经验。由于康有为的改革措施都牵涉到不少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他成为众矢之的。9月4日的革除礼部六堂官事件,终于使新旧两派的矛盾白热化。被革职的怀塔布等数十人环跪于慈僖前,哭诉光绪“无道",恳求慈禧重新出来训政。慈禧表面上坚决不同意训政,但实际上她见光绪已引起众怒,于是便让怀塔布等人秘密前往天津,与荣禄商议利用天津阅兵之机,废除光绪帝。光绪帝感到事态的严重,请康有为设法相助。康有为在深夜里叫谭嗣同拜访袁世凯,企图说服他发动兵变救助光绪皇帝。袁世凯表面上同意,暗地里却全部告诉了荣禄。光绪皇帝为了保存维新派的力量,希望康有为他们离开北京,保住性命,然后再在外地活动,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8月6日,慈禧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五天后,下诏废除“百日维新”时期推行的一切新政,恢复原有旧制,并大肆捕杀维新人士。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在英国和日本的保护下到达日本,免于一死。
从1898年(戊成年)6月11日起到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为止,光绪皇帝的变法维新推行了103天,这次运动被称为“百日维新”,也叫“戊戌维新”或“戊戌变法”。

流亡保皇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成了清廷通缉犯,他逃往香港,辗转日本,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康有为因遭到清政府追杀,不得不辗转于世界各地。他两年居美、墨、加,七游法,九至德,五居瑞士,一游葡,八游英,频游意、比、丹、那,久居瑞典,游历大半个世界。康有为为了保障活动经费在海外经商,做地产生意。1899年7月,他在维多利亚创立保皇会,并担任会长。保皇会发展迅速,一度在海外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创建保皇会,是康有为从维新派走向保皇派的重要标志。1899年春起,康有为就筹划勤王保救光绪皇帝。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宣布以“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jùn]继承穆宗毅皇帝为子”,准备将来承继大统,史称“已亥建储”。溥儁立为“大阿哥”(皇储),就意谓着要废除光绪帝,光绪帝被废。康有为火速电告各地保皇会,要他们反对立储废帝,倘若太后不听,则举兵勤王。全国各地的绅商士民也纷纷联名致电反对,迫于各界的压力,慈禧太后“建储”之议最后终于搁置不提。但康有为勤王的计划还在继续。他联系唐才常、徐勤等起义首领,为他们提供资金,在国内起兵勤王,但唐才常被杀害,徐勤等人谋划的两广起义也失败了,康有为策划的勤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1906年9月1日,清王朝的顽固势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表示要“预备立宪"。康有为在国外听到这个消息,误以为维新派东山再起的时机已到。1907年3月23日,康有为从欧洲专程到美国,亲自主持在纽约召开的改名大会,要把保皇会改名为国民宪政会。但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君主立宪破灭。

回国复辟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对康有为的通缉令取消了。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担任大总统以后,曾三次电邀康有为到北京,但是康有为以“无心预闻政治”为由谢绝了袁的邀请。直到1913年8月,康有为的母亲劳莲枝于香港病逝,康有为才奔丧启程回国。回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居住,最后迁居青岛。康有为致力于创立孔教,1913年11月12日,孔教会在上海正式成立。会员们尊康有为为会长。他认为中国文化流传五千年是因为有孔教的缘故,坚持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甚至提出了要让孔子的后代子孙来当中国的立宪“君主”。但康有为倡导尊孔的行为正好迎合了袁世凯政府加强专制、企图恢复帝制的意图。故而康有为的孔教会受到了特别支持,甚至举行全国性的祀孔典礼。1915年12月,袁世凯自立为“中华帝国”皇帝,并定1916年元旦登基。康有为立即遣徐勤等门人四处联络讨袁力量,将香港住宅抵押2万元作为军费,织民军开展反袁活动。并支持蔡锷的讨袁力量。1916年3月,康有为又电告袁世凯,请其退位。3月22日,袁世凯在声讨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袁氏复辟失败后,内务部决定废除祀孔典礼,部分国会议员建议罢斥孔教。康有为抗议这些决定。但大势已去,他不得不辞去会长之职。

康有为反对袁世凯当皇帝,但依旧希望恢复清帝的统制。1916年康有为在《与张绍轩将军书》中颇有意鼓动安徽督军张勋出来主持复辟,他对张说:“对于恢复前皇帝,不知意下如何?”张勋认为时机未成熟,1917年6月,张勋认为复辟的时机已到,他以13省区盟主的身份,利用调解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府院之争”的机会,带着5000名“辫子兵”,从安徽坐火车进北京。6月14日,张勋率部进京,控制了整个京城。两天之后,张勋身着前清朝服,头戴红顶花翎[líng],到养心殿谒[yè]见溥仪。在,“恭请圣安”的呼声中拉开了复辟的序幕。张勋到京后,密电康有为、刘廷琛等人前往北京“襄赞复辟大业”。康有为闻讯,在上海伏案了半年预草的十几道“诏书”装进行囊进京。康有为到北京后,与张勋密谋,他极力向张勋推销“虚君共和制”的主张,但并不为张勋接受。康有为在复辟集团内部受到排挤,不能参与核心机密。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重登宝座,宣布清王室复辟。张勋被封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但康有为却只落得弼德院副院长职的虚衔。不久,张勋复辟遭到全国各阶层的强烈反对和谴责,人们纷纷要求“护法讨贼”,全国的报刊除了康有为等人办的《国是报》拥护复辟外,所有的报刊都对复辟口诛笔伐。段祺瑞等也趁机起兵进攻北京。复辟只进行了12天就宣告破灭。康有为遭到政府的明令通缉。他决定离开北京,但北京城内已是军警林立。7月8日,康有为化装逃进了美国公使馆,寻求美国使馆的政治庇护,在美国公使馆躲了五个月不敢出门。

晚年天游
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康有为开始寄情山水,先后游历了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广东、江西、湖南等十二省的名山大川,还遍访过南京、西安、开封、洛阳、咸阳、曲阜、凤阳、杭州、无锡、青岛、大连、广州、上海、镇江.绍兴、济南、九江、定海、保定、秦皇岛、武汉、长沙等三十余座古都名城。同时他也怀着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和民族,“五四”运动爆发时,康有为发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支持爱国学生,谴责曹汝霖、章宗祥等人的卖国行为。康有为希望中国统一,反对“共和”旗号下的军阀纷争。1922年6月,湖南省长赵恒惕要“联省自治”,向康有为征询意见,康有为表明了自己反对分裂的态度,还在书信中教训了他一顿。康有为晚年仍然与废帝溥仪保持密切关系。1922年溥仪与婉容结婚,康有为特地写诗祝贺。1924年10月,冯玉祥把溥仪驱逐出故宫,康有为还打电报抗议。1924年,康有为买下位于青岛福山路6号的三层楼房。清朝废帝溥仪题写了“天游堂”,康有为自称天游化人。1926年,他在上海办天游学院,讲授国学。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办学。但情况已经远非昔比,他的影响和号召力衰落.。天游学院的学生寥若晨星,在上海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在上海过完七十大寿后赴青岛,3月29日,康有为食物中毒。31日凌晨5时许,康有为去世。

主张与贡献
著作主张
康有为早期的主张体现着个人命运和时代风云、国家兴衰联系起来的思考。他对“中西新理”参穷的结果,体现在他的著作《诸天讲》《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中。《诸天讲》作于1886年,晚年有所补充,是康有为留存下来的唯一的自然科学著作。在书中,他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探讨了宇宙(诸天)的形成,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的天体力学,他反对中国传统“天上地下”的宇宙结构论旧说,为他的改革理论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康子内外篇》撰于1886年,内中透露出科学精神、理性之光、人道主义等与西方相关的文化气息,但却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表达出来的。康有为指出,万物皆有仁、义、礼等道德意识,禽兽独缺的是“智”。这同传统文化大相径庭。在传统文化中均主张人比禽兽可贵是在于“有义”。“义"是维护封建尊卑秩序和贵贱上下的伦理原则,使传统文化具有重德轻智的倾向,对求知有所忽视。康有为的“智”,相当于西方文化中的理性。这是康有为“参中西之新理”后,提炼出来的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概念。理性主义是康有为同传统的流俗与积习决裂,提出叛逆性的改革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康有为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的内驱力。人道主义则使康有为摒弃了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宗旨。理性之光、科学精神、人道主义,使康有为在古今中西之争中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他改革社会的设想,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实理公法全书》一书成稿于1888年前,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书中内容为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博爱。康有为把人视为具有天赋理性的主体,使天赋人权论取得人们所公认的普遍性形式,无疑是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人有自主之权”,矛头指向的是“三纲五常”。康有为否定了妇女不得再嫁的贞节观,对“君为臣纲”提出了非议,提出老师与弟子当“以平等之意"来对待。在《实理公法全书》中,他宣称自由、平等、博爱的权利,是天赋予人类社会的公法。这同法国启蒙学者都强调的“理性的法庭”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天赋人权论在此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又撰写了三部在近代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新学伪经考》是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写成的,1891年刻版刊行。全书共十四篇,分类编次,每篇有按语说明“总义"及“分节”大义。其主旨是以今文经学为外壳的进化论,强烈抨击了封建的正统观念。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断定,古文经是刘歆助王莽篡汉而造,应称为“伪经”,这一大胆怀疑,把具有正统地位的儒家经典说成是假的,这在学术界与保守势力占上风的政界引发震荡,后来三遭毁版。康有为在“尊孔”“尊儒”的同时怀疑儒家典籍的可靠性。他以“公羊学”发掘孔子之道,甚至把“西学”“西政”引入来阐释儒学,使得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具有空前的颠覆性,对传统经学的现代化有开创之功。
《孔子改制考》成于1896年,把《新学伪经考》中的见解作进一步发挥,阐发公羊“三世”说,为康有为政治上变法维新之主张服务。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要点如下:1.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进化轨道是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2.人类社会毫无例外地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但只能按顺序渐渐进化,而不能越级而进。3.一世比一世文明,到了太平世,就是人类最为美满的大同世界。“三世”说的宗旨,是讲封建专制制度要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再进到资产阶级民主制。为不与流俗发生冲突又达到宣传变法的目的,假借孔子的权威地位,说孔子是主张革新的,是深明社会进化的道理的,就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权威性的保障。康有为塑造的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维新者,是讲民主的进化论者。《孔子改制考》中洋溢着惊世骇俗之见,引起了顽固派的全力反扑。《春秋董氏学》是一部可与《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相媲美的著作。全书共八卷,把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有篇章打乱,重新安排,加按语表达已见。康有为认为,董仲舒由《公羊》而通《春秋》,因《春秋》而通六经,窥见了孔子学说的根本。康有为阐明了以进化论为核心的公羊“三世”说。康有为这三部著作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托古改制。他这样做是有意识的通过圣人崇拜的传统文化心态因利导之挽救中国。将经学作为康有为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将变法思想建基于今文经学体系之中,通过孔子的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找不到阻碍的借口。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的复杂性、综合性是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以及其他的追随者不遗余力的宣传他所构建的今文经学,使其一度成为清末民初的“显学”,康有为完成了传统经学向近代经学的转型,对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无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废除缠足
1883年,康有为与区谔良等人创立了不缠足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反对妇女缠足的民间组织,其意义在于破除女子对男性的人身依附,有着解放妇女的进步作用。入会的人均须切实保证,不替家中妇女缠足,已缠足而自愿放足的,全体会员都去庆贺,在会中予以表扬。创立后不久,便有许多人来参加。后因康有为外出,远离家乡,此会渐散。但其影响却迅速传播开来。康有为开创的不缠足运动,到戊戌变法前后成了维新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1895年,康有为、康广仁去粤再度提倡不缠足运动,创立粤中不缠足会,由其女儿康同薇、康同璧带头不缠足,使广东风俗发生很大的变化。1897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在上海以《时务报》馆名义,登报发起组织不缠足会并制定章程。规定入会女子不得缠足,入会男子不得要缠足之女,已缠足的在8岁以后须一律放足。之后,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潮州、福州等地,出现相同的组织。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不缠足会系统的会员达三十余万。康有为在成成变法期间所上的《请禁妇女缠足折》中把缠足这一恶俗,提高到有中国尊严与维护民族危亡的高度来看待。光绪皇帝采纳了康有为的主张,于1898年8月13日发出上谕,命令各省督抚劝诱与禁止妇女缠足。语气虽不激烈,但由皇帝下令废止这一陋俗是非同小可的。由于变法的失败,这一上谕未得普遍施行,而加入不缠足会的大多是乡绅,对劳动妇女来说,影响却未波及。就当时的情况看,康有为提倡的不缠足运动,是我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
教育改革
康有为认为教育是开发民智、培养人才、强盛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国之弱是弱在人才的缺乏。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对传统教育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成了康有为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活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康有为教育思想的宗旨,这是近代中国首次提出的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1891年,康有为为了培养学贯中西的治国人才,前往广州长兴里讲学,创办“万木草堂”,亲撰《长兴学记》作为学规。康有为的教学打破了传统中式学堂八股文教学的落后方式,新增了“数”、“图”、“枪”等西学内容。他在讲学中教授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和西学译著,为维新运动培养出了许多立志救国的优秀人才。《长兴学记》以《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教育大纲。形式上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而实质内容是同西方文化相吻合的。“气节”“精神”属德育;“智慧”系智育;“兵式体操”为体育,是旧式书院教育中所没有的。在德智体三方面的侧重上,康有为偏重于德性培养。长兴学舍,有因袭旧式书院教育的内容,更具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的新质。持续了八年时间的办学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后来康有为在1894年与1897年两次往桂林讲学,著《桂学答问》。作为维新变法理论依据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等巨著,都是他在粤桂讲学期间写成的。

书法改革
康有为是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家。早年从师朱九江,中年转而学碑。他住在北京时,四处搜找汉、魏、六朝碑刻拓本,遍临诸碑,丰富了他的书学知识,提倡改革书法艺术,反对当时统治阶级所提倡的“黑大方光”的楷法。他自己也擅长书法,出入石门铭、云峰山等魏碑,有其独特的风格,被时人誉为“康体”,是与清末吴昌硕、沈曾植齐名的书法家。政治失意后,康有为潜心于书法研究,隐居在南海会馆的七树堂,写出了中国书法学专著《广艺舟双辑》。这本书在国内印了19版,在日本翻印了6版,国内外共计出版了几万册。凡二十七篇,日本学者把它译为《六朝书道论》,别称《书镜》,康有为在这本书里,总结了前人的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强调书法艺术不能墨守成规,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为碑学理论重要著作,影响很大,对晚清书坛作了重要建树。康有为撰写的《广艺舟双楫》的出现,打破书法的南北宗问题,对北碑的精神内涵展开强有力的阐释,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阮元、包世臣的碑学理论主张,以挽救千百年来由于帖学所造成的颓靡书风,将碑学带到了与帖学相比肩的位置,同时也开启了近代书法革命的序幕,清代碑学的发展自康有为达到高峰而影响巨大。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实际上已经把康有为的变法维新主张描绘出一幅具体的蓝图。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除了拒和、迁都、练兵三策,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立国自强的根本方针,根本之策在于变法以成天下之治。他认为清朝沿袭明制已经数百年,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现在是非变法不可的时候了。他认为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态度,“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具体的治理手段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内容:1.钞法:即改各省银票钱票为由国家银行统一发行钞票。2.铁路:允许私人资本修筑铁路以弥补国家筹款之不足。3.机器轮舟:废止民间设厂制造的禁令,允许民间设立机器工厂和轮船公司。4.开矿:加强矿学研究,开采有方。5.铸银:自铸银钱,以收利权。6.邮政:一改塘驿讯铺只传递官方文书的做法.设邮政局,既递官方文书,又送私人信件。养民之法.即提倡科学方法种田;奖励科学发明创造;减免重税,保护商业;扶贫济弱,固结民心。教民之法.即普及教育。乡村一律设立学塾,儿童皆得入学,穷理劝学,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其次,针对当时科举考试的弊端提出改革文科和武科的取士方法。再次,开设报馆,出版报纸。最后,即设立道学,发明孔子之道.扶圣教而塞异端。以孔子之道抵制外国传教的浸透。
上书的最后,康有为建议改革政治制度,实行为政清廉,要仿效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设立中国的“议郎”,“议郎”按大约每10万户产生一名的比例推选,不考虑被推选人是否取得功名,只要求他有真才实学,博通中外古今,政治上开明,为人正直清廉。“议郎”不仅可充当皇帝的顾问,而且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中央及地方的一切重要兴革政令和筹饷事宜,均由议郎开会讨论,经会议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方可由政府部门执行。而且,议郎每年改选一次。这实际上是照搬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康有为认为,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可能形成“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的政治局面。

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bǐng]之子。
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高祖和文献皇后垂爱,历任千牛备身、卫尉少卿等,于隋世祖东征时负责督运粮草,平毋端儿起义,并抵御突厥进攻。大业十三年(617年),出任太原留守。同年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城,联结突厥,示好李密,乘群雄争斗之机南下,直取长安城,拥立隋世祖之孙杨侑[yòu]为帝,遥尊隋世祖为太上皇,自领大丞相,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得知隋世祖遇弑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年号武德。称帝后,李渊命其子李世民等统兵,击败陇西李轨、消灭西秦薛举父子、击退刘武周和宋金刚、擒获夏王窦建德,迫降洛阳王世充,并平定各地农民起义,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他晚年未能妥善处理皇位继承问题,致使二子相争,引发玄武门之变。事后李渊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很快传位于他,退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李渊驾崩,享年七十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唐高祖,葬于唐献陵。后定谥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作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史学界对李渊的评价不一。有观点认为他优柔失断,赏罚不明,冤杀功臣,从起兵建唐到平定天下全靠李世民之力。也有观点认为他存在深谋多算、富有远见的一面。其在初唐颁行的一些措施,确立了有唐一代的基本制度、政策,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出身贵族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李渊在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出生,字叔德,籍贯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李渊家族为陇西士族,其祖父李虎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被列为“八柱国”之一,后追封唐国公,爵位由李渊父亲李昞承袭。李昞去世后,李渊承袭唐国公爵位,时年七岁。
效力隋朝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自立为隋高祖,因隋高祖的皇后独孤氏为李渊的姨母,因此李渊在隋高祖杨坚身边效力,担任过千牛备身、谯州(今安徽亳州)刺史、陇州(今陕西省陇县)刺史。隋世祖杨广登基后,李渊历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楼烦(今山西宁武)二郡的太守,后又迁至卫尉少卿,开始掌管宫廷禁卫。期间,隋世祖杨广荒废政务、猜忌大臣,李渊借饮酒受贿等行为掩藏行迹,以避免杨广的猜疑。
隋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期间,击退母端儿、柴保昌等起义军,后又迎击侵犯边塞的突厥军,使其大败而逃。
太原起兵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李渊之子李世民见起兵反隋者众多,认为隋朝必定灭亡,暗中结交豪杰。随后,李世民与裴寂借家宴的机会告知李渊实情,并劝说李渊起兵。起初李渊不同意起兵,但随着各地起义军越来越多,李渊也开始招募兵丁。李渊命李世民攻下西河并开仓救民,吸引当地百姓跟从响应,七月,李渊率三万兵马从太原起兵。
建立唐朝
李渊自太原起兵后一路南下,攻下霍邑、临汾等地后,在河东击溃隋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并招降其部众。九月,李渊渡过黄河,带领一路归降民众,攻入长安都城。
攻入长安都城后,李渊命部下宋公弼收集地图、户籍,并制定了十二条法律,规定杀人、抢劫偷盗、违背军令、叛国者处死。十一月十六日,李渊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改元“义宁”。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隋恭帝禅让王位,李渊在太极殿称帝,定国号为唐,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定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登基后,李渊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统一四方
唐朝建立后,李渊多次派遣将领出征,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全国。
李渊统一全国的第一步是平定西北地区。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命李世民攻打占据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经过几月交战,李世民大败敌军,攻下金城。而武威(今甘肃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仍自立为王,并未归附李渊。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渊派部将安兴贵劝说李轨降唐。安兴贵劝说无果,于是和李轨的部下安修仁发动兵变,将李轨押往长安,西北地区自此平定。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渊派永安王李孝基、秦王李世民等前往讨伐刘武周,夺回并州。其后,李渊又命李世民率兵讨伐占据洛阳地区的王世充和占据河北地区的窦建德,平定了中原地区。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派赵郡王李孝恭南下,打败了占据江陵地区(今湖北荆沙)的萧铣,又将起兵叛乱的辅公祏俘获,统一江南地区。
至此,唐朝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结束了隋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玄武之变
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建成长期留守长安,辅佐李渊处理政务;李世民则四处征战,平定四方。随着李世民屡建军功,声望渐显,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李渊曾想法缓和诸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夜召李世民觐见,建议李世民回到洛阳,“自陕以东,悉宜主之”。但李渊本人对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态度摇摆不定,导致局势急转直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设计在玄武门埋伏兵力,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为玄武门之变。当时,随侍的陈叔达、萧瑀等人纷纷劝李渊将国事交付李世民,李渊只好表示同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渊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晚年及逝世
李世民登基后,李渊于贞观三年(629年)四月从太极宫搬出,迁至大安宫,不再过问政事。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渊在两仪殿宴请西突厥的使者。在宴会上,李渊对丞相长孙无忌说:“如今四方蛮夷皆臣服于我朝,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李世民还向李渊祝寿,并和文德皇后向李渊进献饭食,献上衣服器物。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李渊病危,要求自己死后,丧服沿革应按照本朝制度执行,陵墓修建从俭。五月六日,李渊在太安宫之垂拱前殿逝世,享年七十岁。群臣上谥号曰太武皇帝,庙号高祖。十月,葬于献陵,太穆皇后窦氏祔[fù]葬。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改谥“神尧皇帝”。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二月,改谥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墓葬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逝世,葬于献陵。献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永合村,为堆土积冢型陵墓,封土堆呈覆斗形,陵墓平面呈长方形,是其子李世民仿照汉高祖长陵的规格修筑而成。陪葬区位于墓园东北方,《唐会要》记载献陵有陪葬墓25座。献陵遗物中的大型石刻是后世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执政成就
政治
确立官制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李渊下令确立了唐朝的官制,主要分为京职事官和外职事官,京职基本承袭了隋代的三省制度,设三师、三公、六省、六部、九寺、四监等;外职包括州县、镇戍卫、关津等官员。虽然在唐初,三省的职责分工并不明确,甚至导致了行政混乱,但这一制度奠定了其后唐朝官制的基础,有助于加强唐王朝的统治。
恢复科举
唐朝建立后,为了招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李渊恢复了隋末以来中断的科举制度,设立大丞相府,置生员在此读书;在秘书外省另立小学,专门教导宗室子孙和功臣子弟,还设置了明经、秀才、进士等科,州县书生通过考试入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对封建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产生了冲击,含有一定的平等竞争意义。武德之后,以科举为主,辅以其他方式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全确立。
制定唐律
李渊在律法方面务从宽宥、以德治国,不滥施刑法。因隋朝律法严苛,李渊命令裴寂、刘文静等人在《开皇律》的基础上,以宽简为立法的原则,撰写律令,再此基础上于武德七年颁布《武德律》。《武德律》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律、令、格、式等部分构成了唐代完整的法律体系,为之后律令的修订提供了基础,也对周边各国古代法典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军事
从西魏到隋朝末年,不同政权都曾长期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唐朝建立之初,李渊为了平定地方叛乱,完成全国统一,于武德初年恢复了府兵制,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都督府,提高了唐朝的军事实力。李渊实行东联李密,北和突厥,先后消灭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山西的刘武周、洛阳的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的行动路线,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经济
休养生息
隋朝末年,战事频繁,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建国后,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李渊下《劝农诏》,命州县长官劝导治下百姓不要耽误农时,尽快进行农业生产。随后,李渊又颁布了《罢差科徭役诏》《申禁差科诏》等诏令,减免赋税徭役,辅助农业生产。为了避免大规模酿酒和杀牛带来的粮食和耕力浪费,李渊还下《禁屠酤诏》以禁行酿酒和杀牛。这些措施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经济基础。
赋役制度
土地制度是赋役制度的基础,李渊为了使隋末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重新与土地结合,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实行均田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均田制与租庸调法是隋朝均田制与租调力役制度的继续和发展。唐初的均田令,规定妇女不受田,不纳税,取消了奴婢与牛的受田,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行给民众提供了土地资源,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征税标准,稳定了国家税收,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改革币制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废除隋钱,下诏铸“开元通宝”。“开元”即开国,“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开元通宝的铸造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其铸造的形制、重量等规制也成为唐代乃至后世铸钱的范例。从此以后,历代的铜钱都不再以重量为名。
文化
修订历法
武德初年,太史令庾俭、太史丞傅 举荐善于历算的傅仁均改修旧历。傅仁均向李渊上书指出,旧历采用平朔法制历存在很多缺陷,因此他采取定朔法,制定了《戊寅历》。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朝廷颁布的采用丁朔法的历法,这一历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关系,但仍未解决连续出现大月或小月的问题。
文化教育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鉴于隋朝不重视“周孔之教”,而导致礼仪教化失序的教训,认为应当以儒学作为治国思想,推行礼制,教化民众。为此,李渊创立了中央官学,以国子学来统摄六学,同时还在国子学中立周公庙、孔子庙,四时致祭,并礼遇孔子后代。
修订历史
唐朝建立后,李渊下《修魏周隋梁齐陈史诏》,命群臣修撰北魏、西周、隋朝、梁、齐、陈等朝的历史。奉命修史的群臣皆为当时身居要职的大儒,他们修撰的各朝历史使得大批史籍得以留存,既成为了唐朝统治的借鉴,又对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民族
突厥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突厥在隋时分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势力强大,不断南下抢掠。李渊深知唐王朝建立伊始,仍处于军事软弱的地位,因此经常贿赂东突厥人,使之不进犯唐朝国土。但东突厥仍然时常进犯,因此李渊也积极应对东突厥的侵扰,命令地方官员加固城垣,严加防备,并命李建成、李元吉等前往边境防备突厥。通过对东突厥的贿赂和抵御,唐朝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之后唐朝迎击突厥的进犯打下了基础。
为了增强唐王朝的凝聚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李渊也将和亲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方法。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将一名女子升为公主,嫁给突厥始毕可汗;其后,又将平夷县主嫁给突厥王室成员阿史那摸末。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西突厥叶护可汗遣使前来请求和亲,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再次请婚。李渊应允了此事,但因东突厥频繁进犯,道路阻隔,未有结果。通过和亲,唐朝与突厥维持了友好关系,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唐朝边疆稳固,也推动了双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高丽、新罗与百济
唐朝建立后,高丽王高建武主动向唐朝示好,多次派遣使臣入唐朝贡,还派使者请求颁布立法、学习佛教和道教的礼法,表达了想与唐交好的意愿。而唐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诸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此外,李渊吸取了隋朝的经验教训,确立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尽量减少与周边国家的冲突。因此,唐朝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与高句丽互相遣返了隋朝攻打高句丽时的战俘,又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于武德四年(公元624年)封高丽王高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让三国互相牵制,彼此制衡。这一时期,高丽引进了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友好往来。
历史评价
对于李渊的人生经历,不少史学家都进行了评价,其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观点认为李世民在建唐和统一全国过程中,有显赫功勋,而李渊只是一个昏庸无能之徒;一类观点则认为李世民在杀兄逼父取得皇位后,为了合乎封建法统,强令史臣修改史书,李渊是一位富有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的开国之君。
苏辙评价道: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其谋划出自太宗之手;攻克长安之后,天下统一,也是出自太宗之功,天命和人心都归于太宗。至于立太子之事,高祖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导致兄弟阋[xì]墙,最根本的过错在于高祖。
而历史学家吕思勉也在其著作《中国通史》中写道:唐朝开国之君虽为高祖,然其事业,实在大部分是太宗做的。范文澜也认为“起兵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战功,李渊本人并无创业的才干,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李渊的地位长久以来被忽视。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人谓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持之固,养之深,为能顺天之理,契人之情,放道以行,有以折群雄之躁妄,绥民志于来苏,故能折箠[chuí]以御枭尤,而系国于苞桑之固,非秦王之所可及也,肯定了李渊在唐朝建立和巩固政权过程中的地位。
复旦大学教授徐连达等认为“李渊绝不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任人摆布者,而是既有政治远见,也有军事才能的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李唐起兵反隋的全过程是自始至终由李渊领导和组织的,而且李渊还是一个颇具雄心、善于权谋、早有四方之志的人物”。
英国汉学家崔瑞德也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海昏侯

海昏侯是西汉时期所封的爵位,后世代承袭,传承四代共168年。第一代海昏侯为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第二代海昏侯是刘代宗,第三代海昏侯是刘保世,第四代海昏侯是刘会邑。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墓在2011年被发现于南昌市新建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南昌市北部、鄱阳湖西岸。海昏侯国考古遗址由国都紫金城城址、墎墩山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城址西部和南部墓葬群组成,规模宏大,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典型的大遗址。

人物介绍
受诏封侯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海昏侯爵位的历史中,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出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刘贺父亲是第五子。刘髆是汉武帝的宠妃所生,四年(前97年),刘髆[bó]被封为,成为第一位昌邑王。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史称昌邑哀王。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袭爵,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同年7月18日,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拥立为帝。刘贺登基帝位后,在位27天,霍光就借太后之手,废黜刘贺帝位,赐归昌邑。刘贺被废帝位在《汉书》中没有专门立传,仅《宣帝纪》《武五子传》各有叙述。正史记载“行淫乱”是刘贺被罢黜的原因。据史记记载,在刘贺被废黜皇位时,霍光数算其罪过,有1127件,平均到27天,刘贺每天要做42件坏事。汉宣帝继位,刘贺被暂时幽禁于昌邑。此时的昌邑国已被废除,代之而立的是山阳郡。公元前63年春,汉宣帝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封国海昏在江西的鄱阳湖西岸,虽名义上海昏是“国”,实则只相当于“县”。刘贺受封“食邑四千户”。于是形成了海昏侯国。公元前59年,刘贺病逝于昌邑城,年33岁。

海昏侯刘代宗
第二代:海昏釐侯-刘代宗。昌邑王刘贺之子,昌邑哀王刘髆孙,汉武帝曾孙。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贺有“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提及刘充国是刘贺的嗣子,能继承海昏侯的爵位的。但长子刘充国,次子刘奉亲都在刚接诏书不久莫名奇妙的相继去世。
十五年后(公元前46年),汉元帝又想起了这支偏安江南的近亲。重新封刘贺之子刘代宗为海昏侯。

海昏侯刘保世
第三代:海昏原侯-刘保世,刘代宗之子。代宗死传子刘保世。公元8年(始建国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

海昏侯刘会邑
第四代海昏侯-刘会邑。新莽篡汉,废海昏侯国。后建立,恢复刘氏天下,刘保世之子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东汉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海昏侯国最终被废除。被分拆成建昌、海昏两个县。史上再无海昏侯国。此后,海昏侯家族情况不详。昌邑王家族后裔,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地区。

海昏侯墓
发现墓地
2011年3月,江西省考古所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墎[guō]墩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
对墓地进行考古调查,海昏侯墓被发现。
2016年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揭晓了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榜入选。
2023年,中国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并举行了第四批中国考古遗址公园颁牌仪式。墎墩山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成为考古遗址公园。

墓园规格
海昏侯墓园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共占地约4.6万平方米,由两座主墓、七座祔[fù]葬墓、一条外藏坑和园墙、北、东门及其门阙等墓园的相关建筑构成,墓内有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侯墓和侯夫人两座主墓同茔[yíng]异穴,两墓共用一个由东西厢房、寝和祠堂构成的、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礼制性高台建筑。

出土文物
2011年4月15日至2015年10月3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发掘了以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墓园。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重点考古项目,派出专家组,指导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2015年11月4日,江西省官方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正式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至2015年10月,历时近5年时间的抢救发掘,这座中国西汉时期墓葬,出土了1万余件珍贵文物。此次考古工作解剖了以该墓葬为核心的墓园,发掘了墓园内的袱墓葬和车马坑,以及祠堂、寝殿、便殿、厢房等建筑基址和道路、排水系统。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竹简、木牍[dú]等珍贵文物1万余件。
2020年9月24日,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已经完成11件铁器、300件青铜器的保护修复,2000件木漆器前期的保护;完成26件木漆器的脱水保护和20件五铢钱封泥匣的脱水和加固保护,正在进行960余件耳杯、漆盘、木牍签牌以及孔子衣镜的脱水工作。完成了5200余枚竹简的剥离工作。完成了海昏侯刘贺墓园浮选出的各类植物遗存的检测分析。证实出土的疑似冬虫夏草植物遗存为中药地黄炮制品,是发现年代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为中药炮制起源提供了实证。出土的简牍所载《论语》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出土的孔子衣镜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和最早的东王公形象。检测发现出土釭[gāng]灯和雁鱼灯内的残留物为西汉时期十分珍贵的蜂蜡燃料。完成14件钮钟的测音,测音团队已完成演奏工作。海昏侯刘贺的牙齿DNA基因检测正在进行,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相关研究正在进行。

研究意义
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形成了社会影响,海昏侯墓的研究反映的中国公元前昭宣时代社会经济文化,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指出的,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墓是江西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
海昏侯墓出土五铢钱数量据估计达200万枚。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的发现,体现直接随葬大量金钱的厚葬形式。西汉其他高等级墓葬也有类似发现。相关现象反映当时社会追逐富贵、讲究富贵、炫耀富贵的意识。海昏侯墓的这种埋葬方式,反映了西汉经济比较富足。

海昏侯的生平研究是汉代的政治史的写真,海昏侯刘贺墓的出土文献通过整理和研究,有助于深化中国西汉时期的政治史的认识。

墓主揭晓
2016年3月2日,首都博物馆召开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布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主墓的墓主即为汉代第一代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

 

埃尔南·科尔特斯

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语:Hernán Cortés/英文:Hernando Cortes,1485年—1547年12月2日),出生于西班牙,西班牙军事家、征服者。
1504年19岁时的埃尔南·科尔特斯在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定居。7年后,他加入到出征古巴的行列中。他听说墨西哥的一些城市拥有巨大的财富,充满了黄金和珠宝。在这类传闻的驱使下,他于1519年率领一支探险队入侵墨西哥。建立了城市维拉克鲁斯后,由于他的狡诈和贪婪,先后征服了阿纳华克地区的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城传扬天主教的思想。而后北上探索南加州。
1547年12月2日,埃尔南·科尔特斯在西班牙去世。


人物生平
科尔特斯出生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小 镇麦德林(位于现今西班牙西部埃斯特雷马杜拉境内)的一个西班牙小贵族家庭。
虽然是贵族家庭的子弟,但科尔特斯因不是长子而不能像哥哥一样继承家族领地和头衔。
他曾在萨拉曼卡大学学习法律。他在17岁时弃学从军,随后在1504年来到新大陆的西班牙岛(伊斯帕尼奥拉)。科尔特斯曾经在岛上做过农民,公证员,后来成为当地乡绅。
1511年,科尔蒂斯跟随贝拉斯克斯(迭戈·贝拉斯克斯)参加了征服古巴的战争。贝拉斯克斯被指派为古巴总督后,科尔特斯因功被任命为财政官。他后来还当选过古巴圣地亚哥的市长,与贝拉斯克斯的小姨子结婚。
1519年2月,率领船舰和军人在墨西哥东海岸登陆,入侵阿兹特克帝国。
科尔特斯到达墨西哥后,当时是阿兹特克人的土地,他们的首都在特诺奇提特兰城(现墨西哥城所在地)。科尔特斯于1519年11月到达那里,最初受到阿兹特克帝国皇帝蒙特祖马二世的欢迎。新来的人使特诺奇提特兰的居民充满了好奇,把他们当作古代神灵寇帝斯魁萨克派来的使者。
科尔特斯施展狡诈手段控制了特诺奇提特兰城,并把蒙特祖马二世监禁起来。但是,阿兹特克人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于是,在阿兹特克人和西班牙人之间展开了一场长期的斗争。

1520年6月30日,由于阿兹特克人对西班牙人和盟军的反抗,遭受围剿的科尔特斯带领西班牙人弃城逃往塔库巴,但是西班牙士兵因为身上携带过量的黄金,很多人或溺死或被阿兹特克人虏获,黎明,科尔特斯整顿剩余军力,成功逃往特拉斯卡拉,而这一夜被称为“忧伤之夜”(悲痛之夜)。
1520年7月7日,科尔特斯和底拉斯卡拉盟军在奥图巴战役击败了追击而来的阿兹特克人。
1521年8月,科尔特斯和他的部下最后攻占了特诺奇提特兰城(特诺奇蒂特兰战役)。科尔特斯继续在墨西哥探险,并在那里建立了西班牙人的统治。
1524年,科尔蒂斯派阿尔瓦拉多(Pedro de Alvarado)率兵逐次征服马雅各族,并成立西班牙殖民地“危地马拉王国”,范围包括当代墨西哥南部与中美洲各国。首都建都于安地瓜(Antigua)。
1534年到1535年科尔蒂斯北上到北美洲西海岸,探索了当代的南加州部份,并命其名为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
1547年,回到西班牙后死于塞维尔(Seville),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Sevilla)。科尔蒂斯的遗骸颇为坎坷,共被移葬超过八次。

泰勒斯

泰勒斯(希腊语:Θαλής,Thalês,英语: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泰勒斯出生于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城,父亲是一名贵族奴隶主,他从小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年后其本人也成为了工商奴隶主。良好的家庭背景为泰勒斯的学习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记载,泰勒斯经商期间曾沿海到访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例如在古巴比伦学会了有关天文学的知识,在埃及学会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和规则,并提出了几条几何学公理。在哲学上,泰勒斯的思想具有物质一元论的特点,主要观点有“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之上”“万物皆有灵魂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泰勒斯是最早提出本原概念的人,是西方的第一位哲学家,开创了西方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
作为公认的“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勒斯思想的开创性在于超越了当时的神话思维和诗性想象,按照理性的方式探寻世界的基础,这种探索问题的方式已经切中了哲学最为核心的内核。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在泰勒斯的塑像下有这样一段铭文: “这里长眠的泰勒斯是最聪明的天文学家,米利都和伊奥尼亚的骄傲。”

施洗約翰

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的儿子,伊斯兰教译“叶哈雅”。因他宣讲悔改的洗礼,而且在约旦河为众人施洗,也为耶稣施洗,故得此别名。
人物生平
施洗约翰穿的是骆驼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虫野蜜,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表现不为名位、势利之淡泊心志。施洗约翰常常禁食,过着敬虔、圣洁的生活,以此印证所传的道理。(马可福音1章4-6节)
施洗约翰在旷野工作,传悔改的洗礼,有很多人听了施洗约翰的道,要接受他悔改的洗礼,他并未以甜言蜜语来笼络人,反而严肃地指出他们的罪来。他不单是用严厉的话训诫人,使人明白己罪,更指引人如何去改善人际关系,以正当的精神和态度去工作,过一个正当、圣洁的生活。当时的王希律做了一件不合理的事,施洗约翰不畏王权与自身的安危,勇敢指出王的罪,最后因王后设计报复,被砍下头颅而殉道。

相关作品
《施洗约翰》达·芬奇的名画之一。油画。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施以洗礼,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黠[xiá]而神秘的微笑。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典故
圣若翰洗者(天主教译名;基督新教和合本圣经译作施洗约翰),耶稣基督的表兄,在耶稣基督开始传福音之前在旷野向犹太人劝勉悔改,并为耶稣基督施洗。同样他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
据圣经记载,若翰在约旦河中为人施洗礼,劝人悔改,是基督教的先行者,宣传犹太教需要改革,并预言上帝将要派重要的人物降生,要比自己重要千百倍,为耶稣宣讲教义打下了基础。
洗者若翰因为公开抨击当时的犹太王希律·安提帕,被捕入狱,但希律顾忌他的威望,一直不敢杀害他。后来希律王的继女莎乐美为他跳舞,希律高兴的答应赏赐她,向神发誓可以赏赐她任何物品,在她母亲的怂恿[yǒng]下,莎乐美要若翰的头,希律王无奈只得派人杀死若翰,将头放到盘子中交给莎乐美。

影响
在历史中,有很多的先知被神的灵感,述说很多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而施洗约翰是直接“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为耶稣基督预备合用的百姓他就如耶稣基督所说的:“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
天主教定圣若翰洗者日是6月24日,圣洗约翰洗者殉道日是8月29日。
施洗约翰公开传道的时间只有一年,约在主后26年,中国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罗马帝国是大一统的和平时期,第二位皇帝提庇留分派本丢彼拉多任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犹太人在罗马政府的凶暴统治下生活困苦,期待弥赛亚的拯救。
宗教上祭司、文士、法利赛人只知死守摩西律法,毫无信仰的实质。圣殿华丽但敬拜徒具形式。

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希腊语:Άγιος Νικόλαος,拉丁语:Sanctus Nicolaus,270年-343年),基督教圣徒,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他被认为是给人悄悄赠送礼物的圣徒,即圣诞老人的原型。他的遗骨在1087年被迁到意大利城市巴里,因此有时他也被称作“巴里的圣尼古拉”。

人物生平
圣尼古拉生于吕基亚(罗马帝国设在亚洲的一个行省)的一座希腊殖民城市帕塔拉(位于今土耳其境内Demre)。他从年轻时就全力投身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后成为米拉城的主教。据说他本人曾是一名水手或渔夫,但其他记载则认为他出生于相当富有的家庭,所以更可能是他的家族所拥有的产业包括捕鱼业。

圣尼古拉被封圣的时间可能相当早。在查士丁尼一世(527年-565年在位)统治东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就建起了一座以圣尼古拉命名的教堂。

宗教活动
圣尼古拉的宗教活动始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这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大规模迫害基督徒的时期。在戴克里先以后的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圣尼古拉在这一时期的迫害中幸免于难。不久东部皇帝李锡尼上台,他不仅容忍而且优待基督教,于是教会在他统治下迅速发展起来。圣尼古拉在李锡尼在位时期成为米拉主教,据说他毁坏了教区内的许多异教神庙。圣尼古拉也以反对阿里乌派著称。他参加了君士坦丁大帝主持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可能在会议上带头谴责阿里乌。
墓所
土耳其考古团队在米拉古城遗址挖掘一处墓穴,里面可能就埋葬着圣尼古拉的遗体。过去多认为圣尼古拉的遗体埋葬在意大利巴里的一处教堂中,但根据近期的考古发现,圣尼古拉的遗体可能保存在米拉古城遗址上的圣尼古拉教堂下方的一处古墓中。

纪念
圣尼古拉在世界各地受到纪念。东正教会尤其重视对他的纪念。在东欧国家和比利时,圣尼古拉是水手、商人、弓箭手、儿童和学生的主保圣人。他也是俄罗斯的主保圣人之一,以及巴兰基亚(在哥伦比亚)、巴里、阿姆斯特丹和拜特贾拉(在巴勒斯坦)等城市的主保圣人。

相关传说
历史上记载的一个故事说,一位贫穷的农民有3个女儿,他将自己的一生卖给奴隶主做奴隶也无法置办3个女儿出嫁的嫁妆。在3个女儿逐渐到结婚的年龄时,这位农民陷入痛苦的绝望中。但在一天早上醒来他发现鞋子旁边多了一包金子,这包金子是有人从窗户或者烟筒中丢进来的。这则故事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孩子们在圣诞节前入睡时,在窗前挂上袜子以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神秘礼物。

个人影响
圣·尼古拉斯日
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在欧洲民间流传的版本很多。但被世界大多数的人们认可的还是来自北欧芬兰的圣·尼古拉斯的故事。传说在公元3世纪,有一位生活在芬兰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而又乐善好施。他喜欢乘坐鹿拉雪橇漫游各地,遇到穷困人家,总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人家渡过难关。
圣诞老人
老人不仅经常给穷人送金币,还乐于在圣诞夜给孩子们送糖果、玩具之类的礼物。不过,他的礼物并不公开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静时,把礼物从烟囱投入,这样孩子们总能在圣诞节的清早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时间一长,人们便发现这些礼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满脸银髯[rán],身穿镶着白绒的红袍,头戴白边红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橇的老人送的。于是,人们便称这位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为圣诞老人。
久而久之,这个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老人也因此成为圣诞节最重要的象征和传统。
一些国家还将12月6日作为宗教纪念日“圣·尼古拉斯日”(St. Nikolas day)。传说每年的这一天,尼古拉斯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和小礼物,而他的随从克拉普斯(Krampus)则会惩罚那些这一年中做了坏事的孩子。
据说在尼古拉不远的地方,住着三个美丽的少女,他们分别是二十、十八、十六岁。父亲是一位清寒的学者,经常靠借贷来过日子。有一次,因为没有能力还债,只好狠心把美丽健康的三女儿,卖给债主带到非洲去做女仆人。三个女儿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拥抱在一起伤心的痛哭着,家中悲伤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这件事,跑到她们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里,尼古拉就装了三长袜子的金子,偷偷地挂在三个少女的窗前。他们有了金子,还了父亲的债,三女儿也就脱免了作女仆的命运。第二天正是圣诞节,她们知道是尼古拉作的好事,便请他来一面庆祝一面感谢。以后每到圣诞节,这三个少女就讲这个故事。孩子们听了,非常的羡慕,也希望圣诞老人,来送给他们一袜子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