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历史名人明星列表

玛丽一世

玛丽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是英格兰女王和爱尔兰女王,即玛丽·都铎(Mary Tudor),又称血腥玛丽(Bloody Mary)、玛丽(Mary)。父亲是英国及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母亲是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
玛丽一世原是英国王位的继承者之一,但被弟弟爱德华六世(Edward VI)剥夺继承权,于是在爱德华六世死后,玛丽发动政变,将爱德华六世任命的王位继承人简·格雷赶下台,夺回了王位。因简·格雷只当了九日女王,所以一般认为玛丽一世是英格兰的第一位女王。玛丽一世是天主教的忠诚信徒,她继位后就开始对新教进行打压,曾在五天内以火刑处死将近三百名新教徒,因而又被称作“血腥玛丽”。执政期间,玛丽一世进一步扩大对爱尔兰的殖民,使英国殖民者定居爱尔兰中部。玛丽一世曾率英国对法国开战,但最后丢失了加莱。在经济方面,玛丽一世积极寻求挽救英国经济颓势的方法,起草了货币改革计划,然未及实施她就去世了。
玛丽一世因实施残酷的宗教政策而保饱受新教徒诟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在人们眼中都是残忍、专横,且懦弱无能的暴君形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入,现代的人们能够更多维地、客观地评价玛丽一世。玛丽一世对维护天主教做出的努力,也赢得了许多天主教徒的拥戴。玛丽一世的统治,为后来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政绩打下了基础。

安妮·博林

安妮·博林(英语:Anne Boleyn,1501年-1536年5月19日),彭布罗克女侯爵,,安妮·博林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之母,威尔特伯爵托马斯·博林之女,原英格兰王后凯瑟琳(Catherine)的侍从女官,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Henry Ⅷ)的第二任王后,也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后之一。
安妮·博林出生于英国,幼时被安排在掌管尼德兰的女爵玛格丽特(Margaret of Habsburg)处侍奉,13岁时作为陪嫁女官跟随出嫁的玛丽·都铎(Mary Tudo)前往法国,之后担任玛丽·都铎的继女克洛德·德·瓦卢瓦(Queen Claude of France)的侍从女官。1521年,安妮·博林被父亲召回英国与爱尔兰表兄詹姆斯·巴特勒完成婚约,联姻失败后,安妮·博林前往英国宫廷担任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凯瑟琳的侍从女官。1525年,亨利八世对安妮·博林展开追求,起初她拒绝并离开王宫,但一年后又回来并接受了亨利八世的追求成为其情人。1532年9月1日,安妮·博林被任命为为彭布罗克女侯爵,并于同年11月14日与亨利八世秘密结婚,次年1月25日,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在伦敦举行婚礼,他们的婚姻在5月28日被宣布为合法婚姻。1533年6月1日,安妮·博林正式继任为英格兰王后,于9月7日诞下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但之后安妮·博林迟迟未能诞下男性继承人,亨利八世也逐渐厌倦她。1536年4月,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们联合起来控告她与多人私通,最终罪名成立,安妮·博林于5月19日被斩首。
安妮·博林因早期玛格丽特女公爵的影响,对宗教改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支持非法出版英文版的圣经,纠察英国的天主教会、揭发教会恶行,提拔教会中的改革者,除此之外,安妮·博林向亨利八世推荐了当时的禁书《基督教徒的顺从及基督教执政者如何治理国家》,影响亨利八世在之后推动宗教改革。苏格兰改革家亚历山大·阿勒斯(Alexander Ales)对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曾说过,在英格兰,真正的宗教开始于安妮·博林,也结束于安妮·博林。

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教会法博士,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1473年2月19日,尼古拉·哥白尼出生在波兰托伦市,早年在当地的优质学校就读中小学,接触到天文学启蒙知识。1491年,哥白尼进入克拉克夫大学读书,在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沃依切赫的教导与影响下,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系统学习了天文学基础课程。1496年,他前往意大利留学,先后在博洛尼亚,帕都亚大学、费拉拉大学主修教会法和医学,1503年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波兰,从事教区事务工作;1510年,他在弗伦堡正式履行神父的义务。此后的二十一年间,哥白尼担任瓦尔米亚教区及神父会的一系列职务,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以及教区的经济管理和行政工作。在此期间,哥白尼坚持天文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开始构思论文,撰写了《天体运行论》,至1533年基本完成。考虑到宗教迫害等因素,该著作当时并未公开发行。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逝世,终年70岁,此时《天体运行论》刚刚出版。2010年5月22日,哥白尼遗骨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哥白尼经过近40年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创立了科学的日心地动说体系,著有《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作为普通行星,除绕轴自转外,还同其它五颗行星一起围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昼夜交替源自地球绕轴自转,而年月推移则是地球绕日公转的结果;月亮是环绕地球运动的一颗卫星。哥白尼还构建了太阳系的组成框架,解决了太阳和行星的排列次序问题。他创立的日心说体系推翻了长期统治西方科学和思想界的地心说,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宇宙观构成了挑战,继而打破了作为地心说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宇宙物理学,为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革命打开了缺口。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1869年1月10日~1916年12月29日,英语:Grigory Yefimovich Rasputin,俄语:Григо́рий Ефи́мович Распу́тин),俄罗斯萨拉托夫省人,帝俄时代尼古拉二世时的神秘主义者,东正教神父,深得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宠信,被视为“预言家”和“神医”。
1869年1月10日,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农家,其早年劣迹斑斑,并曾被告上法庭。1901年,他突然换上修士服装,开始在俄国全境流浪和“苦修”。1905年,拉斯普京被引荐给了沙皇尼古拉二世。1907年,因为治愈了身患血友病的皇子阿列克谢,拉斯普京获得了沙皇和皇后的信任,并开始通过他们控制俄国。1916年12月29日,因丑闻百出,引起公愤,拉斯普京被尤苏波夫亲王、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大公、普利什克维奇议员等人合谋刺死。
苏联史学家认为他是“罪恶的沙皇政权”的代表,欧美历史学家也大多认同这一评价。斯普京被认为是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佯狂者之流。但在1990年代以后,俄罗斯史学界出现了为拉斯普京正名的学者,他们试图引用沙皇密探对拉斯普京的一些监视报告来为其洗刷名誉,将其描绘为宗教圣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于1869年1月10日出生在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农家,父亲叶菲姆·维尔金早年好赌,后携家移居西伯利亚秋明地区的波克罗夫斯科耶村,并改姓“诺维克”。拉斯普京在九个孩子中排行第五,早年的劣迹主要是偷马、诈骗和调戏妇女,他也因此获得了“拉斯普京”之名,这个词在俄语中本意为“淫逸放荡”。拉斯普京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地方,“先知”和“预言家”不断涌现。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拉斯普京18岁就加入了鞭身教。该教派鼓吹:惟有得到上帝的指示和保佑,人们才能得到幸福和安康,这也成了拉斯普京此后混迹于世的法宝。
19岁时,拉斯普京和一个年长他4岁的女人结婚,并养育了3个孩子。但结婚并没有让拉斯普京悔改,他反而变本加厉。拉斯普京30岁左右时被告上了法庭,他畏惧牢狱之灾,随即躲入了彼尔姆的圣尼古拉白山修道院。1901年,拉斯普京抛下妻子和儿女,换上修士服装,开始在俄国全境的流浪和“苦修”。当拉斯普京重返故里时,他的行为举止已完全符合“圣徒”的标准,他不抽烟、不酗酒、甚至不吃肉,能够熟练运用《圣经》的相关教义,他在西伯利亚各地巡游布教之际,又受到东正教各流派思想的影响。他以圣人和医者自居,靠欺诈迷信且易受骗的农民过活。
面见沙皇
1905年,拉斯普京带着西伯利亚诸多东正教神学泰斗的介绍信来到圣彼得堡。当时的俄国民间在加邦神父倒台后,正缺乏一个宗教偶像,拉斯普京出身低微却能言善辩,信仰正教却通晓旁门左道,可谓取代加邦神父的不二人选。拉斯普京在抵达圣彼得堡后不久便被“黑色百人团”发现,并引荐给了沙皇尼古拉二世。1905年11月11日,尼古拉二世接见了拉斯普京。在沙皇看来,拉斯普京有着下层农民的卑微出身,又通晓宗教事务,是展现皇室能够与民同乐姿态的最佳代表。这一无上的荣耀令拉斯普京在圣彼得堡名声大噪。
展现“神迹”
1905年到1906年间,拉斯普京成功预言了1906年春季的旱灾,并治愈了沙皇叔叔尼古拉斯大公的一条宠物狗。190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唯一的儿子,皇储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的血友病令宫廷医生们无计可施,焦急万分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说服尼古拉二世,召拉斯普京入宫看他能否拯救爱子。经过拉斯普京的治疗,皇储几天后就恢复了健康。皇后大喜之余,激动地要求拉斯普京将治愈皇子的秘密和盘托出。拉斯普京只是自称为“上帝的使者”,称只要他诚挚地向上帝祈祷,就能免人灾痛。他还对皇后发誓:“只要我活着,皇储就不会有危险。”
拉斯普京有两个著名的死亡预言,拉斯普京曾突然对皇后说:“皇后,千万别让孩子们进儿童室,我看见了死亡。”几天以后,儿童室有一个巨大的吊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摔得粉碎。皇后对拉斯普京佩服得五体投地,跪在地上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沙皇于是任命他为内宫掌灯人。从此,拉斯普京就可以不用禀报自由出入内宫。但后来有人披露,这其实是拉斯普京的一个圈套,他已经事先把儿童室内水晶吊灯的链子锯了一个口子。
另一个预言则发生在斯托雷平的身上,1911年9月15日,斯托雷平与沙皇夫妇一行人在国立乌克兰大剧院观看歌剧《萨尔丹王》。在进入剧场之前,拉斯普京突然指着斯托雷平的后背大喊:“死亡在他身后!死亡在跟随着他!”果然,在歌剧进入高潮部分时,一个年轻人靠近斯托雷平,向他连开两枪。四天后,斯托雷平去世。
控制王朝
沙皇尼古拉二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比儿子更需要拉斯普京这样的“圣僧”。当时,俄国的各类革命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暗杀活动此起彼伏。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虽然长期居住在戒备森严的皇村,但祖父亚历山大二世和叔叔谢尔盖亲王遇刺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尼古拉二世需要向外界展现自己不惧暗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拉斯普京用他未卜先知的能力来洞破暗杀者的阴谋。
渐渐地,拉斯普京对皇室家族,尤其是对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有了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产生的影响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沙皇夫妇精神上的支柱。虔诚的皇后经常在深夜将之召入宫中,举行神秘的祈祷仪式,于是俄国开始风传拉斯普京与皇后上床、让沙皇给他洗脚等传闻。在拉斯普京的影响下,亚历山德拉开始干涉朝廷的政务和人事任免,她对拉斯普京的追随者委以政府要职,要是有谁不讨拉斯普京的欢心,她就毫不犹豫地让丈夫把他除掉。巅峰时期,拉斯普京只要手写一张字条,就可以在圣彼得堡呼风唤雨。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大臣会议主席戈列梅金和内务大臣赫沃斯托夫的任命、波利瓦诺夫的解职等都与拉斯普京有直接关系。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年里,拉斯普京就干预任免了约20名大臣和几名大臣会议主席。更有甚者,在皇后和拉斯普京的怂恿[yǒng]下,丝毫不懂军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竟亲任俄军最高总司令,对正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军进行指挥。拉斯普京位于圣彼得堡格洛瓦亚大街64号的公寓门庭若市,前来攀附关系、求情办事的人不计其数。拉斯普京的周围开始聚集起一批政治投机者,公爵、情报部门负责人、银行家、御医等上流社会在拉斯普京的庇护下从事各种非法勾当。
1915年之后,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日益依赖拉斯普京,在政治问题上经常询问他的意见,皇后在写给沙皇的信里称“我对我们的朋友的智慧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任何政治决定我都会询问他的看法。”这也让官僚系统更痛恨拉斯普京。
饱受攻击
从1910年开始,杜马议员们就在公开场合抨击拉斯普京,这些人控制的新兴报刊媒体,开始大篇幅报道拉斯普京操纵宫廷,祸乱国政的事情。1912年以后,沙俄内务部的秘密警察对拉斯普京的种种传闻做了两次调查,同时还对其做了全天的跟踪和警卫,但并无确切结果。许多宗教界人士也对拉斯普京提出非议,大主教戈尔莫根就曾当面斥责他是“骗子和伪君子”。曾是他的好友的修士伊利奥多尔也和他反目成仇。
1914年6月29日,拉斯普京遭遇了一次暗杀,但并未成功,他因此入院治疗了两个月。1916年11月1号,议员米留科夫公开抨击了拉斯普京和皇后,还发表了大篇幅的演讲。当时的内阁总理、财政大臣、杜马主席等官员对拉斯普京的态度普遍极为敌对,称其是“肮脏的无赖”,一再请求沙皇将其驱逐出圣彼得堡。
遇刺
1916年12月29日晚,沙皇的侄女婿尤苏波夫亲王、沙皇的堂哥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罗曼诺夫大公、右翼议员普利什克维奇、尤苏波夫的密友苏霍金大尉和一名医生在彼得格勒的尤苏波夫宫设下陷阱。他们给拉斯普京吃了8块掺有氰化钾的蛋糕,喝了一瓶掺有氰[qíng]化钾的葡萄酒,但拉斯普京毫无反应。尤苏波夫于是向拉斯普京开了一枪,子弹打穿了他的肺叶,碰伤心脏。当众人以为拉斯普京已死时,他突然苏醒过来,挣脱了众人的制服,跑到尤苏波夫的庭院里。普利什凯维奇追出屋外,向拉斯普京连开三枪,最后一枪正中头部。此后拉斯普京再度苏醒,尤苏波夫用哑铃猛击其太阳穴,使其再度昏迷。拉斯普京最后被扔入涅瓦河的一个冰窟窿中,尸体于次日被发现。法医验尸结果表明他是溺水而死的,而且他在冰水中活了8分钟之久。拉斯普京的尸检原始档案在斯大林时期“意外”丢失,令此事更为扑朔迷离。
一份来自英国的解密档案称,当年刺杀拉斯普京的行动,不但有英国驻俄大使馆策划参与,还有英国间谍的直接参与,甚至拉斯普京的致命枪伤就是这个英国间谍亲手射击导致。
死后
拉斯普京死后,尼古拉二世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沙皇本人和普罗托波波夫充当了护柩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俄国对拉斯普京死亡的消息普天同庆。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后的第二天,克伦斯基就派人将死去的拉斯普京尸骨挖出,将其挫骨扬灰。

贞德

贞德(法语:Jeanne d'Arc;英语:Joan of 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法国民族英雄,天主教圣女,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1412年1月6日,贞德生于法国默兹河谷栋雷米村一个农民的家庭。贞德13岁时见到神灵显圣,并听取神灵之令于三年后前往希农面见法国王太子查理助其加冕,在几番周折后成功面见了法国王太子查理并通过其考验,赢得了查理的信任。1429年5月8日,贞德解放了被英国围困的奥尔良,7月17日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同年12月,贞德获得贵族地位,并被授予“圣皮埃尔”的头衔。1430年5月23日贞德于贡皮埃涅被勃艮底人俘虏。不久后,贞德被勃艮底公爵出卖给了英国人,次年1月3日,贞德被移交给英国主教进行审问,最终贞德被判处火刑,同年5月30日,贞德被处以火刑,终年19岁。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贞德的案件被重新调查,三年后,法庭重新审判了贞德案件,并为贞德恢复名誉。1920年5月,贞德被追封为圣徒,并被天主教奉为圣女,5月30日被定为贞德的纪念日。
贞德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军事将领、民族英雄,她的战术影响了法军往后的战争形式,而她本人也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标识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不同角度的宣传。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评价贞德:“贞德远超普通人,千年来无人可媲美。”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创作也一直延续至今。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本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又译德兰修女、泰瑞莎修女,出生于巴尔干半岛的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裔印度籍,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特蕾莎修女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却在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使命是帮助穷人。1925年,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年后,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3个学期后,她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之后,她于1937年5月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从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改名为特蕾莎修女。1940年代初期,特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1950年10月,特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1952年8月,又成立了贫病、垂死者收容院。1959年,特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兰奇设立了两座这样的垂死者收容院。1991年,她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得了肺炎,健康状况日趋恶化,于1997年3月13日退出了博济会。1997年8月,特蕾莎修女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好转,于9月5日逝世。
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被国际社会誉为“上帝赐予的礼物”,曾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1999年她被美国人民投票选为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之首。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2013年,特蕾莎修女被教宗方济各正式追封为圣人。

安妮·弗兰克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本名安内莉斯·玛丽·弗兰克(Annelies Marie Frank,1929年6月12日-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中最著名的犹太裔受害者之一,二战中犹太人避居生活的记录者。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纳粹上台后她随家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希特勒占领荷兰后,安妮一家为躲避迫害开始避居生活,终于1944年被纳粹抓捕,后于1945年逝世于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安妮·弗兰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荷兰期间避居生活和集中营生活的经历者,她以文字记录了1942年至1944年全家避居阿姆斯特丹的日子,为其代表作《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此书于她去世后经其父亲整理出版,是“全世界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安妮·弗兰克评为“20世纪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100名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商人家庭。家庭成员包括: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母亲伊迪斯·侯兰德(Edith Hollander),年长安妮 3 岁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Margot Frank),安妮是家中次女。安妮一家都是犹太教改革派(犹太教分支)的信徒,其父母均为虔诚的犹太教徒,鼓励小孩从小进行阅读。1934年前,弗兰克一家生活在法兰克福的多恩布什区,一开始住在马尔巴赫区(Marbachweg area),后来搬到了名叫诗人角(The Poets` Quarter)的小公寓。
1933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党于德国国会选举中胜出,犹太人在德国的处境每况愈下,成为了纳粹种族清洗政策的靶心之一。因此,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全,奥托在1933年移民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伊迪斯在1934年2月带着孩子们至阿姆斯特丹与奥托团聚。奥托在阿姆斯特丹经营一家名为奥佩克塔的果胶公司,一家人住在阿姆斯特丹近郊的一座公寓里。
然而,战争的局面持续扩大和恶化。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荷兰,荷兰随即被攻陷。一向以中立著称的荷兰也越发危险。在荷兰期间,安妮入读蒙特梭利教育学校。1942年6月,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了父亲的生日礼物,是一本带小锁的硬皮笔记本。安妮随即开始用它记录生活琐事,在其中安妮也描述了德国占领荷兰后社会上所发生的变化。
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奥托曾试图安排全家移民英国或美国,但终因为签证和动荡的国际局势未能成行。1942年7月5日,弗兰克家接到纳粹当局的文件,召唤玛格特去劳动营。弗兰克一家终于在1942年7月6日不得不过起了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
 日记生活
1942年7月6日,弗兰克一家将动身前往藏身处。这个藏身处位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的奥佩克塔公司办公室上方的一个平台进入的三层楼高的空间。奥佩克塔公司曾是奥托自己的公司,但因为犹太人的企业有可能被没收,奥托已经与它进行了切割。这个避难所被称为“后屋”(secret annex),是个比较隐蔽的地点,是大楼秘密增建的部分,入口被一个书柜挡住以掩人耳目。只有几个公司里的员工知道他们藏在这里,其中就有后来拾得安妮日记本的贝普·福斯库尔、秘书梅普·吉斯。这些人也冒着生命危险为藏匿在此的犹太人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时局信息。此后,安妮在后屋中共生活了761天。
1942年11月,范·佩尔斯(Hermann van Pels)一家和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尔(Fritz Pfeffer)也加入了“后屋”的躲藏生活。佩尔斯是奥托·弗兰克的前同事,普费弗尔则是弗兰克家的熟人。在这里生活他们只能尽量小心、谨慎,不随意走动或大声说话,因为在“后屋”之外公司仍在照常运行。在这个狭窄而窘迫的空间里,安妮对佩尔斯太太等人有过一些抱怨。但后来,她发现自己对彼得·佩尔斯(佩尔斯太太的儿子)产生了一种难以确定的迷恋关系。她有时也会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姐姐玛格特和母亲伊迪斯的不满情绪。但在整个后屋的生活中,安妮始终与其他人处于紧密联系的关系中。
避居期间,弗兰克姐妹两人其实都希望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安妮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和写作上,经常撰写和编辑她的日记。除了叙述事件的发生,她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抱负。早些时候,安妮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演员,所以她在“后屋”的墙上贴了很多电影海报。但是随着躲藏时间的增加,她开始树立起成为一名写作者的理想,并坚持在日记本上进行写作。在1944年4月5日(星期三)的日记中她写道:

        我一提笔就忘掉一切。我的愁闷消失了,我的勇气又产生了。可是——这是个大问题——我会写出什么伟大的作品来吗?我会成为记者和作家吗?
        我希望会,我非常希望能这样!我能用写作表达一切,表达我的思想、理想和幻象。

安妮的写作活动一直持续到1944年8月1日,日记的最后一篇。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安妮·弗兰克写道:“心存善念,鼓足勇气。”他们一家在1944年8月4日被捕。
 集中营岁月
1944年8月4日早上,德国党卫队保安处接到告密,帝国保安部党卫队高级队长卡尔·西尔贝鲍尔(Karl Silberbauer)带领一支警察小队突袭“后屋”,其中藏匿的弗兰克一家、范·佩尔斯一家、普费弗尔以及帮助藏匿他们的公司职员全部被捕。犹太人们先被抓进监狱,后又被转移到荷兰东北部的威斯特博克(Westbork)中转营。
随后,弗兰克一家被驱逐出境,他们被从威斯特博克乘火车运至位于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在奥斯维辛,亲卫队强行将车上的男性与女性分开,奥托·弗兰克与家人们至此彻底分别,未再相见。安妮从此也没再见过她的父亲。在奥斯维辛,无劳动能力者和儿童会被送到毒气室杀死,安妮很快得知了这件事,但她此时已经15岁,被迫进入劳动营地,伊迪斯和玛格特也和她在一起。集中营中环境极为恶劣,缺衣少食、疫病横行。1944年10月安妮和玛格特被重新安置在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而安妮的母亲伊迪斯则被留在奥斯维辛。1945年1月6日,伊迪斯死在奥斯维辛。1945年初,包括斑疹伤寒在内的多种疫病在卑尔根-贝尔森营地蔓延,造成大约一万七千名囚犯死亡。玛格特和安妮就是其中的一员。有目击者称,玛格特从帆布床上摔下来,受惊吓而死,安妮也在几天后去世。但是两人的具体死亡时间无法确认。据2015年的相关研究及一些目击者回忆,玛格特和安妮可能去世于1945年2月。也有观点认为她们死于1945年3月,就在英国军队于1945年4月15日解放卑尔根-贝尔森的几周前。
人物成就
安妮·弗兰克的代表作即她记录避居阿姆斯特丹时所撰写的《安妮日记》,此书是反映二战时犹太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也成为“全世界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
成书历程
1945年,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奥托·弗兰克被解救了。他是“后屋”中避难的犹太人中唯一的幸存者。二战结束后,奥托·弗兰克一度打听过家人的下落,最终得知妻子和女儿们都已经去世。之前,弗兰克一家的朋友梅普·吉斯在盖世太保突袭的“后屋”中捡到安妮的日记,在战后交还给了奥托。奥托将日记略微删节,以《后屋》(The Secret Annex)为名,在阿姆斯特丹于1947年6月首次出版。1950年,海德堡的兰伯特·施耐德(Lambert Schneider)出版社将日记译成德文出版,第一次只印刷了4500册,很多德国书商都不敢把它放在橱窗里。1952年,日记以《安妮·弗兰克:一个少女的日记》(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之名于美国和英国出版。这本书很快就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广泛阅读,今日已被译成70种文字。这是《安妮日记》的成书历程。
《安妮日记》的起源
日记内容
《安妮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弗兰克一家、范·佩尔斯一家和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尔等8名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在“后屋”中所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避居生活。这是一本在禁闭的控制和死亡的威胁之下所写出来的少女日记。实际上整本日记是以写给“凯蒂”(安妮对日记的称呼)的信组成。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艰难无助的环境下,安妮始终都怀有对生活的希望,对美好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纳粹从她的生活中夺走了自由。但是直到她去世于卑尔根-贝尔森前的几个月,她生命中的兴趣、这兴趣给她所带来的希望,还有她的生存意志始终没有抛弃她。”
在日记中,安妮写到了一些纳粹统治时期犹太人受歧视的生活境遇。比如在1942年6月24日,她写道:“现在我才觉察到乘电车,尤其是坐敞篷车有多么舒服。但是这种享受对我们犹太人来说已不复存在。”
她写到被迫受困的苦闷和恐怖:“我说到我们决不能外出的时候,不只是感到憋闷,我很怕我们会被发现和枪毙。”
她写到避居时的一些人际烦恼:“范丹先生和我老是吵翻脸。妈妈总是把我当做小娃娃,我可受不了。”
她也写到战时新闻给她带来的情绪波动:“不到一个钟头,失望随着喜悦而来,而且超过了喜悦。土耳其并未参战,该国部长只是谈到即将放弃中立。”在1944年6月9日,她写道:“登陆形势大好!盟军攻下了法国海边的小村庄贝叶,显然是想切断瑟堡所在的那个半岛。每天晚上,战地记者都谈到军队所遇到的困难,将士的勇敢和高涨的士气……我们从BBC听说,丘吉尔想要和军队一起登陆,只是由于艾森豪威尔和其他将领的劝阻而作罢。想想看这样一位老人具有多么大的勇气!他肯定已有七十高龄了。”
到了日记后期,她的写作日渐成熟,开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一些抽象的主题:“人的精神多么伟大,可是行为多么渺小!”“爱,爱是什么?我想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爱是理解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和他分喜分忧。”
可以说,安妮的日记以一位少女的视角,表现了二战时期遭受暴力与苦难之犹太民族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是记录生活琐事的一本小小日记,更是一本以文学形式出现的重要历史文献,是犹太民族心灵的真实写照。
日记版本
奥托·弗兰克将《安妮日记》分为A、B两个版本。安妮一开始所写作的原版为版本A。1944年3月,她听到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的广播节目,流亡的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部长博尔克斯泰因(Gerrit Bolkestein)广播说他会建立一个公共的资料库,以记录德占期间荷兰民众的真实生活。这件事鼓舞了安妮。她因此进行了第二次写作,并整理之前的作品——为了日后将日记出版。这形成了后来的版本B。1947年奥托·弗兰克就是在版本B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删改,增加了一些版本A中的内容,修改了日记中的一些拼写错误,还将其中涉及到安妮个人隐私和对其父母婚姻的一些批评的段落删去,此即《安妮日记》以《后屋》之名最初出版时的版本,现在一般被称为版本C。1986年,荷兰国家战争文献研究所发表了评论版的《安妮日记》,其中有对安妮日记A版和奥托删减版日记的比较,还有关于弗兰克家和日记的其他历史资料。2000年后,奥托私藏的5页批评安妮父母的婚姻关系和安妮母亲的日记也被公布,逐渐增入最新出版的日记中。2018年,得益于新技术的帮助,A版日记中被胶糊住的两页也被公布于天下。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出生于德意志(人称德意志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 图林根)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莱本(Eisleben)——萨克森伯爵(选候)领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1512年,他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滕堡大学任神学教授。1517年,他撰写《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他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以《圣经》的权威对抗教皇权威。
2017年是路德宗教改革的500周年,在德国中部的哈勒(Halle,S)及维滕贝格(Wittenberg)等地将举行大型的庆典活动,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参加这一历史盛会。

早年经历
生于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艾斯莱本,父母原是勤俭的务农人家,但当时因社会商业方面开始发达了,并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故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在当时以矿工当职业的人口并不多,算是新兴的行业,在父亲的积极努力下竟也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
父亲汉斯·路德(Hans Luther,1459—1530年),母亲玛格路德,原姓林德曼(1459—1531年)。路德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

父亲汉斯·路德(老鲁卡斯·克拉那赫画)

年轻的路德
1483年11月11日(都尔·圣玛定主教纪念日),他受洗礼,并以当日的圣人圣玛定(马丁)命名。他在邻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费尔德长大,当时艾斯莱本和曼斯费尔德约有数千居民,而他的父亲拥有当地的一处铜矿。
1517年为赎罪券的争论,在教会界做了一件惊动宗教界的大事——宗教改革。
1488年到1497年在曼斯费尔德的城市学校就学,此后他在马格德堡的大教堂学校里待了一年。
1498年他的父母将他送到埃森纳赫的方济各会修道院中。他在那里受到音乐和诗歌的教育,他是一个很好的歌唱家。
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图林根的爱尔福特大学就学,他获得哲学系的文学士。
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在斯道特亨附近突然遇到狂风暴雨,他吓坏了,对矿工的保护圣人呼喊说:“圣安娜,不要让我死,我愿意成为一个僧侣。”出于这个发愿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加入了爱尔福特的奥斯定会修道院。
1507年2月27日他被晋升为神父。
1508年送往维滕贝格,在这里他结识了威廉·奥克姆的神学理论。奥克姆强调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后路德成为圣经教授(baccalarius biblicus),他还学会了古希腊文和希伯来文。除道德哲学外他还开始教授圣经。
1510年被他的修会派往罗马城,抗议教廷下令将奥斯定会与另一个非常严格的修会合并到一起。他参加了一个集体忏悔的仪式,希望以此获得解脱。
1511年斯道皮茨将路德召回维滕贝格并指定路德为神学博士和他的继承人。虽然斯道皮茨只能减轻路德的心灵不安,无法消除它们,两人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始终是好朋友。
有人认为这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间,其他人说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间,也有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缓慢的过渡过程。在宗教史的研究中这个时间的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确定这个发现对宗教改革的意义到底有多么大。
1515年路德的罗马书教本中已经反映出了他的新见解,但其中还混合着约翰尼斯·陶勒的密契主义见解。
1516年路德发表了一位不知名的密契主义者写的一本书,反映出了他对教会外表的神事仪式的不断加强的反对。
1517年开始在签名时将Luder改为Luther(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词ελευθερο,意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来表现他内心的转折。
1517年10月31日那天,宣布他反对赎罪券,写了九十五条论纲。
那段时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
利奥十世于1520年10月宣布开除路德教籍。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四面攻击。因而在1521年帝国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的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罗马教廷要路德收回他的言论和著作,路德并没有答应。他在八次讲道中宣称:“反对以暴力来改革教会。”同年,一些拥护路德的中小贵族,曾以人道主义诗人胡登和骑士济金根为首发动起义。在他隐居于瓦尔特堡(Wartburg)那段日子里,路德把整本新约圣经由希腊文译成精彩的德文。在那期间,左派极端的社会行动到处兴事,路德于是回到威登堡以稳定大学和教会的生活,并且应付四面八方涌来的攻击。甚至有的人民误解了路德说的自由,牵扯到政治,拿了武器去争取,造成了改教运动的致命伤。路德被罗马教会定罪,逐出教会。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梵文:Śākyamuni),(约公元前565—前486年),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或觉悟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德号如来、佛陀、世间解、无上士等。刹帝利种姓,释迦族人。其父是迦毗罗卫国(梵文:Kapilavastu,今尼泊尔南部)国王净饭王,其母为摩耶夫人。佛教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乔达摩·悉达多本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少年时代,乔达摩便开始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9岁时,乔达摩离家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他先跟随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又开始试图通过苦行寻求解脱,但并未成功。35岁的乔达摩在伽耶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终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自此以后,乔达摩被称为释迦牟尼、佛陀。开悟后的释迦牟尼开始游历各国,弘法传道,期间度化了许多弟子,最终形成了规格庞大的佛教僧团,并为此制订了严格的僧伽制度。约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娑罗树下入灭。
在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是作为历史人物而存在,为顺应佛教教义的发展,在部派佛教时期和小乘向大乘过渡的时期,释迦牟尼形象开始出现神化的迹像,释迦牟尼被视为“超出世间”的存在;到大乘佛教盛行时,佛陀则几乎完全被神格化,并被佛教徒顶礼膜拜。释迦牟尼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及三法印为核心思想,以僧团为架构,建立起了佛教。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以它的哲学、道德、艺术、习俗等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中, 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多地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科学、哲学等众多领域。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70~公元前399年)出生于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哲学家、教育家、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苏格拉底与徒弟柏拉图(希腊语:Πλατών,英语: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徒孙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英语: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并称为“古希腊三哲”。他与中国的孔子、印度的佛陀、后来的耶稣齐名,被称为“四大圣哲”。
苏格拉底青年时跟随阿克萨格拉斯学习自然科学。在四十多岁时,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并名声大噪。在七十岁时,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法庭审判,最终选择喝下毒酒而死。在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城邦法庭重审了苏格拉底案,改判苏格拉底无罪,并判处当时诬告苏格拉底的美勒托(英文:Meletus)死刑,吕孔(英文:Lycon)和阿尼图斯(英文:Anytus)等人被判处流放。石匠吕希普(英文:Lysippus)雕刻了苏格拉底的头像,作为平反的一项措施。
苏格拉底的主要成就在于:确立了从“自然”到“自我”的改变;确立了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开创辩证法等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深远地影响着西方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学者用他的思想来反击经学院的哲学,启蒙运动时期,有学者用他的思想来反击基督教,也有学者用他的形象来巩固基督教的地位,更有学者用他的思想来批判启蒙运动中的激进。

幼年
在公元前470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父亲是索佛罗尼斯科斯【英文:Sophroniscus】,母亲是费纳瑞特【英文:Phaenarete】,一个接生婆。苏格拉底出生之前,雅典城邦就历经了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8年),完成了从原始氏族部落过渡到早期国家的过程,这时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制不但建成 了,并且经受了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年——公元前449年)的考验,苏格拉底是在雅典城邦奴隶主制民主的黄金时代成长起来的。
在文化上,苏格拉底幼年时,雅典城中传颂着赛米斯托克【英文:Themistocles】的丰功伟绩;当他少年时,又亲眼看到客蒙【英文:Cimon】的赫赫战功,爱斯库勒斯【英文:Aeschylus】(悲剧之父)的悲剧揭开了希腊古典艺术的序幕。另外,此时的雅典成为了全希腊的学校,使得苏格拉底自小就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根据记载,苏格拉底曾是阿克萨格拉斯【英文:Anaxagoras】和德蒙【英文:Damon】的学生。阿克萨格拉斯是一个不受雅典城邦人喜欢的人,他曾说,“太阳只是一块火石。”几乎面临死刑,由于伯利克里的影响才逃离雅典,苏格拉底后来跟从阿克萨格拉斯的学生阿凯劳斯学习[h]。
青年
在苏格拉底21岁时希波战争已结束,雅典城邦大获全胜,苏格拉底的成长时期是雅典城邦奔向富饶、强盛、繁荣、光辉的时期。文化上,此时期的雅典城邦内,有学者传播知识和修辞学[i],有自然主义者研究科学,文化事业也趋于繁荣。当苏格拉底27岁的时候,就有机会遍观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戏剧;但是苏格拉底19岁时,他的老师阿克萨格拉斯就必须要雅典了,只能跟随阿凯劳斯和德蒙。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等作品,自学成才。平常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在街头做免费讲师。
中年
苏格拉底的中年时期经历了民主制的兴衰。在公元前442年,苏格拉底28岁时,民主派杰出领袖伯里克利掌握了大权,民主制进入了它的极盛时期。中年时期的苏格拉底也因为在街头演讲和在战争中表现优异,逐渐的在雅典有了名气。另外,根据相关的记载,能知道苏格拉底在中年时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两眼突出,断鼻厚唇,个子不高,有啤酒肚,走起路来会乱晃。但是也正因为他粗糙的体格,使得他耐受得住风寒,吃得了苦。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制进入极盛时期。政治上,伯利克里在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了贵族和元老集团的权力,进一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限制了元老集团的权利,将战神山议事会的政治权力转移到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的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通过设置公职津贴的方式鼓励公民参政,而他本人也恪守法律、大公无私;文化上,发扬了从庇西斯特拉图【英文:Peisistratus】(梭伦的亲戚,执政时主张民主)以来的传统,鼓励文化事业的发展。伯利克里执政时,雅典城邦被各城邦所敬仰,成为了古希腊的中心之一,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能有如此的盛名是离不开伯利克里的努力的。
另外,苏格拉底和伯利克里的关系还算不错的,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里记录过,苏格拉底曾支持伯利克里的儿子小伯利克里学习军事技术,将来当将军。他与伯利克里的情妇、交际花阿斯帕西娅【英文:Aspasia】也有不少接触,对她赞誉有加。
但是极盛之后,一定就会遭遇衰落,雅典在刚刚确立奴隶主制的民主形式时,确实缓和了奴隶主的矛盾,同时也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和生机勃勃,使得雅典城邦成为了古希腊世界的中心之一。但是,在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后,民主制的弊端也变得十分明显,在民主制下,每一个公民都拥有了极大的、无限制的自由,那么势必会造成滥用自由的局面。文化上,智者学派宣扬着“人是万物的尺度”,造成雅典的道德水准江河日下,并由文化领域进入到了政界当中,造成民主滥用。这也是苏格拉底后来猛烈攻击雅典民主制的原因,但是他并不会觉得自己愧对雅典城邦和伯里克利。因为苏格拉底维护奴隶制度的根本原则是毫不动摇的,雅典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手里达到了历史的高潮从而巩固了的奴隶制度是事实,可是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已经逐渐出现了危机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除了上述的民主制发生了危机,民主制依赖的奴隶制也发生了危机,雅典城邦的奴隶制度是依靠奴隶发展的,但是由于雅典城邦的本土经济条件和本身奴隶数量相对较少,使得雅典城邦将目标看向了提洛同盟[j]。雅典城邦控制了提洛同盟各邦的海军和金库,向邦国索要高昂的贡金,以至经常发生所谓盟邦“叛变” 的事件。再加上伯利克里的野心是要把全希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与本来是希腊民族盟主的斯巴达城邦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就爆发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雅典城邦与斯巴达城邦争霸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使得二者都元气大伤,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时,苏格拉底37岁,在这场战争中,苏格拉底以重步兵的身份分别参与到了波提狄亚战役(公元前431-公元前430)、德里安战役(公元前424-?)、安菲波利战争(公元前422-?)[k],在战争中苏格拉底因多次救助战友而闻名。事实上,打这场战争是雅典大多数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不得不作出的决定,在伯利克里死后,仍然持续了 二十多年。
伯利克里于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死于瘟疫,雅典城邦失去了一 位卓越的政治家,从此以后,雅典城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贵族派与民主派的斗争加剧,最终造成了民主制的崩溃。
老年
老年时期的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的崩溃。
公元前411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岛失败,经历了短暂的寡头制度。
公元前406年,苏格拉底担任了议会主席,面对民众的要求,他力争公平地对待指挥阿金努塞战役【英文:Arginusenschlacht】的将领,反对民众提出的死刑要求。但是无济于事,将军们在未经合法审判的情况下,被判处死刑,也直接造成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雅典城邦进行了三十僭[jiàn]主执政,民主形式被推翻,后来三十僭主因苛政被推翻,民主形式才得已恢复。苏格拉底晚年的穷困潦倒,赤脚流转于公共场合,这有可能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雅典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苏格拉底又不愿做收费的演讲所至。
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被指控“不敬神名”“蛊惑青年”等罪名,在受审后,被判处死刑。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在监狱中饮下毒酒身亡。
政治立场
从公元前470年出生到公元前399年被处死的70年间,苏格拉底不仅见证了雅典城邦奴隶主民主制由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还深受雅典城邦的政治环境影响。在苏格拉底拥有公民身份后,苏格拉底的政治原则一直都是:当一个好公民,忠于雅典城邦的法律,即忠实于、并竭力维护奴隶主制的;但是,他对奴隶主制下的具体政治形式即民主制,是从拥护逐步到反对乃至仇视的。这其中,不但有苏格拉底的态度变化,民主制本身也在变化,奴隶主制民主有着一 个建立、成长、繁荣和衰落、消亡的过程。另外,民主制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奴隶制度的消亡,事实上,在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消亡以后,奴隶制还延续了数百年,直到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各城邦被罗马帝国占领。
根据相关研究,苏格拉底在政治上主要涉及四件事:1.他曾三次参战;2.公元前406年,作执行审判主席时反对把得胜的十位将军处死;3.公元前404年三十僭主执政时,苏格拉底被禁止教授修辞学; 4.苏格拉底70岁时被审判。另外,柏拉图在《申辩篇》记载:苏格拉底是自觉地不参与政治的,把研究哲学当做天职。为此,叶秀山等学者在研究苏格拉底时,主要把苏格拉底当做哲学家、思想家。

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bó]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尊号“成吉思汗”(传统蒙古文:ᠴᠢᠩᠭᠢᠰ ᠬᠠᠭᠠᠨ;拉丁蒙古文:Činggis Qaγan;西里尔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英文:Genghis Khan),大蒙古国的建立者(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
铁木真为蒙古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wò nán hé](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早年丧父,被敌对部族驱逐,投奔克烈部。后集合部众,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经过一系列战争,在1204年基本统一蒙古高原诸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汗)位,建立大蒙古国。建国后,铁木真实行全民皆兵的军政合一体系,建立怯薛护卫军,颁布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扎撒》,译制并统一蒙古语言文字。在位期间,铁木真发动多次南征和西征,占领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国,其征服足迹远抵黑海海滨。1227年,铁木真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辇谷。元朝建立后,累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铁木真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极具争议,本人及其继承者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口损失和社会经济破坏,但蒙古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为元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欧亚大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铁木真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代蒙古族的杰出领袖、民族英雄,蒙古民族的精神象征。1981年3月19日的《人民日报》社论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名扬全球的英雄”,是“为中华民族 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

柏拉图

柏拉图(英语:Plato ,古希腊语:Πλάτων,罗马化:Plátōn),原名阿里斯托勒斯(英语:Aristocles)。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此三贤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柏拉图以“理念论”知名,他的哲学核心观点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先于存在。在政治方面,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在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分工的学说,并提出公有制思想。 在教育方面,柏拉图不仅是西方首个提出完整学前教育体系的学者,其建立的柏拉图学园也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完整架构的的高等学府之一。柏拉图著作等身,其代表性著作为《国家篇》(《理想国》)《法律篇》《斐多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等。
据推测,公元前427年(另一说前428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420年,柏拉图进狄奥尼索斯学校学习。公元前407年,柏拉图拜师苏格拉底。公元前404年,柏拉图一度想从政,但后来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失望。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处死后,柏拉图于公元前398年离开雅典开启游学之旅。公元前392年,柏拉图开始撰写《申辩篇》等著作。公元前390年,柏拉图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拜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与狄奥尼索斯一世的女婿狄翁成为至交。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开启讲学生涯并建立柏拉图学园,此间撰写《国家篇》(《理想国》)等著作。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前往叙拉古。期间,亚里士多德去往雅典求学。公元前366年,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失势出逃,柏拉图怅然而归。公元前363年,柏拉图三度前往叙拉古,先被扣留后被驱逐。公元前357年,柏拉图不再参与政治活动,开始潜心著述,期间其代表作《法律篇》诞生。公元前347年春,柏拉图逝世。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文化具有奠基作用,其影响力持续到近现代。从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艺术,很多流派都曾受过他的影响,诸多大家或师从于他,或从他那里得到启发,或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由他产生的柏拉图主义一度是古希腊时期的显学。在中世纪早期,柏拉图思想深刻影响着神学巨匠圣奥古斯丁等人代表的教父哲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来源。在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成为科学界和艺术界进步的思想基础。在近代哲学界,柏拉图思想推动了哲学研究转向、促进了辩证逻辑的建立,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哲学家的思想都与柏拉图有着紧密联系,各有借鉴或碰撞。在近现代数学界,柏拉图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学柏拉图主义一度在数学界处于统治地位。

查理·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Charles Spencer Chaplin),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著名喜剧演员,世界经典喜剧大师。
查理·卓别林出生在一个经济拮据的演艺家庭,5岁那年便代表母亲登台演出,1906年,17岁的他加入了弗雷德·卡尔诺的喜剧剧团,该剧团于1910年开展了美国巡演。这次巡演的成功让他获得了好莱坞著名喜剧导演麦克·塞纳特的青睐,1913年12月,他被邀请进入了吉斯通电影公司。1914年,他因在电影《威尼斯儿童赛车》中塑造了一个手持竹竿,头戴圆顶礼帽,身穿黑色小礼服和松垮裤子,脚踩大头皮鞋的“流浪汉”角色而一举成名,一年内,他以“流浪汉”形象作为其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自编、自导、自演了三十余部喜剧电影作品。正是这个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喜剧形象”让他火遍全球成为了“默片时代”公认的国际巨星,并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
1917年6月,查理·卓别林与第一国家制片厂签约,之后他建立了卓别林制片厂;1919年,他与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玛丽·皮克福德和D.W.格里菲斯成立了联合艺术家(UA)。此后,他还拍摄了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如1925年的《淘金记》入围了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录音奖,喜剧片最佳配乐奖;1929年的《马戏团》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1931年的《城市之光》,荣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并且被评为年度十佳影片;1936年的《摩登时代》获得了芬兰胡西电影奖最佳国外电影人,金卫星奖提名等多个奖项;这些作品都是无声电影末期的经典,在为他赢得了巨大票房的同时也让他获得了很多有名的国际奖项。
1940年,查理·卓别林因自导自演了一部反法西斯主义的喜剧电影《独裁者》而引起了轰动。这是他的第一部成功的有声电影,他也凭借着该影片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独裁者》不仅让卓别林获得了大量的赞誉和称号,也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政治活动家和社会改革者的代表,1952年,查理·卓别林离开美国去英国参加电影《舞台春秋》的首映仪式,因涉嫌共产主义,美国取消了他的再入境许可;此后,查理·卓别林和家人定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5年,因其在电影史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了他爵士勋章;两年后,88岁的查理·卓别林在瑞士家中逝世。
查理·卓别林还出版了书籍《我的自传》,另外,他的电影《移民》《孩子》《淘金者》《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名录。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6岁时父亲把达尔文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在达尔文进大学两年后又将他转送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在校期间,达尔文对自然科学展现了浓厚的兴趣,还加入了博物学学生团体普林尼学会。1831年2月,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达尔文参加了皇家海军贝格尔号巡洋舰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对物种恒定产生了怀疑,初步形成了进化论的思想。《伦敦地质学会会报》《动物学会会报》等几乎利用所有版面报道了达尔文在贝格尔号环球旅行采集的材料。1836年10月,达尔文返回英国,随后定居伦敦。1838年10月,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启发了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观点。1839年1月29日, 达尔文和表姐埃玛在教堂里举行了婚礼。
1842年,达尔文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的科学巨作《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后获得了巨大的反响,1862-1877年,达尔文又先后出版了《兰科植物受精》《食虫植物》《人类的起源》等十几部专著,作为对《物种起源》的补充。达尔文晚年饱受病痛折磨,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家中逝世。
《泰晤士报》在书评中赞扬《物种起源》“它不仅是物种进化的理论,更是人们思想进步的阶梯!”达尔文的思想也影响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达尔文不仅是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而且也是一位人类思想史上的伟人。

李天禄

李天禄,1910年12月2日—1998年8月13日,演员、编剧、知名布袋戏操偶艺师。出生于台北一个布袋戏世家。他的命运从落地那一天起就预示着其特殊之处,比如他的祖父、父亲、他自己以及他的儿子分别有着四个不同的姓,究其原因都是两次入赘造成的。李天禄的身世坎坷,四代人有四种姓。祖父何许土,因一桩意外,承诺要为亲族许家生一个后嗣传宗接代,父亲许金木就是这个易姓许的后嗣,许金木后来入赘李家,生下长子李天禄,依台湾人的习俗从母姓。后来李天禄又入赘陈家,长子同样也是从母姓。
1962年台湾当时唯一的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播出李天禄全本的《三国志》,这是布袋戏首次登上荧幕。但因传统布袋戏不适合无线电视,没有造成预期的轰动效果,之后传统布袋戏于70年代迅速没落,1978年农历正月,亦宛然宣布解散。隔年,已经七十岁的李天禄在11月最后一次参加台北市戏剧比赛获得金狮奖。随后亦宛然将所有的戏棚和戏偶道具都封箱,暂时划下休止符。之后拍摄了《恋恋风尘》《尼罗河的女儿》《悲情城市》等影片,并且凭借《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同年,李天禄领取了当局颁发放的“民族艺师”称号和“国际传播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