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历史名人明星列表

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山西平遥廉庄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阳晋,被封为上卿。廉颇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蔺相如屡谦让退避而感悟,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赵惠文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廉颇攻占齐国的几邑。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廉颇再次率军攻打魏国。次年,廉颇攻克魏国的防陵、安阳。秦国在阏与之战失利后,返回途中进攻魏国几地,廉颇率军救援,大败秦军。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因赵孝成王听信谣言,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发兵攻赵,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求和。赵孝成王封廉颇为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攻克魏国繁阳。不久赵孝成王去世,太子赵偃(赵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率军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也逃奔魏国。后因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悼襄王想重新用廉颇为将,但所派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廉颇后为楚将,但并没有战功,郁郁而终,死在楚国寿春(今安徽寿县)。
关于廉颇为将,世人多赞其勇。后世有说法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平原君赵胜评价廉颇为人勇敢,爱惜士卒,能够忍辱负重。司马迁也称赞廉颇是赵之良将,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人物生平
破齐扬名
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齐国灭宋,取得淮北地区原宋、楚土地,形成对三晋和楚的直接威胁,秦也感到不安。燕昭王任命乐毅为统帅,率领燕、秦、韩、赵、魏等五国联军,以燕军为主力,进攻齐国,史称五国伐齐。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为借机扩大战果,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山东郓城西),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率军向东攻打齐国,并且摧毁其中一军。在与齐国接续作战过程中,廉颇的勇将威名逐步建立。
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由于秦国强大,赵惠文王心生畏惧,不敢前往。廉颇与蔺相如均认为,如果不去赴会,则表明赵国孱弱。于是,赵惠文王带着蔺相如前往渑池。廉颇则率领赵军送到边境,与赵惠文王分别时表明,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返回,则立太子为新王,断绝秦国的奢望。由于廉颇陈兵边境,和蔺相如形成一武一文的态势,从而保障渑池之会的顺利开展。
克魏拓土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廉颇攻占魏国的畿[jī]城(河北大名东南)。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攻克魏国的防陵、安阳(均在河南安阳西南)。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赵爆发阏与之战,赵惠文王召廉颇询问是否可以援救阏与,廉颇和乐乘皆称难以援救,赵惠文王遂派遣赵奢领兵救援,大破秦军。秦国在阏与之战失利后,返回进攻魏国几地,廉颇救援,亦是大败秦军。
长平抗秦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以左庶长王龁为将,进攻上党,韩国上党的守将冯亭向赵国投降。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由于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于是赵国派廉颇率军驰援,秦赵两军对战于长平。廉颇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赵兵坚守不出。赵孝成王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交战。就在秦赵两军相持之际,秦国丞相应侯范雎[jū]派人携带千金前往赵国实施反间计,散布秦国畏惧赵括,不怕廉颇的言论。赵孝成王听信谣言,于是就派赵括取代廉颇率兵攻击秦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而不善守,改变廉颇坚壁固守的作战计划,下令出击。白起采取诱敌出击、包围歼灭的方针,前后斩首擒杀赵兵四十五万人,列国震动。
击燕拜相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送五百斤黄金为赵孝成王祝酒。栗腹回国后认为,赵国的壮丁都死在长平,他们的遗孤还没长大,可以进攻。燕王为此召见昌国君乐闲,乐闲则认为,赵国是四面受敌的国家,赵国百姓都受过军事训练,不能进攻赵国。燕王和群臣都认为可以攻赵,最终出动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一路由栗腹率军进攻鄗城(柏乡县固城店),另一路则由卿秦率军进攻代地(河北蔚县东北)。赵孝成王派廉颇与乐乘领兵反击,其中廉颇出兵二十万在鄗城大败燕军,并杀死栗腹,乐乘出兵五万攻代也取得了胜利,俘虏了卿秦。
赵孝成王十六年(公元前250年),廉颇与此时已封为武襄君的乐乘一齐攻燕,并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孝成王才答应停战。赵孝成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攻克魏国繁阳。不久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率军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也逃奔魏国。后因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孝成王想重新用廉颇为将,但所派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楚王闻听廉颇在魏国,于是派人将其迎归楚国为大将,廉颇虽为将军,由于没有显赫战功,而且经常对门客表达对赵国的思念,最终郁郁而终,逝于寿春。

主要影响
军事影响
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杰出将领,先后参与破齐扬名、渑池之会、克魏拓土、长平抗秦、击燕拜相等作战,展现出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为赵国东线战场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些军事行动不仅在当时稳固了赵国的地位,更为后世军事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廉颇的军事思想、作战策略及指挥艺术,对后世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坚韧不拔、机智勇敢的战斗精神也成为军事家们学习的榜样。
文化影响
在《将相和》故事中,廉颇有着勇于改过,真诚率直之人格精神,而历代文艺作品对廉颇故事的演绎与传承,进一步丰富了廉颇的文化内涵。廉颇的文化影响,既体现在对个体品德的塑造上,也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上。他成为了忠诚、坚韧和家国情怀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守信念,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廉颇的故事和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评价
平原君赵胜评价:廉颇为人勇敢,爱惜士卒,能够忍辱负重。
汉文帝刘恒认为,廉颇和李牧都是战国时的名将,皆以防御边患出名,如果能够得到他们为将,就不需要担心匈奴入侵了。
西汉大臣贾谊评价:廉颇能制兵,意为夸赞廉颇善于统兵打仗。
西汉大臣谷永评价:战国有廉颇这样的良将,强大的秦国也不敢轻易出兵,因此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可谓国之爪牙,不可不倚重他们。
汉朝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廉颇是赵之良将,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东晋大臣庾道季认为,廉颇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懔[lǐn]懔恒如有生气”,精神不朽。
南朝梁史家周兴嗣在《千字文》中称:“起翦[jiǎn]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意为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与李牧都善于用兵,行军打仗韬略精奇。他们的声威甚至传到北方的沙漠,美名永远流传在史册之中。后世也因此将廉颇等四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南宋学者鲍彪认为,由于平原君赵胜不能很好地用廉颇为将,结果却是割地赔偿齐国田单,并且受到韩国冯亭的嫁祸,发生了秦、赵长平之战,几乎亡国。

人物争议
史记记载,廉颇在寿春去世,但是关于他的归葬地存在争议。
一说葬于邯郸。《邯郸县志》记载:廉颇墓位于北张庄镇西孙庄村东,属省重点文物北张庄汉墓群第九号墓,墓高15米,呈圆形,周长近300米,墓南侧有廉颇祠,当地俗称此墓为大冢。此墓北有十号墓为二冢,二冢为廉颇两兄弟廉刚、廉刃之墓。周围奔腾的河水绕墓东流,巍峨的山势更显墓地的森然大气。背山面水的布局,山环水绕的地形,使这里成为生气氤氲[yūn]、生机盎然的望归之地。
一说葬于赵县。在河北赵县(古称赵州或平棘),也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东有廉颇,西有左车。”就是说战国名将李左车和廉颇墓分别在县城的东西两个方向埋着。赵县廉颇墓坐落在河北石家庄市赵县许家郭村,是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县城大约20分钟车程。据明隆庆《赵州志》记载:“廉颇墓在州东郭里村”,清光绪《赵州志-墓域》记载:“赵信平君廉颇墓,在州东扬家郭村东。”
一说葬于寿县。在今安徽寿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纪家郢放牛山,当地人称“颇古堆”,墓依山就势而建,面临淮河,周长 300 余米,高约 20米,气势宏伟。相传,当时为了使廉颇墓不被人盗,还做了许多疑冢,因而,至今这里还有“十八座廉颇墓连凤台(县)”的传说。

轶事典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悼襄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悼襄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悼襄王报告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悼襄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后世用作比喻愿意为国家效力,却报国无门。
负荆请罪
由于蔺相如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则认为,秦国不敢侵略赵国,是因为有他和廉颇的缘故。他之所以对廉颇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后来,这话被廉颇听到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脱下衣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二人冰释前嫌,从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后世用作比喻端正态度,承认错误。
刎颈之交
廉颇通过自己的负荆请罪,得到蔺相如的谅解,二人握手言和,从此赵国将相和睦,成为美谈。所谓刎颈,就是割断脖子,此处是指两人可以彼此牺牲生命。后世用来比喻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门客反复
廉颇自从长平免职归家,由于失去权势,原来的门客业已离开。等到再被起用重当将军,门客们又如往昔聚拢而至。廉颇很是感慨,怒斥门客势利,便要他们退去。门客则认为,这并没什么奇怪。他们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有权势则跟随,无权势则离开,本是买卖常理。所以,抱怨大可不必。后世用来比喻面对势利,要放平心态,不计较、不在乎便是最好的态度。
长平传说

    赵军运沙

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廉颇屯兵长平,在今山西省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址。 

    巧计退秦军

长平之战时,廉颇率军抵御秦军。他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里南靠鼓山,北临洺水,是秦军进攻邯郸的必经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军中的粮食盛到布袋里,都摆到小山上,派人严密看守,然后四处贴下告示:粮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第二天,白起率大军攻入武安境内,忽然探子来报:“往东二十里,发现赵军粮营,大将廉颇带重兵把守。”白起听了将信将疑,亲自前去察看。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儿把他从马上惊下来,只见赵军营中粮食一袋袋、一层层堆积如山,下面军营,大帐连阡,号旗严整。于是仰天叹息道:“赵军粮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从此,这座无名小山,就被称作粟山。
一篓油饺
相传河北邯郸的一篓油水饺的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铺。有一天,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当他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道:“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李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
墓葬与纪念
墓葬信息
廉颇墓在今安徽寿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纪家郢放牛山,当地人称“颇古堆”,墓依山就势而建,面临淮河,周长 300 余米,高约 20米,气势宏伟。廉颇,战国时期名将,为赵国屡立战功。公元前 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廉颇晚年不被赵国重用,只好到魏国,后又到楚国,最后老死于国都寿春。有“将相和”、“负刑请罪”等历史故事。相传,当时为了使廉颇墓不被人盗,还做了许多疑冢,河北邯郸,邢台,磁县有廉颇墓,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七贤祠中有廉颇塑像。因而,至今这里还有“十八座廉颇墓连凤台(县)”的传说。

后世追封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包括廉颇。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廉颇。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廉颇位列其中。

麃公

麃(biāo)公,姓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麃公与蒙骜、王齮同为将军。 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麃公率军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
主要成就
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
史籍记载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秦始皇本纪第六》:蒙骜、王齮yǐ、麃biāo公等为将军。【集解】:应劭曰:“麃,秦邑。”【索隐】:麃公盖麃邑公,史失其姓名。【正义】:麃,彼苗反,盖秦之县邑。大夫称公,若楚制。
影视形象
2020年电视剧《大秦赋》李满信饰演麃公。

庞煖

庞煖,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兵家和纵横家。
赵悼襄王初年(公元前240年),廉颇投奔魏国后,庞煖继任为赵将,但并未引起秦、燕的重视,燕王为报复鄗代战败的耻辱,发动军队攻打赵国。赵悼襄王三年(公元前242年),庞煖率军拒燕军,杀燕主将剧辛,俘虏燕军二万人。次年,庞煖联合燕、楚、赵、韩、魏五国军队进攻秦国,一直打到蕞地(今陕西临潼东北),但未能攻克;后又攻打齐国,占领了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后返回。赵悼襄王九年,庞煖攻燕,攻下狸(今河北任丘东北)、阳城(今望都东)两地。战后不久,庞煖因积劳病逝。
《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著录有《庞煖》三篇,纵横家著录有《庞煖》二篇。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庞涓知名度最高,在魏惠王时效力,庞氏曾经在魏国成为显族。但是庞涓败桂陵,死马陵,此后魏国也一蹶不振,庞氏在魏国就失了势。后来,魏王派庞葱陪伴太子到赵国当人质,庞葱担心此去之后魏王不再亲近自己,便说了个“三人成虎”的寓言,然而后来他还是失去了魏王的信任。也有可能庞葱因此就跑到赵国谋求发展,庞煖大约是庞葱的后人,和庞涓能够拉上点关系(说不定是庞涓的曾孙)。

虽然说庞煖是战国时代最后的合纵家,但是他的年纪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小。早在赵武灵王时,庞煖就曾经与武灵王论兵,为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义。武灵王于前299年让位于惠文王,前295年死于沙丘之乱。

沙丘之乱
赵国公子成、李兑当道,不久公子成老终,赵国为李兑把持。像庞煖那样一大批曾经受到器重的人都被排挤,此后五十多年间不再见到这位年轻人了。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已经是一位垂垂老人。这五十多年间,庞煖的行迹无法把握,只知道他可能是跟随了鹖冠子继续钻研学问去了。鹖冠子是楚国人,曾经也是武灵王帐下红人,故赵武灵王表武士以鹖尾,竖左右为鹖冠。沙丘之乱后,鹖冠子、庞煖师徒俩就回到楚国,隐居深山,潜心修学。鹖冠子主张道家言,《汉书·艺文志》中有道家《鹖冠子》一篇,同时鹖冠子也比较关心政治、军事、人生等问题,在继承道家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有所发展,这与战国后期出现了很多兼收并蓄大家的趋势也是符合的。庞煖跟随鹖冠子修行,当然经常论对,所以后来鹖冠子、庞煖的门人完成《鹖冠子》一书时也就经常通过他们两人问答的形式来阐述。在此期间,庞煖可能也开始著书,《汉书·艺文志》中兵权谋家有《庞煖》三篇,纵横家中也有《庞煖》二篇。可见,庞煖应当是一个既通兵法、纵横之术,又通黄老之说的人,他比老师鹖冠子更接近于杂家。
初次带兵
联军大败齐军于济西后,剧辛曾经和乐毅争论过是否要进一步攻入齐国腹地的问题,他主张逼迫齐国割地,获得实际利益,说明他是一个比较谨慎小心的人。
四十多年过去了,剧辛也可能由于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挤而没有继续得到重用,但是这时他重新得到了今王喜的赏识。也已经七十多岁的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共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易与”的。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南下攻打赵国。
这正是庞煖第一次带兵实战的机会,也可以让世人看看他究竟是孙武型的奇才,还是赵括型的纸上谈兵之人。双方的交战状况不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剧辛对庞煖错误的估计断送了燕军二万将士的生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他忘了人是会进步的,五十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会是惊人的。也许剧辛临死前正在懊悔,如果自己提前几年死去多好,这样他就是一位将以盛名流传后世的人物,然而现在却落入笑柄。
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此时赵国兵权掌握在老将廉颇手中,悼襄王试图废去他的兵权,而任命长期担任廉颇副手的乐乘为将。廉颇还是没能改去那种骄傲的秉性,拒绝交出兵权,赶走了乐乘,后来自己也畏罪潜逃了。这样一来,赵国一下子少了两位大将,再加上前264年左右赵奢病故,邯郸之战中蔺相如去世,赵国到了人才凋敝的程度。到了悼襄王二年(前243年),北边守将李牧率军攻克了燕国的武遂(今河北武强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但是代、雁门、云中各郡尚需要将领驻兵防守,李牧无法回到邯郸长期担任赵军统帅。

庞煖复出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想起了已经年近八十的“老不死”庞煖,于是向悼襄王举荐这位可以算是四代元老的人物。悼襄王立刻接见了老庞煖,并向他讨教了治国之道,庞煖年虽老迈,但思维敏捷,顺畅的回答了悼襄王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两人一拍即合,悼襄王随即任命庞煖为统帅。
轶事典故
在前3世纪初,庞煖已经成年并受到武灵王的重视。武灵王是一个招揽人才很开明的人,以个人魅力吸引了大批名将名臣汇集赵国。但是沙丘一乱,人心四散,楼缓、乐毅、富丁、剧辛纷纷离弃,这也是赵国人才任用没有形成一种良性制度的体现。依据庞煖论兵的史料,基本可以确定他的出生时间约在前320年左右,他可能比后来出现的赵奢、廉颇、蔺相如、乐乘等人都要年长。
个人作品
前242年,好大喜功的燕王喜完全没有吸取当年栗腹丧师六十万的惨痛教训,又询问大臣剧辛能否趁赵国换帅之际捞他一把。这个剧辛也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曾服侍过武灵王,他是法家的代表,又著作《剧子》(又称《处子》)九篇。沙丘之乱后,剧辛闻得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在燕国他可能实行了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昭王的国力才会如此之强。联军破齐前夕,剧辛作为燕国的使节和邹衍一起游走各国,达成对齐国的包围网。

人物评价
庞煖对燕国作战的胜利不但稳固他在赵国的地位,也使赵国重新赢得了在列强中的威望。战国最后一次合纵行动终于达成,庞煖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联军统帅。这次合纵除了一向“谨事秦”的齐国和刚刚被打废的燕国没有参加外,三晋、楚国以及小国卫都参加了。五国联军于前241年收复了秦国从赵国夺去的寿陵(在当时恒山一带)。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阻,不如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今陕西临潼北)时与吕不韦所率迎击秦军相遇,这已经是咸阳的大门口了。
吕不韦分析联军情况,楚军远来,军士疲惫,战斗力不强,但楚为大国,影响较大,如楚军战败,则联军必不战自溃。他遂决定先以精锐部队,乘联军夜间疏于防范之机,突袭楚营。楚军侦知,自行东撤,此后便迁都于寿春。四国军队闻楚军先退,军心动摇。诸将皆请退军,庞煖只好应允。于是,韩、魏、卫之军也都回国。庞煖怒齐附秦,同时消除无功而返的结果,率军攻取齐国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赵国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然后回归赵国。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终于无功而返。从此,山东各国再没有实际的合纵抗秦军事行动了。(后来赵、燕、楚、越四国曾有形成合纵的态势,但是被秦国姚贾破坏,死于襁褓之中。)
这次庞煖率领的联军伐秦失败虽然不全是他的责任,但是也体现出老庞煖开始力不从心了。他的兵法权谋也就止于这种程度了。
前228年邯郸城破。6年后,流亡的代王嘉被掳于秦军,赵国彻底灭亡。下一年即前221年,秦灭齐,中国归于一统。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0年),即嬴柱,嬴姓,赵氏,一名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是秦昭襄王嬴稷和唐太后之子,秦庄襄王之父,秦始皇嬴政的祖父。
嬴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初被封安国君,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长子太子悼去世,两年后安国君嬴柱被立为太子。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病死,嬴柱继承王位,追尊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秦昭襄王合葬一处。嬴柱为父亲秦昭襄王守孝一年之后正式即位,三日后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太子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嬴柱死后被葬在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谥号孝文。                         
秦孝文王在位期间他赦免罪人,优待先王功臣,厚赐宗室亲戚,开放苑囿[yòu]游乐,加强了自己的统治。现代学者王爱华评价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很短,政绩平庸,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君王。

人物生平
立为太子
嬴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母亲是唐太后,起初秦昭襄王嬴稷立长子为太子即太子悼,次子嬴柱被封为安国君。 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在魏国为质子的太子悼去世,葬在芷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两年后安国君嬴柱被立为太子。

确立嗣子
安国君嬴柱成为太子后,便将宠妃立为正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嬴柱有二十多个儿子,但华阳夫人一直没有子嗣。嬴柱一儿子名叫异人,其生母夏姬并不受嬴柱宠爱,所以异人就被送往赵国作人质。
秦赵两国经常战争,异人在赵国并没有受到优待,在赵国异人遇到了一个商人吕不韦,两人达成政治联盟。吕不韦于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东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并说异人贤能,时常想念太子和华阳夫人,华阳夫人非常高兴。

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的弟弟劝说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养子。华阳夫人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告诉安国君嬴柱立异人为继承人,让她可以有一个依靠。嬴柱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异人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赐送厚礼给异人,并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后来异人回国,穿着楚服饰去拜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非常高兴,收异人为子,并替他改名为子楚

即位为王
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安国君嬴柱即位,追尊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与其父秦昭襄王嬴稷合葬,立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己亥日,嬴柱为父服丧期满,正式即位,在位期间赦免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

猝然离世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嬴柱正式继位三天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文王,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嬴柱死后,其子嬴子楚继位, 即秦庄襄王。

施政举措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死后,孝文王临政,大赦秦国的罪人,并赏赐先王的功臣和王亲贵族,开放苑囿。孝文王在位短暂,无多少政绩。

人物评价
现代学者王爱华评价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短暂,政绩平庸,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无足轻重的君王。现代学者续亚静评价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去世了,在位期间既无政绩,也无败绩,可以将其忽略不计。

人物争议
在位争议
《史记》记载秦孝文王元年十月己亥日,秦孝文王嬴柱服丧期满正式即位,即位三日后去世。但是秦孝文王嬴柱的在位时间却有争议,司马迁认为秦孝文王嬴柱在位一年。学者王爱华也认为秦孝文嬴柱在位时间是一年,并不是数日。
有一些学者认为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是是三日,学者张汉东、邓程元以及孙晨等人认为秦孝文王嬴柱在位的时间就是三日,而不是一年。
当代观点认为秦孝文王嬴柱在位时长既不是三日也不是一年,是两年,在《陕西省志》中曾提到秦孝文王在位两年后去世。
死因争议
秦孝文王嬴柱在位时间短,关于他的死因后世也有争议,有这么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孝文王嬴柱是被客卿吕不韦毒死的,在秦孝文王嬴柱去世后,当时秦国人都怀疑是客卿吕不韦为了让子楚迅速登基为王,于是买通人给嬴柱酒中下毒,最终中毒而死,当时人忌惮吕不韦,没有敢说的。当然也有人否认这么种说法,作家昊天牧云认为当时吕不韦并不显赫,根本没有能力去毒死秦国的国君。
还有一种说法秦孝文王嬴柱是病亡的,作家李楠在《大秦王朝》中称秦孝文王嬴柱死的时候53岁,是高龄,加上他做太子时纵欲过度,又为其父秦昭襄王服丧一年导致病亡。作家孙皓晖也认为秦孝文王嬴柱年纪大了,加上长期多病,即位当年就病逝了。

嬴芾

本名嬴芾,秦惠文王之子。秦宣太后次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封地在今陕西泾阳,故称泾阳君。
秦武王死后,由于秦昭襄王在燕国为人质,芈八子一度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夺秦王之位,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人物生平
本名嬴芾,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于公元前305年,武王去世之后,芈八子一度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夺秦王之位,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历史背景
秦惠文王之妾芈八子有个能力出众的同母异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他最有势力,这时挺身而出,本来要拥立宣太后的二儿子公子嬴芾为王,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昭王即位后,年纪还轻,尊母亲芈八子为宣太后,让舅舅魏冉执掌大权,并任命为将军,卫戍咸阳,后来四次担任丞相,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县),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
秦宣太后在助子夺位后,亲自主持朝政,对亲党回报,大肆分封。在楚怀王的推荐下,宣太后让自己母亲的族人向寿担任秦国的宰相(从这项推荐来看,芈八子的母亲应该是姓向的)。
她的同父弟弟叫芈戎,封为华阳君,封地先是华阳,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变成了河南密县。
宣太后一个亲儿子王子芾,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今河南南阳)。另外一个亲儿子王子悝,封为高陵君,封地在陕西高陵,秦昭襄王十六年,又换封地为邓(河南郾城)。这样,宣太后这两个弟弟和两个亲儿子,分别封为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在秦国权势煊赫,合称“四贵”,由于专权跋扈,人心不附。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范雎入秦,一语道破,让心有不满的秦昭襄王采取集权措施,立即亲政,免穰侯相职,改用范雎为相“四贵”则全部驱出都城到封地而失势。
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秦昭王曾经派弟弟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但齐湣王不敢得罪,好生招待后,次年,让把泾阳君送回秦国,孟尝君田文亦随后入秦为相。
影视形象
2017年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彭国斌饰演嬴芾。
嬴芾怎么读人物评价
嬴芾的拼音:ying  fu

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攻伐燕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
兴师伐楚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统一霸业。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嬴政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王翦因秦始皇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平定燕齐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投降,齐国亡。
主要成就

秦历
 

西历
 

农历
 

内容

秦王政十九年
 

公元前228年
 

癸未年
 

李信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一举攻破赵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
 

公元前225年
 

乙亥年
 

李信率军于易水击破燕国太子丹军队

秦王政二十二年
 

公元前225年
 

丙子年
 

李信率军攻打楚国平舆为楚将项燕所败

秦王政二十五年
 

公元前222年
 

己卯年
 

李信与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

秦王政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
 

庚辰年
 

李信与王贲攻灭齐国
历史评价
秦始皇:“李将军果势壮勇。”
司马迁《史记》:“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李信的故事
征楚败因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攻楚,大败而归,被世人诟病,认为其年轻气盛,轻敌妄为等等。其实其中另有内情。仔细观察其行军路线: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许昌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最后向西到城父(河南省平顶山市)。而此时,鄢、郢、城父,都为秦国所控制,并非楚国的属地。其中原因,历史学家田余庆曾经分析过,最后结论是: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一举攻灭楚国时,身在郢陈的昌平君起兵反秦,攻占郢陈,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考古发现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考古发掘出的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只证明了昌平君在那一年叛乱,但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田余庆先生的推测。从史记正文来看,如果主要责任不在于李信,秦王自然没必要更换统帅,更不必亲自去请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但不论如何,李广祖先李信的光辉历史就此打住,其人在《史记》中无专门传记,只在《白起王翦列传》中简洁地记了几笔,身后也毫无消息。《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到王翦南下平百越之后,又接着说:而王翦子王贲,破定燕、齐地。李信在王贲麾下,为平定燕、齐做出了贡献。
李信的结局不外有三: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赐死;三是战死。但可以肯定,李信没有造反,否则李信的后代不会平安繁衍在陇西。
高适诗曰: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虽说的是李广,但也可以套用在李信身上,更是说从古至今的将军。
家庭成员
先祖:李宗,魏国大夫;
祖父:李崇,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
父亲:李瑶,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后代:李广,汉朝陇西都尉、骑郎将、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后将军。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商汤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 (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 ,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 ,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 百岁而崩, 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故道下游的商丘。   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蓄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
统领商国
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   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迁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本来商国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商汤时,商国地域不过七十里,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国的邻国葛国开始,葛国是夏桀的耳目,紧邻商国的西部,是阻挡商汤西进攻夏的第一个障碍,商汤第一个就消灭了葛国。  
卧底斟鄩
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市谷熟镇西南)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  
商汤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
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   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汤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   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斟鄩,取得夏王妃妹嬉的宠信。三年后的一天,妹嬉对伊尹说,桀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尹认为,这是灭夏的时机到了,迅速回到商国的都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告诉了商汤。  
伊尹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
发兵被俘
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王国赤地百里,但商汤决定发兵。夏桀举行盟会,有缗国未到,并且公开叛乱。夏桀决定先灭有缗,再灭商。与有缗的战争使夏桀尽失精锐之师。
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夏桀二十二年,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国召汤入朝,汤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  
夏桀释汤
夏桀二十三年,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汤回商以后,被囚禁的痛苦经历使商汤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  
挥师西进
商汤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重臣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国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商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国的联合军队,先对夏的方国韦国展开进攻。商汤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   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  
商灭昆吾
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入民入商。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消息传到夏都,桀召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见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商汤知道时机不到,就马上向桀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恢复进贡,去掉了桀心中的芥蒂,赢得了等待时机的时间。一年后,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九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
兴兵伐夏
夏桀的贤臣关龙逢多次进谏,桀甚为愤怒,将关龙逢处死。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着送给桀,桀不屑一顾。终古逃到商国,商汤大喜,将此事遍告诸侯,商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
公元前1666年,商汤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市梁园区)誓师,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称为“汤誓”。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㚇(今山东定陶北)。三㚇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㚇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即摩师东进。商军和三*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军,杀了三㚇伯,汤将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照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汤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灭昆吾和夏桀。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
建立商朝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做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远居黄河上游,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百岁而崩
汤二十五年,商汤命伊尹作《大濩乐》。初巡狩,定献令。   汤二十七年,商汤迁九鼎于商邑(今河南商丘)。   汤二十九年,商汤百岁而崩。
为政举措
攻灭葛国
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县)是商国国都亳(今商丘谷熟镇西南)西边的一个方国。     葛伯忠实于夏桀,是夏桀在东方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商国人提供饭食。汤派商国边境的人往葛国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商国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塌地的与商国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国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国。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显然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朝的羽翼。  
任用贤才
商汤也是个识才之君。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商汤果然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的重任。
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蓄。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  
征伐方国
夏桀灭有缗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濮阳境内,一说在河南许昌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古书中说:“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段曰牖里,周曰囹圄。   ”后得以释放。汤回商以后,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  
灭夏建商
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本意是指皮革,兽皮去其毛而变更之意。“汤武革命”是说商汤变革夏王桀之命。“顺乎天”是商讲究迷信,凡作一事都说是上天的意志,所以是顺天命。“应乎人“就是得人心的行动。商汤革命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革去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的命,虽革除了夏桀的暴虐,但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后世人们又称为“贵族革命”。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在汤革了夏桀之命后建立起来的。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 
轶事典故
汤有七名
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汤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商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解网施仁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中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   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中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左右贤相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桑林祷雨
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连续五年的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亳(今商丘)东部的桑林祈祷   ,以自身作牺牲来祈雨,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准备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   另有传说,说成是宋景公祷雨。《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   杨宽认为,“商汤”与“宋景”古音相近,可能是口传过程中的传讹。(载《古史辨》第七册上)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商汤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武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历代评价
• 《周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 《逸周书》: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
• 周公旦:克即宅、克即俊,明德恤祀。
• 宋襄公:①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肇有彼四海,四海来假。 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 《吕氏春秋》: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 曹植: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 刘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虡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
• 李世民: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
• 房玄龄:商汤,哲后也,托负鼎而成业。
• 马端临:商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馀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
• 李贽: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
• 张廷玉:夏王厌芳醴,商汤远色声。圣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
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亲属成员
• 祖父:主壬(也作示壬)
• 父亲:主癸(也作示癸)
• 妃子:有莘氏之女(生太丁) 、有妊氏之女有孂(生外丙、中壬)
• 儿子:太丁、外丙、中壬
• 孙子:太甲(太丁之子)
后世纪念
葬地
西汉《汉书·楚元王交附传》里刘向的《谏营昌陵疏》记载:“殷汤无葬处。”但在历史上相传商汤葬处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东汉《皇览》:“汤冢在济阴薄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
唐代《括地志》曹州、洛州均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  
后来的《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引《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始。【雷氏曰】桐与汤墓无涉。桐,亳东之邑,即《续汉郡国志》所云桐亭。又按赵岐注桐为邑,亦不云是葬地。余读后汉《郡国志》,梁国有虞县,有薄县。虞则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汤冢。余即如皇甫谧以正之曰:放太甲于桐,桐在今虞城县,去偃师亦八百余里,伊尹既以身当国于偃师,又焉能时时于桐训太甲乎。仍属谷熟方近。  
北宋《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云:“汤冢在济阴薄县北郭,冢四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河南省武陟县的商村遗址中有一处汤帝陵。  
商汤庙
商丘商汤庙,又名“汤王祠”、“汤王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南亳村,是祭祀商朝开国明君商汤王的庙宇。   2011年4月,商汤庙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有多处祭祀汤王的庙宇,如“汤王庙”、“汤帝庙”等。如现存的“汤帝庙大殿(元代)   ”(位于博爱县城西东王贺村)、“成汤庙大殿(元代)”   (位于博爱县柏山乡上屯村),均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武陟县商村的“商王庙”,与“汤帝陵”同处一地,最值得注目。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该商王庙可能是在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久,屡毁屡建。商村现存的《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记载了该庙是在以前旧址基础上重建的史实。

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一说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南),东汉开国皇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刘秀系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新莽末年(公元22年),刘秀随兄刘縯于宛城起兵,并联合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刘秀拜为太常偏将军。因刘玄的猜忌,刘縯被害,刘秀隐忍伪装,获得刘玄信任,被派往河北,镇抚州郡。在河北,刘秀镇压并收编了以铜马为首的一百多万农民起义军,被关西的人称为“铜马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刘秀称帝后,着力于统一全国的战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消灭了赤眉军,之后继续向关中进军,击败延岑等割据势力,平定了关中地区;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历经四年消灭了关东的农民军残部,击溃了彭宠、刘永、董宪等割据势力,基本平定关东地区;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大败割据陇西的隗嚣;隗嚣势力覆灭后,刘秀又同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作战。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公孙述战死,蜀军投降,刘秀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刘秀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恢复的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精简机构,整顿吏治;经济上实行度田和屯田,释放奴婢和刑徒,轻徭薄赋;文化上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宣布图谶于天下。在他统治期间,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史称“光武中兴”。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刘秀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岁,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葬于原陵。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对于他中兴汉室的历史功绩,后世给予了高度评价。学者黄留珠认为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秀系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汉武帝时期,为削弱诸侯国势力,实行“推恩令”,至刘秀的父亲刘钦时已无封地,刘钦只做了济阳县县令。西汉建平元年十二月初六(公元前5年1月15日),刘秀出生,为刘钦第三子。 
元始三年(公元3年)十月,刘钦在南顿县令任上去世,夫人樊娴都带着三儿三女,扶灵返归舂[chōng]陵老家。此后,年仅九岁的刘秀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刘秀乐善好施,勤于耕种,而他的兄长刘縯好行侠义、养门客,常常讥笑刘秀只知道在田间劳作,把他和刘邦的二哥刘仲相比较。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的禅让,于第二年改国号为新,改年号为始建国元年,取代汉朝,改立新朝。王莽天凤(公元14年—19年)年间,刘秀到长安学习,专攻《尚书》,授业老师为中大夫庐江人许子威。
宛城起兵
王莽末年,连年蝗灾,盗寇四起,农民起义相继爆发;与此同时,王莽托古改制,严重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势力,遭到豪强不满。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饥荒严重,刘縯的门客打劫行盗,刘秀受到株连,为躲避官府,刘秀逃到新野县。同年秋,刘秀到宛城卖粮,宛城豪强李通等人鼓动刘秀起兵。十月,刘縯联合南阳地区地方豪强和刘氏宗亲,以“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号召,起兵反王莽。刘秀与李通及李通堂弟李轶则在宛城(今河南南阳)起兵。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
十一月,刘秀带领门客返回舂陵,与刘縯会和,并将起义军命名为“舂陵兵”。刘縯起兵时,豪门子弟因为害怕,不敢参加到反莽起义中,纷纷逃跑藏匿起来,并声称刘縯要杀他们,但当他们看到刘秀穿着绛[jiàng]紫色的将军服时,便安下心来,并惊叹如此谨慎忠厚的人也要造反了。
联合绿林军
起兵之后,为壮大力量,刘縯、刘秀与王凤、陈牧领导的绿林军联合,形成了声势较大的反对王莽政权的武装。但是,豪强与农民军的联合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因为装备不齐,刘秀在最初作战的时候,没有马,只能骑牛;军中因为财物分配不均,众怒难平,将士们想要反攻刘氏家族,后来,刘秀把刘氏宗族所得的财物分给其他将士,这才平息了争端。
最初,起义军征战顺利,西击长聚、杀了新野县尉,接着屠灭了唐子乡,又杀了湖阳县尉,但是,攻取棘阳后,起义军与王莽的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统帅的大军遭遇,两军在小长安(今南阳市南瓦店镇)展开会战,起义军损失惨重。这次战役中,刘秀的姐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二哥刘仲,都在乱军中被杀。起义军无力再战,收拾残兵,退守棘阳。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刘縯、刘秀与另一支绿林军下江军联合,在沘水、淯[yù]阳大败王莽军队,为起义军的进一步扩大打下了基础。沘[bǐ]水、淯阳两场战役的胜利,使刘縯名声大震,自此,他自称“柱天大将军”。
刘縯被害
随着形势的发展,起义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全军的政权。在皇帝人选上,主要有被绿林军拥护的刘氏宗亲刘玄和被豪强家族及部分绿林军将领拥护的刘縯。最终,刘玄在淯水(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之滨)边的沙滩上设立坛场称帝,年号更始,并封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六月,刘秀于昆阳之战中歼灭王莽军队主力,斩杀莽新政权大司徒王寻。刘縯、刘秀威名的提升,引起了刘玄的猜忌,刘玄等人设计将刘縯杀害。刘縯被害时,刘秀正率军在颍[yǐng]阳作战,听闻兄长被杀害,他悲痛万分。但考虑到自身的处境,刘秀选择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接到刘縯被害的消息后,他就从驻地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赶往宛城,向刘玄谢罪。他不敢为刘縯服丧,更不敢夸耀自己在昆阳之战中的功劳,饮食谈笑一如往常。刘秀的表现,令刘玄感到愧疚,也减轻了刘玄对他的戒备,不久,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之后,刘秀迎娶了南阳新野豪门之女阴丽华。
镇抚河北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长安三辅豪杰联手杀了王莽,并把他的脑袋送到宛城。刘玄派刘秀代理司隶校尉的职务,先行到洛阳整修皇宫官府,十月,刘玄移都洛阳。之后,又派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名义平定河北,镇抚州郡。
刘秀在河北期间,以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犯、广布恩惠,恢复汉室制度为号召,取得了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更始二年(公元24年)四月,刘秀消灭了在邯郸称帝的割据势力王郎。刘秀势力的壮大令刘玄深感不安,于是他派侍御史持符节立刘秀为萧王,并命令他罢兵返回长安,刘秀以河北尚未平定为理由,拒绝接受调动命令。之后,刘秀镇压并收编了以铜马为首的一百多万农民起义军,军事力量逐渐壮大,被关西百姓称为“铜马帝”。平定河北,为刘秀势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以隆重之礼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更始二年秋冬之际,刘秀在击败农民军青犊军后,趁机攻占了更始政权控制的河内地区。十二月,赤眉军主力在樊崇的率领下进军关中,刘秀预估赤眉军必定会攻破长安,于是趁着赤眉军与更始军相争之际,命令邓禹分兵进军关中,攻占河东,进逼长安。
鄗城称帝
自更始二年(公元24年)王郎在邯郸称帝后,各割据势力纷纷自立为帝,例如建武元年春,平陵人方望立前汉孺子刘婴为天子;夏四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此时,据守河北、河内的刘秀已经具备称帝的条件,于是,刘秀的部将开始商议刘秀称帝之事。先是马武进言刘秀返回蓟县登帝位,但是刘秀坚决拒绝,并让他不要再说这样忤逆的话,因为是杀头之罪。当刘秀从蓟[jì]县返回,到达范阳的时候,部将集体上奏,请刘秀称帝,刘秀又一次拒绝。到了南平棘县,将士们再次坚决要求刘秀称帝,刘秀答应考虑此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北)称帝,东汉王朝正式建立。
称帝后不久,刘秀便挥师南下进攻洛阳,洛阳城内的朱鲔守军一片恐慌。刘秀派曾在朱鲔[wěi]手下担任过校尉的岑彭劝说朱鲔投降。但朱鲔与刘秀结怨甚深,是更始政权中杀害刘縯的主谋,在岑彭的劝说下,朱鲔虽然有归降的意愿,可仍然顾虑重重。刘秀则从大局出发,表示不计前嫌,朱鲔顺利投降。刘秀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建武元年十月,刘秀移都洛阳。
平定关中
自刘玄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从洛阳迁都长安后,关中地区便是更始政权的统治中心。十二月,赤眉军向长安进发,与更始政权军队激战。更始政权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又加速激化了内部矛盾,长安陷入混战之中。更始三年(公元25年)十月,刘玄向赤眉军投降,并将皇帝印授给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刘玄被封为长沙王,不久,赤眉军又将刘玄杀死。刘秀得知刘玄被害后,念及刘玄是刘氏嫡孙,又是自己的族兄,诏令大司徒邓禹将刘玄葬于霸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春,占据长安的赤眉军因为城中粮尽,便尽收珠宝,火烧宫室,向西而去,邓禹趁机进军长安。但因为严重的粮荒和赤眉军折回长安,邓禹不得不退出长安。在邓禹与赤眉军作战时,汉中的割据势力延岑也乘机企图夺取长安。这样,在长安外围形成了三派势力相争的局面。
邓禹在对赤眉军的作战中连连失利,再加上严重缺粮,军队陷入困局。刘秀命令邓禹坚守不战,但邓禹并没有听从刘秀的战略计划,多次率领饥饿的士兵与赤眉军作战,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为了消灭赤眉军,刘秀派冯异代替邓禹指挥清剿大军,为了表示对冯异的信任,刘秀还把自己的宝剑赐给冯异,并亲自向冯异口授进军作战的原则。刘秀在派遣冯异从正面进攻赤眉军之后,又派破奸将军侯进等人屯驻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屯驻宜阳,分作两路,堵截赤眉军。经过精心部署,冯异在崤底大败赤眉军,迫使赤眉军及其家属八万人投降。赤眉军在崤[xiáo]底战败后,率众十余万向宜阳撤退,刘秀得知这一情况后,亲率大军赶往宜阳。此时,赤眉军已无力再战,只好向刘秀请求投降。赤眉军投降后,刘秀命令冯异继续向关中进军,击败延岑等割据势力,稳定了关中地区。
平定关东
刘秀定都洛阳后,河北农民军的残还在关东一带活动,威胁到了河北、河内等地对首都洛阳的物资供应,也影响到刘秀占领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派遣大司马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祐等人,历经四年,将农民军残部全部消灭。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平定了彭宠叛乱。彭宠曾是支持过刘秀的河北地方势力,东汉政权建立后,因为对权力分配不满,建武二年(公元26年),彭宠公开反叛刘秀,举兵进攻蓟城。起初,对于彭宠的猖獗活动,刘秀采取守势。建武五年春,彭宠割据政权内部发生叛乱,彭宠手下为抢夺财物,杀死了彭宠及其妻子。彭宠被杀后,他的尚书韩利等人立其儿子彭午为王。然而,此时割据势力内部已经四分五裂,不久,韩利杀死彭午,投降了刘秀的征虏将军祭遵。
此外,刘秀还消灭了占据梁地的割据势力刘永,占据东海郡的割据势力董宪、占据淮南的割据势力李宪、占据青、徐二大州的张步,基本平定关东地区。
平定陇西
刘秀为完成统一大业,在基本平定关东地区后,便开始对割据陇西的隗嚣用兵。隗嚣是当地豪强,且擅长经学。王莽统治末年,陇西地区和其它地方一样,动荡不安。当更始政权建立,王莽军队接连失利的消息传到陇西后,当地的豪强势力便积极准备发动反对王莽的起义,隗嚣的叔父隗崔是起义的积极组织者。最初,隗嚣对于叔父的行动并不支持,而是加以阻止,但隗崔不听劝阻。陇西地方的反王莽起义开始后,因为隗嚣在陇西很有声望,因此,起事的豪强们推举他做上将军。
隗嚣的地方豪强政权建立后,以天水为中心,迅速向陇西一带扩展势力,更始三年(公元25年),隗嚣自称西州上将军,成为占据陇右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曾与隗嚣建立过合作关系,建武五年(公元29年),隗嚣派隗恂入东汉为质子,与刘秀建立陈属关系。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三月,割据巴蜀的公孙述派将领任满袭击南郡,刘秀让隗嚣出兵伐蜀,隗嚣婉言谢绝,刘秀与隗嚣矛盾公开化。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春,刘秀派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汉忠将军王常、辅虏将军马武等进攻公孙述,刘秀也随军亲征。隗嚣不仅不派兵和刘秀一起征伐公孙述,还千方百计阻止刘秀大军进入陇右。鉴于隗嚣的态度,刘秀接受祭遵的建议,向隗嚣发起进攻。在初期征战中,刘秀大军失利,隗嚣则派大将王元、行巡继续向三辅地区发起进攻。在三辅地区,王元、行巡军队与冯异展开激战,遭到重创,隗嚣夺取三辅地区的计划落空。为了不使自己陷入孤立状态,隗嚣向公孙述称臣,共同抵御刘秀军队。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派中郎将来歙进攻略阳,两军从春天相持到冬天。为了救援略阳守军,刘秀率兵亲征,大败隗嚣军,隗嚣率众逃至西城。隗嚣残部死守西城、上邽,最终汉军因为粮草消耗殆尽,撤出陇右。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陇右地区严重缺粮,隗嚣也在饥饿疾病中去世。隗嚣死后,他的部将立其少子隗纯为王,但因为陇右地区经济困难,割据政权难以维持。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刘秀乘机派来歙、耿弇、盖延率军攻克落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洛门),隗纯投降,占据陇右十年之久的割据政权终于被消灭。
平定巴蜀
在巴蜀建立政权的公孙述,是东汉初期全国最大的割据势力。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在地方豪强的拥戴下,自立为天子,国号成家,建元龙兴。
在派冯异进军关中以及同隗嚣割据势力作战时,刘秀已经多次同公孙述交锋。隗嚣势力覆灭后,刘秀开始全力同公孙述作战。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刘秀派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统帅军队向荆门发起进攻。蜀军在汉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溺死者数千人”。蜀军将领任满被杀,程汛被俘,田戎逃往江州防御,岑彭穷追不舍,长驱入江关。荆门大捷后,岑彭继续进军,接连攻克平曲、黄石、武阳、广阳。岑彭的军队在蜀地纵横驰骋,凌厉的攻势,让公孙述惊恐不安。
刘秀乘岑彭给公孙述造成极大威胁之时,为尽快结束战争,向公孙述招降,但公孙述拒绝投降,坚决抵抗到底。为了遏制岑彭的攻势,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十一月,公孙述派刺客暗杀了岑彭。岑彭虽死,但汉军在吴汉的率领下,继续向公孙述的统治腹地进军。
刘秀在部署岑彭、吴汉由荆门西进伐蜀的同时,来歙、盖延率领的西路汉军迅速攻下了河池、下辨等地。来歙的胜利,与岑彭相互呼应,形成了对公孙述统治区两路夹攻的形势。慑于来歙的威胁,公孙述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七月,派刺客暗杀了来歙。刘秀接到来歙被暗杀的消息后,亲自率军赶往关中,驻军长安,进行支援。
汉军不断向公孙述进逼,导致公孙述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春,吴汉同公孙述将领魏党、公孙永在渔涪津展开大战,蜀军大败。之后,吴汉攻占广都城,逼近成都,并在广都、成都之间,与公孙述展开大战,取得八战八捷的成绩,最后率军突入成都外城。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汉军向成都发起进攻,公孙述被刺杀落马,当晚死亡。蜀军失去将领,无力再战,第二天全部向吴汉投降。公孙述的覆灭,使刘秀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光武中兴
自新莽大乱到刘秀统一战争结束,其间历经近20年的时间。连年的战争造成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十有二存”。刘秀知道百姓疲于战事,国力不堪消耗,因此,自从平定陇西、巴蜀后,事非紧急,不再用兵。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求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刘秀仍旧坚持与民休息。
在以柔道治国和与民休息思想的指导下,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恢复的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退功臣进文吏,提高尚书台权力,限制和削弱三公的权力,精简机构,整顿吏治;经济上实行度田和屯田,释放奴婢和刑徒,轻徭薄赋;文化上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宣布图谶于天下。在他统治期间,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史称“光武中兴”。
宫廷倾轧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为巩固和真定王刘扬的联盟,刘秀再娶刘扬外甥女郭圣通。刘秀即位后,封郭圣通为贵人。因阴丽华“雅性宽仁”,刘秀想立她为皇后,但是阴丽华以“郭氏有子”为理由,坚决拒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真定王刘杨谋反被杀。六月,光武帝正式册封郭圣通为皇后。其长子刘彊被立为皇太子。刘秀因此感到有愧于阴氏,对阴丽华更加宠爱礼遇。
后来,郭圣通因宠爱渐衰,心怀怨怼。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十月,刘秀以郭后“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同时,立阴丽华为皇后。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刘秀又立阴丽华长子刘阳为皇太子,刘阳改名为刘庄 ,即日后的汉明帝。

南宫逝世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在遗诏中,刘秀要求薄葬,他认为自己没为百姓做什么贡献,所以,要求死后依照汉文帝订立的制度,一切从俭,并要求刺史及郡守不必离开自己的城郭奔丧,也不必派人上书吊唁。

施政方针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鉴于西汉后期,强臣担任宰辅窃取国家权力的历史教训,刘秀决定限制和削弱三公权力,明确规定三公鼎立,太尉、司徒、司空各负其责,职权不可逾越;同时提高尚书的权力,牵制三公。尚书台不设领尚书事,国家重大决策经尚书由刘秀最后决定,即“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三公品级虽然高于尚书台,但是尚书台的权力并不小于三公,甚至超过三公。 
退功臣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平定巴蜀公孙述后,战争基本停止,刘秀开始对功臣采取限制的措施。刘秀没有像西汉初年汉高祖那样对功臣大肆杀戮,而是选择褫夺功臣军权,然后以优厚的爵禄把功臣供养起来;为了防止功臣在地方发展势力,他将功臣集中于京城;他还鼓励功臣研习儒学,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束缚,例如,邓禹不仅自己研习儒学,还让他的十三个儿子“各使守一艺”“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
防外戚
自西汉后期,外戚专权问题严重,尤其是王莽凭借外戚的地位篡夺西汉的最高权力,给刘秀以深刻的历史教训。因此,为巩固政权统治,刘秀对外戚权力加以限制,“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之半耳。”
为防止外戚拉拢宾客,结党营私,刘秀对外戚结交宾客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外戚所结交的宾客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如冯衍就因结交后族阴兴、阴就而获罪。刘秀在京城洛阳还重用执法严明的官吏,打击外戚及其宾客的犯法活动。例如,湖阳公主仆人杀人,洛阳令董宣执法刚正,虽然冒犯了公主,但仍得刘秀重用。刘秀统治后期,取消了外戚担任国家重要官职和封侯的特权,外戚参政权力被削弱。如此以来,外戚对皇权的威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精简机构
精简中央机构的职官设置。省并九卿属官,被裁撤的官员有散骑、右监平等;中元二年(公元57年),刘秀又撤消了将作大匠,由“谒[yè]者领之”。  
裁减地方职官设置。王莽统治末年的灾荒和战争,使各地人口大量减少,鉴于人口大量耗减的形势,刘秀决定归并、裁撤全国的郡县。仅仅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就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待经济形势好转、人口增加后,刘秀对裁撤的县才“稍复增之”。
整顿吏治
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腐败、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刘秀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为保证各级官吏奉公守法,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刘秀提高了官员俸禄。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他曾就百官的俸禄标准,下诏说:“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已下,增于旧秩。”对于违法犯罪的官员,不论亲疏远近,刘秀都施以严厉处罚;对于地方官员,刘秀也有一整套严格的惩处制度;刘秀还重用、鼓励能够严格执行法规的官员。经过刘秀的整顿,建武时期,“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刘秀对吏治的要求以严苛著称,这也导致了一些高官以微罪或无罪而受严惩,例如大司徒伏湛因为没有报告河南尹和司隶校尉在高庙争执而被罢官 ; 大司徒韩歆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而被罢官,终至受责自杀 ;大司徒戴涉因所举荐的太仓令犯罪而死于狱中等等。
经济
军事屯田
东汉建国之初,因为连年战争,经济被严重破坏,同时大量的土地被荒废。为保证统一战争的顺利,解决军粮问题,刘秀实行军事屯田。建武四年(公元28年),马援上书请求屯田于上林苑中,被刘秀批准。马援屯田的举动,为刘秀大规模进行屯田开了端绪。从此,刘秀的一些重要将军,便在东汉统治区中实行军事屯田。最初,屯田的地点主要在河南、湖北,后来,屯田由内地转向边郡。刘秀在边郡所实行的屯田,主要目的是为了戍边,减轻由内郡向边地转运粮食的压力。
度田
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为了增加国家税收,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开始实施“度田”的政策。所谓“度田”,有两项内容:一是清查私人所占田地数目;二是核察户口及户口上所登记情况与实际状况是否相符。但是,由于各地方豪强势力的抵制,“度田”难以顺利实行。一些州、郡长官为了应付刘秀,将豪强隐瞒的田亩数与人口数转嫁给贫民,激起民怨。一些地方豪强还公然举兵反抗,害杀长吏。为了避免与地方豪强势力的矛盾继续激化,也因为“度田”实施的阻力太大,最终“度田”不了了之。但是,“度田”之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了贯彻执行。
释放奴婢、刑徒
西汉后期以来,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官、私奴婢,东汉建国后,奴婢问题仍然严重。为扩大国家编户,增加国家赋税的来源,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另外,他还颁行了一系列提高奴婢人格和地位、禁止虐待杀伤奴婢的措施。同时,刘秀还实行宽缓的刑罚,多次大赦天下,释放刑徒。释放刑徒和释放奴婢一样,有利于国家扩大编户,进而增加赋税来源。
轻徭薄赋
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刘秀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刘秀把减轻谣役征发作为恢复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他废除了更戍制,免除了小农的定期徭役,同时,对于小农的临时征发,也严格限制。谣役征发的减轻,为当时小农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安稳的社会条件。
节省帝室开支
东汉建国之初,财政比较困难,刘秀躬行节俭。他一方面缩小帝室的财政收入,将其补充到国家财政中;另一方面,对帝室的财政支出,他也严格限制,减少后宫嫔妃的费用和对群臣的赏赐。

军事
统一战争
刘秀称帝后,历时十一年完成了统一战争。刘秀称帝前,已基本统一河北,为了集中有限的力量消灭中原的割据势力,刘秀对西北的割据政权隗嚣和西南的公孙述极力拉拢,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服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大败赤眉军,消灭了延岑等割据势力,平定了关中地区。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消灭的关东的农民军残部,平定了彭宠叛乱,并消灭了刘永、董宪、张步等地方割据政权,平定了关东地区。平定关东后,刘秀对割据陇西的隗嚣用兵,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大败隗嚣军。隗嚣势力覆灭后,刘秀全力同公孙述作战。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公孙述战死,蜀军投降,刘秀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军事改革
定都洛阳以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刘秀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
完善中央军制。在中央军制的建设上,刘秀大多因袭西汉时期的制度,但在具体的内容上,有不少的变化。包括: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执金吾权力缩小; 提高北军五校的作用,洛阳城的防卫由五校尉负责。
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取消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文化
倡导儒学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刘秀沿袭了西汉“独尊儒术”的传统。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他积极推广儒学,吸收儒生参政,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以名儒卓茂担任太傅一职,以通过对卓茂的表彰,把大量儒生汲引到政权中。刘秀还设置了博士官,恢复了西汉时代的十四博士官制度,以促进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兴办学校
在儒学推广中,刘秀对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视。东汉初年,为适应经学的传播,刘秀在京城设置了太学;在各地方设置了郡、县学,专门传授经学;在民间,则鼓励私人办学。如此以来,儒学的传授出现了兴盛的局面。
推广谶纬
刘秀在推广儒学的同时,对谶纬也竭力提倡,在用人、庙祀、封禅诸事中,常常以谶决之。他不仅自己研习有关谶纬的书籍,还积极鼓励太学讲授图谶,对敢于非议谶纬的臣下,他或实施严厉处罚,或不加重用。中元元年(公元56年),刘秀下诏“宣布图谶于天下”,使谶纬取得了国教的地位。
刘秀大力推行谶纬,对东汉社会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实际上,刘秀对谶纬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知,他用谶颇为理性,始终是围绕社会现实政治的需要,有选择、有条件地利用;其用谶的范围也往往不涉及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实务。刘秀用谶的政治目的,不是出于对谶书的“笃信”,也不是为了谶纬在学术领域中的造诣,而是为了通过统一图谶,官定出一套服务于刘氏皇权的神学理论,并严格限制图谶的“新作”、“新解”。 
完善祭祀制度
东汉开国后,在祭祀方面,刘秀既借鉴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又针对定都洛阳后社会条件的变化,有自己的创设。郊祀方面,主要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在南郊营建郊祀坛台,中元元年(公元32年),他又开始营建北郊祭坛。社稷祭祀方面,定都洛阳后,刘秀立即营建国家社稷,但因为要突出郊祀的地位,对社稷的祭祀,被置于较次要的位置。宗庙祭祀方面,刘秀在洛阳修建了高祖庙,表明他是汉王朝的正统继承人,并确立了褅[tì]、袷祭礼。刘秀对祭祀制度的确立,使东汉国家的祭祀活动开始走向规范化,为东汉一朝宗教祭祀活动的开展,确立了基础。
民族
东汉建立伊始,匈奴、羌、鲜卑、乌桓、蛮( 夷) 等少数族就对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光武帝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少数族,因时因地制宜,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政策与措施,基本缓和了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统治危机。
对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趁着中原局势混乱,光武帝忙于统一战争无暇顾及北方,加紧对中原地区侵扰,而刘秀对匈奴的政策,在其分裂前后,有不同的转变。匈奴分裂前,因为其势力强大,刘秀对匈奴采取防御措施,而匈奴由于自恃强大,虽然表面上与东汉互通使节,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对东汉的武力侵扰。
刘秀对匈奴采取的防御政策,到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开始转变。此时,东汉方面已经完成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匈奴方面则因为贵族之间争夺单于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人口牲畜死耗大半。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分裂后的匈奴,已经很难同东汉政府抗衡。在对待南、北匈奴的问题上,刘秀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南匈奴主动附汉的请求,刘秀予以接纳,政治上承认并确立其藩属地位,让匈奴徙居塞内,因其故俗,以资安置;在经济上给予大量赏赐资助。对于北匈奴,刘秀则采取羁縻[mí]策略。刘秀的举措加速了匈奴的分化瓦解,导致南、北匈奴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匈奴民族从此再未统一,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对西域
王莽乱政后,西域各国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臣属匈奴,只有较为强大的莎车与匈奴对抗,并与中原王朝联系。建武五年(公元29年),河西太守窦融秉承刘秀旨意,立莎车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节制西域诸国。西域诸国臣属匈奴后,匈奴对其课税重敛,各国苦不堪言。 因此,自东汉建立以后,西域诸国多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但光武帝并没有答应。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莎车王贤又遣使进贡,请求都护,刘秀听从大司空窦融的意见,赐其西域都护印绶,及车旗黄金锦绣。但是敦煌太守裴遵以为,不可以给夷狄太大的权力,刘秀又立即下诏追还所赐都护印绶,另以汉大将军印绶赐予莎车王贤。莎车王不满,诈称汉大都护,欺凌西域诸国。建武二十一年,鄯[shàn]善、车师等18国遣子入侍,请求派遣都护,但刘秀并没有答应,而莎车愈益骄横。最后,西域各国再次归附匈奴。
对西羌
西汉时期,内附羌人被就近安置于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 、金城( 今甘肃兰州市西) 等郡。王莽时期,西羌乘中原战乱之时,开始侵扰西部边塞并占据了西海,又向金城、陇西进犯。建武初,隗嚣割据陇西时,西羌各部被其招笼。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东汉平陇西后,刘秀承西汉旧制,设护羌校尉于令居塞(今甘肃永登县),但曾与隗嚣联合的西羌各部,依然与东汉敌对。对此,刘秀予以坚决打击。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刘秀派中郎将来歙率盖延、刘尚以及太中大夫马援等人进军金城,大破之。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先零羌又进犯临洮,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到任后,大败先零羌,从此,先零羌各部全部归降,马援将他们安置在天水、陇西、扶风三郡。第二年,武都的参狼羌又起兵反叛,马援组织兵力,将参狼羌的叛乱平定,从此陇西安定下来。
经过刘秀的努力,西北地区的羌患被平定。但是,刘秀对西羌的平定主要是采取武力镇压和迁徙的政策促成的,因而,当被削弱的西羌各部势力恢复时,就会重新反叛。中元年间,武都参狼羌和烧当羌先后叛乱,而这次西羌叛乱,直到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才被东汉军队镇压下去。
对东北少数民族
乌桓
乌桓在匈奴势力强大时,一度曾追随匈奴,同东汉朝廷对抗。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发生内乱,乌桓乘虚攻击匈奴,刘秀乘机拉拢乌桓,并用财物贿赂。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 922 人归附东汉。刘秀对乌桓的归附,采取了既利用,又防范的措施。对于愿意留在塞内,替汉朝宿卫的乌桓人,“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让他们帮助东汉王朝防卫边塞、牵制匈奴;刘秀还在上谷宁城设置了乌植校尉以防范乌桓。
鲜卑
鲜卑也曾在匈奴的支持下,骚扰东汉边境,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祭肜为辽东太守,到任后,他厉兵秣马,对鲜卑严阵以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鲜卑万余骑与匈奴寇辽东,祭肜[róng]领兵大破之,从此之后,鲜卑不敢再窥伺东汉边塞。刘秀在武力威慑鲜卑的同时又对其进行经济诱惑,开放关市,以实行怀柔羁縻的政策。
夫余
建武二十五年(49年),夫余王遣使奉贡,开始与东汉通往。刘秀给予丰厚回报,之后每年都有使者朝贡。
对南方少数民族
武陵蛮
东汉初年,武陵蛮部族势力颇强。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 年),武陵蛮公然反东汉政府。武陵蛮精夫(酋长)相单程等对附近郡县大肆骚扰,刘秀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往镇压。但因为刘尚轻敌冒进,全军覆没。武陵蛮在相单程的率领下,乘胜进军,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 年),攻克临沅[yuán]。刘秀又派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率军镇压武陵蛮,又被击败。
在东汉军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刘秀决心再战。他派遣年龄已六十二岁的老将马援率军征伐,建武二十五年(49年)春,马援大军到达归乡,反叛的武陵蛮向马援军进攻,被马援击败。为了最后彻底消灭反叛的武陵蛮,马援军继续向西挺进,却受到武陵蛮的拼死抵抗,士兵损失惨重,马援也病死军中。
尽管东汉军损失重大,一时无法取胜,可是,凭险据守的武陵蛮,也难以再继续支持下去。其首领相单程等人只好向东汉军请求投降。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冬十月,刘秀派谒者宗均受降。为了防止武陵蛮重新反抗,刘秀加强了对武陵蛮分布地区的管理,这样,终刘秀一朝,武陵蛮的反叛没有再发生。
岭南各少数民族
东汉初年,在岭南仍延续汉武帝灭南越国后郡的设置。《续汉书·郡国志》载,岭南设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刘秀对要求内属的岭南少数民族,以封授爵位来加以安抚。而对没有内属举动的岭南骆越族,采取了安抚和武装镇压两手举措加以应付。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越族姐妹征侧、征贰发动了反抗交趾地方官府的起义。这次起义的声势浩大,起义军攻陷郡城,九真、日南、合浦的少数民族都起来响应,他们攻略岭外六十多座城池,自立为王。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将征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兵万余人,南击交耻。建武十八年(公元42 年)夏四月,征侧、征贰军被马援大军彻底击溃。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马援斩杀了征侧、征贰,起义被彻底镇压下去。
对西南各族
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东汉时,这里有夜郎、滇、昆明、徙、邛都、及哀牢等部族。刘秀在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平定占据益州的公孙述政权后,开始同这些少数民族发生联系。
滇人
王莽统治末年,曾任命广汉人文齐担任益州太守,公孙述占据巴蜀地区后,曾招降文齐,但文齐坚决不肯投降公孙述。公孙述政权被刘秀消灭后,文齐被刘秀任命为镇远将军,封成义侯。他在赴任途中,病故。由于文齐的病故,就使滇人感到失去了信任和依靠者。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益州郡的滇人反叛东汉政府,杀害汉人长吏。刘秀接到滇人反叛的消息后,立刻派遣武威将军刘尚等人前往益州郡镇压。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正月,滇人叛乱彻底被镇压。
哀牢人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哀牢人在其首领贤栗的率领下,多次同居于长江、汉水一带的已经归附东汉政府的鹿多人作战。可是哀牢人几次征伐都遭到失败。对于失败的原因,贤栗认为是因为鹿多人归属东汉,所以上天都在帮助它。在这种宗教迷信意识驱使下,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贤粟等统领全部落要求内属东汉。刘秀分封哀牢人的首领贤粟等人为君长,从此,哀牢人岁来朝贡。
邛都人
东汉初期,刘秀对邛都人实行安抚政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任命邛都人酋长长贵为邛都王,建武十四(公元38年),刘秀授予长贵越巂郡太守印绶。但这种安抚政策只是暂时凑效。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武威将军刘尚率军进攻益州郡夷人的反叛,途经越巂郡。长贵担心刘尚平定益州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而,他准备以劳军为名,偷袭刘尚军。刘尚探知长贵的密谋先发制人,派兵占邛都,杀掉了长贵。经过此次镇压,邛都人势力大为削弱,只能臣服于东汉政府。
外交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公元57年),倭人来使朝贡,表示愿为汉臣藩,刘秀赐以金印绶,文为“汉委奴国王”。这枚金印于日本天明四年 (公元1784 年)春,在日本福冈县贺岛叶崎村出土。该金印被认为是刘秀授予当时日本倭奴国主作为藩属国的认证。而刘秀之所以赐给委奴国王金印,并以诸侯王的规格相待,说明汉朝对于委奴国遣使的高度重视。

人物评价
对其功绩的评价
南宋学者陈亮认为,自古以来,中兴之盛,没有能超过汉光武帝的。南宋叶适认为光武帝作为普通百姓白手起家得天下,难度超过汉高祖刘邦。元初政治家郝经认为光武帝登基时,法度、文献都已经散佚,他“虽则中兴,同夫创业”。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自夏商周三代之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明朝皇帝朱元璋认为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刘秀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他是一个对当时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南怀瑾认为,“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学者黄留珠认为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
对其施政方针的评价
范晔认为刘秀“退功臣,进文吏”,以及休养生息的举措,虽然不能和古代圣贤相媲美,但是践行了“止戈为武”的美德。唐太宗名臣虞世南认为,刘邦的功臣在其强盛之际几乎都被诛灭了,刘秀对他的功臣却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使他们安享荣华富贵,在这一点上,刘秀很值得称颂。李靖认为刘秀“用柔治保全功臣”,比汉高祖刘邦贤明多了。薛居正认为自古帝王,“能保全功臣者,唯光武一人而已矣”。当代史学家吕思勉也认为光武帝是一个实际的政治家,“他知道大乱之后,急于要休养生息……退功臣,进文吏”,颇得专制政治的秘诀,所以他在位时政治颇为清明。
司马光评价光武帝崇尚儒术、开广学校、修明礼乐以及“选用经明行修之人”为官等措施涵养了社会教化风俗,因此“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梁启超也认为东汉风俗教化最好,是儒学最昌盛的时代。
学者邓广铭认为光武帝释放奴婢的诏令,“体现了农民战争对奴隶制残余的打击,也起了动摇青、徐、凉、益等州封建割据势力的作用。这对农民处境的改善,对封建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认为“光武帝对于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解决办法。那时地主阶级仍然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农民,以光武帝为首的新的统治集团,也大肆搜括土地,洛阳地区和南阳地区特别严重。”
对其能力的评价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认为光武帝雄才伟略,无人可以抗衡,而且博览经书,处理政事的能力和文才辩略,在前人中没有谁可以与他相媲美。苏辙评价刘秀“才备文武”“算无遗策”,武功优于汉高祖。毛泽东认为他是“学历最高的皇帝、最会用人的皇帝,最会打仗的皇帝”。当代学者何兹全认为刘秀成功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一是有河北作根据地,坐山观虎斗,到绿林、赤眉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来收拾局面;二是得到豪族强宗的支持。三是收铜马农民军,有了一支强大军队。此三者,是刘秀胜利的基础,也是他胜利的原因。”
其他评价
范文澜认为,“刘秀本人兼有太学生、贵族、豪强三种身份,他的文武部署也全是这三种人”,“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

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年少时,卫青与生父郑季一起过活,但郑家的人将他当成奴仆虐待。稍长后,卫青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姐姐卫子夫被选入宫后,卫青得到汉武帝提拔并逐渐展示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卫青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今河北怀来),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阴山),葬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生平事迹
困苦童年
奴隶之子
卫青的父亲是在平阳公主府上为县吏的郑季。其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为卑微,她并没有姓氏和名字,只因丈夫姓卫,被称为卫媪(卫老太太)。卫媪[ǎo]与卫姓男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父家无靠
母亲卫媪当时已经有四个孩子,供养卫青让她的生活非常艰苦,便将卫青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郑季的夫人看不起卫青私生子的身份,将他当做佣人一般使唤,让他到山上放羊,忍饥挨冻;同时,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兄弟,对他态度傲慢,稍不如意就会加以打骂。卫青长大后, 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府的骑奴。
钳徒看相
卫青在平阳公主府做骑奴时。有一次,他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初入汉庭
往建章宫
汉武帝的胞姐平阳公主关注到中宫陈皇后一直未能诞下龙子,所以希望效仿姑姑馆陶长公主当年常给景帝进献美女的做法,在府中培养貌美少女用来进献、笼络皇帝,提升自身地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三月,上巳日。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在京的府邸看望平阳公主。宴席间平阳公主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亦在其中。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继而,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则随去侍候,并在尚衣的轩车中得到初幸。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黄金千金。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答应。
卫子夫随汉武帝进宫的初年并未受到宠信,就被汉武帝抛在了脑后,只在宫中成为一个宫女。
建元三年(公元前139年)春,汉武帝在挑选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时候再见卫子夫,卫子夫哭泣着请求武帝放她出宫。汉武帝怜惜她,便把她留下来,再度临幸了她,没过多久,卫子夫有了身孕,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卫青被召到建章宫当差。
祸福相依
卫子夫怀有身孕后,汉武帝对她的宠爱日渐增加,引起了无子陈皇后的妒忌。陈皇后的母亲、武帝的姑姑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为了给女儿出气,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当时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欲处死卫青以恐吓卫子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此事,马上召集几名壮士,将卫青救了下来。汉武帝得知后,大为愤怒,于是任命卫青为建章宫监、侍中、太中大夫,卫子夫为夫人,数日间给卫青的赏赐便达到干金之多。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施巫蛊之术,被汉武帝发现并查实。同年秋七月乙巳日,汉武帝命有司赐皇后一道策书:“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陈皇后被废黜并让出皇后之位。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一男(即戾太子刘据),在后位空缺的情势下,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卫青则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帮助皇帝处理朝政事务,后又成为太中大夫,深受武帝信任。
初露峥嵘
初战上谷
汉武帝时期,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出现了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兵马强盛的繁荣局面。此外,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基本被消灭,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此时,西汉王朝积聚了雄厚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改变被动防御、采取积极反击匈奴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但汉武帝看到了当时朝廷中原有的将领持重有余,进取不足的现状,认为很难适应主动出击的需要。他认为应选拔年轻有为、果敢勇猛的人担当重任。
当时晋升为建章营马夫的卫青随汉武帝出去打猎,武帝一箭射中了一匹马,随行人员都纷纷喝彩夸赞皇上的箭术高超,只有卫青跪下来为马擦血疗伤,还不停地哭泣。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卫青解释说,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也正是自此之后逐渐发现卫青能力出众,便对卫青委以重任。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举兵南下直指上谷地区(今河北省怀来县),杀害抢掠官吏百姓。汉武帝任命了初出茅庐的卫青为车骑将军,同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兵分四路,一起迎击匈奴。其中,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太中大夫公孙敖为车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这四路将军每人率领一万骑兵,岀[chū]击屯兵在边关贸易市场附近的匈奴军队。
龙城大捷
从上谷出发,卫青一路追击匈奴兵深入敌国至龙城(匈奴的龙城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以东,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西北野狐岭一带,一说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卫青攻打龙城斩首和俘虏匈奴七百多人得胜而还。同是一万骑兵出击的结果,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李广被俘,又逃归,汉朝廷把公孙敖、李广交付司法官吏审讯,都应当斩首,后出钱赎罪,做了平民。相形之下,卫青确是“奇功”,所以独得赐爵关内侯。他这次出击,是汉朝对匈奴的军队胜利的开始,也是他个人的伟大事业的开端。
龙城之役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欺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掠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卫青虽然出身于奴仆,但是善于骑马射箭,勇力超过常人;对官吏士大夫以礼相待,对士兵有恩,众人都愿为他效力,他有做军事统帅的才能,所以每次率兵岀征能立下战功。
常胜拜将
雁门大胜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季,匈奴以二万骑兵入侵汉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掳去两千多人,侵入渔阳郡和雁门郡,在两地各杀害或掳掠了一千多人。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以三万骑兵出击雁门(今山西右玉西南),此次卫青率第一次出击所率的骑兵数量的三倍反击匈奴。同时,将军李息出击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也参与反击匈奴。李息将军无所斩获,卫青军斩首虏数千人。
收复河朔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卫青率领四万大军,成功采用“过回侧击”的战术,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白羊王、 楼烦王大势已去,率兵逃走。 卫青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管控住了河套地区。自此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设置朔方郡、五原郡。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加封食邑三千八百户,随同出征的校尉也获得不同的赏赐。
这次战役后,汉武帝正式授予卫青大将军印信,各路将领及部队统一归大将军指挥。由此,卫青逐渐成为西汉军队的最高领导者。
三子封侯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卫青因为显赫战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卫青还朝后,汉武帝体恤他做出的贡献,还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却不以军功自做,再三推辞说: “儿子还小,毫无战功, 取得胜利,是诸将校的功劳”,由于卫青的奏请,随同他出征的十一名将校,才得以封侯赐爵。
大汉雄风
荡平漠南
在西汉收复河南之后,匈奴曾多次进袭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为了确保朔方,给予匈奴进一步的打击,汉武帝发兵十余万,进攻盘踞漠南的匈奴右贤王。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卫青率军出朔方,反击右贤王。李息率军出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以牵制单于及左贤王,策应卫青。卫青自率3万骑出高阙塞外六七百里,乘夜突然包围右贤王庭。右贤王无备,仓皇率数百骑突围北逃。汉军俘匈奴1.5万人而还。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二月,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反击匈奴,歼3000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尚主平阳
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推荐大将军卫青,平阳公主因卫青做过自己的下人与随从婉拒。左右的人却认为卫青已今非昔比,他身居大将军之位,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为侯爵,富贵震天下,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平阳公主。于是平阳公主向卫子夫表示想嫁卫青,卫子夫转告汉武帝,武帝当即允婚。
外戚挽歌
病逝追封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病故,谥号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像阴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
史书称其“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卫青。卫青亦名列历代兵书中,如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的《广名将传》。
维护太子
卫青在世的时候,从无人敢构陷卫家和太子。据《资治通鉴》记载,直到卫青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
卫氏复家
《汉书·外戚传》中的一句,“卫氏悉灭”,指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为核心的太子党成员被全灭,并非是汉武帝灭卫青全族。
而根据班固在汉书年表里的记载,卫青一族中,长子卫伉娶了卫子夫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而阳石公主被怀疑使用“巫蛊之术”,卫伉因此被牵连处死。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
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卫青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两人都安然无恙。特别是卫青幼子卫登的后人,还被之后的汉宣帝、成帝、平帝多次封赏。这些可在《汉书》中查到。
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汉平帝元始四年,赐卫青玄孙关内侯。

个人成就
卫青是汉朝第一位打败匈奴的将军,史学界普遍认为,卫青是中国古代大规模骑兵集团作战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汉朝对匈战争的奠基人,卫青参加并指挥了七次反击匈奴的大战。在这些极其艰苦的战斗中 ,他作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遇敌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并且善于利用机动灵活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卫青官拜大司马、大将军直到去世,他一生中与匈奴进行过七次大规模决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第一战:元光六年,卫青为车骑将军,统领一万骑兵,越过长城,直捣匈奴基地龙城。汉军分四路出击,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只有卫青这一路俘虏700人,取得胜利。汉武帝奖罚分明,封卫青为关内侯。
第二战:元朔元年,卫青再度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率三万骑兵出雁门,斩首虏数千人。
第三战:元朔二年,匈奴杀辽西太守打渔阳,卫青率大军攻击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他在此战中成功运用“声东击西”和“围魏救赵”的战术,长驱进兵直杀到陇西,歼敌数千,获得牲畜数十万头。过去属匈奴的领土,现在被汉纳入,建立“朔方郡”,卫青因功而被封为长平侯。
第四战:元朔五年春,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出其不意长途奔袭匈奴右贤王。汉军如神兵天降,右贤王只带数百人突围北逃。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记载为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被封为列侯。
第五战及第六战:元朔六年春、夏,大将军卫青两次率领十万骑兵出定襄,歼敌过万。
第七战:漠北决战。元狩四年春,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跨漠长征出击匈奴。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的主力,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武帝为表彰卫霍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按《史记》记载,卫青所得封邑总共为16700户,《汉书》则有22000户和3万户的不同记载。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和卫青对匈奴发起的这次进攻性战争,一举打败匈奴, 改变了汉朝长期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的安定,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汉武帝经过十数年的战争,最终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 汉朝疆域不仅向北推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西汉疆域得以大面积拓展,民族版图得以重新改写,卫青亦因之名垂青史。

历史评价
司马迁: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伍被:臣所善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言大将军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用。骑上下山如飞,材力绝人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yè]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常为士卒先;须士卒休,乃舍;穿井得水,乃敢饮;军罢,士卒已逾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钱,尽以赏赐。虽古名将不过也。
苏建: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
何武: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於亡形。
扬雄: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
杜笃:遂命骠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连,横分单于,屠裂百蛮。
班固《后汉书》: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xiǎn]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péng]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tián]颜。
李世民《大赦诏》:有隋灾乱,凭陵转甚,疆场之萌,曾无宁岁。朕韬干铸戟,务在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gǎo]街,名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后不绝。
司马贞《史记索隐》: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jiàn],取乱彝章。
欧阳修《听平戎操》:周宣六月伐猃狁[yǔn],汉武五道征匈奴。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苏洵《御将》: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勣,贤将也。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 
冯梦龙《智囊全集》: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虽以狄枢使(狄青)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欤[yú]? 
黄道周《广名将传》:青之少贱,无异凡奴。何期慧眼,乃在钳徒。后果封侯,威誓单于。裨将苏建,将兵击胡。以千敌万,苦战日余。寡不敌众,一军皆殂[cú]。仅以身免,逃归伏辜。佥[qiān]曰可杀,毋玷简书。青独曰否,是不宜诛。明威易耳,仁实难孚。以寡敌众,不为贼俘。归死司败,不畏罪逋[bū]。其忠其勇,皆大丈夫。概杀无赦,何以劝乎?表上其事,以俟庙谟。恩出天子,威仍在吾。果许赎罪,以示优殊。其子苏武,牧羊海隅。孤忠苦节,千秋所无。盖愆[qiān]自赎,收之桑榆。实青恩惠,固结不渝。明德之远,其如此夫! 
曾国藩:①有为者不宜复以资地限之。卫青人奴,拜将封侯,身尚贵主。此何等时,又可以寻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 ②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生于农民家庭。至正十三年(1353年)应召加入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因濠[háo]州起义军内部矛盾,仅率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谋求发展。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战役中顽强冲杀,助朱元璋取得胜利,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奉朱元璋为吴王,徐达升任左相国。同年,连攻克多地,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徐达率兵攻取淮东,完成了进攻张士诚的第一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攻破平江城,擒张士诚,徐达因战功卓越封信国公。同年,徐达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通州,包围大都,元朝亡。洪武二年(1369年)-洪武三年(1370年)徐达奉命扫荡残元,朱元璋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生平事迹
弃农从军
徐达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艰苦的生活使他更早地了解百姓疾苦,培养了他坚毅沉稳、英勇果敢的性格。徐达自幼习武,长大以后高大魁梧。u
至正十二年(1352年),定远(今属安徽)郭子兴聚众举义,攻取濠州,濠州人汤和率壮士十余人参加。朱元璋受汤和的邀请,同样投身郭子兴部。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命令回到家乡招募士兵,二十二岁的徐达毅然从军,与朱元璋初见之时,二人相谈投机,便加入到朱元璋的麾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难成大事,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率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途中先后夺取了定远张家堡和横涧山招抚、招降约两万三千余人,后一举攻下滁州。在此过程中,徐达勇猛地冲锋陷阵,在军队中有了一定的威望。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徐达和朱元璋一举攻取了和州(今安徽和县)。因郭子兴抓走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朱元璋。徐达提出用自己替代朱元璋,朱元璋得以归来,不久徐达也逃脱回来。夺取和州后,徐达升任镇抚,地位在其他将领之上,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名得力干将。三月,郭子兴去世,朱元璋逐渐掌握了郭子兴所领导的红巾兵的统帅权,徐达也更受朱元璋的重用。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南下,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太平(今安徽当涂),攻占太平时,四面皆是元兵,元中丞蛮子海牙、右丞阿鲁灰等用巨舰拦堵了采石与姑苏口,元将陈也先及其将领康茂才,水路分道包围,徐达、邓愈率兵出城,以奇兵袭击他的后面,设下埋伏在襄城桥,擒元将陈也先,收服康茂才及其部下。八月,徐达奉朱元璋命攻取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徐达回师与常遇春合击元中丞蛮子海牙,确保朱元璋进入太平(今安徽当涂)。三月,徐达与朱元璋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并以集庆为根据地,改名为应天。朱元璋坐镇应天,命徐达为大将东攻镇江,一日便攻取下来,攻取镇江后,徐达对士卒严令不得焚掠杀戮,后朱元璋授其淮兴翼统军元帅。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封徐达为佥[qiān]枢密院事。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亲征婺州(今浙江金华),徐达奉命留守应天。

征战陈友谅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朱元璋派徐达水路并进,西征陈友谅据守的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北)。至正十九年(1359年),徐达会同院判俞通海的水师攻克池州,擒其守将洪钧等人,并缴获其全部战船。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派重兵进攻池州,徐达与常遇春设下埋伏,在九华山下大败陈友谅军,斩首一万人,生擒三千人。常遇春为避免后患主张杀三千俘虏,徐达不同意,二人僵持不下,于是把情况向上报告朱元璋,请其裁决。朱元璋也不同意杀死俘虏,但未等朱元璋裁决回来,一天夜里常遇春便擅自下令杀死了近一半的俘虏,朱元璋虽不悦,但也只能下令放掉剩余的俘虏。在此之后,但凡征战只要徐达出马,就让他一人掌权,统帅将领。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率徐达等大将讨伐陈友谅,与其大战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陈友谅不敌,退至武昌,徐达又乘胜追击,因军功升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
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后,通过几年的东征西伐,逐渐形成了与张士诚、陈友谅三强并存的局面。因陈友谅素性骄傲,而张士诚器量狭小,如果先出击陈友谅,张士诚未必会出援。因此朱元璋决定先攻打陈友谅,再剿灭张士诚。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驻军洪都(今江西南昌)的原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徐达带领汉阳的军队进行攻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徐达随朱元璋带兵渡江,北上安丰(今安徽寿县),驰援遭到张士诚进攻的韩林儿、刘福通,陈友谅纠集六十万大军,集中兵力猛攻洪都。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双方在鄱阳湖激战。期间,徐达率兵力战,挫败陈友谅军前锋,斩杀一千五百多人,并缴获一艘巨舰。经此一役,军队士气高涨,虽有打败陈友谅的把握,但因担心张士诚偷袭后方,于是徐达应朱元璋之命回守应天。徐达回到应天后,严加防守,训练士卒,加强东线守备,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大军惨败,标志着鄱阳湖战役的胜利。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徐达升任左相国。二月,平定武昌。八月,他会合参政杨琼等人略取荆湘诸路,攻下江陵、夷陵(今湖北宜昌)、潭州(今湖南长沙)、归州(今湖北秭归)、辰州(今湖南沅陵)、衡州(今湖南衡阳)、宝庆(今湖南邵阳)等,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消灭张士诚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高邮之战后,张士诚趁机扩张地盘,势力“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yǐng]、濠、泗,东渤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割据势力。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张士诚派水师进攻镇江,徐达出兵抵御,在龙潭击败张士诚水师后,朱元璋命徐达率兵攻打张士诚所在的常州,张士诚派其弟张士德援助常州,徐达知道张士德为人狡猾,决定智取并亲自督战。徐达命人在城外设下埋伏,又令大将王均用为骑兵从侧面冲入敌战,战斗打响后,张士德军队被骑兵冲乱,又被伏兵斩杀,多有死伤,张士德也被活捉了,这场常州之围持续了多月。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徐达率军终于占领了常州。随后,徐达又奉命率兵攻克宁国、宜兴、常熟等地,至此距离张士诚的统治中心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已经不到一百里。十一月,徐达回戍应天。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jiǎn]除其羽翼,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今江苏苏州)的态势;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徐达麾师攻取淮东,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均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地区,完成了朱元璋筹谋的第一阶段。朱元璋在征讨张士诚过程中,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出兵条件尚未成熟,出兵难以取得胜利,徐达则精辟地分析到“张士诚骄横,暴殄奢侈,此灭亡之时也。其所任骄将如李伯升、吕珍之徒,皆龌[wò]龊[chuò]不足数,黄(宝)、蔡(哲)、叶(德新)三参军迂阔书生,不可大计”故得出的结论,就连李善长也不能与之相争。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进攻湖州和杭州,意在首先斩断张士诚的左膀右臂。经过3个月的战斗,朱军占领湖州、杭州,对平江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进围平江城。此战,朱元璋麾下名将尽出,徐达军位于葑门,常遇春军位于军虎丘,郭子兴军位于娄门,华云龙军位于胥门,汤和军位于阊门,王弼军位于盘门,张温军位于西门,康茂才军位于北门,耿炳文军位于城东北,仇成军位于城西南,何文辉军位于城西北。朱军采用的战法是“锁城法”:首先四面构筑长围,将平江彻底困住;然后架设三层木塔,名曰“敌楼”,既可监视城中动静,又配置弓弩、火铳[chòng]以攻城;此外还架设襄阳炮等攻城利器,日夜攻击。
军中有人从平江地形分析并向徐达献计,六门并攻很难破城,建议重点选择一处连续猛攻。徐达采纳了该建议,亲率将士从葑门发起总攻,最终攻入了城中。不久,常遇春也率军攻破阊门。张士诚又命令副枢密刘毅收集残余兵力二三万人,亲自率领,与朱军进行巷战,后见败局已定,企图自缢,被降明之将李伯升解救,交给徐达。徐达将张士诚押送应天,听候朱元璋处理,徐达因此受封魏国公
平江攻防战持续时间长达10个月。期间,张士诚多次反击、突围,战事几经反复,最后城中粮草器械消耗一空,民房寺庙等都充作军用。

北伐大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淮河入河南,北伐中原。为获取汉族群众基础,向北方人民发布檄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月初,徐达派使者前往山东沂州(今山东临沂市)招降在山东具有影响力的王宣、王信父子所领导的元朝地方武装。但其降而复叛,反复无常,徐达放弃招降,进兵沂州,很快平息了沂州之乱。附近峄[yì]州(今山东峄县)、曹州、海州(今江苏东海)、沭阳(今江苏沭阳)、日照(今山东日照)、赣榆(今江苏赣榆)、沂水(今山东沂水)等地元军纷纷来降。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张兴祖攻东平、济宁,自己率军攻取益都(今山东青州),活捉守将普颜不花,随后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今山东惠民)、长山(今山东淄博)、新城(今山东桓台)等地皆相继归附。十二月,徐达大军抵达济南,守城的元将开城投降。徐达复还益都,进攻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北伐军出征三个月,山东基本被平定。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开封市东北),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与元将脱因帖木儿大战于洛水以北,元将脱因帖木儿退至陕州(今河南陕县)。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鲁温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攻取嵩(今河南省嵩县)、陕、陈(今河南太康)、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命手下进攻潼关。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闻明军逼近潼关,率领部队西逃。
五月,朱元璋驾幸汴梁,慰劳将士,商讨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徐达建议,应立即发兵,攻取大都,朱元璋采纳了徐达的建议,命徐达统军进攻大都。七月,朱元璋返回应天。徐达、常遇春率诸将会于河阴(今河南荥阳),然后分兵进入河北。徐达在临清召集诸将,部署具体进军方略。随后,常遇春首先攻占德州,接连又攻占了长芦(今河北沧州)、天津。镇守天津的元丞相从海口望风而逃,大都震动,人心大乱。明军进至河西务(今河北武清东北),大败元军,乘胜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县),元军守将战败身死。通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大都,元顺帝惊慌失措,在一天夜里带着后妃、太子向北逃跑。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二日,徐达包围大都,大都无人守卫,士兵填平城下的壕沟,攻进城中,元朝亡。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不降宁死不降,被徐达下令斩杀。其余愿意投降的,无一人被滥杀。徐达下令查封城中的府库,收缴元朝典藏的图籍,将其运往应天。同时派士兵守卫皇宫,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宫人、嫔妃、公主等。

平定西北
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自元末义军兴起时,就拥兵自重,形成了自己的武装势力,元朝灭亡后,王保保拥兵十万,坐守山西太原。洪武元年(1369年)十一月初三日,徐达亲自统兵自北平进攻山西,西征之役正式开始。在随后的行动中,徐达一面攻城掠地,一面重建新占领区的统治秩序。
洪武元年十一月初十日,徐达师至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在侦知王保保已率兵出雁门关,准备取道保安州(今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进攻北平的消息后,徐达对部下说:“王保保率师远出,太原必虚。北平孙都督总六卫之师,足以镇御。我们乘其不备,直抵太原,倾其巢穴,则彼进不得战,退无所依。若彼还军救太原,则已为我牵制。进退失利,必成擒矣。”因此,加快了进军太原的步伐。王保保行至保安州,得知徐达率军进逼太原,担心巢穴失守,于是下令回师迎战。副将军常遇春的建议,应乘敌不备,派精兵夜袭敌营,徐达采纳了他的建议。十一月二十九日徐达挑选精兵,趁着夜色袭击王保保军营。王保保仓促无措,仅率十八骑狼狈出逃,太原告破。
王保保逃至大同后,又出走甘肃。太原之役,徐达所部俘敌将士四万余人,获马四万余匹。随后,徐达等又相继讨平了山西各地未下州县。至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底,山西全境基本平复。
山西全境告克后,徐达又马不停蹄地挥师西渡黄河,扫荡盘踞在关西的元朝残部和当地地主武装。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右副将军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命其弟张良臣驻守庆阳。张良臣为人狡诈,被情势所逼先是归顺投降,后又发动叛乱,徐达大怒,率兵围城,庆阳很快就陷落了,张良臣父子欲投井自杀,被从井中拉出来后,处以死刑,自此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王保保夺取了定西州(今甘肃定西市)之西,以此为据点,纵游兵四处掳掠,定西及周边百姓颇被其扰。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自居庸关出发,向北追击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自潼关出发,往安定西击库库。
徐达率部抵达定西后,王保保退驻到沈儿峪,于是徐达在王保保营垒附近一条深沟的一侧扎营,双方对阵厮杀多日,甚至在一日之内数次对战。王保保为了打破僵局,暗中派精兵,突袭徐达的东南营。该营官兵疏于防范,顿时乱成一团,徐达闻讯后,立刻亲自率兵前往,杀退了来犯之敌。事后,徐达下令斩杀东南营指挥等数人以示众。第二天,徐达整兵再战,在他的带动下,西征官兵毋终于大获全胜,活捉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获马一万五千多匹及大批杂畜。王保保仅带妻儿等数人仓皇北逃,经宁夏直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而去。另一路大军李文忠部也攻克应昌,抓获元顺帝嫡孙买的里八剌及其后妃、宫人等,并缴获大批物资。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日,徐达班师回京,朱元璋亲迎于龙江,犒赏三军,并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徐达等这次北征,重创了王保保,沉重地打击了北元朝廷。
王保保逃到和林后,已故元顺帝的太子爱猷[yóu]识礼达腊复任以事。王保保的权势又日渐膨胀。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重新发兵征王保保。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官兵出塞讨伐王保保。徐达率领的中路军进军最为迅速,但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此事。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北征元失利后,朱元璋意识到元朝残余力量一时无法消灭,于是将进攻战略调整为以防御为主。于是,徐达练兵戍守边防,镇守北平十余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丞相胡惟庸伏诛后,朱元璋废除丞相,罢黜中书。徐达奉旨回应天议政。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伐。四月,徐达夜袭灰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南),兵临黄河,朵儿不花逃遁。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朱元璋以其功大,下令命相关部门在南京为徐达建造府宅,赐其坊曰“大功坊”。

重病逝世
常年征战使徐达积劳成疾,患了背疽,稍微好转时,朱元璋派徐达长子徐辉祖携敕书前去慰劳,后将徐达从北平接回南京。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达病情突然恶化,病逝于南京,享年五十四岁。
徐达死后,朱元璋宣布为他辍朝,对群臣表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哀叹道:“天何夺吾良将之速!”朱元璋亲至其家参加葬礼,以示悲痛。同时,下诏追封其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在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朱元璋还亲自为徐达撰写神道碑文(后来被称为《御制中山徐武宁王神道碑》),共28行,每行72字,2000余字,记载了徐达的生平和功绩。

重要成就
徐达作为武将有勇有谋,自至正十三年(1353年)随朱元璋征战起,骁勇善战,战功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与将士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攻克城池后严格约束部队,使百姓不受战乱之苦。虽然打了无数次的胜仗,但是每次胜利归来,徐达都没有主动邀功,而是在完成任务后,上交帅印,待命于家。有功不受禄,在家待命也不向别人吹嘘自己的战功,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
平定南方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朱元璋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诸将彻底歼灭张士诚。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徐达与常遇春在九华山下伏击陈友谅,击溃之。次年(1361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追陈友谅至汉阳。跟随朱元璋出军鄱阳湖,奋勇杀敌获大捷,击杀陈友谅。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与常遇春等人肃清陈友谅残余势力,彻底攻灭陈友谅政权。
北伐灭元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徐达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军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自山东向河南进军,攻占汴梁。四月,自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向西进军,在塔儿湾(河南偃帅县境)一举击溃托音特穆尔部五万元军,迫使元梁王阿鲁温于洛阳投降。随后,徐达、常遇春分兵攻占嵩(河南嵩县)、许(河南许昌)、陈(河南淮阳)、汝(河南临汝)诸州。潼关(陕西潼关东北)守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等派兵进驻潼关,并西进占领华州(陕西华县)。五月,朱元璋巡幸汴梁,召徐达到其住所,摆酒设宴慰劳,并与他商议北伐之事,徐达就此献计“北伐大都”。七月,徐达率军自中滦[luán](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攻占卫辉(河南汲县)、彰德(河南安阳)、磁州(河北磁县),转向临清,在山东与各路明军会和,沿运河继续北进,在河西务(天津武清)、通州(北京通县)击败元军万余人,进逼大都。八月,统帅大军占领大都(今北京),覆灭元朝。
决胜漠北
洪武元年十一月,徐达夜袭击王保保军营太原告破。至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底,平复山西。后西渡黄河,平定陕西。洪武三年(1370年,,大败王保保于定西州(今甘肃定西市)。洪武五年(1372年),以征虏大将军率李文忠、冯胜等再次发兵征扩廓。洪武六年(1373年),复率诸将出征,再度获胜,击败北元军。

历史评价
徐达作为明朝的开国将领之一,为明朝创立立下犬马功劳,《明太祖实录》中以“其在军中,日延礼儒士,说古兵法。及将帅行事,亲折其是非成败,莫不心服。至料敌制胜,与汉唐名将等,而忠义仁厚过之。故能辅成帝业,为开国功臣第一。”概括徐达一生。
徐达作为将领具备出色的军事策略能力。朱元璋曾赞赏徐达“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而当徐达将星陨落之时,朱元璋对此颇为遗憾“天何夺吾良将之速。”明嘉靖时期学者唐枢曾在《国琛集》中赞扬徐达:“以锋靡莫若行伍,以行伍莫若帏幄,以帏幄莫若神武而不杀,是故有取焉。”而清朝儒商郑观应曾在《储将才论》表达:“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筹,大将也。”蔡东藩曾在《明史演义》中详细描述徐达随朱元璋征讨四方之景以突出徐达之贡献:“若明祖朱元璋之南略定滁,外得徐汤诸人以为之佐,犹之周召也,而内则全资马氏,马氏亦一邑姜欤[yú]?……集庆下则踞江而守,可进可退,常州下则屏蔽有资,可东可西,此朱氏王业之所由创,抑徐达首功之所由建也。”
徐达虽为一军将领,于战场上挥斥方遒,但私下为人谦卑仁厚,惠泽一方。朱元璋赞赏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cī],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表其行军有序,善待百姓。张廷玉于《明史》中将徐达与常遇春进行比较,以赞扬他为人谦逊:“中山(徐达)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

韩信

韩信(?—公元前196年),生年不详,淮阴县人(今江苏淮安),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战略家,为西汉政权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后人将其同萧何、张良共评为“汉初三杰”。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思想被奉为“兵仙”“神帅”,著有兵法三篇。韩信早年在楚军中担任郎中,不被重用。后弃楚归汉,管理军中粮食,而后任治粟都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受萧何赏识,被刘邦拜为大将。先后助刘邦平定三秦、攻魏伐代、取赵降燕,并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韩信被人诬陷造反,降职淮阴侯,并于汉四年(前203年)攻下齐国后,自荐为齐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韩信率军攻破楚军,助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但此后遭刘邦忌惮,被夺取兵权,改封楚王,不久又被贬为淮阴侯。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韩信因参与谋反,被吕雉设计杀害于长乐宫钟室(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连诛三族。葬于古长安城东三十里(今陕西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另有说法表示江苏省淮阴县和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高壁岭山也设有韩信墓。

人物生平
早年潦倒
韩信,秦末汉初楚国人,生于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从小家庭贫困,父母早亡。《史记》记载他不善买卖谋生,常靠人接济。曾被收留在南昌(今江西南昌)的亭长家,但遭到亭长妻子的厌恶而自行离开。后在城下钓鱼时,被一位漂洗纱絮的婆婆接济了几十天,这令韩信十分感激。
韩信在淮阴街市,被一个年轻人侮辱,扬言韩信怕死就从他的胯下钻过。韩信忍辱负重不顾众人耻笑,从这个年轻人的胯下钻了过去。
军旅生涯
背楚归汉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韩信在反秦起义军首领项梁率军渡淮水(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时投奔楚军。但项梁在定陶县(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兵败身死。后韩信转投项羽,担任郎中。期间,韩信多次进献计策不被采纳。在汉王刘邦进入汉中时,韩信从楚军逃出,转投刘邦,在汉军中管理仓库,仍未受重用。韩信因犯法被判死罪处以斩刑,在行刑时见到滕公夏侯婴,昂首说道: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韩信的话和表现令夏侯婴很欣赏他,于是推举给刘邦,韩信就此被刘邦任命为治粟都尉。
拜封大将
韩信虽不被刘邦重用,但很受丞相萧何赏识。萧何数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始终无果。韩信因自己仍不被重视,在汉军接近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时,便同十多名将领半路逃跑。萧何连忙将韩信追回。刘邦不解,萧何解释说韩信的才能举世无双,欲争夺天下,必靠韩信。最终刘邦被说服,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式拜韩信为大将。
封拜大将后,韩信与刘邦深谈平定天下之策,指出对手项羽的弱点,建议刘邦施行仁义,封赏功臣,史称“汉中对策”。
平定三秦
刘邦此时屯驻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项羽分封诸侯时将关中一分为三,各封给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来阻隔刘邦。为脱此险境,韩信设计公开修复褒斜栈道(今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实则西出故道(今甘肃省两当县),偷越秦岭(今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突袭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同韩信率大军,北上越秦岭,过陈仓,后向东行军进入关中,攻打章邯大军。章邯抵挡不住,退守废丘(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秦皇大道附近),汉军大胜。
后韩信兵分几路,攻夺关中各地城邑,迅速攻克好畤(今陕西省乾县东十里),雍王被迫逃亡至废丘。韩信夺取废丘,雍王自杀。后韩信占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翟王与塞王先后投降。同年九月,平定三秦。
木罂渡军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军彭城兵败,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弃汉投楚。刘邦游说魏王魏豹不成,便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击魏国。韩信设疑兵佯装从临晋(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渡河,却暗中从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渡河偷袭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最终,魏豹被俘,韩信平定魏地,改为河东郡。而后,韩信获刘邦增兵三万,与汉将张耳乘胜北进,攻打赵、代两国。韩信请求刘邦增兵,诱敌出击,运动出兵,速战速决,成功收服代国,活捉代国国相夏说。
井陉之战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同张耳率数万军队,东进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馀得知此事,派二十万重兵把守井陉口(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井陉县)。期间,陈馀并未听从谋士李左车利用地势,断其后路的计策。韩信听闻此事后,夜间派出两千轻装骑兵,隐蔽在上山观察赵军。而后调遣一万人背靠河水摆开阵势,欺骗赵国。天亮后,韩信率军走出井陉口,假装无法支持赵军的迎战,抛下旗鼓逃入军中。赵军中计,倾巢而出追赶汉军。此前韩信派出的两千轻骑趁赵军营垒空虚,将赵军军旗替换成汉军军旗。赵军得知战事不利,欲回营,见营中皆为汉旗,便四散逃跑。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十月,汉军大败赵军,俘虏无数人马,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并传令活捉李左车。史称“井陉之战”。
胁燕之战
韩信在赵国一战中十分认可李左车的军事才能,奉李左车为上宾,并向其询问向北攻取燕国的计策。李左车认为此时汉军已是疲敝之师,并且可能受到齐燕两国联合夹击,不宜主动出击。韩信按照李左车所说,安抚赵国百姓,巩固国土;派遣能言善辩者出使燕国,佯装进攻,依靠此前战争威名,威吓燕国投降。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燕国投降后,韩信派兵报告刘邦,请求立张耳为赵王,来震慑赵国。刘邦应允。
东进逼齐
刘邦与楚国作战,接连战败。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令张耳防守赵国,任命韩信为相国,前往荥阳(今郑州市西北郊古荥镇)攻打齐国。
韩信领兵东进,听闻刘邦已经派人说服齐国归顺,便没有渡过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想停止进军。但谋士蒯通劝说韩信继续攻打齐国,韩信听取他的建议,带兵渡过黄河,乘胜打到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韩信平定临淄后,向东追赶逃亡的齐王至高密西面(今山东省高密市)。
潍水之战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楚国派将领龙且带兵二十万援救齐国并与齐王田广联手,对战韩信。有人向龙且分析当前应坚守阵地,并招安那些已降的城邑。齐楚二军联合,攻击汉军。龙且不听劝阻,率先出击。韩信采用囊沙断流的战术,后带领一半军队过河对战龙且,佯装战败,向后撤退。龙且中计,渡淮水追赶。韩信派人疏通堵塞的河水,致使龙且多半士兵渡河失败。是年十一月,韩信斩杀龙且。龙且的军队以及齐王田广在潍水(今山东省境内)东岸四散逃走。韩信追击败兵至城阳(今山东省莒县、枣庄市山亭区一带),俘虏田广。楚军全部投降,齐国平定。史称“潍水之战”。

功至称王
代理齐王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齐国平定。韩信上书刘邦,认为齐国狡诈多变,又临近楚国,局势不稳,便自荐担任代理齐王,安定齐地。此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困荥阳(今郑州市西北郊古荥镇),听闻韩信所言,十分愤怒,但还是听取了手下张良、陈平的建议,应允下来,并派张良前去,封韩信为齐王,同时调走韩信的大半军队,攻打楚军。
改封楚王
楚国失去将领龙且,项羽便派盱台(今江苏盱眙县)人武涉游说韩信投奔楚国。韩信感念刘邦恩情,严词谢绝。武涉离开,谋士蒯通劝韩信背叛刘邦与楚、汉三分天下。但韩信念与刘邦的情义拒绝了蒯[kuǎi]通。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四月,楚汉两军议和,以古运河鸿沟(今河南省郑州荥阳广武)为界,各自撤退。项羽东撤,刘邦违背协议追击楚军,汉军战败。韩信率三十万大军与刘邦会师。是年十二月,汉军将退至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楚军包围。韩信命将士夜里唱楚国民歌,扰乱楚军军心。项羽带兵突围,汉军乘胜追击,又在京县索亭两地进攻楚军。楚军大败,自此不能西进。在汉军的进攻下,项羽最终在乌江亭(今安徽省和县东北乌江浦)自刎。
项羽死后,刘邦夺走韩信军权。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定都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韩信抵达楚国,召见过去给他饭食的漂母,赠她一千金作为报答。他又前去亭长家,赠送他一百钱作为报答。
晚年之变
贬为侯爵
韩信与楚军将领钟离眜交好,项羽死后,钟离眜转投韩信。汉高祖五年(前201年)冬十月,刘邦派兵前往楚国抓捕钟离眛,途中,有人举报韩信造反,刘邦听取谋士陈平之策,前往韩信封地打探虚实。刘邦即将到楚国时,韩信欲出兵造反,但担心失败被擒。后韩信听取谋士建议,欲取钟离眜首级来取悦汉王。钟离眛[mèi]得知消息后,痛骂韩信,随后自杀。韩信携钟离昧首级朝见刘邦,却被刘邦擒住。韩信慨叹“狡兔死,良狗烹”。之后韩信被押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过,封他为淮阴侯。
策应陈豨
韩信任淮阴侯期间,整日装病拒绝朝见外出。韩信曾去拜访将军樊哙,樊哙以异姓王之礼对待韩信,韩信出门后,自嘲竟沦落与樊哙等人同等地位。刘邦曾与韩信私下谈论将领的才能高低,询问各自带兵数量。其中,韩信认为刘邦带兵不能超过十万,而自己则带兵则讲求多多益善。
韩信好友陈豨被任命以赵相国身份监领赵、代任边兵,向韩信辞行。韩信叮嘱他会帮助陈豨[xī]反叛,从都城起兵做内应。汉高祖十年(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带兵征讨,韩信装病没有跟随,暗中与家臣谋划,夜间假传诏令,赦免官府的罪犯奴隶,之后捉拿吕后和太子。
中计被杀
陈豨的一位家臣得罪韩信,被韩信囚禁。家臣的兄弟上书,向吕后告发韩信反叛。吕后假传陈豨已死,需群臣朝贺,诱使韩信进宫。韩信一入宫门,便被吕后命令的武士绑起来。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斩杀,三族也被诛杀。
个人成就
韩信被封大将后,献出了对楚汉战局起到核心战略作用的“汉中策”,制定出了刘邦定天下的基本方略。之后,他吸取刘邦彭城之战的教训,领导了陈仓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安邑之战等,加快了楚汉之争的进程。他接着又指挥了垓下之战等,是“暗度陈仓”“木罂渡军”“背水布阵”“囊沙断流”等战役的创作者,贡献了“临近设疑,夏阳偷渡”、“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兵法,是西汉夺取政权的主要功臣。

历史评价
军事方面
韩信作为著名军事家,军事才能方面受到极大赞誉。刘邦曾将韩信与自己比较,认为韩信率领百万之军,战无不胜,自愧不如。唐代史学家司马贞从君臣相处的角度出发,分析韩信从萧何举荐、策拜登坛,总结韩信参与的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的战役,得出结论: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诗人杜牧也曾题诗盛赞韩信,认为两汉有韩信这样出众的人,他所出计划,都考古校今,奇秘长远,计策安定朝内,军功震撼朝外。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对韩信的评价仅有短短的四个字:独当一面。
宋代诗人苏轼从战略上称赞韩信有王霸大略、英雄壮图,从志向上认为韩信志吞六合、气盖万夫。明代学者茅坤在《史记钞》中对韩信的用兵之法做了精辟的论断,认为古兵家流,以韩信为最,木罂破魏,立汉赤帜破赵,囊沙破齐等战役中,都是未动一兵一卒,也没有与敌人血战,就轻松取胜。认为韩信是当之无愧的“兵仙”。
个人品行
韩信的品行德行也同样被众人认可。凉州名士阎忠认为韩信在利剑抵喉的困苦境遇中仍不弃大业,值得称颂。曹操也对韩信受辱后的心性加以赞扬,认为韩信虽然负受人侮辱的名声,也有被人耻笑的经历,但是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北宋刘子翚也就韩信面对羞辱的从容态度论道:高祖与雍齿有旧怨,想要杀了雍齿,是被张良劝阻后,才给予雍齿封号。像汉高祖这样宽厚的人,也不能释然。而韩信称王楚国,却召见曾经侮辱他的人,不念旧恶,封他为中尉还称赞他是壮士。
但对于韩信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那时天下已定,韩信却谋划反叛,最终被灭宗族,是自作自受之举。也是为数不多对韩信的个人审时度势的批评。

李靖(景武)

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一称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今属陕西省三原县),祖籍陇西狄道(今属甘肃省临洮县),隋末唐初名将,著名军事家。
隋朝末年,李靖历任长安县功曹、马邑郡丞等职。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靖跟从李渊讨伐王世充,因功被授予开府。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靖先后平定隋末的军阀萧铣、辅公祏和盘踞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突厥、吐谷浑,功勋卓著,先后担任上柱国、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代国公。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于凌烟阁画功臣像,李靖名列第八。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在长安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唐太宗李世民赠其为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景武”。李靖在后世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演化为佛教神仙毗沙门天王、道教天神托塔天王和陈塘关总兵,在民间也广受香火供奉。

人物生平
出身士族
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李靖出生于陇西官宦士族,家族为陇西李氏丹阳房一支,其父亲李诠是隋朝的赵郡太守,袭爵永康县公。李靖少年心怀大志,成年后出仕隋朝的长安县功曹,后升迁为驾部员外郎、殿内直长。至隋大业末年,李靖被任命为马邑郡丞。
太原起兵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在塞外击败突厥。李靖探知李渊有谋反的企图,于是前往江都向隋炀帝告发,但是路途堵塞未能成功,滞留长安。同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南下攻打长安城,抓住并要斩杀李靖。李靖以义军刚刚兴起、不宜斩杀壮士为由说动了李渊,李世民从中求情。于是李靖得以在李渊的军中效力,之后进李世民的幕府之中担任三卫。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靖跟从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因功被授予开府。
平定萧铣
隋末萧铣占据荆州,李渊建立唐朝后任命李靖前往安抚,但李靖率军抵达硖州,被萧铣的军队阻挡,不能前行。李渊得知后,下令处死李靖,但在硖[xiá]州都督许绍的请求下,李靖得以赦免。时逢开州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反叛,率兵侵犯夔[kuí]州,李靖率领八百士兵偷袭冉肇则的大营,后设伏杀死冉肇则,俘获敌军五千多人。李渊得知后,对其过错既往不咎,并下旨赏赐李靖。武德四年(621),李靖向李渊陈述了十条攻取萧铣的策略,均得到采纳,李靖同时受命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再次征讨萧铣。当年八月,李靖在夔州聚集军队。正值雨季,萧铣断定李靖不可进兵,因此未作防备。李靖则趁此机会出军攻入萧铣的城下,任命李孝恭击败文士弘,缴获四百多艘舟舰。后又抓住战机,率骑兵攻至江陵城,围困萧铣,最终迫使萧铣献城投降。平定萧铣后,李靖被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
扬威岭南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任命李靖为检校荆州刺史,并给予任命官职的特权。李靖于是来到桂州招抚岭南各地(今属广东和广西一带)的军阀首领,李靖授予宁真长、冯盎、李光度三个人不同的官职和爵位,使岭南全部归降唐朝,之后唐高祖李渊授予李靖岭南道抚慰大使和检校桂州总管。
灭辅公祏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丹阳割据的军阀辅公祏[shí]造反,李渊任命李孝恭和李靖等人征讨辅公祏。唐朝大军抵达舒州的时候,辅公祏派遣冯惠亮部驻扎在当涂,陈正通和徐绍宗部驻扎在青林山。李靖认为辅公祏实力强劲,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唐军会腹背受敌被前后夹击。冯惠亮擅长阵地野战,却被辅公祏下令坚守不出,此时正是攻打营寨的大好时机。于是李靖作为先锋大败冯惠亮,并在吴郡擒获想要投奔外援的辅公祏。唐高祖李渊拜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征讨突厥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靖担任行军大总管成功抵御了入侵太原的东突厥势力,被封为检校安州大都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靖被任命为灵州道行军大总管抵御东突厥可汗莫贺咄设的大军。东突厥大首领颉利可汗进入泾阳(今属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境内,李靖率军从小道快速抵达豳州(今属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截断了突厥军队的退路,迫使突厥可汗罢兵和亲。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拜李靖为刑部尚书,赐实封四百户。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靖兼任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担任代州道行军总管进攻东突厥的突利可汗,用计使突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投降唐军。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被封为代国公。之后颉利可汗退保铁山,派遣使者向唐朝请罪归顺。贞观四年的二月,唐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对颉利可汗安抚晓谕。李靖和张公谨趁颉利可汗放松警惕之际,一鼓作气斩首突厥大军上万人,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在投奔吐谷浑的途中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
平吐谷浑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正月,吐谷浑入侵边境,唐太宗主张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四总管征讨吐谷浑。贞观九年,李靖带兵出征,大军驻扎在伏俟城(今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吐谷浑士兵烧毁野草阻挡唐军。李靖大军退守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之后力排众议率军深入吐谷浑境内,越过积石山(今属甘肃省南部)大败吐谷浑的军队,迫使吐谷浑士卒杀掉原可汗投降,李靖辅助吐谷浑册立大宁王慕容顺为新可汗之后班师回朝。
晚年生活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改封李靖为世袭卫国公,授予濮[pú]州刺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命画工在凌烟阁为李靖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画像。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靖身染重病,唐太宗李世民仍赐给他五百匹绢,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八岁。唐太宗李世民赠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给予四十人的班剑、一套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人物成就
李靖跟随李渊父子之后,为唐朝的建立和安定立下诸多功劳。同时,李靖总结多年的战场经验,作《李靖兵法》一书,将其军事思想传于后世。书中体现的李靖的军事思想主要为军事法制思想、军事教育思想和军事地理思想。李靖认为赏罚分明以激励士气,使士兵保持绝对忠诚,严惩胆怯不驯的士兵,重赏有功的士兵;李靖训练士兵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其在诸葛孔明的八卦阵基础之上演练出六花阵,将军队的战斗能力和作战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战前统帅需要摸清地利方圆、天气、地形;战时利用附近的山川形势等地理条件来制定战略战术,安排行军安营、斥候侦察敌情和哨兵加强警戒。

人物评价
隋唐人评价
李靖的舅舅韩擒虎称赞李靖军事才华突出,能够和他一起讨论孙武、吴起的军事艺术。杨素认为李靖将来可以达到自己的位置。吏部尚书牛弘称赞李靖为“王佐之才”。唐高祖李渊在得知李靖击败突厥之后大喜道:“李靖是萧铣和辅公祏的克星,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靖这位大将军。”唐太宗李世民评价李靖通晓事理,是一代楷模。”长孙无忌评价李靖南定荆吴,北平突厥。晚唐诗人杜牧称赞李靖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后代人评价
北宋名臣、史学家宋祁称赞李靖遇事果断,明察秋毫,料敌先机,忠诚与智慧兼具。宋太祖赵匡胤赞扬唐朝的李靖出身文人却能立大功。北宋的武学博士何去非认为李靖是唐朝最善于用兵打仗的。清代广州知府、治台名将蓝鼎元评价李靖的才华和谋略非比寻常,而以沉稳敦厚著称。西方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美国著名的史学家崔瑞德评价:“李靖和李世勣是整个7世纪一直相当普遍的那种官员的代表人物,在内是朝廷文官,在外是战场武将,如成语所说的“入相出将”那样”。

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东营市广饶县)人(一说山东省惠民县人,又说山东省淄博市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
孙武先祖为陈国王族,因陈国内乱而投奔齐国,为齐国贵族家族。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齐国爆发内乱,孙武对齐国内部卿大夫之间无休止的矛盾斗争心生反感,又对齐国的局势感到失望,因而离开齐国前往吴国,潜心研究兵法,著称兵法十三篇。后与伍子胥结识,于公元前512年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因兵法而受到吴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吴将。孙武任吴将后,指挥吴军在吴楚之战中大胜,为吴国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孙武退职隐居,约于公元前470年在吴国逝世(一说为吴王所杀)。 
 孙武及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其所著《孙子兵法》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蜚声海外,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

家族起源
孙武出身齐国公卿之家,祖父为孙书,父亲为孙凭。关于孙武的家族起源,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有田氏说和孙氏说两种说法。

田氏说
田氏说源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书中认为孙武祖籍陈国,为陈国王族之后。陈国王族为妫姓,是舜帝之后。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并进行分封,舜帝嫡裔妫满受封建立陈国。陈国传至陈桓公(约公元前706年逝世)时,王族陷入长期内乱。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公子完因被陈宣公猜忌,出逃至齐国避祸,得齐桓公重用,改姓氏为田。
田氏传至公子完四世孙田无宇(田桓子)时,因为田恒子以仁政争取人心,又在齐国公卿之间的权力斗争中获胜,官拜上大夫,权势日盛。田无宇有五子:田开(田武子)、田乞(田僖子)、田昭(陈昭子)、田书、子亶。其中田书即为孙武祖父。鲁昭公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23年),因在伐莒之战中立下战功,被赐封乐安,赐孙氏,故又称孙书。
孙氏说
《全唐文》所载《唐幽州内衙副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称孙武为卫武公之后。卫武公有一子惠孙,其后人以孙为氏,是为卫国世祖孙氏之世祖。后孙氏的一支东迁齐国,孙武之祖父孙书即为这一支孙氏的后裔,为齐国大夫。

人物生平
避乱奔吴
孙武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前后,早年在齐国成长求学,大致也在这一时期积累了兵法知识的基础。齐景公后期,齐国几大公卿互相倾轧,勾心斗角,齐国军事家司马穰苴便因田氏与鲍氏、高、国之间的冲突而遭排挤,郁郁而终。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为躲避田、鲍等四族之乱,逃奔吴国。
著书立说
孙武到达吴国后,隐居于吴国首都姑苏(今江苏苏州市)城郊的穹隆山,以务农为业。在此期间,孙武潜心著书,写成《孙子兵法》十三篇。
此时恰逢楚国发生变乱,楚国重臣伍奢无辜被害,其子伍子胥出逃至吴国,矢志复仇。孙武在隐居著书期间与伍子胥相识,成为至交好友。
得荐为将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自行即位,是为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局势,锐意图治,重用伍子胥。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阖闾在基本稳定国内局势后,决意出兵伐楚,但苦于没有可以领兵作战的将领,害怕贸然出兵导致全军覆没。伍子胥知道孙武在军事上的才能,于是每次在和阖闾讨论军事的时候都向他推荐孙武,前后推荐了七次,但阖闾认为伍子胥是为了在朝中安插自己人才强行推荐孙武,所以始终没有接受。
后来阖闾终于同意了召见孙武,向他询问兵法。孙武将自己写成的兵书介绍给阖闾,阖闾深表惊叹,于是要孙武向自己展现一下练兵的技巧。孙武于是把宫女作为士兵进行训练,起先宫女们完全不听从号令,孙武祭出军法,不顾阖闾的阻止,斩杀了阖闾的两个爱妃,于是宫女们立即令行禁止,训练有成。阖闾起先十分不悦,但在伍子胥的劝说下很快意识到了孙武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为将,负责对楚国的战争。
助吴伐楚
孙武拜将后,将目标首先放在翦[jiǎn]除盖馀、烛佣两位吴国叛将上。二人原为吴王僚之弟,受吴王僚命攻楚,在知道阖闾杀吴王僚自立后投降了楚国,被楚国安置在了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城池乡)。孙武于是率军攻舒,取得了成功,杀死了盖馀和烛佣。阖闾想趁胜进军,直取楚国国都郢(今湖北荆州市),但孙武认为吴国此时兵民劳顿,不适合继续作战,因而劝阖闾继续等待时机。
此后吴军不断袭扰楚国边境,断绝楚国外交,削弱楚国力量。阖闾四年(公元前511年),吴国再度侵扰楚国,攻取楚国的潜、六二地。阖闾五年(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与楚交好的越国,占领了越国的槜[zuì]里(今浙江嘉兴西南)。阖闾六年(公元前509年),吴国挑动楚国的属国桐国反叛,楚国又中了吴国的示弱之计,派公子囊瓦进攻吴国,结果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被吴军大败,吴军趁胜追击,攻下了楚国的巢(今安徽桐城市南)。
五征破郢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孙武、伍子胥与阖闾共同谋划正式进攻楚国的事宜,孙、伍二人一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二人建议下,吴国暗中策反了原本依附于楚国的唐、蔡二国,两国纷纷派遣人质到吴国,盟誓共同攻伐楚国。同年,吴军大举进攻,吴军乘舟溯淮水而上,然后舍舟而行,直接向楚都进军。楚国派军迎战,在小别山至大别山一带先后同吴军爆发三次战争,全都被吴军击败。
十月,吴楚二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对峙,吴国将领夫概率领五千精兵突袭楚军,击退了楚军将领子常所在的中军,使得整个楚军都出现了混乱。吴军趁机全军出动,楚军大败而逃。逃亡的路上,楚军埋锅造饭,结果被吴军追上,丢下食物就跑。吴军直接吃了楚军刚做好的饭,继续追击,一路上连续五次击败楚军,直接杀到了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楚昭王弃都逃亡。
此后,秦国不愿吴国做大,于是在申包胥的游说下派兵援助楚国,兵力劣势的吴军面对秦楚联军疲于应付,连战连败,后方又遭遇越国进攻。伍子胥认为吴军虽然战事吃紧,但兵力未损,可以一战;孙武则认为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应该班师回国。于是吴军班师回国,阖闾在吴国国都盛情欢迎了归国的诸将士。
在孙武的智谋辅佐下,阖闾时期的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於越”,一时成为霸主。
隐居终老
伐楚之战结束后,孙武拒绝了封赏,选择隐居于吴都姑苏附近,专心完善自己的兵法,最后终老乡间。相传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便是孙武后人。孙武的墓地大约在距离苏州城外十里的地方。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为阿瞒,籍贯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东汉末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奠基人。
曹操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东汉熹平三年(174年),曹操早年以“举孝廉”的方式入仕,期间担任过地方官,期间参与镇压黄巾军,并因功升任济南相。此后曹操安定济南、据守兖州,改编青州军,实力渐增。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此后开始以天子名义征讨四方,先后升任丞相、魏王。对内,曹操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韩遂等势力;对外,曹操降服南乌桓、鲜卑等族,统一中国北方。为恢复经济生产与社会秩序,曹操减赋税、实行屯田制度,并整顿风俗,为曹魏立国打下基础。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葬于安阳高陵,即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关于曹操墓目前具有争议性),享年66岁。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政治上曹操迎回汉献帝,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始终没有代汉称帝。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量才录用,赏识、依赖廉洁官员,重视社会教化,整顿社会风气。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实行屯田制度,使得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在文学上,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军事上,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正如汝南名士许子将所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人物生平
初出茅庐
曹操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孟德,小字阿瞒。曹操从小就很机敏,但是他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灵帝熹平三年(174年),曹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做了郎官。后由尚书右丞、京兆尹司马防推荐,被任命为洛阳北部都尉,他在职期间处死了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被调任顿丘令(今河南清丰),后被朝廷召回任议郎。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受其堂妹夫牵连被免职,但于次年再次被朝廷召回,仍任议郎一职。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军起义,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因讨伐颖川(今河南省禹州市)的贼寇有功,升迁为济南相。任济南相期间,曹操罢免依附皇亲国戚的官吏,禁止滥设祭祀等活动,使得济南逐渐安定。但当时卖官制度风行,曹操不肯迎合权贵,托病辞官。曹操辞官后,南阳人许攸、冀州刺史王芬等人拉拢曹操意图废黜汉灵帝,另立新帝,但被曹操拒绝。
陈留起兵
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发动叛乱,废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即为汉献帝。随后,董卓上表推举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因不愿接受董卓的举荐,改名更姓后逃回老家。曹操在逃亡至中牟县(今河南郑州辖地)时,被当地亭长逮捕,遣送至县里,后因有人为其求情,曹操得以释放。回到陈留郡的曹操散尽家财聚集士兵,为讨伐董卓做准备。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春正月,袁绍、袁术等人号召联合各路诸侯,组成同盟军,以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曹操以代理奋武将军的身份加入盟军,并且提议袁绍联军立即出兵董卓,遭到联军盟主袁绍的拒绝。于是,曹操独自领兵去攻打董卓,在汴水(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失利,曹操的军队损失惨重。后因其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匹让给了他,曹操才得以逃脱。献帝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协助东郡太守王肱平定盘踞在附近的黑山贼,因功封为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设郡治于东武阳。此后曹操接连在东武阳、兖州讨伐黄巾军,因镇压黄巾军有功,曹操被迎为兖[yǎn]州牧。任职兖州牧期间,曹操继续讨伐黄巾军,追其至济北,收获降兵三十余万,改编精锐为“青州兵”。同年,袁绍与袁术之间产生矛盾,曹操联合袁绍多次讨伐袁术,使其败走淮北。
逐鹿中原
曹操的父亲在董卓作乱之际,前往琅邪(山东东南部)避难,结果被陶谦杀害。曹操以为父报仇为由,在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征伐陶谦,征伐期间一直屠戮徐州百姓。在曹操征伐徐州之时,东郡守备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叛变,迎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势力范围仅剩有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和东郡的范(南范县)、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两县,形势异常危急。曹操急忙回军攻打吕布,双方胶着对峙了百余日,最终因蝗灾大起各自退兵。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夏,曹操打败吕布,杀其部将薛兰。随后,吕布又率兵来攻,被曹操出奇兵制胜,击败吕布后的曹操陆续收复各个县。同年十月,曹操被汉献帝任命为兖州牧,十二月,曹操攻破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张超自尽,曹操屠杀了张邈三族。
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曹操派遣部下曹洪领兵向西迎接汉献帝,袁术的部将苌[cháng]奴与卫将军董承想拦截曹洪,未能成功。七月,韩暹、杨奉等人护卫汉献帝回到洛阳,曹操率兵抵达洛阳,被汉献帝授予黄钺与节杖,总管尚书台事务。九月,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因袁绍不愿在曹操之下,拒绝接受太尉之职,曹操便将大将军一职让予袁绍,改任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此时手握大权,经常以汉献帝的名义命令各路诸侯行事。
攻灭吕布
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等人,占据了徐州。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夺取河内郡(今豫北地区),扩大了势力范围。消灭眭固后,命在青州有影响的臧霸等人攻打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官渡之战
曹操经过数年经营,实力大涨。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率领军队十余万,准备进攻曹操。而此时,刘备占据徐州(今江苏省、山东省南部、安徽),与袁绍一同对曹操形成夹击之势。此种情形,曹操觉得袁绍不足为惧,处理刘备才是当务之急。于是曹操率兵进攻刘备,占领了徐州(今江苏省、山东省南部、安徽),活捉了刘备的部将夏侯博,俘获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被迫逃亡,投奔袁绍。而袁绍那边,犹豫反复,直到曹操大败刘备,返回官渡,始终没有出兵。
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驻扎在白马(今河南安阳滑县)的东郡太守刘延,袁绍率兵抵达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准备渡过黄河。四月,曹操北上援救刘延。荀攸建议曹操声东击西,先率兵假装攻打袁绍后方,然后再率军轻装急进,袭击由袁绍颜部将颜良围困白马的军队,攻其不备,然后进据白马(今河南安阳滑县)。曹操采纳了荀攸[yōu]的意见,最终打败了袁军,斩杀了颜良,解了白马(今河南安阳滑县)之围。此时,袁绍渡黄河追赶曹操,曹操军队采取诱敌深入策略,大破袁军,杀了袁绍的名将文丑等人。
八月,袁绍大军前后连营步步推进,靠沙堆扎营,东西延伸长达几十里,当时曹操的总兵力不足万人,受伤的人占十分之二三。袁绍大军逼近官渡,曹操在营垒内筑土山挖地道来应战。袁绍军队发动猛烈进攻,曹军难以抵挡。由于官渡相持日久,曹操军队军粮逐渐匮乏,曹操便写信给荀彧,打算撤回许都。荀彧并不赞同曹操此举,并且力谏曹操不要退兵,以免错失争夺天下的良机。曹操在听完荀彧的分析后,听从了荀彧[yù]的建议。
曹操与袁绍相持了数月,已经兵少粮尽,士兵疲惫困乏。此时,袁绍的谋臣许攸投奔了曹操,劝说曹操进击淳于琼等人。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便留曹洪守卫大营,亲自率领步骑兵五千人攻打淳于琼,最终大败淳于琼。袁绍得到曹操攻打淳于琼的消息,便派张郃高览等率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结果二人投降了曹操。袁军一败涂地,袁绍和袁谭弃军逃跑。袁绍自从兵败后,发病吐血,不久死去。
远征乌桓
献帝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去世后,治中别驾审配等人假托袁绍遗命,拥袁尚作为袁绍继承人。袁绍长子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领兵进驻黎阳(今河南省北部)。袁尚防着袁谭,给他的兵力很少,且派自己的心腹逢纪跟随袁谭,袁谭请求增兵,审配等人商议不给,袁谭怒杀了逢纪。自此,袁谭与袁尚二人生隙。此时,曹操进攻袁谭,袁谭不敌,向袁尚求助,袁尚率兵援助他,与曹操于黎阳(今河南省北部)对峙。献帝建安八年(203年),袁尚与袁谭被曹操打败,退守至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操听取谋士郭嘉的计策,先行退军,以静制动。袁尚与袁谭二人不顾曹操的威胁,忙于内斗,袁谭不敌袁尚,竟向曹操求援,曹操趁机占领河北。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为逐一攻破袁氏兄弟,他先和袁谭联姻,增兵援助袁谭攻打袁尚,打败袁尚后,再进攻袁谭,大败袁谭。
当时三郡乌桓势力强大,且有一些袁氏残余势力混入其中,并多次“入塞为害”。为清除袁氏残余势力,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季二月,曹操听从郭嘉建议,北伐乌桓。为解决距离遥远、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安排董昭开凿出两条水渠,即泉州渠与平虏渠。两条水渠的开凿解决了军粮供给问题。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春三月,曹操自邺城发兵,五月份到达目的地锦州。是时,大雨滂沱阻了行军,曹操心急如焚。恰巧,当地人田畴来到曹操军中,为其出谋划策,告知曹操有一条新的通行道路,且愿意充当向导,带大军出发。于是,曹军在田畴的帮助下顺利到达目的地。曹操采取策略迷惑乌桓,假装退兵,然后在乌桓放松防御时,发动猛烈攻击。最终,曹操大败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等人。袁尚、袁熙兄弟于混乱中逃走,投奔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公孙康一直自恃辽东远离中原,不愿归降曹操。曹操部将提出攻打公孙康,一举消灭袁氏兄弟,曹操没有采纳部将的意见。九月,曹操率大军从柳城返回邺城。后来,公孙康将袁尚、袁熙杀害,并将二人的头颅献给曹操。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准备南征。七月,曹操假借天子名义南下征伐,进攻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刘琮没有抵抗率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为抗击曹操大军,孙权与刘备组成了孙刘联军。十二月,刘备与孙权大军逆江而上与曹操大军对峙于赤壁(今湖北咸宁)。恰逢此时,曹操军中瘟疫盛行,新收编的水军尚未磨合,将士们士气不足,在与周瑜军队最初作战时被打败。战败后,曹操将水军和陆军会合,抓紧时间操练水军,并命人把船只首尾连接,这样一来船只更加平稳,将士们也不容易晕船。对此,周瑜部下黄盖想出苦肉计,先假意投靠曹操,待曹操来相迎时,再火烧曹营。周瑜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最终借着东南风,火烧曹操的战舰与营寨,大败曹操,曹操狼狈出逃。经过此次战役,曹操的军队死伤过半,曹操担心赤壁之战的失败会影响后方政权的稳固,立刻率军回到了北方。
平定凉州
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曹操回到谯县(今安徽亳州),他下令建造船只,训练水军。七月,曹军到达合肥,继续南下。此时,庐江人陈兰、梅成反抗曹操,曹操派驻守合肥的张辽领兵平叛,消灭了陈兰、梅成等人。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部将钟系、夏侯渊率领军队,宣称攻打汉中的张鲁。因为军队必定经过关中,马超、韩遂怀疑这是曹操的阴谋,目的是想消灭自己。于是,马超、韩遂联合关中诸将共同起兵反曹。最终,曹操打败了关中联军,韩遂、马超等人逃到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随后,经过多次讨伐,消灭了韩遂、马超等人的残余势力,最终平定关中。
相争汉中
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领军队从合肥出发,攻打孙权的清须坞(今安徽省芜湖市裕溪口)。最后,曹孙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曹操无功而返。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汉献帝被逼废后,立曹操女儿曹节为后。随后,张鲁率众归降,曹操尽有汉中之地。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派张飞、马超、吴兰等将领率军进攻下辩(今甘肃成北县),曹操派遣曹洪率骑都尉曹休、偏将军曹真等前去抵御。曹洪等人攻打驻扎在下辩的吴兰,刘备派张飞前往截断曹洪军后路。对此,曹洪猛攻吴兰,大破之,并斩杀其部将任夔[kuí]等。刘备率领主力部队到达阳平关,双方在此对峙超过一年。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面对汉中焦灼战事,曹操训练军队,欲亲征刘备,并于九月到达长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得到后方援兵,以优势兵力抢占阳平关南面的军事要地定军山,占据地利优势。期间,曹军将领夏侯渊发兵定军山,最终大败而亡。
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亲自率领军队来到汉中,刘备集中兵力扼守险要据点,始终不与曹军正面大规模交锋。汉中地形崎岖,粮草运输困难。相较于刘备军,曹操军粮草不继的问题更加严峻。刘备军在坚守的同时,还伺机偷袭曹军粮道。此战,曹操损失大量粮草和兵士,士气大降。夏五月,曹操率军队回到长安。
樊城之战
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大将关羽率兵从荆州出发,进攻曹操的襄城和樊城,曹操派遣大将军于禁率领军队前往樊城迎战。当年八月,刘备大将关羽乘着洪水泛滥的机会,大败于禁,并将其擒拿,进而围攻樊城。此时,樊城内曹军仅有数千人,城池还被水淹,曹操部下曹仁率领军队在此死守。十月份,曹操率军前往洛阳指挥作战,救援樊城。此时,孙权想趁机夺取荆州,便与曹操相约共同夹击关羽。孙权派遣吕蒙偷袭江陵,而曹将徐晃率大部援军从正面进逼关羽,关羽两面受敌之下,兵败被杀。孙权派人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感念关羽的忠义,以诸侯之礼安葬了关羽。
英雄暮年
孙权在樊城之战中与曹操联合,趁机取得荆州,曹操上表汉献帝命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被任命为荆州牧后,派遣使节向曹操进贡,并且向曹操称臣,劝曹操废除汉献帝,自立为大魏皇帝。对于孙权的来信,曹操将其书信给群臣观看,并且表示孙权是想让他在火上烤。而此时,曹操的部下看到孙权的书信,也纷纷劝曹操称帝,被曹操拒绝。
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率军回到洛阳,不久便病死,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继承其王位的曹丕自立为皇帝,国号为魏,曹操被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家族成员
曹操的爷爷是汉桓帝时期有名的大宦官曹腾,曾任中常侍大长秋,后来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是曹腾养子曹嵩,官至太尉。
曹操妻妾众多,王后以下分为五等,即夫人、昭仪、婕妤、傛华和美人,其中有名或有姓者包括丁夫人、卞夫人在内共十五人。
曹操妻妾众多,为其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彰、曹植及曹冲颇受曹操重视。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曹彰字子文,曹丕同母弟弟。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丕同母弟弟。曹冲字仓舒,谥号邓哀王,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其余的二十一个儿子为萧怀王曹熊、丰愍[mǐn]王曹昂、相殇王曹铄、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济阳怀王曹玹、陈留恭王曹峻、范阳闵王曹矩、赵王曹干、临邑殇公曹子上、楚王曹彪、刚殇公曹子勤、谷城殇公曹子乘、郿[méi]戴公曹子整、灵殇公曹子京、樊安公曹均、广宗殇公曹子棘、东平灵王曹徽、乐陵王曹茂。

人物成就
政治方面
曹操致力于恢复汉室的宗庙社稷制度,恢复东汉的统治秩序,不肯代汉自立。为此,曹操唯才是举,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借此改变东汉末年腐败的用人制度。此外,曹操重视社会教化,颁布《劝学令》《整齐风俗令》等,兴修教育、摒弃恶习。
经济方面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尤其以袁绍的统治地区更为严重。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针对袁绍弊政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发布《蠲[juān]河北租赋令》,减免刚刚经受战乱的河北地区一年租赋,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河北地区百姓的负担,有利于河北地区经济的恢复。此外,曹操认为土地兼并盛行与豪强地主逃税漏税、隐匿人口的现象猖獗[jué],以致国家税收减少。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颁布了《抑兼并令》,规定各地官员清查土地,统一税则,依据田亩多少缴纳地租,依据人丁多少缴纳户税,由各地郡守进行监察。此令一定程度缓解了东汉以来土地兼并,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税漏税的现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曹操获得民心。
曹操为巩固统治,在其辖区减轻赋税和徭役。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治书侍御史卫觊建议曹操将卖盐所获得的银钱,用于购买耕牛,曹操予以同意。此外,曹操还对重视农业以及致力于发展农业的官员予以奖励。比如,《三国志》中曾经记载,曹操在征伐关中之时,京兆尹郑浑治农有功,使得所辖地区农业发展,盗贼止息,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了曹操的奖赏与提拔。
曹操在位时期,改革税制,建立户调制,后来的租调制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兖州和豫州两地征收户调,征收物为绵、绢等物。献帝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发布军谯令,规定无后代的士兵的土地,可以由其亲戚继承,并且由官府配送耕牛。曹操还下令对鳏[guān]寡孤独残疾贫困老耄[mào]者,予以救济或者免役的待遇。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正式颁布户调令。具体规定为:田亩的缴纳数额每亩四升,每户缴纳的户税是绢二匹,绵二斤。除去田租和户税之外,免除其余的杂税杂役。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年)八月,曹操发布了《存恤更士家室令》,安抚壮士,特此命令:凡是战死的士兵难以维持生活的,官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更必须慰问、救济他们。同年,曹操命令开垦芍陂屯田,增强经济实力。
文学方面
曹操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继承了汉乐府诗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创写新内容,以当时社会现况为写作题材,创作了许多新作品。
根据诗歌的体式,曹操的诗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以及杂言诗。曹操四言诗的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以及《龟虽寿》等作品,这些诗歌既描写了当时时事,也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曹操五言诗的代表作有《苦寒行》《嵩里行》《却东西门行》等作品,他的五言诗是在汉代乐府诗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诗风慷慨悲凉。曹操杂言诗的代表作有《度关山》《对酒》《陌上桑》等作品。

曹操在书法上有一定成就,张华认为曹操的草书仅次于东汉末年的书法家崔瑗、崔塞和张芝、张昶兄弟。唐人张怀瓘《书断》评曹操曰:“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南朝梁代的庾肩吾认为曹操的书法是列为中之中,并评曰:“魏主(曹操)笔墨雄赡。”曹操的书法到宋代亦有流传,朱熹在《晦庵题跋》中曾题曹操帖云:“余少时曾学此表。”可见当时曹操的字是被当做临摹的样本。
曹操对书法的喜爱和擅长自然影响到了他对人才的网罗和使用上。曹操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蔡邕、钟繇、韦诞、邯郸淳、张芝、张昶等交往密切,也曾在一起切磋技艺,传为佳话。董卓乱起,梁鹄奔刘表,曹操平定荆州后,梁鹄上门请罪,曹操因爱其书法,并未治罪,并封为军假司马,让其发挥自己的特长。曹操还将梁鹄的字悬挂在帐中,钉在墙上,还让他题写魏宫殿的所有匾额,体现了曹操对书法的喜爱。

人物陵墓
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2008年,对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东汉大墓的抢救性发掘,证实了在村西南的东汉大墓就是魏武王曹操的墓,西高穴村汉墓的地望与文献对曹操墓的记载一致,墓中的随葬品符合曹操的薄葬思想,而且墓中还出土了多件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

曹操的陵墓由于在《三国演义》中的记载,使得他的陵墓成为疑点。小说中记载曹操担心死后遭仇人报复,下令为自己设疑冢七十二座,用来欺瞒天下人,一些人对这一传说深信不疑。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就为自己预制寿陵,并在《终令》中明确记载了陵墓的位置,根本不存在七十二疑冢这种现象。再根据《全唐文》卷十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就曾经前往高陵祭奠,并亲自撰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成书于唐朝中期的《元和郡县图志》相州邺县(今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条中也明确记载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其生年不详,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méi](今陕西眉县)人,秦昭王时军事将领。
白起早年事迹无考,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为左庶长攻占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次年,已升为左更的白起,在伊阙大破东周、韩、魏三国联军,战后白起升国尉,此后几年白起又接连攻占韩、魏两国多座城池,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并在秦昭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升为大良造。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白起奉命攻赵国,夺取狼光城(今山西高平西)。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举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后白起又不断攻取韩魏领土,并在秦昭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75年)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击败赵、魏联军。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战后欲再攻邯郸一举灭亡赵国,但因秦相范雎嫉妒白起功高,劝说秦昭王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此后赵国毁诺,秦昭王再攻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因白起生病遂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在王陵进攻受挫后,秦王几次要求白起挂帅,但均被白起拒绝。秦昭王一怒之下将白起逐出咸阳,在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时,范雎[jū]告其不满,秦昭王赐剑逼白起自刎而死,时年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任家嘴3530厂内,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旧县镇也有一座白起墓,但旧志认为此墓为疑冢和纪念祠。
 白起是中国战国时期唯一保持不败战绩的军事家,他的一连串军事胜利,为秦朝的大一统打下了基础。白起创造的军事案例,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如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宋史·艺文志》辑有《白起神妙行军法》三卷和《阵图》(又作《阵书》)一卷,署名白起撰,今已亡佚,疑为唐宋年间伪作。

人物生平
关于白起早年的活动与事迹,史无可考,其最早的活动记录始于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此时白起已是左庶长,当时秦国无军功不授武爵,且《史记·白起列传》载其“善用兵,事秦昭王”,可知白起应早年即参加行伍立下军功,并以善于用兵闻名秦国。
东破韩魏
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时任左庶长的白起,率领秦军攻占了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次年,韩釐王以公孙喜为将,联合东周、魏两国军队反击秦国,此时已为左更的白起在丞相魏冉的举荐下,担任秦军主帅抵抗联军的进攻,白起先击败东周军队后,与韩、魏联军大战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附近),因韩、魏两国军队各怀异心,都不愿先和秦军作战,于是白起先设疑兵与韩军对战,然后趁魏军不备,以精锐突然突袭魏军将其击溃,随后韩军不战自溃,此战斩首二十四万,并将公孙喜俘虏,占城五座,战后白起以功再升国尉。
韩、魏两国自此元气大伤,白起趁机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今山西垣曲东)的土地。此后几年,秦国又连续对韩、魏两国发起攻击。秦昭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白起攻占魏国垣地(今山西垣曲东南),但随后又将其还给了魏国,此后秦国又攻占了韩国宛地(今河南南阳)。至此,韩、魏两国再无力对抗秦国,在秦昭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不得不向秦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白起升大良造,奉命与客卿司马错伐魏,一路攻城拔寨至轵[zhǐ](今河南济源南),占领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并在次年又与司马错攻占了新垣、曲阳。
南取鄢郢
此后魏国转而结交赵国,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白起奉命攻赵国,夺取狼光城(今山西高平西),斩首两万余人。同时,秦国将目光转向南方的楚国,司马错从陇西出发攻占了楚国的黔中(今湘西及黔东北)。取得成效后,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279年),秦昭王与赵国暂时停战,并派白起大举攻楚。白起在楚国别都鄢[yān](今湖北宜城东南)城,引长渠(白起渠)之水灌入城中,楚国军民溺死数十万,并占领邓(今湖北襄阳市北)等数城。次年,白起又攻陷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并一路东进至竟陵(今湖北宜昌西北县)、南攻至洞庭湖边。楚王被迫逃亡,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此战后,秦在郢地置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再败三晋
秦昭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白起伐魏,攻取两城。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赵、魏两国联合攻韩,魏冉、白起率军援韩,仅用八日时间疾驰至华阳(今河南郑州南)城下,大破赵魏联军,斩首十三万,追击败逃的魏将芒卯,又擒获魏将三人。此后白起又击败赵将贾偃,并溺毙赵军二万人。战后魏国将其南阳[h]之地献予秦国,向秦国求和。
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国以范雎代替魏冉为相,实行其“远交近攻战略”,将韩国列为其攻打目标。秦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奉命攻打韩国陉(今山西曲沃东北),占领攻陷陉(今山西曲沃东北)等五城[i],斩首五万。此后两年,白起连克韩国南阳[h]、野王(今河南沁阳)。至此,韩国上党郡(郡治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南)与韩国本土联系完全被切断,韩王便请将上党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罢兵。但上党太守冯亭却暗中与赵国联系,表示愿将上党郡十七个城池献给赵国,希望以此促成赵、韩联手抵抗秦国。
长平之战
赵国经过商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赵胜前去接收上党,并以廉颇为将驻守重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待秦军。此举激怒了秦国,秦昭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1年),秦国攻取韩国缑氏(今河南新郑)、蔺(不可考)。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又派左庶长王龁攻打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亡至长平。同年四月王龁[hé]攻长平,期间虽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廉颇坚守不战,战局陷入了僵持。
于是秦国展开了外交策略,首先热情接待了来求和的赵国使者,以此表示秦、赵已和解,防止其他诸国来援救赵国,并暗中将垣雍(今河南原阳西)割让给魏国,劝其不要救赵国。同时又施展离间计,让赵王以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替换廉颇为将。其后秦昭王以白起为上将军,秘密前往长平指挥攻赵,让王龁为其裨将,并严令军中保守秘密,以麻痹赵军。
赵括上任后,即刻命令赵军主动出击。白起首先令一只秦军佯败,诱使赵军追击至提前布好的垒壁之前,再以主力部队顽强防守,将赵军阻于坚壁之下。此时提前埋伏在垒壁两侧的两万五千人秦军穿插至赵军后方,对赵军形成包围之势,又有五千骑兵突入赵军之中。此时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同时秦军还不断以小股部队侵袭骚扰。赵军只好原地筑垒防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得知赵军粮道被断后,立刻征发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十五岁以上男子为军,增援长平,阻止赵国向长平输送援军和粮草。
至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内部已开始互相杀食。赵括以四只部队连番冲击包围圈,但都被秦军击退,赵括只好率领精锐亲自上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杀。主帅被杀又无粮草,四十万余赵军不得不向白起缴械投降。白起认为赵人不愿归秦,且降卒数量众多,一旦作乱便难以控制,便将四十万余降卒尽皆活埋,仅将二百四十名最年轻者释放。
将相失和
长平之战后,白起平定上党全境,并企图乘势一举灭亡赵国。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他将秦军分为三部,王龁一部攻占赵国武安(今河北武安西)、皮牢,司马梗一部攻占太原(今山西中部),自己则准备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赵、韩两国对此大为恐惧,于是派辨士苏代携重金游说秦相范雎,并告诉他,白起已战功卓著,若再立灭赵国之功,则其地位必居于范雎之上。况且秦国攻占的领土虽多,但却没有得到多少百姓。不如让赵、韩两国割地求和,也能让白起不能再立战功,范雎就能保持在秦国的地位。范雎听后果然向秦昭王建议,秦兵疲惫,可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让士兵得到修养。秦昭王同意了范雎的建议,于是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秦军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遂与范雎产生了矛盾。
身死杜邮
秦军从赵地撤兵后,赵王却采取大臣虞卿的建议,将约定要割让给秦国的六城献给了齐国,同时又与楚国修好、结盟魏国、拉拢韩、燕两国,以六国之力共抗秦国。对内也整顿国力、勤修军备,做好再次与秦国开战的准备。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九月,秦昭王决定再次攻赵,由于白起抱病,便以五大夫王陵为将攻邯郸。次年正月,王陵的攻击连连受挫,此时白起病愈,秦昭王决定启用白起,却遭到了白起的拒绝。长平之战后秦国国虚民饥时,白起要灭赵,经过修养后的秦国粮草充足,此时白起却说不能伐赵,秦昭王对此感到质疑。白起告诉秦昭王,长平之战后赵国对秦军感到恐惧,而如今的赵国同仇敌忾、守备充足,且又有盟友相助,实不易攻取。后秦昭王又派范雎去劝说白起,白起称病不肯应命。秦昭王遂用王龁攻赵,围攻邯郸八九个月,仍然不克,秦军在楚国春申君及魏公子数十万大军的攻击下,伤亡颇重。秦昭王第三次去请白起,让其带病指挥,但白起依然拒绝,并称自己不愿为“辱军之将”。秦昭王大怒,于是削去白起爵位,并将其逐出咸阳城迁往阴密居住,白起行至据咸阳西门十里的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时,范雎告诉秦昭王,白起对离开咸阳很不满意。于是秦昭王便派人给白起送去一把剑迫其自杀,白起不由感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地步!”,良久之后又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将他们全部坑杀,这就足够死罪了!”,随后拔剑自刎,其时为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人物影响
白起是中国战国时期唯一保持不败战绩的军事家,他的一连串军事胜利,为秦朝的大一统打下了基础。从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攻打韩国新城登上历史舞台,至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大量杀伤了韩、魏、赵、楚等国的有生力量,据清代学者梁启超统计,战国时期共战死将士两百多万人,其中一半为白起领兵所杀。尤其是“鄢郢之战”与“长平之战”,大大削弱了当时堪称强国的楚、赵两国的国力。其次白起树立了秦人对战争必胜的决心和勇气,诚然这与秦军功爵制的实行有很大关系,但白起的战无不胜坚定了这种决心和勇气。反之,则是其余六国对秦国军队的畏惧与恐慌。
同时白起创造的军事案例,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如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史书中作记载白起指挥的战役,可知其作战思想。

    其一,白起作战以对敌方有生力量的杀伤为主要目标。在先秦战争史上,白起创作了最多、最大的歼灭战战例,如“伊阙之战”“长平之战”分别歼敌二十四万和四十五万。同时为达到歼灭敌军,他强调追击战,如“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均通过对败军的追击,全歼敌军。

    其二,白起注重战前对敌我双方形式的分析,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对比。在《战国策·中山策》的《昭王既息民缮兵》一文中,记载了白起对“鄢郢之战”“邯郸之战”的分析。
    其三,白起用兵灵活多变,他会根据不同的作战对象选择不同的战法,如“伊阙之战”中他利用韩、魏联军各有异心,分而击之;“华阳之战”则是长途奔袭的代表作;“长平之战”则依托地形构筑营垒,采用了诱敌、分割、包围等策略。

人物作品
《宋史·艺文志》辑有《白起神妙行军法》三卷和《阵图》(又作《阵书》)一卷,署名白起撰。但宋以前未有此二书之记载,疑为唐宋年间伪作,今已亡佚。《<宋史>比事质疑》称应为唐时李靖所叙。
个人生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一文中,自述其为白起后人,并称白氏出自芈姓,为楚国公族,楚平王太子芈[mǐ]建之子胜被杀后,其子乙丙逃往秦国,因胜号白公,称白乙丙。白起即其“裔孙”。秦始皇感念其恩,将白起之子白仲封于太原,白居易的高祖白建为北齐五兵尚书,是白起的二十七代孙。
《新唐书》卷七十五《宰相世系表》则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被封于虞国。白乙丙为虞国公族百里奚之孙,白起为白乞丙的裔孙。后魏太原太守白邕[yōng]为白起二十三世孙,传五世后为白建。唐时宰相白敏中也为白起后人。
人物评价
历史上对于白起的军事才能评价颇高,《史记》有云:“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三国时期政治家刘劭《人物志》曾说:“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曾说:“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毛泽东曾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当然也有不同的意见,元朝文学家戴表元就认为白起只是借“秦势”成就了自己而已,他说:“而白起、王翦虽为善战,然不过纵燎于顺风,林果于垂熟,而凡其尽锐以为取胜之道者,皆其不可再用者也。”
也有学者为其冤死而鸣不平,东汉袁绍在上书中曾言:“尽忠为国,翻成重愆[qiān],斯蒙恬所以悲号于边狱,白起歔[xū]欷[xī]于杜邮也。”,晋朝文学家孙楚曾写过一篇《白起赞》,其中提到:“惟其歿[mò]矣,古今所叹。”,宋朝文学家苏辙对白起充满同情和惋惜,他说:“而起非特以怨不行,盖为之流涕也。”明朝黄淳耀则对白起坚持自己军事理念的精神给予了赞扬,其《卫青论下》一文中说:“至于干犯严主之怒,身首分离,而终已不悔,此无他,不胜不完,不可以冒而行之也。”
对于白起杀降,历代都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西汉思想家杨雄就说 :“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东汉思想家王符也对此有所谴责 :“世之臣以谄媚主,不思顺天,专仗杀 伐。 白起、蒙恬秦以为功, 天以为贼。”,宋朝诗人刘克庄则认定白起之死是上天对他残杀俘虏的严惩:“太息臣无罪,胡为伏剑鋩[máng]?悲哉四十万,宁不诉苍苍!”
现代历史学家孟祥才认为白起“缺乏以柔克刚的韧劲”,是一位“政治智慧短板的将军”。国学大师南怀瑾同样认为白起缺乏政治智慧,因此他说:“以将领而论,白起并不是一个好将领。”
人物轶闻
因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军降卒,后世民间流传对其的诅咒颇多,如《群谈采余》记载,吴山三茅观内,一条白蜈蚣被雷击毙,蜈蚣有一尺多长,背上有“白起”二字;《感应汇编》载,一屠夫杀猪时,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高僧传》记载,唐朝咸亨年间,道英法师住在京兆法海寺,秦庄襄王带着群鬼请求道英法师施食,其中有两个鬼便是白起、王翦,因在人间杀孽太重,便随秦王在饿鬼道受苦;《夷坚志》载,江南民女陈氏,从来没读过书,十七岁时患了重病,临死前突然对人说,她便是白起转世,因杀人太多,只能生生世世投生为女子,且寿命不超过二十岁,说完便闭目而逝。根据《异迹略》记载,陕西宝鸡一带,只要疫病一起,就会立“克长平四十万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武安副将司马靳”旗号祭祀,希望白起与其副手司马靳能保佑当地居民免于瘟疫。
后世纪念
白起自刎以后,秦地民众感哀之,自发地举行祭祀活动。唐代李吉甫撰 《元和郡县图志》与明代冯梦龙编著《智囊全集·上智部》,都有关于“白起祠”的记载。唐上元年间,白起被奉为“武庙十哲”,陪祀于武成王姜子牙的武庙中。后宋太祖嫌其“杀降”而取消其“十哲”资格,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增加配享武庙两庑的七十二员武将,白起居于“七十二人”之首。
2009年,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庄白起后裔在白起祠原址上修建了新白起祠,祠内“白起祠”匾已有800余年历史。2012年,世界白氏宗亲会——来自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十多个省的代表公祭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