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沙特阿拉伯明星列表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拉伯语:محمد بن سلمان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生于1985年8月31日),一般称“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简称“穆罕默德”,现任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萨勒曼国王第六子。
穆罕默德毕业于沙特国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14年4月,任国务大臣、内阁成员。2015年1月,任国防大臣、王宫办公厅主任、国王私人顾问。2015年4月,任王储继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国防大臣。2017年6月,任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2022年9月任王储兼首相。曾于2014年、2016年、2019年3次访华。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同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举行会谈。

早期经历
1985年8月31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出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是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第六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法赫达·宾特·法拉赫·哈斯林公主。穆罕默德在利雅得学校接受普通教育,于2003年完成中学教育,名列王国前十名。在求学期间,他完成了多项专业课程和项目,并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沙特国王大学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度在私营部门工作。
从政经历
2007年4月10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被任命为沙特内阁专家委员会法律顾问,开始从事政治活动。2009年,穆罕默德担任父亲(时任利雅得省省长)的政治特别顾问,由此进入政坛。2012年,他的父亲萨勒曼成为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被任命为王储办公室特别顾问和主管。2013年3月3日,任命他为部长级的王储法院院长,7月,增加了总监察员的职位。2014年4月25日,穆罕默德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和沙特内阁成员。
2015年1月23日,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去世,享年90岁。王储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即位,并宣布第二王位继承人、第二副首相穆克林为王储。即位伊始,萨勒曼就宣布苏德里集团第二代的佼佼者,纳伊夫亲王的儿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为副王储,继承排名仅次于穆克林,并发布了一项王令,任命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王储办公室特别顾问和主管,兼国防部长。并建立了由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领导的经济事务和发展委员会。由于萨勒曼国王年事已高且健康欠佳,如果较为年轻的穆克林在萨勒曼去世后即位,苏德里集团在王室的地位会存在变数。为了确保集团利益,4月29日,萨勒曼国王废除穆克林的王储以及副首相职务,并指定纳伊夫王子为新王储,儿子穆罕默德为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并继续保留国防大臣、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职位。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阿布杜·阿齐兹老国王定下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将第三代亲王纳入继承序列;同时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国王、王储和副王储都出自苏德里集团的现象,开启了由萨勒曼后代垄断王位的新时代。2017年,沙特第二次易储,纳伊夫被废,穆罕默德于2017年6月21日被任命为王储兼副首相,当晚,王室在圣城麦加萨法宫举行了效忠仪式。同年11月4日,萨勒曼国王发布王令,成立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首的最高反腐败委员会。
2022年9月27日,沙特国王萨勒曼下令重组内阁,任命穆罕默德为首相,国防大臣一职由哈立德·本·萨勒曼王子上任,此番改组为王储继任王位铺平了道路。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拉伯语:سلمان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英语: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沙特阿拉伯第七任国王及两圣地监护人。
他于1935年12月31日出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自幼接受伊斯兰正统教育。他曾多年担任利雅得省长。201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任王储兼副首相和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继任沙特第七任国王。曾于1999年4月、2014年3月、2017年3月访华。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同萨勒曼国王举行会见。
2015年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进入了新的国家转型时期,表现为“2030愿景”框架下经济多元化、政治集权化、 社会世俗化、宗教温和化等全方位、多领域的转型。沙特外交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推行平衡外交,在地区层面推行激进外交。萨勒曼国王推动下的国家转型,目标和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促进了沙特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落后到进步、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2024年5月19日,萨勒曼因肺部感染接受治疗。

施洗約翰

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的儿子,伊斯兰教译“叶哈雅”。因他宣讲悔改的洗礼,而且在约旦河为众人施洗,也为耶稣施洗,故得此别名。
人物生平
施洗约翰穿的是骆驼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虫野蜜,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表现不为名位、势利之淡泊心志。施洗约翰常常禁食,过着敬虔、圣洁的生活,以此印证所传的道理。(马可福音1章4-6节)
施洗约翰在旷野工作,传悔改的洗礼,有很多人听了施洗约翰的道,要接受他悔改的洗礼,他并未以甜言蜜语来笼络人,反而严肃地指出他们的罪来。他不单是用严厉的话训诫人,使人明白己罪,更指引人如何去改善人际关系,以正当的精神和态度去工作,过一个正当、圣洁的生活。当时的王希律做了一件不合理的事,施洗约翰不畏王权与自身的安危,勇敢指出王的罪,最后因王后设计报复,被砍下头颅而殉道。

相关作品
《施洗约翰》达·芬奇的名画之一。油画。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施以洗礼,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黠[xiá]而神秘的微笑。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典故
圣若翰洗者(天主教译名;基督新教和合本圣经译作施洗约翰),耶稣基督的表兄,在耶稣基督开始传福音之前在旷野向犹太人劝勉悔改,并为耶稣基督施洗。同样他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
据圣经记载,若翰在约旦河中为人施洗礼,劝人悔改,是基督教的先行者,宣传犹太教需要改革,并预言上帝将要派重要的人物降生,要比自己重要千百倍,为耶稣宣讲教义打下了基础。
洗者若翰因为公开抨击当时的犹太王希律·安提帕,被捕入狱,但希律顾忌他的威望,一直不敢杀害他。后来希律王的继女莎乐美为他跳舞,希律高兴的答应赏赐她,向神发誓可以赏赐她任何物品,在她母亲的怂恿[yǒng]下,莎乐美要若翰的头,希律王无奈只得派人杀死若翰,将头放到盘子中交给莎乐美。

影响
在历史中,有很多的先知被神的灵感,述说很多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而施洗约翰是直接“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为耶稣基督预备合用的百姓他就如耶稣基督所说的:“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
天主教定圣若翰洗者日是6月24日,圣洗约翰洗者殉道日是8月29日。
施洗约翰公开传道的时间只有一年,约在主后26年,中国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罗马帝国是大一统的和平时期,第二位皇帝提庇留分派本丢彼拉多任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犹太人在罗马政府的凶暴统治下生活困苦,期待弥赛亚的拯救。
宗教上祭司、文士、法利赛人只知死守摩西律法,毫无信仰的实质。圣殿华丽但敬拜徒具形式。

奥萨马·本·拉登

奥萨玛·本·拉登(全名奥萨玛·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阿拉伯语: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英语: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出生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基地”组织的创始人,多次策划了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是美国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
拉登出生于沙特一个建筑业富商之家,其父穆罕默德·本·拉登是沙特建筑业大亨,家族与沙特王室关系密切。拉登早年在吉达求学,他在那里接受了中小学教育,其后进入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学习经济和工商管理。毕业后,拉登做过工程师,并通过石油和建筑业赚取了大量财富。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拉登参加了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并与他人合建“圣战者服务中心”,以抵抗苏军入侵为己任。1988年,他在阿富汗创建了“基地”组织。次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拉登与其追随者们返回沙特。1990年海湾危机时,他因不满沙特邀请美国驻军而离开。
海湾战争结束后,他又流亡到苏丹。由于他涉嫌暗中资助恐怖活动,沙特于1994年2月正式剥夺了他的公民资格。1996年,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后,他回到阿富汗,发展“基地”组织,并在此后涉嫌多起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即认定拉登是头号嫌疑犯,并立刻发动以他和“基地”为目标的阿富汗战争,拉登成为美国反恐战略与反恐行动的头号目标,被悬赏2500万美元。但拉登行踪隐秘,美军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多次围捕与定点清除行动都未能成功。期间,拉登与其同伴向外界发布过60多条视频或音频信息。2007年9月,“9·11”事件6周年之际,拉登发表了一段视频,称美国尽管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却依旧“脆弱”。2010年11月,美国通过线报推断拉登藏匿于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镇。2011年4月30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实施突袭行动,次日,拉登在美军巴基斯坦地面军事行动中被击毙。
拉登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恐惧,也带来了国际反恐形势的重大改变。拉登制造的9·11事件更凸显了恐怖主义,无论是作为一个符号,还是作为一种现象,拉登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恐怖主义有了巨大的冲击力,恐怖主义与反恐之间的斗争成为全球最为突出、最为重大的一个挑战。拉登死后,其影响力及全球恐怖主义并未消失,恐怖组织变得更加分散,更为本地化,“基地”组织因拉登的死亡丧失了影响力,但更多新崛起的恐怖组织填补了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