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政治领袖明星列表

詹姆斯·里德尔·霍法

詹姆斯·里德尔·霍法,另名吉米·霍法(Jimmy Hoffa),1913年2月14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巴西,美国劳工领袖,卡车司机联合会国际部主席,1975年7月30日失踪,1982年7月30日被依法宣布死亡。 

詹姆斯·里德尔·霍法James Riddle Hoffa(1913~1975?) 美国劳工领袖。生于印第安纳州巴西。1957年任卡车司机联合会国际部主席。善于谈判。1967年因贿赂陪审团、诈骗、阴谋等罪被捕,被判13年徒刑。在狱中仍保留他在工会的职务,直至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为他减刑,但规定他在1980年之前不得参与工会活动。1975年他突然去向不明,一般认为他已被谋杀 。

霍法年青时长得结实粗壮,在底特律街上以聪明的年青人著称,18岁时就开始领导工人罢工并获得了胜利。此后,工会成为他的生命,并能通过工会之路逐步晋升,1957年以压倒多数票当选为国际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在随后的十年间,他被发现又是个同资方谈判的能手。他个人的工资随之不断提高,并染指工会会员的利益。他性情暴躁、凶狠、不讲情面。他以私人名义为他本人和朋友借用工会基金,把工会养老金投入房地产和赌博上,并从地下组织朋友那里为工会购买保险单。许多暴徒就此控制了无数的工会 。
这类活动不会不引起当局的注意。1957年,国会参议院关于不适当活动特别委员会开始对工会的腐败情形进行深入调查,卡车司机工会和霍法是其主要目标。虽然在委员会举行的18次听证会上他被反复质询,但他总是说,他不记得有关的事件了。不管他的记忆如何坏,许多事件对委员会的成员来说,很快就清楚:霍法及工会其他主要领导人为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操纵着工会会员和基金。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说:“在本国历史中,很难找到一个如此厚颜无耻而又不忠诚的工会领导人。”
除了滥用工会的钱财之外,调查人员还找到了霍法与底特律地下组织有密切联系的证据。他与纽约和芝加哥等地的暴徒都有联系。调查人员还发现霍法属下的某些工会有意雇佣罪犯和起用被判刑的人,而霍法却心照不宣地允许其下属进行犯罪活动和虐待对行恶者不满的工会会员。参议院的委员会在其最后的报告中说,如果霍法的活动不被遏制,他将毁灭美国正当的工人运动。而且,由于卡车司机工会拥有巨大的经济力量,它将把地下组织置于控制美国经济生活的地位。
然而,霍法很难被认定有罪。在1957年对他进行的一次审讯中,由于证据缺乏法律效力,陪审团未能作出裁决。指控霍法利用邮政欺诈工会会员的另外一起案件也被撤消。1964年,当霍法和几名同伙由于从工会养老金取得贷款和透支150万美元而被认定有罪时,此案重新被上诉,然而长期没有下文。不过,此年,霍法再度受到审讯,被指控的罪名是要求并接受雇佣卡车司机工会会员的某一公司的“不正常的支付”.不久,陪审团再度搁置此案,但后来有证据表明,霍法贿赂了一名陪审员,而且,这件事导致了他的衰落。
美国最高法院对霍法所有的上诉案件进行讨论后,于1967年开始拒绝他的上诉,他被判入感化院八年。他在感化院期间,仍然担任美国卡车司机工会主席直到1971年。他服刑58个月以后,让出了主席职位,接受了尼克松总统的减刑,条件是他以后10年不再参与卡车司机工会的事务。
但是,霍法一再违犯这一协定并重新卷入了工会的政治事务。虽然数以千计的工会会员把他视为英雄,但他也拥有许多敌人,尤其在工会官员之间;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王牌”并与地下组织拥有自己的关系网。1975年7月30日,当霍法驾车去底特律市郊的红狐狸餐馆,与几个工会领导者和地下组织人士约会时,他企图重新夺取对卡车司机工会的控制权。会晤安排在下午2点。两点30分,霍法给他妻子打电话,告诉她,他约会的人没有露面。这是霍法最后一次与其太太谈话。事件可能发生在2点45分之后,有人报告说,他们看见霍法和另外几个人在饭馆的停车场爬上了一辆大轿车,随后就不见了。这是一起不可思议的事件。事后,数以百计的警察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对霍法失踪一事调查了几年,但没有获得任何结果。他们推测,他已经被杀死了,其尸体也可能被处理了。尤其令人毛骨悚然的看法是,霍法的尸体已被弄进黑手党人所控制的工厂的大型炸油机中,被碾成了粉末,因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联邦调查局把有关霍法销声匿迹的重要疑点逐渐缩小,逮捕与其有关的嫌疑人员,并根据他人的指控,如逃税、抢劫和放高利贷等,交由司法部门统统予以判刑。然而,不管警方如何施加压力,所有嫌疑犯都对霍法失踪之事,坚决表示一无所知。
就这样,霍法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这件失踪案也就成为了一桩悬案,至今无人能解。

伊丽莎白·巴托里

伊丽莎白·巴托里(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原名Báthori Erzsébet,是太仆寺卿费伦茨二世·纳达斯迪(费伦茨·纳达斯迪)的妻子,皇家议员保尔·纳达斯迪(保尔·纳达斯迪)的母亲。根据研究,她与侄子特兰西瓦尼亚亲王加布雷尔保持着密切联系。当侄子参与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计划时,她可能也参与其中。
1610年12月29日,伊丽莎白·巴托里因被牵连参与谋害、虐待仆人而遭到软禁,被软禁在她的城堡里直至去世。尽管软禁她的原因是怀疑她谋害、虐待仆人,但直到她去世都没有下达过有罪判决。
伊丽莎白·巴托里的许多善举使她的子孙后代成为外多瑙地区的名门望族,拥有极大的权势。

穆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1432年3月30日—1481年5月3日),于1432年3月30日生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埃迪尔内,全名穆罕默德·本·穆拉德·本·穆罕默德·本·巴耶济德,绰号“法提赫”(Conqueror,意为征服者)是奥斯曼土耳其第七任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在年幼时接受了严格的伊斯兰教、文化和军事教育。他的父亲穆拉德二世对他寄予厚望,着重培养他。穆罕默德二世曾被任命为马尼萨的总督,以积累治国经验。穆罕默德二世在1444年至1446年首次成为苏丹,后于1451年再次即位。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并将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此后,他继续扩张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向西征服了巴尔干半岛的多个国家,向东则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的国家,并将东部边界扩展至幼发拉底河。
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改革,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在准备出征罗得岛时被长子毒死,终年49岁。他的统治为后来的苏莱曼大帝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真正的创建者。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托·何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智利军人、政治家,曾担任智利总统和陆军总司令。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其父亲是法国布列坦尼人后裔,母亲是西班牙巴斯克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是家中长子,1933—1937年,其在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军事学校完成学业并以少尉军衔前往智利陆军第六步兵团任职。1971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获得少将军衔,担任陆军第二师总司令,并进入智利陆军总参谋部。次年,其成为智利陆军总参谋长。1973年8月23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为智利陆军总司令,并于同年9月11日发动军事政变,次年12月17日成为智利总统。1981年3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根据公投宪法成为智利总统,直至1990年3月11日卸任总统职务。1998年3月10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卸任智利陆军总司令,次日就任智利终身参议员,同年10月17日,其在访问英国期间被逮捕。2000年3月4日,因个人健康问题,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释放回国。2002年7月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辞去终身参议员职务。2006年12月10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于智利圣地亚哥病逝。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政治上建立个人独裁,通过暴力手段镇压反对派,造成了大量死亡以及对人权的侵犯;在经济上采用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思想,通过私有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经济改革,实现了智利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奉行“实用主义的开放政策”,发展了智利与部分国家的外交关系。
对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评价较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其带领智利走出经济衰退,是智利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反对者则认为其实行法西斯统治、大规模侵犯人权,是一个残暴的独裁者,并且其经济改革造成了智利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语: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男,1904年3月7日—1942年6月4日),是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地位仅次于希姆莱,纳粹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海德里希于1922年成为了一名海军学员,开启了他的海军生涯。之后海德里希因为取消婚约而受到女方父亲的举报,于1931年退伍,他在同年6月加入了纳粹党,受到了希姆莱认可后加入党卫军。之后海德里希于1932年7月接管党卫军安全部门,成为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得力助手。受到重用之后,海德里希在1936年起领导“安全警察”组织。1936年海德里希担任新设立的国家安全总局(由安全部门、安全警察与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组织整并而成)局长一职。1941年,海德里希成为了党卫队的全国总指挥,并组织了多起针对东欧犹太人的大屠杀。同年7月受赫尔曼·戈林委托,执行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海德里希的残忍手段引起了东欧方面的注意,于是海德里希于1942年5月27日,在前往布拉格机场的途中遭遇了刺杀而身负重伤。此次刺杀是由流亡的捷克政府所策划的“类人猿行动”,经过救治,海德里希还是在6月4日死去。
流亡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伦敦BBC广播等官方表示了海德里希的死亡是罪有应得,认为他的一生沾满了无数人的血。之后希特勒亲自主持了海德里希的丧礼,还称呼他为“拥有钢铁之心的男人”,并追授“德意志勋章”,其遗体归葬于柏林后,希特勒为了替其报仇,下令将波西米亚的利迪策村庄彻底消灭,国际儿童节也由此而来。

伊迪·阿明·达达

伊迪·阿明·达达(Idi Amin Dada,1925年1月1日-2003年8月16日),乌干达第三任总统。
1925年1月1日,阿明出生于乌干达科博科区(Koboko)。1946年,阿明加入英国殖民军的非洲步枪队(King's African Rifles)。1959年,他成为非洲步枪队仅有的两位非洲军官之一。1964年,阿明从英国威尔特郡步兵学校毕业,于1970年成为乌干达陆军司令。1971年1月,阿明发动政变,并于同年3月就任总统。在统治期间,阿明重新划定了乌干达的行政区域,取消了地方民族特权,他对军队中的反对势力进行了血腥清洗,激化了民族矛盾。阿明政府还出台了新的土地法,鼓励国内富人兼并土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乌干达的商品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阿明为转移国内矛盾,于1972年驱逐了国内的印度人,影响了乌干达的经济发展。1972年也成为阿明政府外交政策的转折点,阿明政府与英国和以色列关系破裂,开始转向利比亚、巴勒斯坦以及其他阿拉伯世界国家。
1979年,阿明执政期间积累的国内和国际矛盾爆发。4月11日,在坦桑尼亚军队的协助下,乌干达民族解放阵线(Uganda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简称UNLF)推翻了阿明政权。阿明八年的统治给乌干达留下了血腥屠杀、暴力折磨和经济破产。1979年,阿明辗转流亡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Jeddah),在那里度过余生。2003年8月16日,阿明因病在沙特阿拉伯去世。

戴维·卡梅伦

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1966年10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保守党籍政治家,1985年9月进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就读经济学,政治学,以优等生资格从牛津大学毕业,英国第53任首相,现任英国外交大臣。
1988年,大学毕业的戴维·卡梅伦进入英国保守党政策研究部工作。卡梅伦于2001年成为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并于2015年5月8日成功连任首相。2016年6月24日,卡梅伦于英国公投脱离欧洲联盟后宣布辞职,并于同年7月13日,正式卸任英国首相。2016年9月12日,卡梅伦宣布辞去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职务,彻底退出英国政坛。2023年11月,卡梅伦在离开政坛7年后重返内阁并出任英国外交大臣。
对内政策上,卡梅伦担任首相的六年间,其领导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英国经济从衰退中复苏。其离任时,英国的就业率处于高位。同时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中成功挽留苏格兰。对外政策上,其推动中英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双方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发表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标志着中英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军事层面,2011年卡梅伦曾下令英国军事干涉利比亚内战,这被英国议会下院外交委员会认为该决策加速了利比亚的政治、经济崩溃。在与欧盟关系方面,他领导的政府推动了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语:Nicolae Ceauşescu,英文名:Nicolae Ceaus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王国奥尔特县的斯科尔尼切什蒂村,罗马尼亚“斯特凡·乔治乌”社会政治学院(罗共中央高级党校)毕业。20世纪40年代起,曾任罗马尼亚共青团中央书记、多布罗加和奥尔特尼亚州委书记、农业部国务秘书、武装部队部副部长和武装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等职,获中将军衔,是罗共总书记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齐奥塞斯库于1933年加入了罗马尼亚共产党(1948年—1965年称罗马尼亚工人党),为民主活动积极奔走,经历了数次逮捕。1944年8月罗马尼亚武装起义成功后,他进入罗马尼亚军事学院专修班、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学院和“斯特凡·乔治乌”社会政治学院(罗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45年10月,齐奥塞斯库当选罗共中央候补委员,次年11月,又当选为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代表,成为了当时罗马尼亚政坛一颗新星。此后他历任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集体化政策,着力恢复国防军队军力。1965年乔治乌·德治逝世后,47岁的齐奥塞斯库接任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自同年罗马尼亚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起一直任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4年开始,罗马尼亚实行总统制,齐奥塞斯库当选总统并兼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直到89年末东欧剧变后被处决身亡。
在执政期间,齐奥塞斯库对罗马尼亚的贡献颇多,但也因其集权领导和个人作风问题而备受诟病。在政治上,他注重政党管理,强调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的原则,反对兼职。但在执政后期却违反自己提出的“不允许兼职”的规定,加上1974年罗马尼亚开始实行总统制后,齐奥塞斯库将党政大权集于一身。他吸取了南斯拉夫和其他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某些方面,结合本国具体条件,精简了政治机构,并且重新划分行政区,形成中央—县—乡村三级行政体系。在经济发展方面,他优先发展重工业,执行均衡发展各地经济的政策,对罗马尼亚的经济发展有了极大促进作用。但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错误的经济决策和拒绝改革,百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人民颇有微词。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齐奥塞斯库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华沙条约中的“一体化”,与多国交好且致力于做国家关系和好的中间人。此外,他还提出了禁止堕胎的生育政策、打字机法案、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等主张。
由于齐奥塞斯库执政期间功过参半,被枪决后,美国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oug Bandow(道格·班多)在自己的著述《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兴衰,“罗马尼亚元首”》”中说:“齐奥塞斯库身死,是罗马尼亚几十年来,第一次可以正常庆祝圣诞节。”在野的大罗马尼亚党主席瓦丁·图多尔于2010年7月26日在一家电视台说:“齐奥塞斯库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尽管他犯下巨大的错误,但他的功绩同样巨大,这一点任何人不能否认。”

胡安·卡洛斯一世

胡安·卡洛斯一世(英文名:Juan Carlos I,西班牙名:Juan Carlos I de España,1938年1月5日—至今),全名胡安·卡洛斯·阿方索·维克多·玛丽亚·德·波旁·多斯·西西里阿斯(Juan Carlos Alfonso Víctor María de Borbón y Borbón-Dos Sicilias),西班牙前任国王,被称为“荣誉国王”(rey emérito)。
胡安·卡洛斯是西班牙王子、巴塞罗那伯爵胡安(Infante Juan,Count of Barcelona)和波旁-两西西里的玛丽亚·德·拉斯·梅赛德斯(María de las Mercedes)公主的第三子。胡安·卡洛斯在四岁半之前随父母在意大利的罗马度过。1942年胡安·卡洛斯随家人搬往瑞士洛桑市居住。1948年11月9日,胡安·卡洛斯回到西班牙的国土。1969年7月22日,佛朗哥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法律,胡安·卡洛斯被正式指定为继承人,并被授予西班牙亲王(Prince of Spain)的新头衔。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去世;两天后,西班牙议会宣布胡安·卡洛斯为西班牙国王。同年11月27日,胡安·卡洛斯在马德里圣赫罗尼莫皇家教堂举行了圣灵弥撒,自此开启了他的统治。胡安·卡洛斯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修改宪法、开放党禁、举行议会普选,逐步建立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实现了从独裁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过渡。胡安·卡洛斯于2014年6月19日正式退位,并传位于其子费利佩六世,卡洛斯在位期间,曾深受民众爱戴,但近年来由于腐败和失态言行,公众支持率很低。卡洛斯的女儿及其丈夫因涉及腐败案件,在接受调查。2020年8月17日,胡安·卡洛斯移居阿联酋。2020年11月3日,西班牙国家总检察长德尔加多下令立即对前任国王胡安·卡洛斯在退位后涉嫌洗钱的犯罪行为提起诉讼并展开调查。
西班牙总理马里亚诺·拉霍伊评价胡安·卡洛斯是西班牙和平共处的最佳象征,他的形象与民主密切相关,两者无法分割。西班牙作家安娜·罗梅罗(Ana Romero)指出:“胡安·卡洛斯在政治上表现出色,然而在他的统治末期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个人和职业错误。在西班牙,胡安·卡洛斯没有因为他所做的事情而付出法律代价,但有一些事情他在道义上必须付出代价。”

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

马克西米利安·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尔·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 年 5 月 6 日-1794 年 7 月 28 日),一般通称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生于法国阿拉斯,律师、政治家、雅各宾派领导人,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出生于法国阿拉斯镇的律师家庭。他早年在阿拉斯的演说家学院学习,1769年进入了巴黎知名的路易大帝学院,并获得奖学金,后在索邦大学学习了三年法律。1781年,他取得了法学学位并当上了律师。1782年,罗伯斯庇尔成为主教法庭的法官。9月,罗伯斯庇尔加入了“避雷针案件”。1783年,罗伯斯庇尔被阿拉斯学院录取,后续成为了该校校长。1789年3月,罗伯斯庇尔被选为阿拉斯第三阶层(平民阶层)的代表之一。1789年,罗伯斯庇尔加入了雅各宾派俱乐部,次年成为了雅各宾派的主席。1791 年 6 月,在瓦雷纳出逃事件后,罗伯斯庇尔要求罢黜路易十六。同年9月,制宪会议解散,随后成立了立法议会,但是在罗伯斯庇尔的提议下,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原制宪会议的成员均不能参加新成立的立法会议选举。12月,雅各宾派分裂成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激进派(“山岳派”)和以雅克·皮埃尔·布里索为代表的温和派(“吉伦丹派”),并互相对立。1792年8月,罗伯斯庇尔被选入新的国民大会并起草新宪法。1793年6月2日,吉伦丹派被推翻,罗伯斯庇尔带领山岳派掌握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权力。1793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加入了“公共安全委员会”,并主张恐怖统治,数万人因恐怖统治丧失生命。1794年7月26日,热月政变爆发,两天后,罗伯斯庇尔与其盟友在断头台上被处决。
罗伯斯庇尔的政治主张体现在包括革命思想、公共教育、公民权利、宗教信仰、贫富差距及粮食问题的多个方面。罗伯斯庇尔的思想和行为对法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民主价值观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现代法国对他的评价仍存在分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无辜的受害者,被用来当了恐怖统治事件的替罪羊,另一些则认为他是精心策划血腥行动的幕后领导者。历史学家帕特里斯-格尼菲(Patrice Gueniffey)曾评论罗伯斯庇尔:"没有一个(其他革命者)像罗伯斯庇尔那样拥抱自己的时代,没有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融为一体,以至于他的死成为无数革命史的结尾"。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男,1976年6月4日出生,2024年2月16日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第三惩教所的狱中去世,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毕业,俄罗斯反对派领袖、自媒体博主。
2003年,纳瓦尔尼从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毕业。2006年,在民主党内担任莫斯科地区委员会的代理副主任。2007年,纳瓦尔尼开始写博客,并为多家媒体自由撰稿。2011年至2012年间。纳瓦尔尼在俄罗斯国内发动大规模反普京集会活动,后多次因“组织未经批准的反普京抗议活动”、挪用公款、欺诈等被判入狱。2013年,纳瓦尔尼成为莫斯科市长的平民候选人,在竞选中获得约27%的选票。2018年,纳瓦尔尼因刑事案底未过时效而被禁参选俄罗斯总统。2020年8月24日,纳瓦尔尼因中毒而在柏林查利特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2021年1月,被俄罗斯警方逮捕,并被判决入狱服刑两年半。2023年8月4日,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因犯有建立极端主义社团、煽动极端主义等7项罪行, 被判处19年徒刑。2023年12月11日,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发言人基拉·雅米什表示,纳瓦尔尼已经“失联”六天时间。  
2023年11月,纳瓦尔尼被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评选为欧洲最具影响力人物。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1885年7月23日),男,美国军事家、陆军上将、第18任美国总统(1869-1877),南北战争时联邦军总司令。
格兰特于1843年从西点军校毕业,毕业后,格兰特被分配到驻扎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附近的美国第4步兵团担任少尉,1846-1848年,格兰特参加美墨战争,1852年7月5日,格兰特被分配到俄勒冈领地(后来的华盛顿州)的温哥华堡,1854年4月11日,格兰特从军队辞职。1861年4月内战爆发,格兰特在伊利诺伊州加利纳帮助政府招募、装备和训练部队,1862年4月,格兰特晋升为少将,1864年3月格兰特被任命为中将,指挥所有美国军队。1865年,军队攻至里士满,迫使联盟军投降,结束战争,有“无条件投降者”及“阿波马托克斯的英雄”之称。1866年,格兰特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美国陆军上将军衔。1868年格兰特经共和党推举,被提名为总统。1869年3月4日入主白宫,并于1872年成功连任,任内因对南方奴隶主妥协让步以及对贪污腐化的属员采取姑息态度,引起选民普遍不满。1877年卸任后曾周游世界,到达中国天津时接到李鸿章的热情招待。晚年投资失败,开始撰写回忆录,直至逝世前四日才完成其回忆录,1885年,格兰特在纽约抑郁病逝,享年63岁,著有《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该书籍公开出版后即成为畅销书,死后葬于纽约哈得逊河畔。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兰特的声誉发生了显着变化。格兰特战后的几年里成功地维护了联邦,当时联邦因关于联邦政府在南部重建中的作用的辩论而陷入困境。他因尝试公务员制度改革、大力捍卫非裔美国人的公民自由以及他对美洲原住民的政策而受到称赞。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语:/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英语:Tokugawa Ieyasu ,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期和江户时代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德川幕府的创立者,日本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被誉为“日本近代化之父”和“日本的统一者”。
德川家康出生于日本三河国的一个武士家庭,父母因立场不同而离异。德川家康少时便充为人质,后参军为今川家效力。在桶狭间合战后,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结成了“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夺取今川家的领地。在本能寺之变后,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对峙,后来迫于形势向丰臣秀吉臣服。在小田原之战后,丰臣秀吉将德川家康移封到关东地区。尽管德川家康失去了长期的根据地,但却获得了丰臣政权下最大的领地,并担任了五大老之一的要职。
丰臣秀吉去世后,在关原合战中,德川家康率领东军战胜了西军,确立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并在江户开创了幕府时代。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他在大坂之战中彻底击败了丰臣氏,巩固了江户幕府的统治体制,使日本进入和平时期。德川家康于元和二年(1616年)在骏府城去世,享年74岁。他的遗体最初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一年后被迁葬到下野国的日光。他被日本朝廷赐封为“东照大权现”,并在日本的东照宫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德川家康出身名门,历经坎坷,隐忍征伐,最终建立德川幕府,成功地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为日本历史上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丰臣秀吉评价其聪明、机智和有远见。幕末时期政治家井伊直弼认为其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和军事家。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称赞德川家康的智慧和领导能力,认为他的统治奠定了日本的稳定和繁荣。

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是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和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之子,出生于1630年5月29日的圣詹姆斯宫,1660年5月复辟成功,登上王位成为英国历史上斯图亚特王朝第三任国王。
查理二世的登基标志着英格兰共和统治的结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英国的局势。为缓和国内矛盾,他实行开明的统治,平衡议会关系并与议会共享权利,在其统治期间逐渐形成了英国两党制,为后来的君主立宪制打下了基础。他通过联姻与葡萄牙建立了长久的外交关系,在位期间的两次英荷战争使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在殖民地方面,他实行宽松的殖民政策,在印度洋、非洲沿海打下了一系列坚实的基础,从荷兰手中夺取了纽约,将地平线扩展到了北美洲。作为新教徒的查理二世晚年致力于缓和国内宗教分歧问题,并在去世前皈依天主教。
1685年2月,查理二世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世称他为“欢乐王”或“快活王”。查理二世死后,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承了他的王位。

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

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男,1979年2月13日出生,挪威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共济会会员,挪威人保卫联盟成员,挪威进步党前党员。
2011年7月22日,布雷维克先后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和附近的于特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爆炸和枪击事件,造成77人死亡。2012年8月24日,布雷维克被判处21年监禁,可以延长到最多30年。2013年,布雷维克获得攻读奥斯陆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的资格,并留在监狱中进行学习。2022年2月1日,挪威法院驳回了恐怖罪犯安德斯·布雷维克的假释请求。布雷维克被认为是挪威历史上最残暴的杀手。

人物经历
1979年2月13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出生于挪威一个中产家庭。在他1岁时,父母离婚,最终他跟随母亲长大,偶尔也会到法国探望生父以及同是外交官的继母,15岁时生父因他犯了小错而断绝联系,继母仍与他继续来往,感情较好。
2011年7月22日下午,布雷维克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和附近的于特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爆炸和枪击事件,造成77人死亡。事件发生后,挪威警方迅速采取了行动,最终锁定布雷维克是犯罪嫌疑人。2012年4月,布雷维克开始接受法律审判。审判过程持续了10周,期间,法庭听取了多名证人和专家的证言,并审查了大量的证据,包括现场视频、照片和布雷维克的宣言等。2012年8月24日,法庭最终判定布雷维克是一名恐怖分子,并判处他21年监禁,可以延长到最多30年。
2013年,34岁的布雷维克在挪威监狱中服刑时被奥斯陆大学录取,学习政治学。但校方表示,布雷维克不是授予学位的学习程序,而是进行模块学习。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被允许进入学校。2016年的4月20日,布雷维克起诉挪威政府当局将其单独羁押五年,侵犯了他的人权,挪威奥斯陆地方法院裁定布雷维克获得胜诉。
2022年1月21日,挪威检察官在对布雷维克的假释听证会上表示,他们仍然认为他极其危险,并要求法院驳回他的释放申请。同年2月1日,挪威法院驳回了恐怖罪犯安德斯·布雷维克的假释请求。法院认为,布雷维克仍然非常危险,必须将他继续关押在监狱中。挪威精神病学家兰迪认为,布雷维克仍然是一个危险人物,他在假释期间发生新暴力的可能性很高。布雷维克的辩护律师表示,打算对法院的该决定提出上诉。2024年1月8日,布雷维克状告挪威政府的案件在监狱健身房开庭,他要求取消单间待遇,给他与其他狱友“社交”的机会。

事件经过
2011年7月22日,布雷维克在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份1500页的宣言,宣扬自己的极右翼主义思想,表达对多元文化主义和伊斯兰的反对和愤怒。当天下午,布雷维克在奥斯陆市区引爆了一枚汽车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严重破坏了这座17层高的大楼和附近的多座建筑,现场一片狼藉,随处可以看见破碎的玻璃和金属。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的办公室就位于遇袭的这座政府大楼里,但是由于当天斯托尔滕贝格正在家里办公,因此他逃过一劫,而其他政府要员也没有伤亡。爆炸共造成8人死亡。
随后,他驾船前往于特岛。于当天下午3点25分抵达于特岛,在岛上他冒充警察进入夏令营,然后开始向营员开枪,进行约72分钟的枪击。据目击者称,现场当时大约有700多人,枪击发生后他看见了25到30具尸体,还有很多尸体飘浮在海上。惨案中的受害者主要是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和一些工作人员,他们来自挪威各地,年龄多在14至25岁之间。此次袭击导致了69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其中多数为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