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历史名人明星列表

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奥地利籍日耳曼人,浪漫主义时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的希田塔尔。
1805年,弗朗茨·舒伯特八岁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跟从米夏埃尔•霍尔策学习了钢琴及作曲。1810年,舒伯特创作了其第一部标明日期的作品《G大调幻想曲》D1,并得以保存下来。1820年,舒伯特创作了《c小调快板》,标志着舒伯特的室内乐创作走向成熟。1821年,舒伯特出版了《魔王》,该叙事歌曲是舒伯特戏剧性艺术歌曲的完美典型。1823年,弗朗茨·舒伯特被推举为格拉茨的音乐协会名誉会员。随后,舒伯特的三首四重奏杰作分别出自于1824年的《a小调弦乐四重奏》、1826年《d小调弦乐四重奏》和1826年《G大调弦乐四重奏》,它们同他的偶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平级。1828年,舒伯特举办了其生前仅有的一次正式音乐会。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终年31岁。根据他的意愿,他被葬在了维也纳贝多芬的墓边。
弗朗茨·舒伯特的主要作品有歌剧《魔鬼的欢乐宫》《家庭战争》《费拉布拉斯》,戏剧配乐《魔竖琴》《罗莎蒙德,塞浦路斯的公主》,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冬之旅》《天鹅之歌》,人声与管弦乐队《纪念斯彭道康塔塔》《普罗米修斯》,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管弦乐、教堂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等。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也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绰号“海顿爸爸”,出生于奥匈边境附近的罗劳村。他是作曲家、音乐家、钢琴家、小提琴家、指挥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8岁时开始在维也纳圣斯蒂芬教堂任唱诗班歌童,17岁倒嗓后成为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Porpora)的助手。1759年,海顿在推荐下得到了一份宫廷音乐总管的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乐[d]。1761年,海顿应亲王之邀,在其名下乐团任副乐长,他最出名的三部交响乐“早晨”[a]“中午”[b]和“夜”[c]极有可能是海顿在艾什泰哈齐家族所作的第一批原创作品。1766年,海顿被提拔为音乐总监,同时他的创作中开始出现宗教音乐,《圣塞西利亚弥撒》是他为艾什泰哈齐家族写的第一部弥撒曲。
1768年至1779年,他先后创作了歌剧《药商》《渔妇》《不贞受骗》以及木偶剧《菲利蒙和鲍西斯》等。1790年海顿受经纪人沙罗门之邀来到伦敦,期间他创作了6部交响曲,这些交响曲一起被后人称作“伦敦交响曲”。其中,《G大调第94号交响曲》又被称为《“惊愕”交响曲》,是其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之后又创作了第100号至104号五部伦敦交响曲。1795年8月,海顿回到维也纳,创作了奥地利国歌并命名为《上帝保佑弗朗茨陛下》。[7]1802年,海顿因年迈和健康恶化而退休。1809年5月31日,海顿在维也纳去世。
海顿是继巴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104首交响曲、83首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23出歌剧等。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声乐、器乐各个领域,尤其对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海顿作品中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思想和艺术独创性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真正的创始人。他的音乐作品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自小便跟随父亲利奥波德(Leopold Mozart)和姐姐娜奈尔(Anna Maria Walburga Mozart)进行欧洲巡演,展现出音乐神童的潜质。1764年,他创作出了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后来,由于新主教的阻挠,莫扎特只能单独与母亲到南德、巴黎等地进行教学与演出活动。1781年,莫扎特到达维也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创作生涯,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他完成六首弦乐四重奏。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等。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因病逝世,享年35岁。
莫扎特一生创作数量庞大,品类繁多,质量精良。其作品奠定了欧洲几种主要音乐体裁的曲式结构,为德国、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与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释希觉

公元948年 冬
释希觉(864—948)卒,年八十五。 
 俗姓商,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时曾佣于罗隐家,隐劝其修学。年二十五出家,后入天台,习《南山律钞》,著《增晖录》二十卷以广之。吴越时居杭州大钱寺,文穆王署文光大师,著有《拟江东谗书》五卷,杂诗赋十五卷,又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及杂体四十章。《宋高僧传》卷一六《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释希觉,字顺之,姓商氏,世居晋陵。觉生于溧阳,家系儒墨,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自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偶问名居,隐曰:‘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叹息再三,多与雇直,劝归乡修学。至年二十五……忽求出家于温州开元寺,文德元年也。龙纪中受戒,续揣摩律部,崇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时在天台山也。……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不称所怀……遂著记广之,曰《增晖录》……二十卷成部。浙之东西,盛行斯录。暨乎则公氏往,乃讲训于永嘉。……徙于杭大钱寺。文穆王造千佛伽蓝,召为寺主,借紫,私署文光大师焉。四方学者骋鹜而臻。觉外学偏多,长于《易》道,著《会释记》二十卷,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备。常为人敷演此经,付授于都憎正赞宁。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既遂所怀,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名重华,又称虞舜、帝舜、大舜,是帝颛顼的六世孙。舜是“三皇五帝”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舜出生在姚墟[a](一说诸冯[b]),因贤能出众受帝尧禅让,舜继位帝位后,国号为虞。
舜出生时家境贫寒,生而重瞳,善于制陶,生母早亡,父亲和后母都想杀了他,但他并没有心怀怨恨,依然恪守孝道。舜二十岁因孝顺而闻名,后来因孝行又被四岳[c]推荐给当时的天子帝尧。帝尧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在舜周围考察他。帝尧又让舜处理政务,推行物种伦理道德。舜处理政务后,百姓顺从,百官称职,风调雨顺。舜五十岁的时候帝尧年岁已高,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巡视。舜五十八岁的时候帝尧去世,服丧三年期满后,舜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天下人都归顺舜,于是六十一岁的舜接任帝位(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舜逼迫尧传位给他的,[11]舜还囚禁了尧,让尧和他的儿子不能相见[12])。舜接任帝位后,收服了三苗,惩罚奸佞[nìng],流放四凶,知人善任,设官分职,任命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水、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共任命二十二名官员。舜还改革了刑法,强调明慎用刑,用流放的方法代替肉刑,并规定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赏罚分明。舜登上帝位三十九年,南巡时在苍梧之野突然去世,安葬在九疑,称为零陵。
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始祖,其精神之魂可总结为“德为先,重教化”。虽然在各种古籍记载中,对于舜的禅让、葬地和都城各有争议,但是舜的德治孝行对后世影响极深,是儒家思想推崇的典范,孔子评价其为:“德行上是圣人,是尊贵的天子。

尧,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又称唐尧。放勋在哥哥帝挚之后继任帝位,国号为陶唐。
帝尧出生在丹陵(今保定市顺平县境),是帝喾和庆都的儿子。帝喾[kù]去世后,尧的哥哥挚继任帝位,尧辅佐帝挚。帝挚在位未做出政绩,二十岁尧代帝挚为天子。尧登上帝位后,他团结亲族,考察百官,协调各国关系。帝尧在主政期间,派鲧[gǔn]治理水患,派羲氏、和氏等人制定历法,推广农耕。帝尧晚年,因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决定禅位于舜,并综合考察舜的才能,经过三年考察后,尧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并在在太庙举行了禅位典礼,由舜继天子位[a]。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病逝,安葬在谷林(今山东省鄄城县)。
尧是中国上古五帝之一。虽然在各种古籍记载中,对于尧禅位给舜、尧的葬地和都城各有争议,但是尧制定历法等为政举措对后世影响极深。司马迁评价道:“尧的仁德像天空一样浩大,他的智慧像神灵一样高深。人们像追逐太阳一样跟随着他,像遥望云彩一样仰慕着他。

帝喾[kù],姬姓,号高辛氏,又名为逡[qūn][4](也有说为俊、夋[qūn]、俈[kù])。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在伯父[a]颛顼[zhuān xū]之后继位。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3]传说帝喾生来就很有灵气,能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15岁时被召入都城辅佐堂伯颛[zhuān]顼[xū],见习部落治理事务,后被封为辛候,颛顼死后喾继承其位,是为帝喾。[3]迁都于亳[bó]地,即位后第16年,派遣重率军攻灭有郐国[kuài guó]。即位后第45年封其子尧为唐候,并赐唐国为其封地。即位后第六十三年去世。
帝喾当政期间,完善官制,改进历法,定立节气,完备礼乐,实行德政。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列为“五帝”之一,认为其是华族祖先,为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昌盛壮大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颛顼

颛[zhuān]顼[xū],姬姓,号高阳氏,别名黑帝、玄帝、乾荒。中国历史传说人物,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被后人奉为人文始祖。
颛顼是昌意的儿子,黄帝的孙子。由少昊部抚养成人,曾师从伯夷,辅佐少昊治国理政,封地在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被称高阳氏。后颛顼回归华夏族群,开始辅佐黄帝。二十岁时,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在穷桑(今山东曲阜)建都,后迁都到帝丘(今河南濮[pú]阳)。不久九黎乱政,颛顼命令南正重管天专注神事,北正黎管地专注民事,使万物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又制定历法,以建寅之月(正月)为一年之首。作乐曲《承云》祭祀黄帝。颛顼因年事过高而去世,享年九十八岁,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颛顼死后,黄帝的曾孙帝喾[kù]继位。在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颛顼继任帝位上承黄帝下启帝喾[kù],对华夏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古今学者对于颛顼的评价都是褒扬,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赞颛顼有圣德,百姓对他虔诚恭敬;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称赞颛顼的名声就像辉煌的太阳照耀四海;近代古史学家徐旭生评价颛顼,声名洋溢,超过黄帝。

炎帝

炎帝是中华古史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姜姓,又被称作为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和列山氏,炎帝的母亲是任姒,任姒是有乔氏人,名为女登,是少典的妃子,传说在华阳游玩之时受到神龙的感应而生下炎帝。
炎帝在位期间教民众农耕技术,尤其教给民众五谷的耕种方法;曾为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并著有《本草》四卷。炎帝因此又被称为“农皇”。炎帝在位期间曾与蚩尤族发生战争,为争夺中原领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与黄帝联盟对抗蚩尤族,最终蚩尤族败。之后炎帝部落又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双方为争夺土地和领导权等,在阪泉发生战争,最后以炎帝战败结束。
在《帝王世纪》中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因有火德而被称为“炎帝”。炎帝与黄帝并称为“炎黄”,被视为华夏民族始祖,因其对农业和医药的贡献又被视为农业神和医药神。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汤阴县),南宋初期主战派官员,抗金名将。

岳飞自幼好读兵书,且颇有抱负。宣和四年(1122年),应征入伍,曾在相州击败金兵。南宋建立后,因力主宋高宗收复中原失地,以越职罪被逐出军中。后跟随张所、杜充等人抗金,因抗金有功再次得到宋高宗重用,并累有升迁。岳飞力主抗金,反对与金人和议,先后率领所建岳家军四次北伐,接连收复襄阳六郡,郑州、洛阳、郾阳等中原失地。但因宋高宗执意和议,岳飞在绍兴十年(1140年)准备收复开封时,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令牌班师回朝。此后岳飞多次受到朝中主和派秦桧等人的排挤,先被收回兵权,又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被秦桧构陷入狱,死于狱中,享年三十九岁。

秦桧死后,朝廷欲意为岳飞平反,但直至宋孝宗才恢复岳飞官职,追谥“武穆”,并予以改葬于临安栖霞岭(今杭州栖霞岭),在鄂州建“忠烈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岳飞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其去世后,以他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层出不穷,大多都对岳飞冠以“精忠”二字,清末时期的革命党人将岳飞认为是民族英雄,其抗击侵略的精神也被人称为“岳飞精神”流传后世。宋史评价岳飞:性格忠诚慷慨激烈,议论公正持平,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而被害。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原名文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从小习文,十八岁中进士,二十一岁状元及第。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文天祥任秘书省正字职,后因上书建言、反对投降而数次被罢官。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起兵勤王,官拜右丞相兼枢密史,后孤身出使元营谈判,被元军统帅伯颜扣留,逃脱后到达永嘉(今浙江温州),重振抗元,转战于福建和江西等地。宋少帝祥兴元年(1278年)八月,文天祥被授少保、信国公;同年底,在五坡岭被元军所俘,随后被押往元大都,牢狱三年,拒不投降,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在元大都燕京柴市刑场(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被杀害,终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壮举在后世中树立了一个民族英雄形象,他的忠君爱国精神也一直在后世长传,对我辈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同时,他创作的《过零丁洋》《正气歌》《扬子江》《金陵驿》等名篇也颇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现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7]。全国多地建有文天祥祠、纪念馆等,以示纪念,以供瞻仰。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年)就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1065年),苏轼还朝任殿中丞。后因父丧回乡守孝。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后又历任密州、徐州知州。[7][8]元丰二年(1079年),刚刚就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抓捕回京,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逝后,苏轼被重新启用任登州知州,到任不久便被召还入朝,先后升任为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由于朝中新旧两党的攻击,苏轼屡次请求外任地方官。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外任杭州知州,随后苏轼又相继出知颍州、扬州。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再次被召还入朝,相继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亲政,批准了苏轼求出知边郡重镇的请求,命苏轼任定州知州。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安焘等变法派人士上台执政,苏轼成为被打击对象,苏轼遭遇五次贬官,相继被流放至惠州、儋州居住。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北返,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病逝于常州,被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嵩阳峨眉山(今河南郏县三苏坟)。南宋时期,宋孝宗时追谥苏轼文忠,特赠太师。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在医药、饮食、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在创新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词抬高至与诗同等的地位,并开创了豪放派词体。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人齐名,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对当时以及各个时期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绘画方面,苏轼开启了写意绘画的先声,对“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苏轼传世墨迹有《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苏轼擅画墨竹,其传世画作有《枯木竹石图》等。其著作集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中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出生于士族京兆杜氏,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四岁寄养在洛阳姑母家;开元时去考进士落榜后漫游各地;天宝六年再赴京应试,因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爆发,投奔唐肃宗,授左拾遗;收复长安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贫病,携家眷欲北归。大历三年(768)出蜀,大历五年病故湘江舟中,享年59岁。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b],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代表诗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三别》《三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他的诗作“沉郁顿挫”,揭露社会矛盾与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他诗艺精湛,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诗中哲理,推动宋诗理趣特色的形成;他的五七古长篇,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的五七律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艺术经验;他是诗歌艺术集大成者。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都从不同方面受到他的影响。

李白

李白(701-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十二、李拾遗。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一般认为,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是陇西人,为汉将李广之后。

李白很小就很有文学天赋,据其自述,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开始撰写诗赋并求取上层关注,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青年时游学江油、剑阁、梓州等地。李白在游学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心离开故乡,他从江油出发,途径成都、峨眉山等地,北上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定居。不仅与唐朝旧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还结识了好友孟浩然、李邕、汪伦等人,逐渐在文坛上获得尊重和认可。

开元十六年(728年)早春,李白和好友孟浩然一起前往广陵,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被人陷害无法自证清白,产生隐居之念。一方面是通过隐居访仙学道,树立声誉,为将来的仕进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在隐居期间向达官显贵上书,请求引荐。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得到进京供奉翰林的通知,得到唐玄宗的宠幸,却只是被当成御用文人,难以施展政治抱负。最终因为性格狂放不羁得罪上层,出走长安。后期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重获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作《早发白帝城》。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关于李白的死也有多种说法,根据《李白年谱》,一般认为李白于宝应元年(762年)客死在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县令李阳冰处,享年62岁。

李白一生创作诗歌作品约1000余首,现存诗900余首,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与俗世沉浮。他的诗歌或表达个人政治抱负,批判黑暗社会现实;或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和自由的向往;或将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和自由的化身来歌颂,表现他不驯的性格和渴望冲破羁绊的愿望。而且,李白在浪漫主义和乐府诗上都有突出表现,他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展现盛唐时代的乐观创造精神和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在乐府诗方面,李白创作致力于恢复乐府的本意,融合古风,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作出杰出贡献。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他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将浪漫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同时,李白也是乐府诗的继承人,使许多流失的乐府诗回归本题,并革新古体诗,使其升华到新的高度。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可以“惊风雨”“泣鬼神”,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李白的诗歌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名在贞元时期已经家喻户晓。中唐的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取经验,创造出自己的杰出诗风。李贺的浪漫主义诗风明显受到他的启发。宋代的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的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诗人,都从他的诗中汲取养分。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也受到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