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历史名人明星列表

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小说《封神演义》中玉鼎真人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姜子牙的同门师兄,弟子是杨戬。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道场在玉泉山金霞洞。镇洞之宝是“斩仙剑”。
他曾协助老子、元始天尊等仙会破诛仙阵,又在姜子牙被困瘟神之时及时到来,令徒弟杨戬到火云洞见了三位大帝,从神农之手求得升麻,解救三军于痘疹之厄。
人物生平
玉鼎真人,住玉泉山金霞洞,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阐教“十二上仙”之一,排行第九位。收个徒儿大大有名,即是大名鼎鼎的杨戬。看徒可知师,从其弟子杨戬本事来看,玉鼎真人也定是十二上仙”中的佼佼者。尤其他富有智谋,更是难得。大破诛仙阵,摘得通天教主四剑之一的“陷仙剑”,要知,元始分派摘取四剑之人,定有其过人之处的。
原著描写
同时玉鼎真人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在惧留孙破了赵江的地烈阵后。闻太师在黑麒麟背上,声若巨雷,大叫曰:“惧留孙休走!吾来也!”时玉鼎真人曰:“闻兄不必这等,我辈奉玉虚宫符命下山。身惹红尘,来破十阵;破两阵,倘有八阵未见明白。况原言过斗法,何劳声色,非道中之高明也。”这话只把闻太师说得默默不言。玉鼎真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很顾及同门之谊。在赵公明用定海珠先后打伤赤精子、广成子和道行天尊后,玉鼎真人依旧不顾危险抢来救助同门。其义气可见一般。就连受伤败回后,见同门黄龙真人受难,还亦然的派出了自己的弟子杨戬前去营救。
玉鼎真人道法高超,为人又义气,在《第五十八回子牙西岐逢吕岳》中,吕岳等人散布瘟疫,又是玉鼎真人派杨戬去火云洞求药救治众人。在在《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郁垒》中。杨戬把孟津事说了一遍,玉鼎真人曰:“此孽障是棋盘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盘三十里,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成气有年。今棋盘山有轩辕庙,庙内有泥塑鬼使,名曰:『千里眼,顺风耳』二怪,托其灵气,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千里之外,不能视听也。你可与姜子牙,着人往棋盘山去,将桃柳根盘掘挖,用火焚尽,将轩辕庙二鬼泥身打碎,以绝其灵气之根。再用一重雾,常锁营寨,如此如此,则二鬼自然绝也。”只听发生了什么事情,玉鼎真人便将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玉鼎真人见多识广。 
人物分析
玉鼎真人收有一个实力不在昆仑十二金仙之下的徒弟-杨戬,乃封神演义书中著名神秘人物、道号“清源妙道真君”的杨戬。玉鼎真人战绩较少,实力较难定位。若单凭其客观战绩为标准(斩杀过截教三代门人朱天麟),那其实力就相当普通。
可若换用推理法,凭徒论师为标准。则玉鼎当为昆仑十二仙中最强第一人。在封神演义书中,我们虽然完全可以确定玉鼎懂九转玄功。杨戬一身法力皆由他所授;但同样,我们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玉鼎他会这两门BUG法术。因为变化救黄龙虽由他授计,但实际执行的却是杨戬。
赵公明的定海珠打了别人,也打了玉鼎,玉鼎并没有拥有杨戬那般物理免疫的能力。“懂”与“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玉鼎真人法力高强、根行出色、悟性极高,绝对称得是足智多谋、见多识广。授计杨戬从余元处骗解药;指点杨戬除掉千里眼、顺风耳;暗中吩咐杨戬变化救黄龙真人;周军两次全体中毒他都来帮忙,并指点杨戬去火云洞找解药。而黄龙真人在两次中毒事件到场后,第一句问话内容“杨戬你师父来没来”,也透露了一个隐藏信息——这两次周营危机都被玉鼎真人事先算到,黄龙根本就是他邀来帮忙的。
神兵法宝斩仙剑
斩仙剑
封神演义原文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玉鼎真人祭起斩仙剑,诛了朱天麟,又来助杨戬、哪吒来战吕岳。
陷仙剑:诛仙四剑中第三把,位于诛仙剑阵西门,后破诛仙阵时后被玉鼎真人摘走。
人际关系
师祖
鸿钧老祖:玉鼎真人的祖师爷,三清的师尊,被世人称之为造神始祖。
师尊
元始天尊:玉鼎真人的师傅,昆仑三清之一,鸿钧老祖的二弟子,掌管的门下为阐教。
师叔伯
通天教主:玉鼎真人的师叔,三清之一,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的教派为截教,又被称为通天圣人。
太上老君:玉鼎真人的师伯,三清之一,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着阐教,又被称为道德天尊和老子。
同门师兄弟
十二上仙:广成子、赤精子、黄龙道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非十二上仙: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以及姜子牙、申公豹、萧臻、邓华。
弟子
杨戬:清源妙道真君,是玉鼎真人的徒弟,修成七十二变、九转玄功,因此有坚不可摧的金刚不坏身,无可匹敌的绝顶防御力,封神演义中,他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道行高深,远非其他同门可比,足智多谋,见多识广,言行得体,冷静灵动,最善辨明战机,伺机出手,极能客观品评对手优缺点,寻找最佳应战方式,且作战不图虚名,不充好汉,为获胜利不择手段(褒),从始至终就如同铁板一块,周身上下密不透风,天衣无缝,让敌人根本无从下手。他是原著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战场上的他是神话,战场下的他更是神话。
徒孙
金毛童子,杨戬的徒弟,玉鼎真人的徒孙,《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二童子曰:“你是谁?”杨戬曰:“吾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杨戬是也。”二人听罢,倒身下拜:“弟子不知老师到,有失迎迓。”杨戬曰:“二童子果是何人?”童子曰:“弟子乃五夷山金毛童子是也。”杨戬曰:“你既拜吾为师,你先往西岐去,见姜丞相就说:‘吾往夹龙洞出去了。’” 

普贤真人

 普贤真人,出自明朝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是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玉虚十二上仙之一,曾协助武王伐纣。
道场是九宫山白鹤洞,宝品拥有吴钩剑、三法金莲、长虹锁、太极符印等,座下收有弟子木吒,坐骑为黄牙白象(截教的灵牙仙所化)。
按照《封神演义》原著之中西方教暗指佛教的说法,普贤真人本为中土道人,有提到他后来入释化为佛教之神,修炼成普贤菩萨。其与慈航道人(观世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并列合称为“三大士”之一。
在《靖江宝卷》之中又称其为“白象星君”。
人物生平
《封神演义》:普贤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二代传人,玉虚十二上仙之一;人物原型本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封神一书原文中也提到了普贤真人后来入释为佛,封神之战结束后,最终修炼成为普贤菩萨。同时也是阐教十二上仙之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另外两个为: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慈航真人(观世音菩萨))。在《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章节名称“三大士收伏狮象犼”,“三大士”所指的就是佛教之中的三大菩萨。  
普贤真人的徒弟是阐教三代弟子之中的“木吒“(陈塘关总兵李靖的次子),有师传法宝吴钩剑,因伐纣有功,封神榜上无名,最终肉身成圣。
道场所居之处于九宫山白鹤洞,其有镇洞法宝”吴钩双剑“,可阵前斩人,锋利无比,后传于弟子木吒伐纣所用。普贤真人曾奉燃灯道人之命,去大破截教十绝阵之一的“寒冰阵”,用吴钩剑斩杀了袁角天君,为阐教除去一个祸害。后被截
普贤真人
普贤真人
教三霄仙子以强大法宝混元金斗擒捉,困入九曲黄河阵之中,和其他十一个仙人一起遭遇了削去顶上三花与胸中五气的劫数;法力尽失后,在截教万仙阵之中恢复了法力,并修炼出强大的法身能力“八首六臂”,收得坐骑黄牙白象(万仙阵中收服的灵牙仙)。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慈航真人这三名仙人合称为“三大士”,并在截教的万仙大阵之中收服了各自的神兽坐骑。 
角色战绩
闻仲太师讨伐西岐,到金鳌岛请来截教十天君,摆下十绝阵,普贤
真人大破寒冰阵,击杀袁角天君;决战截教的万仙阵时,用盘古幡大破两仪阵,收服灵牙仙为坐骑白象。
战绩、成就总结:其破寒冰阵,杀袁天君;破两仪阵,收灵牙仙为坐骑白象;决战万仙阵,联手文殊、慈航,斗平金灵圣母,败给三霄娘娘,封神之战后为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
玉虚十二仙
十二上仙,是明朝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之中的十二名上仙,是阐教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位弟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的合称。
也被称为十二代上仙、十二弟子、仙首十二、玉虚十二仙、昆仑十二仙、十二金仙。

道行天尊

 道行天尊,是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里的虚拟人物,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仙人。
其道场是金庭山玉屋洞,门下弟子有韩毒龙、薛恶虎、韦护(韦陀菩萨),法宝为降魔杵、盛粮的宝斗等。
人物角色设定
元始天尊的弟子。修行于金庭山玉屋洞。门徒三个韩毒龙、薛恶虎与韦护,前两个徒弟被燃灯派往十绝阵内送死。
本人战绩较少,相关能力比较难定位,不过参考其徒弟韦护在战场上强悍的战斗力,道行天尊的根行、悟性、法力应该都是上乘。相关战绩两次,被赵公明打、被三霄拿。不过从后来元始天尊派他去取绝仙剑可以看出,元始天尊对以这个徒弟还是很疼爱的。
神兵法宝:宝斗。碗口大一个斗,盛有一斗米。曾于魔家四将围困西岐时由韩毒龙、薛恶虎带到西岐解断粮之危。原著描写:三济仓连气楼上,都淌出米来。
降魔杵:此宝拿在手中,轻如灰草;打在人身上,重似泰山。曾打死吕岳弟子杨文辉、潼关守将余化龙长子余达。原著:曾经锻炼炉中火,制就降魔杵一根。
绝仙剑:诛仙四剑第四把。位于诛仙阵北门,诛仙阵被破,被道行天尊摘走。于万仙阵中,屠戮截教门人。这般兵器难当其锋,咫尺间斩了二十八宿,刹那间九曜俱空。原著: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金仙血染裳。
主要弟子
韩毒龙、薛恶虎、韦护(即韦驮)。法宝:降魔杵(赠与韦护)。主要有三个弟子:韩毒龙、薛恶虎和韦护。韩、薛两人在十绝阵中殒命。韦护后来是三教护法全真,兵器为降魔杵。韩、薛二人受封为甲子太岁部下增、损福神。后韦护。姜子牙封神后,门下道友只剩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雷震子和韦护。七人不愿为官,与武王和姜子牙等告辞归山,后此七人肉身成圣,成为三教护法全真。
十二金仙
十二上仙,是明朝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之中的十二名上仙,是阐教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位弟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的合称。
也被称为十二代上仙、十二弟子、仙首十二、玉虚十二仙、昆仑十二仙、十二金仙。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道教天神,最早为道教上清派尊神,三清尊神之第二位。全称“太上玄皇高圣元气所成灵宝天尊上清妙有上帝玉晨大道君”,灵宝派称“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简称“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玉晨道君”。号为“灵宝”,名为“经宝”,专门讲述道教经书。
道教认为灵宝天尊是道的化身,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道观之“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多手捧如意。天尊的神诞之日是夏至,官府与道观于是日祭祀,但民间大多认为是八月初一,俗称“官祭夏、民祭秋”。一说八月初一,是天尊下降之日。

源流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称,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辉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灵宝天尊是大道化身之一。《大洞真经》云:“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玉宸之精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广宣经箓[lù],传乎万世。”《云笈七签》卷三亦云:“玉宸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炁[qì]。”
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位尊
陶弘景编写的《真灵位业图》列灵宝天尊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
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后,上清灵宝天尊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侍卫三十万。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形象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虞舜

 舜(约公元前2187- 约公元前2067),黄帝八世孙。名重华。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姚墟位于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故舜帝是今河南濮阳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
建立有虞国(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零陵),谥号为舜,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成为推动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重要推手,成为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文章整理:renwujianjie.com)
人物生平
舜: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离娄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舜后胡公妫满封于陈,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徙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代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 《姓解》记载:“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
《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尚书》云:“德自舜明。”《尚书·尧典》记,舜 “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
《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里说的舜和虞帝,史称虞舜,又称舜帝、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是上古五帝之一。
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谐,其和谐之道内涵十分丰富。
传其称号为有虞氏,姓妫氏姚 ,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因国名“虞”,故又称虞舜。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 帝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一说今鄄城历山,一说今济南千佛山)渔猎于雷泽(今属山东菏泽),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制作日用杂品,在顿丘(今河南浚县)、负夏(今山东兖州)一带经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大。
他在历山耕田,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即聚集成一个村落。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帝尧年事已高,欲选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舜,于是,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观其德;又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皆治,乃命舜摄行政务。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另见舜文化、虞舜文化。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地,后世子孙便以居地为氏,称姚氏,世代相传,史称姚氏正宗。因而史称姚、虞、陈、胡、田为"妫汭五姓"。东汉在中央政府任尚书的妫皓也改回本族最早本姓的姚姓。
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传去世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
“从夏开始,夏朝的世系非常清楚,十七个王。”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专家组认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国文明的起源远在其前。”
禹与舜不可分割,当一些人还捧着顾颉刚先生“考证”的“大虫”来质疑我国上古文明史时,岂知,在尧舜禹之前的2000-3000年,我国已经有了仰韶文化较大规模的城(如郑州的西山古城)。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这段时期里面(“这一段用历史传说来说大约就是尧舜那个时代”),古城已经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古城林立;一些陶器、玉器上的符号“如果说和文字没有关系,恐怕就不好讲了”;中国也出现了礼仪性的大墓;出现了含锌的铜基合金和含铅的铜基合金,也就是出现了黄铜器和青铜器。“到夏代的时候,青铜器就普遍使用了。” 上述四项,就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的标志。
名字
双瞳说:舜两眼都是双瞳仁,故名重华。《尚书纬·帝命验》记“姚氏纵华感枢。”郑玄注:“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
家境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
闻名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 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重用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接位疑云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由于尧帝年老,故而德虽为天子,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过渡放权,将权力逐步过渡于舜。也即舜摄政此指部落联盟首领之政的事情。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
《竹书》又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舜执政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
政绩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
舜在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因此决定威望很高的大禹为继任者,并由大禹来摄行政事。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
孝悌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家谱
《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注释: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
主要功绩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 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代追尊
西汉末年,虞舜后裔王莽篡汉称帝,建立“新朝”,设“九庙”,追尊虞舜为“新始祖”。《汉书》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三曰陈胡王统祖穆庙,四曰齐敬王世祖昭庙,五曰济北愍王王祖穆庙,凡五庙不堕云;六曰济南伯王尊祢昭庙,七曰元城孺王尊祢穆庙,八曰阳平顷王戚祢昭庙,九曰新都显王戚祢穆庙。
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总部设在香港,是姚、虞、陈、胡、田、袁、孙、陆、车、王等十多姓联宗的国际性宗亲联谊组织,自1982年起每年轮流在各地举行国际大会,前身为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
1982年8月间,由香港至孝笃亲公所发起,在香港举行首届世界至考笃亲舜裔联谊年会,决定筹组世界至孝笃亲公所。
1986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七)为舜帝诞行4377周年纪念日,在台湾举行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扩大大会。加强联系,促进世界大同,发扬异姓同宗舜裔宗亲联谊精神。决定每年轮流在各地举办联谊大会;不设固定会所,在每届联谊会所在地设秘书处为联络中心,负责处理会务。主办方称,此次公祭大典邀请了陈、李、谢、唐、徐等姓氏的舜裔宗亲代表,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马来西亚陈氏宗亲总会、柬埔寨舜裔宗亲陈氏宗亲总会等发来了贺信。
1992年10月,在吉隆坡举行第9届世界至孝笃亲舜裔联谊大会,决定易名为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并接纳由马来西亚陈氏宗亲总会为联谊会制订的会徽、会旗和会歌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于。1982年在香港举行,盛况空前。之后分别由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
1999年4月21至23日,世界舜裔联谊会第13届国际大会在河南长葛县隆重举行,这是该组织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如今已举办了10多届,影响很大。
人物争议
生地
争论一:姚墟——相传为舜出生地,据唐《括地志》记载的方位故址在今万里母亲河黄河北岸的河南濮阳。另一说法在余姚,一说在今山东菏泽,还有说法在浙江上虞。
《史记》载,舜的父亲“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亦载:“生舜于姚墟 。”《竹书纪年》亦曰:“生舜于姚墟。 ”以上三文献均言舜生姚墟。
考古学家认为 ,姚墟应该在山东菏泽一带,因为舜主要活动于菏泽一带。
争论二:诸冯——一说为山东诸城,据《炎黄氏族文化考》、《孟子·离娄》、明《职方地图》、清乾隆《诸城县志·古迹考》、《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中国史稿》(郭沫若著)、《中国历代帝王录》(杨剑宇著)皆言诸城诸冯乃舜生地。二说为山西临汾,据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又 诸冯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 ,盖即此。”现存舜庙,1974年毁于洪水,后西迁至现潍河西岸。
治都
争论一:舜都蒲坂——即山西平阳,
唐代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
《宋永初历山记》亦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说:“舜都蒲坂,今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
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争论二:舜都潘城——即河北涿鹿
《水经注》曰:“漯水经潘县故城,或云舜所都也。”《括地志》云:“舜都在怀戎县,县北三里有舜庙,外城有舜井。”《史记》也曰:“舜,冀州人,居妫汭。”
历山
争论一:济南市千佛山
济南古称历下,因历山而得名,见于《春秋》,来 源最早。另外,舜耕于济南的历山,历代盛传,多见于记载。北魏史学家魏收曾任齐州太守,赋《登齐州舜山》诗一首,今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则记载说:“(历城)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北宋著名学者曾巩,熙宁五年(1072年)任齐州知州,作《齐州二堂记》一文,文中驳斥了郑玄的历山在山西的说法,指出历代地理图纪都说齐州的南山(千佛山)为历山,是舜耕作的地方。曾巩以为这是可信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历山虽在济南,但并非城南的千佛山。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记云:“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东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绝,云是舜东家之井。”舜井原在一居民院中的东屋里,冲门大方桌下,有一口井,水面上露出一块不足一米的小山头。1976年济南市冶金局宿舍建设中,此古迹已湮 灭。1976年,济南以舜字命名的地名、店名仍然很多,舜耕小学、舜耕中学、舜耕路、舜井街、舜井等皆可考究,可见舜的影响之深
争议二: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历山
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寰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河滨、雷泽、历山均在菏泽境内。《左传》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商时天下分为九州。鄄城属古兖州之域。
争论三:山西省永济市中条山
舜都蒲坂南之历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南的中条山西端,舜所耕处,今历山村在(今划归芮城县)。永济历山是古籍记载最早的历山,山北面有“二妃坛”,为祭祀娥皇、女英处,又称娥皇女英陵。
《史记·五帝本纪》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东汉郑玄说,历山在河东。此河东即山西永济(古蒲州),汉为河东郡治,郑玄为东汉人,史学界多认为郑玄河东即此。永济历山见于史籍最早,《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历山也,在今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郦道元《水经注》独云: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郦道元评其他地方历山云:“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
争论四:山西省沁水县历山
《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总面积为4000亩的绝顶平坦,天然绿色草地如毯,山巅有舜耕历山遗迹、古庙碑记、南天门、斩龙 台等胜景。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门,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遥望黄河。夜晚登坪,可观星辰,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山道中,鸟语撩心,花香醉人,奇趣无穷。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加之新增建了野人山庄、蒙古包等景点,使游客登山览胜,留连忘归。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
争议五:安徽省池州市历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尧帝前来拜访,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愠怒而去。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即尧渡镇)。“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吟诗作赋,写景抒怀,在千百首诗词中,北宋政治家、文学农范仲淹《舜祠》一诗写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后人将导真观前的一口大雨不积滴水、常年干涸的石池命名为“舜池;随首千百年的物换星移,寻真观、草规庵及舜祠早已废圮,唯尧池、舜池却依旧是史料记载的风貌。
争议六:浙江省永康市历山
山中建有舜池等有关“舜”的相关景观,暂未发现有历史资料相关
争论七:浙江省余姚市历山
余姚上虞两地为发行舜帝古迹最多的地区
雷泽
争议一:山东省菏泽东北
雷泽在山东菏泽东北,又名雷夏泽。北魏时,“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自宋代黄河常于曹、濮一带溃决后,雷夏泽即为黄河泥沙所淤涸。雷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据《金史·地理志》载:贞元二年(1154年)雷泽降为镇。从此不再设雷泽县。雷泽又称雷夏泽,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雷夏即泽,雍、沮会同。”《地理志》曰:“在济阴城阳县西北。”《括地志》曰:“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渔雷泽。”汉代始设成阳县,晋代改名为城阳,隋代更名为雷泽县。”雷泽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境内,其地在今之旧城乡。雷泽县古代属濮州,濮县旧址在今河南范县濮城镇,古代的雷泽位于旧城乡与濮州之间,今考证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一带,菏泽现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的简称,菏泽的名称来源藉此。
据考证,此说最正确,舜主要活动于菏泽周围一带。
争议二:山西省永济市南
雷泽一说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雷首山。蒲泽在历山即吴山之东而不在西,有一雷首山,但山下无泽。使雷泽山西说失去了事实依据的支撑。
争议三:甘肃省平凉地区
雷泽即关山天池。陇山山脉。又称六盘山,六盘山为汧水源头,汧水入渭河。所以古人又称陇山为汧山或岍山。也写作丱山,误作关山。关山在上古又称吴山、吴岳。《大荒东经》中讲雷泽在吴西,应是吴岳之西。考古学家范三畏先生据此考证,今甘肃平凉地区庄浪桃木山西麓朝那湫即雷泽。另外,庄浪县与伏羲、女娲活动地域古成纪(即天水市秦安县)和大地湾遗址(秦安县)相临;朝那湫有许多神秘之处,如有许多独石散布于周围、人为引水则水位下降、天上无飞鸟、技术人员测量得出没有深度的结论等等。在秦代时祠祀华山以西的七座名山四条大川中,名山有吴岳,名川有朝那,朝那是湫渊的代表,地位与长江、黄河并列,可见朝那之重要。
争议四:太湖
陵墓
1.湖南省永州市舜帝陵
系中华民族尊祖祭 舜之地。夏代始于九嶷大阳溪置陵建庙,秦汉迁于玉琯岩前,明初移至舜源峰下。后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斥巨资进行修复,恢复明清时期风貌。然随拜谒观光人数增多,陵区渐显促狭,扩建呼声日增。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四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尊祖爱国、传承文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主题,于翌年举行个省公祭大典。同年九月十七日,以加强舜帝陵建设与保护为宗旨的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成立。为适应全省祭舜大典及谒陵观光者需要,遂决定扩建舜帝陵 。基金会与省直有关部门、市县人民政府,迅即着手规划设计。规划总用地四百三十余亩,总投资四千五百余万。扩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二千六百万,将山门改建成祭祀殿,增建连廊、角楼、碑廊、厢房等,新增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祭祀殿外原玉带桥三桥并为一桥,两旁新建拱桥各一座;祭祀殿外广场三万八千平方米,其中麻石广场一万五千五百平方米,植草砖广场九干五百平方米;新建停车场一万三千平方米;新建仪门一座。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为确保一期工程在全省祭舜大典前完厂,工程指挥部殚精竭虑,科学调度,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精心施工。为解决建设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募捐,各个市州慷慨解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同年八月二十日,一期工程竣工。同年九月十五日,湖南省祭舜大典在舜帝陵顺利隆重举行。
舜帝陵位于舜陵景区,是九疑山风景区的目标人文景观,是九疑山风景的目标人文景观。是我国最古老的陵 墓。舜帝陵陵区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600余亩。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余亩,气势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占地2464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重院落,五进建筑。陵庙内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陵庙外有长200米的神道。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国仅有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疑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
2.山西运城舜帝陵
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庙。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 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
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浙江上虞舜帝庙
《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古通虞)乐,故曰上虞。”《辞源》亦记载:“上虞今县名,地名虞宾,舜避丹朱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是舜的后代封于上虞。《路史》云:“舜之支庶或食上虞。”《越中杂识》记载:“虞舜子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故曰上虞。”(明·万历县志)称:舜述之在上虞者遗迹之多,意者南巡时或驻跸之故地涉方后,或为子庶之封邑,民感其恩,子孙思表其德。在唐以前,上虞由舜的子孙建立家庙,对舜祭祀。
到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百官里人集资,在百官上街堰头附近建起了舜帝庙。到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和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又多次重修。使舜帝庙成为气势壮观,建筑雄伟的名刹。曾
被称为浙江两大祀之一。浙江两面大祀:一曰禹庙在绍兴;一曰舜庙在上虞。
舜帝庙宽约23公尺,为五开间,山门前有荷花池,石拱桥。庙径深约100多公尺。第一进为舜帝殿;有虞舜全身坐像。虞舜姓姚,字重华,因双目重瞳,故又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尧曾叫舜到大森林里,老虎碰上不咬他,毒蛇碰上不避他,在狂风暴雨中行走不迷路。第二进为太祖殿。舜的太祖父名句望又名句芒,他因开始播种有芒的作物,因此被子历代崇奉为祭祀的春神,人民期望年年丰收。第三进为四岳殿(舜任用之大臣)。每一进均有戏台,二边为廊房。庙内有石雕、砖雕、木雕、浮雕。飞檐龙顶等能工巧匠之绝作。庙前有重华石,击之有声。庙北有舜井,东西各一,均有涌泉。
遗迹
舜柯山
江苏无锡的舜柯山,是尧、舜、禹三王中舜的故乡。
据考证,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舜的遗迹。
在舜柯山上,人们发现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是舜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
据考证,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太湖流域发展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稻谷是主要农产品。传说中的舜,生性敦厚,宽厚仁爱,村民们都愿意和舜接近。舜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如何插秧种稻。在舜柯山上,有一块“舜皇锄印石”。民间传说那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而留下的。
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门前两棵银杏树,树围甚巨,需四人合抱,可见庙宇历史悠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老人们说,那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而留下的。
后来,舜出走到山西一带,那是有原因的。相传舜少年丧母,其父无能无德,娶后母。后母为人阴毒,生一子后,便处心积虑想害死舜。那一年,后母在舜住的茅屋上放了一把火,企图烧死舜。舜为了不让后母背上杀子的恶名,不让父亲为难,毅然决断离家出走,辗转来到了黄河流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王“禅让”的故事。
(1)传说
相传上古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无锡斗山之下。
斗山有舜帝美丽动人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间流传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劳动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上天给他送来了风调雨顺的天气,还差遣大象为他耕地,燕雀为他衔谷播种。他爱护人民、造福于民:“润天地、识气象、怜众生、护万物、爱禽兽、睦友邦”,倡导“天人协和、万物共荣”之公德。
舜还勤勤恳恳协助尧帝治理天下,埋头辛苦工作28年,受到尧帝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作为接班人,把部落联盟首领(帝位)禅让给舜,开创了上古史上所称的“唐尧虞舜”太平盛世时代。
也许此事仅是传说,但千古流传,“舜柯天子坐龙亭,天下百姓享太平”的民谣仍在广大群众中传颂。斗山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斗山西北有舜帝居住过的“西舜城”(宋时称西舜乡),东北有“东舜城”,西北澄江镇有舜帝井,西有舜柯白荡遗址和遗迹等人文景观。斗山还建有舜帝殿,内有舜柯天子塑像。
(2)疑古学派评价
上世纪初,疑古学派认为,尧舜禹的传说出现较晚,而尧舜更晚于禹。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确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虽为传说,但自有其历史价值。有学者特别指出,舜任命“八元”、“八恺”和等人,各有执掌,反映出部落联盟议事会已经开始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构。说明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舜的传说,有助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
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东汉以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有关追踪“舜耕历山”的故实,辨析“历山”等地之具体所指,在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古籍注解中,可以说不绝如缕;在各种舆地之作乃至方志之类的文献中,也时有所见,并且绵延直到现代。
三分石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相传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 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舜王碑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
皋陶墓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 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舜死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
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众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
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
济南舜井
早年间济南老城的南门名舜田门,是因为古史称大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历山又曾名舜耕山和舜山,只是到了唐朝以后才俗称千佛山的。
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弟多方迫害他。他们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们称之为舜泉,也叫舜井。
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的记载才明确说它在此处。宋代习称它为舜泉,并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成为著名的景观。舜泉的形状多次变更,唐代曾在泉上砌成两个井口,后来仅留一井。1976年井口上挂着一条铁链。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降伏了一条破坏河道的蛟龙,锁在井内,并说待到铁树开花时才释放它,这一传说有可能是当年舜庙中的道士们炒作的。
舜井后有院落,称舜祠,或称舜庙。由丘处机赐名为“迎祥宫”。有石碑为考。
舜井原在南门大街的舜庙中。舜庙在大街之西,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满院松柏苍翠,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列入济南十六景之一。庙内有元代济南状元、史学家张起岩撰文书写,由著名文学家张养浩额的迎祥宫石碑,因是济南两大乡贤合作的珍品,被誉为济南镇府之宝。
随州舜井
1996年4月11日,时任规划设计院院长郭国安、设计员杨业平等人开始了寻找舜井碑的过程。当时,郭、杨等人先是来到南郊前进村,找来该村一组队长孙春政作向导,顺着白云湖大坝向上寻访,后来到一个叫舜井冲的地方,在此偶遇放牛的王成玉老汉和苏金寿婆婆,彼时,两人均已六十多岁。老人将郭、杨等人引至舜井遗址旁,说起儿时经历。王老汉谈起青年时在舜井挑过水,苏婆婆说她儿时在井边洗过衣。那井口直径约有两米,砌成四方青砖台基。井上有亭,称之舜井亭。亭内有碑,上书斗大“舜井”二字。舜井冲山顶有庙,谓之舜井庙。庙在1955年被拆,亭在1966年被毁,井在文革时期被填。
半个世纪过去,随州城沧海桑田;昔日放牛的舜井冲,早不见牛欢草肥;如今已被幢幢高楼所掩盖。据文物部门的同志分析,那舜井遗址该是在市国税局大院之内。
庆幸的是那块舜井碑失而复得。据苏金寿婆婆讲,1957年她儿子结婚时,为填平自家门前的场地,将一块碑搬至堰塘边作了过桥石。村人往来,皆从碑上走过;妇人洗衣,这碑又作了捶衣板。村中老人多不识字,也就不知这碑的珍贵。接着又是十年浩劫,年轻人纵然识字,但文物被视作封建流毒,舜井碑被众人踩在脚下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时间又回到1996年4月11日,郭国安、杨业平等人听说碑石尚在,便随苏婆婆来到她家塘边,只见一块长约1.5米,宽约0.8米的青石板平卧在水边,心中大喜:难道这真是石刻舜井碑吗?二人蹲在水边,用手触摸碑的底面,确有凸凹不平感觉。这时,队长孙春政叫来几位田里干活的农民,从水中抬起石碑,洗净淤泥,碑上“舜井”两字显露出来,众人惊讶万分。字为颜体,斗方之大,笔力遒健,刚正苍劲,法度严谨,气韵典雅。
如今舜井碑保存在市规划设计院,可惜断裂为两半。据专家鉴定,这块舜井碑为宋代碑。史料记载,舜井确为舜帝所掘,但井旁石碑,先为先秦时期随州县令所立,后秦碑遭毁,宋时续立新碑。当时还找到了碑座,碑座为锥形,中间有楔口。据说碑座现仍遗留在白云山中。秦碑虽毁,宋碑尚在,实为随州文物史上之幸事。
舜帝的故事
湘妃泪
舜帝陵庙遗址舜生在平阳西南数百里一个小小村落的农家中,他的体形有非常奇异的地方,他眼内瞳子都有两个,他的掌心纹路象个“褒”字,他脑球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口大可以容拳,龙颜面目角,取名叫舜,舜是一种花卉,他的号就叫华,排行老二,就叫仲华(与“中华”谐音)。可惜不久他母亲去世,他后母性情悍戾,尤其是他的弟弟象出生后,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舜在家中常只能看着后母所生的三个儿女喝饱吃足,他只能枵腹而寝。然而不管后母如何待他,他总是笑脸相迎、谦谦如也。有一年冬天,气候大寒,舜身上还只穿两件单衣,瑟缩不堪,邻里秦老汉实在看不过去,出面干涉,并希望虞家能送舜去读书,但家中却坚持要舜放牛,好在教书先生善良,在秦老汉的帮助下,舜一边放牛一边学习,他从先生那里知道:一个人虽有聪明睿智之质,经天纬地之才,仁圣忠和之德,但是“学问”二字终究是不可少的。要求学问,必须读,要能读书,必先识字。他也悟出为人要诚实,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这年过了残冬,舜已经十六岁了,生得高大,俨如成人,从此开始艰辛的耕作,后母规定他一天到晚都必须劳作,连中餐也不准回去吃,有人问他,他答道:“农家以节俭为本,一日两餐足矣,何必三餐?”他渐渐得到当地人的敬重和称誉,但舜无缘无故被三次逐出家门。这其中日子虽然清苦,但舜却加紧学习,包括师事八岁的儿童蒲衣子。他从蒲衣子那里学到许多运动的道理,包括足的容宜重,手的容宜恭,目的容宜端,口的容宜止,声的容宜静,头的容宜直,气的容宜肃,立的容宜德,不偏不倚,无懈无情。
舜的道德修养越来越高,他多次耕作的历山地方人越聚越多,已由一个荒僻的地方,成了个大都会,但他却仍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一日田间劳作时,他以鸟为例,信口而歌:“涉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歌罢,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年舜已经三十岁了,
也就在这时尧帝已深知舜的为人,终于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出嫁前尧帝嘱咐两个女儿:“大凡为妻为妇之道,总以‘柔顺’二字为最重要。男子气性,刚强的多;女子气性,假使也刚起来,那就不好,夫妇之间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协力,遇到这种情况,为妻的总要见机退让。”完婚之后,舜带着两个妻子回见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绝,而他那后母生的弟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的绝色姿容,竟起了不轨的心思。娥皇女英嫁给舜之后,过起了艰苦的生活。象念着两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时候找嫂子闲谈,希望用吊膀子的方法来勾引嫂子,娥皇女英是聪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越是如此象便越是有心,竟觉得只有杀死舜,才可将嫂子抢到手。象通过母亲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后放火烧屋,用泥土封井,妄图把舜烧死,把舜封在井中闷死。每次娥皇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来,舜总是不记前嫌。
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尧对舜更加欣赏,终于尧把舜召到京城,开始委舜重任,舜大举推荐人才,舜于是“宾于四门,纳于大麓,烈火风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于是尧死后,舜即位为天子,定都于蒲阪。
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他规定各部落君长定期来蒲阪朝见天子一次,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随扈以外,娥皇女英都随行照顾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爱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沾。这年盛夏来到洞庭湖,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继续南巡。
这晚,女英忽然梦到了舜帝,不象个天子模样,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对她说,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伤,人生在世,总有一日分散的。女英醒来,非常焦灼,惦念舜帝,急急告诉娥皇,娥皇口中虽说“妖梦是不足为凭,只怕你平日挂念极了,做的是心记梦,你放心吧。”但内心也十分焦灼。不久,果然传来了舜死在苍梧山的消息,还带来了舜帝给娥皇女英的遗嘱:“汝戒之哉!形莫若缘 ,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听到噩耗,觉得一切希望都已不存在了,那么多年的艰苦奋斗,那么多年的恩爱相亲,都一去不复返了。娥皇女英浑身哆嗦,哭了好几回,身心受着火一般的煎熬。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伤,健康也受了损害,眼泪渐渐地哭干了,一滴一滴的鲜血从眼中流出来。这晚浓雾渐渐地把整个君山罩住,天空中闪电一道急过一道,云越积越厚,天空好象要倒扣下来,突然间狂风卷着暴雨呼啸而来,洞庭湖掀起层层巨浪,都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倒。娥皇女英一片至诚的思念、悲痛终于感动了上天,天神将她们流出的眼泪,流出的血泪都一点点收集起来,都把它们洒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在这狂风暴雨中,娥皇女英突然间头脑是那样地清醒。突然间明白好象舜正在召唤着她们,两人都好好地修饰打扮了一番,就像是迎接远行归来的舜一样,携手投入洞庭湖中。顿时风停雨住,波澜不惊,君山上那丛丛翠竹都浸染上斑斑点点的泪迹,成了二妃对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征。
大禹斩龙
鬼斧神工世所无,镌龙雕凤巧凿涂。移来蓬莱三仙岛,锁擒龙蛟入玉壶。禹伯成就千秋业,氤氲瑞气满陵都。位于舜源峰附近的紫霞洞内的奇观颇有来历,千百年来流传着禹王斩蛟龙的故事。
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后有个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样。二妃死后,她们的侍女捧着石匣回京交给了禹王。禹王打开石匣,拿出里面的遗书,上写着,三十年前,禹凿龙门之时,有一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这条龙角尖直立,角上长有绿毛。舜曾等了三年没见它。舜嘱禹一定要除掉这条蛟龙。大禹看完遗书,气愤填膺。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罗地网,大力神应龙下天湖池去擒蛟。可恨那蛟龙就是不出洞。大禹急令用火烧。于是,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烧死了老蛟龙。青石岩也烧成了紫红色,在阳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样美。激战过后,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罗地网,谁知绳子解不开了,那天河、北斗、游龙、狮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所以,紫霞岩的石壁上,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观,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条绿角龙头,龙口里倾泻出天河泉水。据说,这就是跑到洞口被烧死的老蛟龙。那蛟龙死后,皮肉化成了肥土,肠子掉到紫霞洞底,弯弯曲曲,盘旋九转,变成了一条阴河,河水哗哗奔流,清而不浊,这是因为龙喝的是天湖池里的天河水,人称为“九曲黄河”。那龙骨,碎成颗颗骨珠,被山风吹进洞底,滚进九曲黄河之中,被河水浸蚀打磨,变成了洁白晶莹、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灯笼一照,像颗颗红透了的杨梅,故谓之为杨梅石。
文献记载
《竹书纪年五帝纪》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墨子》: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管子》: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
《二十四孝》舜也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主角。
《韩非子》之《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史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与喾、俊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中。《礼记·祭法》云“殷人褅喾”,而《国语·鲁语》则云“商人褅舜”,三国韦昭认为“舜”当为“喾”字之误。殷墟甲骨卜辞载商人高祖夔,据王国维考定,“夔”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喾、夋二神,同见于《山海经》神话中,唯“夋”写作“帝俊”,为全书中最主要最显赫的一个上帝神。“帝喾”只偶尔提到两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是“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已可论定。(可参阅《山海经》郭璞《注》、郝懿行《笺疏》、毕沅《新校正》、王国维《殷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卜辞通纂》、袁珂《山海经校注》)。
其后唯“喾”与“舜”进入历史文献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商远祖地位,大都说他与简狄因玄鸟生契。舜除《国语》(韦昭已改为喾)中仍保持其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献皆与尧并举,成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后因与夏禹、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帝喾便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中(见《大戴礼记·帝系篇》)为少昊之孙,成为与颛顼并列两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编排为尧,挚、契、稷之父,即尧族、商族、周族都成了他的子孙。因为此世系编成于周代,所以把周稷列为长子,商契列为次子,就把这原来对立的主要的东、西两族融合成亲兄弟了。可见帝喾在民族融合中被安排的地位相当重要。到《五帝德》提出第一种“五帝说”,他便为五帝之一;第二种、第三种两“五帝说”没有他;第四种“五帝说”又有他。至于他与高辛氏的关系,正如颛顼和高阳氏的关系一样,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为一的,以后遂成了历史的定说。
帝喾,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斤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帝喾陵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25公里的高辛集。现存墓地为一高大丘,长200余米,宽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禅门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现仅存明代碑刻一通。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又称作“骊山老母”,是由女神崇拜而塑造出来的一位女仙形象,被陕西临潼一带人视为女娲娘娘的化身。
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对骊山女的记载,《 史记 》 记载骊山女为秦国祖先,《汉书》记载骊山女在殷周间为天子,骊山女的这种显赫历史地位,促使她在后世很自然地被人尊为骊山老母。
黎山老母是道教崇奉的女仙。她不但出现在很多民间传说中,还是很多小说中的人物,比如《三宝太监下西洋记》《八仙传奇》《西游记》等小说中。直至今日,骊山附近的人们,还保留着许多自古相传的供奉骊山老母的传统习俗, 并由此形成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人物起源
史料记载
据 《史记·秦本纪》载 “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表明骊山女为秦国祖先,在西周开国时为“保西垂”立下过汗马功劳。《汉书. 律历志》将骊山老姥称为 “骊山女”,认为她是一个帝王,故曰 “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遂以为女仙,尊曰老姥。”
《史记》和《汉书》自古以来被国人奉为纪传体史书中 的二部权威著作。《 史记 》 记载骊山女为秦国祖先,《汉书》记载骊山女在殷周间为天子,骊山女的这种显赫历史地位,促使她在后世很自然地被人尊为骊山老母。

道教女仙
黎山老母是道教崇奉的女仙。《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引《集仙传》记载了她的故事。略云:“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筌[quán]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李筌,道号达观子,陇西县人,少慕神仙之道。他称自己曾在嵩山隐居多年,于虎口岩石窟内,寻得上清道士寇谦之所藏绢本《黄帝阴符经》。可惜抄读数千遍,都不能知晓其中义理。后来他云游至秦地骊山境内,偶遇一老妇为其讲经说法,这才通晓要旨。李筌自叙中提及的老妇便是黎山老母。

相关传说
黎山老母最早出现在殷朝时期的传说中,相传纣王随两位大将到骊山女娲宫进香。当地人把骊山老母看作女娲,而且纣王曾在骊山上的女娲宫朝拜。纣王见骊山女仙圣像容貌端丽,便在行宫壁上作诗一首。语言轻狂不恭。骊山女仙回宫后看到这首诗,知道纣王失德、气数将尽,便招来轩辕坟中千年狐狸、九头雉鸡和玉石琵琶三个精怪,令其到下界托身宫中,祸乱纣王,以助武王夺取江山,让纣王失去了江山。
黎山老母还出现在与秦始皇有关的故事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极力希望得到天神的庇护,便游历于名川大河。相传他曾经在骊山上遇到了漂亮的年轻女子,说了一些轻薄的话后,回去脸上生疮。最后,始皇明白自己所遇到的乃是一仙女后,便立刻回去道歉。这位骊山上的女仙看到始皇道歉的诚意后,给她制造了温泉水。始皇冲洗后,疮即刻消失了。《太平广记》卷63引《集仙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始皇时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金石柱见存。西有温泉。云: “始皇与神女戏,不以礼,女唾之,则生疮。始皇谢,神女为出温泉”。
在石怡编著的 《神话传奇寻史迹》中,相传黎山老母是玉帝的三公主,她在所有公主中长得最漂亮、也是最善良的一个。后因天上的三条恶龙在人间残害百姓,三公主主动请求去地上捉拿他们。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德,征集老百姓为他在骊山修建宫殿。为了加快修建速度,始皇让人们夜以继日的劳作。三公主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便拿出一把细小的红线往下撒,落在百姓的扁担上,老百姓的担子变得很轻。始皇得知后便把每人身上的红线做成一个辫子鞭打百姓,三公主又用美人计得到了神鞭。始皇由于忘不了三公主的美貌,下令捉拿天下美女, 导致许多男子无法成亲。人们开始埋怨三公主,从此,骊山女神变成了一个老妪的形象。
黎山老母对自己的徒弟非常关心,不仅传授给她们武艺还传授给她们法术。她的徒弟或学会了“移山倒海之法撒豆成兵之术”(《说唐三传》第28回)或能够“呼风唤雨喝草为兵五雷五遁”。(《三下南唐》第23回)在徒弟们学成下山时她通常要赠给她们一些护身的法宝在她们最危险的时候她还要下山为她们排忧解难帮助她们建功立业。如在《说唐三传》中当樊梨花被敌将李道符打败生命危在旦夕之时黎山老母赶来救了她。后来黎山老母又请来了轩辕老祖、王敖老祖、桃花圣母、武当圣母等仙人帮助樊梨花打破了敌人的诸仙阵;在《宋太祖三下南唐》中当刘金锭被余鸿的妖法害得性命将亡时黎山老母派人救了她后来又帮助她破了敌人的阴阳阵。可以说黎山老母对徒弟的帮助是无私的、不讲条件的。

相关习俗
直至今日,骊山附近的人们,还保留着许多自古相传的供奉骊山老母的传统习俗,并由此形成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补天补地方
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二十日。正月二十之前,家家户户不许烧干锅,直到二十的时候,家家都会用干锅烙面饼,面饼烙好后,由家中年纪最长者,双手持饼,先向屋顶抛饼,以象征老母当年的补天壮举,接着还要将饼抛入井水中,以象征老母补地的功劳。骊山故地的此类民俗似与民众将骊山老母视为女娲别名有关。在当地传说中,骊山老母炼石补天是将煮化的石浆先擀制成石饼,然后再利用石饼来补天,补天成功后,老母坐骑神驹因为劳累过度,死后化作骊山,于是骊山老母与女婿之事就联系在一起。
骊山老母殿古庙会
人们一般将农历六月十三视作骊山老母的诞辰(一说成道日),当地在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这五天内会举办庙会庆祝。据说这个时间段内,老母常在殿内显化,因此信众多会选择在这几天去大殿祈请祝愿。
骊山单子会
又名骊山老母女媒节、善嗣会、传子会、禅子会。单子就是床单,这是当地人过去求子的风俗。求子的人必须头天下午上山,在山上过夜,因此要携带床单这类简的铺盖。举行单子会的具体时间已经有所变化,古时是在农历三月三以及庙会期间,现在则以古庙会期间为主,而赴会的人们也从求子转为亲朋好友间的露营游玩活动。

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是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清微教教主,师从阐教掌门玉虚宫元始天尊,修行道场在乾元山金光洞,弟子哪吒。
太乙真人在书中登场篇幅并不多,主要体现于辅助弟子哪吒建功立业的戏份之中。太乙真人在《封神演义》第十一回《羑[yǒu]里城囚西伯侯》首次出场,他奉元始天尊之命,送灵珠子下凡,让灵珠子辅佐姜子牙助周伐纣。太乙真人在灵珠子出生次日,收灵珠子为弟子,赐名“哪吒”。太乙真人曾为了保护七岁的哪吒,杀死了上门寻仇的石矶娘娘;更是在哪吒被逼自尽身亡后,运用神通法力,为哪吒重塑肉身。太乙真人感应商朝武成王有难,派遣哪吒助黄飞虎反五关投西岐。之后太乙真人在三霄娘娘处被混元金斗所擒,幸得元始天尊和老子相助。后来对战十绝阵,太乙真人轻松破解金鳌岛十天君之一的孙良天君的化血阵。封神大战正式开启时,太乙真人提前感知自己的弟子有劫,于是在哪吒中了化血毒刀后,马上派道童金霞童子去接哪吒回山养伤,并传授哪吒“三头六臂”的神通。在推翻商朝纣王统治后,太乙真人回到乾元山金光洞继续修行。
太乙真人法力高强,擅推算预知天机,且拥有庆云青莲护体能力,身边法宝众多,尽数赠予哪吒;他以一个无所不能的师者权威形象出现,是好师父的典型代表。太乙真人虽然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出场不多,但在十二金仙中的知名度最高,经常与弟子哪吒一同出现于动画、电视剧、电影和游戏等场景中。在小说《狐狸缘全传》《济公传》及《西游记》和评书《群仙破天门》等作品中都亦有登场。

形象设定
身份背景
太乙真人是阐教第五个击金钟的“首仙”(即仙首第五代),建派道场为“乾元山”,修行的洞府名为“金光洞”。他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清微教的教主,师从阐教掌门元始天尊。因受师父元始天尊之令,送灵珠子下凡辅佐姜子牙助周伐纣,是灵珠子(下凡化名“哪吒”)的师傅。
外貌形象
在《封神演义》的原文中,并没有详细刻画太乙真人的外貌,只简单描绘太乙真人身着典型的道家装束。在书中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太乙真人第二回登场时描述“头挽双髻,身着道服。”
名称来历
“太乙”之名,向为道家所尊崇,也称“太一”、“泰一”,又指太乙神术,是术数的一种,利用太乙神术可以占卜祸福;真人则被用来指称得道之人,以喻修仙登天者。“太乙真人”四字一名,最早出自于元代古籍《西游记戏文》:“(雷云)吾太乙真人部下谢仙火伴,霹雳将军五雷使者是也;” 元末明初朝代的著作《道法会元》卷一百九十《太乙火府五雷大法》中亦记载:“行持不辍,九灵降真,回车毕道,飞升上宫,为太乙真人;”而对《封神演义》的成书有重要影响的《三教搜神大全》,则认为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之一。
法器
乾坤圈、混天绫:首次出现于《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哪吒携乾坤圈和混天绫降世,实则为太乙真人在哪吒未出世前赠予。
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首次出现于《封神演义》第十三回《太乙真人收石矶》,为太乙真人与石矶打斗时运用的法宝。后在《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郑伦捉将取汜水》传授哪吒“三头六臂”的神通后,赠予弟子哪吒。
风火二轮、两根火尖枪、金砖、豹皮囊:首次出现于《封神演义》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真人曰:'枪法好了,赐你脚踏风火二轮,另授灵符秘诀。'真人又付豹皮囊,囊中放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一块。”
法术
起死回生之术法:是玉虚十二仙中太乙真人具有的法术之一。哪吒为了不连累陈塘关的百姓,自刎以息东海龙王的怒火。太乙真人以乾元山五莲池中的两枝莲花、三片荷叶、一颗金丹、哪吒之魂为哪吒重塑肉身,使自己弟子哪吒起死回生。
推算预知天机:太乙真人善于推算预知天机。他感应武成王有难,便派遣哪吒救了黄飞虎全家逃出五关。之后哪吒兵伐朝歌下五关时,又提前得知自己的弟子有劫,于是在哪吒中了化血毒刀后,马上派道童金霞童子去接哪吒回山养伤。
“三头六臂”的神通:太乙真人为破截教的诛仙阵,让哪吒前去相助前,给哪吒敬酒三杯,并送火枣三颗让哪吒品尝,使哪吒拥有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的法身。哪吒拥有“三头六臂”的神通后,实力大大增强。
庆云青莲护体:在对战十绝阵时,太乙真人庆云青莲护体,轻而易举地便破解孙良天君的化血阵。

主要经历
收徒赐名
成汤数尽,周室将兴。太乙真人奉元始天尊之命,送灵珠子下凡,辅佐姜子牙助周伐纣。陈塘关总官李靖的夫人殷氏怀孕三载,倘不生产,李靖时常心下忧疑。在殷氏怀孕三年零六个月的一日傍晚,太乙真人托梦给殷夫人,把灵珠子往其怀里一塞,促使灵珠子降世。太乙真人在灵珠子出生的次日,前来恭喜陈塘关总兵李靖喜得贵子,收灵珠子为徒,赐名“哪吒”。
庇护哪吒
太乙真人的徒弟哪吒七岁那年到东海口洗澡,用法宝混天绫搅动海水。龙王敖光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三太子敖丙来给夜叉报仇,也被哪吒打死,并抽出龙筋。龙王敖光大怒,至陈塘关李靖府报仇。哪吒立身不安,决定找师傅太乙真人帮忙。哪吒借土遁至金光洞,候师法旨。太乙真人略施巧计,让哪吒提前埋伏到天庭的宝德门外,把来天庭告状的龙王敖光堵住打一顿。因为哪吒有太乙真人庇护,敖光只能怒而离去。
收服石矶
哪吒回到陈塘关,顺手拿起城楼上陈塘关镇关之宝“乾坤弓”“震天箭”,射了一箭。震天箭一箭射死了白骨洞石矶娘娘的弟子碧云童子,石矶娘娘责问李靖。李靖带着哪吒到白骨洞赔礼道歉。谁知哪吒到了洞口以后,直接动手,用乾坤圈打死了彩云童子。石矶娘娘出手将哪吒的法宝收走,哪吒逃往太乙真人洞府金光洞寻求太乙真人帮忙。后来石矶追至此地,太乙真人和石矶为了哪吒起了冲突。石矶拿出宝物八卦龙须帕来与太乙真人一较高下,石矶不敌,被太乙真人的九龙神火罩住了。在火的烧炼下,石矶现出了自己的原型—石头。最终,太乙真人收服了石矶娘娘的宝物八卦龙须帕,并将乾坤圈、混天绫都归还给了哪吒。
点化哪吒
四大龙王一起到陈塘关拿李靖夫妇兴师问罪,哪吒为救双亲不惜舍身自尽。哪吒的魂魄来到金光洞,太乙真人让他找母亲建造行宫,塑造神像;于是哪吒就天天托梦给母亲,母亲偷偷派心腹出去建好哪吒行宫,塑造哪吒金身。李靖得知后大怒,打碎哪吒金身,烧了哪吒行宫。无处栖身的哪吒回到金光洞,向太乙真人告知事情原委。太乙真人得知此事后,用仙莲和荷叶为哪吒重塑肉身,让哪吒去找李靖报仇。李靖不是哪吒的对手,在逃亡过程中,偶遇被太乙真人请来“磨哪吒杀意”的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原来太乙真人挑唆哪吒与其父相杀,是太乙真人用以点化哪吒的计谋。燃灯道人受太乙真人授意,用玲珑宝塔困住哪吒,并“点化”哪吒保周灭商。
入黄河阵
截教掌教通天教主门下弟子三霄娘娘因兄长被陆压道人所杀,决意下山报仇,参与阐截大战。三霄姐妹联合了同门的彩云仙子、菡芝仙与太乙真人等阐教十二金仙斗法。三霄姐妹摆下九曲黄河阵,将太乙真人等众仙家,全部用混元金斗压入此阵。最后姜子牙只得上昆仑山请出道教的祖师元始天尊和老子才破解此阵,救出了太乙真人以及众仙家。
破化血阵
商朝闻太师亲征西岐,在对战西岐的战斗中,闻太师不敌。闻太师为了挽回战局,找到金鳌岛十天君相助,让他们炼就十绝阵。在对战十绝阵时,太乙真人负责破解金鳌[áo]岛十天君之一的孙良天君的化血阵。孙天君先是和太乙真人斗剑术,三五个回合之后就逃入了阵中。化血阵即使神仙入阵,也会立化为一滩血水。结果太乙真人不用任何防御性宝物保护自己,只用头上庆云就接下了阵中破坏性极强的黑沙,脚踏莲花,潇洒进入化血阵。接着太乙真人扔出九龙神火罩,杀了逃入阵中的孙良天君,破化血阵。
传授法宝
封神大战正式开启,哪吒投靠到了姜子牙麾下,成为西周先行官。在兵伐朝歌下五关时,哪吒被汜水关总兵韩荣麾下大将余化的法宝化血刀砍了一刀。太乙真人早感知哪吒有劫,于是在哪吒中了化血毒刀后,马上派道童金霞童子去接哪吒回山养伤。直到后期姜子牙请太乙真人破截教的诛仙阵时,太乙真人才让哪吒下山。临行前,太乙真人给哪吒敬酒三杯,并送火枣三颗让其品尝。哪吒下山后,火枣刚好消化,哪吒在半路上变成三头八臂的状态。哪吒不解,返回乾元山询问师父。太乙真人告知这是传授给他的“三头六臂”的神通,并传哪吒隐现之法,又见哪吒还空三手,于是太乙真人将自己法宝九龙神火罩和阴阳剑一并传于哪吒。在推翻商朝纣王统治后,太乙真人回到乾元山金光洞继续修行。

女娲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出现的人物,被誉为创世女神。与伏羲是兄妹关系。女娲一称,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被古人赋予了人首蛇身的形象,不仅仅因为蛇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还因为蛇有旺盛的生殖能力,是永恒的生命象征。
女娲神话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神话,是华夏氏族的女祖神,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的娲名,本源于女性生殖崇拜,文化渊源十分久远。“女娲之肠” 的肠既是消化系统,又是生殖系统的器官,代表了女娲的精神形象所在。因此女娲是原始女祖。 在《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断鳌[áo]立极、积芦灰止淫水、绞杀黑龙济冀州等功绩的记载来描述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化育了万物,炼了石补了天,灭了火治了水,堪称为中华民族最古老和伟大的民族圣母。
关于女娲的传说,千年来被华夏儿女世代流传,存于民族记忆之中。女娲被认为是创造生命的始祖,是大地之母、创世女神。因此女娲被称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精神煅造了现在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传递出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始起源
北方说
北方女娲神话重在补天,《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是关于女娲形象最早的文献记载。结合传世典籍材料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通过实际的地理考察结合当地地理风物写出《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一书,又结合考古实物材料考察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指出山西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祖先“女娲氏”的主要活动舞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涂平等根据传世文献材料,并列举《楚帛书》探讨伏羲女娲神话在豫东及楚地和南方的流传,认为女娲神话早期在黄河中上游流传。相较其他学者给出的较为具体的活动范围而言,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刘亚虎在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中所指的伏羲女娲神话之流传范围则相对宽泛,认为女娲伏羲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

南方说
与汉族女娲神话中的女娲补天相比 ,在南方女始祖神话中 , 女神的功能更倾向于造天,南方女始祖神话对女神开天辟地的描述更为丰富多彩, 并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背景与生活方式 ,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认识方式 。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的造人神话同样打下了浓厚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烙印。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在人类起源方面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 ,与汉族女娲神话中人类女始祖用泥土造人不同,南方许多民族女始祖神话认为人类是人类始祖运用其他材料做成的和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坚持人类的来源起源于 “怀孕”或 “孕育” 。
我国第一个用综合研究方法研究神话传说的学者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在古代典籍中女娲较为晚出,或许并非汉族原有之神话。而 “南方诸氏族中,盛传着兄妹始祖型洪水神话,其中有的主人公兄名 Bu-i,妹名 Ku-eh,与伏羲、女娲音近,事迹也有很多较为相似,由此可证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与兄妹始祖型神话同出一源,而盛行于南方”。中山大学教授曾宪通则指出《楚帛书》与《天问》关于女娲的记载应属同源,《楚辞·天问》 中有云:“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产生于战国中晚期的《楚帛书》以伏羲、女娲为始祖神开启创世活动,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方神话的影响。

人物定位
创世女神
因为女娲创造了人类,所以被人们称为创世女神,在民间被广泛崇拜。女娲以黄泥仿照自己从而抟土造人,因为效率太低,便使用藤蔓一挥,落下的泥点便成了人。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使古代人民更加崇敬英雄人物,使社会更加和谐。

大地之母
由于女娲为人类补天,于是被人们称为大地之母,确立了女娲始母神的身份。远古之时,天塌见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断螯[áo]足来当四根柱子支撑天空,积累芦苇的灰烬用来阻挡洪水。女娲补天平息了灾难拯救了氏族,显示出女娲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为万物的生存创造了必然的自然条件,民生得以安稳,人们对女娲更加崇拜。

相关传说
创造人类
传说中女娲最大的功绩是抟土造人。这个内容最早出现在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此书中的女娲神话阐述了人类是怎样被女娲造出的,女娲从大地取来黄土,掺上水,揉成泥团。她用一双巧手,把泥团捏成人的形状,并赋予它生命。此外,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女娲是“古之神圣女,化生万物”,由此确定了女娲始母神的身份。“女娲造人”神话是中国创世神话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天地之间有了人,才出现了人类文明,才有了流淌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女娲补天
远古时期,爆发了一次巨大的灾难。“四极废,九州裂 ”,大火、洪水、猛兽接踵而至,生灵涂炭,黄河一带流域发生了严重的地震和陨石坠落自然灾害,这两种灾害覆盖面广且持续时间长,在生产力及其落后的时代和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无异是灭顶之灾。此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积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等,用来补天以拯救人类、恢复秩序。于是“苍天补,四极正,颛[zhuān]民生”,民生得以安稳,民众对女娲更加崇拜,女娲补天神话反映了中国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
设立婚姻制度
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一书中说:“女娲祷告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行媒始此明矣。” 此意是说女娲向神祗[zhī]祷告之后,为人类设立了婚姻制度,因此被后人奉为神媒。据南宋文学家罗泌《路史 • 后纪二》记载:“女娲少佐太昊,祷于神祗,而为女妇正姓氏,职昏因,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判,是曰媒神。”其意思是“祷告神明,将女子的姓氏正式注册,授予婚姻介绍权,负责使万民的判决更加公正,这就是媒神”。
制作工程及器物
在新疆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古墓彩色绢画和山东嘉祥县汉武梁祠画像石上 , 都有伏羲手执矩 , 女娲手执规的形象图画。规、矩 , 圆规和角尺, 是我国古代先祖发明的两种生产工具,主要用于绘制建筑工程、制造器物和建修房舍等图样。因此,伏羲、女娲在领导治水、建筑堤防、建修房屋、制造器物等生产过程中, 发明了这些规矩工具并且用到实际生产中。
发明笙簧等乐器
《博雅》引 《世本》中记载: “女娲作笙簧。笙 , 生也, 象物贯地而生, 以鲍为之, 其中空而受簧也”。《帝王世纪》一书中记载“女娲氏, 风姓 , 承疱羲制度, 始作笙簧 ” 。匏[páo],就是葫芦,将葫芦剖空作成笙,从而能够吹奏,发出的声为乐。音乐最初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欢乐、活跃的生活, 使人们能够暂时忘记体力劳动的疲惫。但到了商周时期,礼乐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等级的重要制度, 所以此时女娲更受到了人们对她的敬畏与敬重。笙在后世逐渐分为多种,如巢笙、竽笙、和笙等,在历代音乐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在音乐的大家族中, 笙也是重要的一员,尤其被民间群众所喜爱。
形象特征
在汉代,女娲的图像都是人面蛇身,有的与伏羲交尾,也有不交尾的。但目前所见的单独绘刻女娲的图像数量较少,一般以三类构图形式出现,一是单独出现,二是与伏羲共同出现,三是与伏羲一起分列于西王母、盘古、高禖[méi]两侧。汉代又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时期的画墓并未强调女娲的生殖内容,更多的是祈求长生的主旨,东汉画像石中,女娲题材出现的较为普遍,把女娲置于人类演进的历史化中,说明汉代女娲图像的社会化意义日益增强。女娲的形象在社会中更具有功能性。
秦汉时期,多地流传着有伏羲与女娲合体的神话,在一些文献中,比如《说文解字》和《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女娲具有“人头蛇身”和“化万物”两个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女娲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着蛇神崇拜传统的氏族的首领,是创世女神。
魏晋绘画中也偶有女娲形象出现,东晋顾恺之作《洛神赋图》,图中就有冯夷击鼓、女娲在侧而歌的形象。说明魏晋时期的女娲被塑造成歌舞女仕的形象,反映了士众崇尚娱乐的时代特征。可以看出,女娲的创世女神地位在此时期有所下降。
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女娲图,表现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时间错位。虽然每幅伏羲女娲构图和笔法存在着细小的差异,但构图程式较为固定,画像内容和形式与中原的伏羲女娲画像一脉相承,是两汉以来伏羲女娲图像的延续和发展。唐代女娲形象基本沿袭汉代风格。宋代的女娲神话,基本沿袭唐代的母题范畴。元代出现的女娲图像很大程度上受到道教影响,其已转变为人形化的女仙形象,女娲已是道教女仙形象。明清的女娲图像一改元代的道教影响,不再强调生殖崇拜的特定涵义,宣扬更多的是女娲补天的神力和孕育人类的功绩。将女娲塑造成中国女英雄的形象,女娲的地位又有所上升。

赤精子

赤精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传说黄帝时任陶正,主管烧陶事务,能积火自焚,又称宁封子。元始天尊的第三位弟子,修行于太华山的云霄洞。他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拥有镇洞之宝阴阳镜,能够将照到之人杀死或复活。赤精子的徒弟是殷洪。在《靖江宝卷》中赤精子被称为赤精大仙。他与广成子在修行地和遭遇上有着相似之处。

人物战绩
赤精子法力高强,与广成子法力相仿,但个人胜算率不如广成子。他的法宝包括八卦紫绶衣、阴阳镜、水火锋和戮仙剑。八卦紫绶衣是仙家宝贝,能够抵御刀枪。水火锋是赤精子洞中的宝贝,后传给殷洪。戮仙剑是诛仙四剑之一,曾被赤精子在万仙阵中祭起,屠戮截教门人弟子。赤精子曾三战落魂阵,破之,杀姚天君。在燕山脚下打退闻太师。然而,他也曾完败于赵公明、三霄、乌云仙等仙人之手,并在遭遇九曲黄河阵后,不敌徒弟殷洪。

相关内容
赤精子的传说始于《列仙传》,后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书所载。《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赤精子在颛顼时传授微言经,教以忠顺之道。《南岳总圣集》提到,芙蓉峰有传经坛,晋咸和中,山南见数童子与群白鹤游翔其上。燮邑子亦称赤精子,降于岐山之阳,说《赤精经》,教以仁信之道,西伯闻之,召为守藏吏。《汉书·李寻传》中提到,甘忠可伪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声称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此道。甘忠可因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贺良等因挟学忠可书以不敬论。哀帝初立,司隶校尉解光以明经通灾异得幸,白贺良等所挟忠可书。事下奉车都尉刘歆,歆以为不合《五经》,不可施行。而李寻亦好之。光曰:“前歆父向奏忠可下狱,歆安肯通此道?”时,郭昌为长安令,劝寻宜助贺良等。寻遂白贺良等皆待诏黄门,数诏见,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汉高祖刘邦《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七:“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亦省称“赤精”。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清顾炎武《子房》诗:“归来遇赤精,奋戈起榛薄。”范蠡的别号《齐民要术·养鱼》引陶朱公《养鱼经》:“威王聘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为鸱夷子皮,在西戎为赤精子,在越为范蠡,有之乎?’”老子的化身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道家称老子化身,名号尤众……瑞帝时号赤精子。”

 

伏羲

伏羲,又可写作伏牺、伏希、伏戏、虙[fú]戏、包羲、疱羲、包牺、宓牺、炮牺等,姓氏为“有熊氏”“风姓”。据传他创制了八卦、文字,制定了婚姻规则,且传授先民渔业、牧业和狩猎技术,发明琴、瑟,制定历法,立政制定官职等,引领中华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同时也是三皇之首。
伏羲在典籍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战国中期的《庄子》《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但当时的记载相对简单。伏羲的身世、地位、功绩等方面的信息,在秦汉之际迅速得到扩充,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满。据传伏羲是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雷神的足迹后怀孕生下他。汉代时,伏羲曾被视为造化万源的创世神,但到了三国,盘古传说开始兴起,盘古被视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取代了伏羲的位置,导致其神格地位下降。关于伏羲氏统治区域,学者们根据各类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推测,认为今天的豫东和鲁西一带的淮阳菏泽地区是他活跃的区域。
伏羲常与女娲一起被描绘成两尾相交的“人首蛇(龙)身”,这体现了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时的“双性同体”神崇拜痕迹,同时也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对蛇(龙)图腾的崇拜,而蛇与龙联系密切,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龙就是从蛇演变而来。而伏羲创制的八卦在后世演变成了易学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巫术占筮[shì]等神秘文化的重要源泉。而伏羲不仅被汉族视为始祖,也得到了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认可,他们自认是伏羲氏族的后代或支系。
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起,伏羲也被纳入两教的神祇系统,在佛教中成为掌管太阳的菩萨,在道教中则演变成了“天皇”“后天皇”“八卦天神”等。而在唐朝,伏羲被纳入了正统史观,司马贞特地辑补了《史记·三皇本纪》。伏羲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影响,孔子创立的道统谱系将尧、舜视为起源,而宋代朱熹则将儒家道统谱系追溯到伏羲、神农和黄帝。
在现今出土的文物中可见到伏羲的艺术形象。在魏晋南北朝以及更早的时期,伏羲的形象通常表现为人首蛇(或龙)身,且常与女娲一起,以对偶神的形式出现,装束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特征,如汉代的伏羲图像多穿儒衣或袍服,头戴时下流行的冠,通常手持规,或持日,或持芝草等,而在新疆地区出土的伏羲文物中,则可以看到他已被改造成西域民族形象。但从宋代开始,伏羲的图像开始没有图腾崇拜特征,不再是人首蛇身,且从对偶神演变成独立神,开始强调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所做出的贡献。伏羲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在历代皆有官方、民间皆有祭祀。现在,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和河南省淮阳区太昊陵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以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基本概况
人物定位
伏羲,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其形象的显著特征是人首蛇身或龙身。根据神话传说,伏羲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一是创制八卦;二是引领民众从野蛮走向文明;三是创制文字;四是制订婚姻规则;五是传授渔业、牧业和狩猎技术;六是创造计数方法;七是发明音乐。此外,伏羲还有“尝百草制九针”,“初置元日”,“立周天历度” ,“聚天下之铜,以为棘币,而钱币自此始矣”,以及“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短长,定南北东西,观星间广狭”等发明和创造。
名号
在古文献中,伏羲又曾写作伏牺、伏希、伏戏、虙戏、包羲、疱羲、皇羲、包牺、宓牺、炮牺、太昊伏羲氏等。
关于“伏羲”二字的含义,早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德论》中就有解释。根据该书的记载,说是上古时期,没有三纲六纪,人们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于是伏羲仰头观察天象,俯察地上的法度,依靠确定夫妻关系来定阴阳五行,这才确立了人伦道德。同时又画下八卦图来治理天下,百姓都顺伏教化,所以称之为伏羲。
班固将“伏”字解释为服膺[yīng]、臣服。而近代一些学者则提出不同的解释,认为“伏”字是象形字,表示人带着猎犬趴在地上等待猎物,将“伏羲”解释为狩猎,推测伏羲是畜牧时代的代表人物。还有学者认为,“伏”指“孵化”,将“伏羲”解释为生殖。此外,一些早期的汉唐学者将“庖牺”解释为“获取牺牲”,意指渔猎时代,或将“伏牺”解释成服化牛马,指向畜牧时代。然而,考虑到伏羲时代尚无文字,“伏羲”二字或许只是用于口头传承的记音符号,可能没有特定的含义。
历史演变
先秦时期
伏羲在典籍中出现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期,散见于《庄子》《管子》《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如《庄子·缮性》中记载:“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管子·封禅 》曰:“虑牺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其中,对伏羲事迹记载最为全面的先秦典籍是 《周易·系辞传下》。按其记载,在远古时代的包牺氏君临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根据地理以及飞禽走兽的活动变化状态,概括出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还教人们织网捕鱼、打猎等。
后世所见的伏羲,常与女娲一起,以两尾相交的对偶神形象出现。但在先秦的典籍中,似乎没有伏羲女娲关系的确切文字记载。不过,在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及五弦琴上,绘有头尾颠倒,躯体缠绕的人面双头蛇,学者郭德维认为这两个人面双头蛇是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此外,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楚帛书,该帛书绘有图像和附有说明文,有学者认为整个帛书表现的是一个由天、地、人、神所组成的宇宙,其中,创世者伏羲夫妇命令四季之神开天辟地,从而形成了“殊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步以为岁,是惟四时”的宇宙秩序。由此,大致可以总结出:至迟在战国时期,伏羲与女娲已形成对偶神的关系,拥有崇高的地位。
秦汉
关于伏羲的地位、身世、形象以及事迹等方面的记载,在秦汉之际得到大幅度扩容。
地位
三皇之首
在汉代许多方士术家与儒生编造的各种纬书中,伏羲逐渐演变为三皇之首。
“三皇”一词,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但《吕氏春秋》中并没有说明三皇是怎样的三个人。汉初,开始明确提及三皇之名。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显然,这里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
到了东汉,纬书如《春秋纬》的《命历序》《保乾图》,以及《遁甲开山图》等,开始把三皇改为天皇、地皇和人皇。而且,这时的三皇,仍是天神。但在《尚书大传》中,则将人间历史上的三皇附会于天神的三皇。据《风俗通义》引《尚书大传》的记载:“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而此时的表述中,三皇中的第一皇是燧人。但到了《礼纬·含文嘉》及《春秋纬·运斗枢》和《春秋纬·元命苞》,开始将伏羲列为三皇之首。据《风俗通义·皇霸》所引《春秋纬·运斗枢》载:“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
东方天帝
按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九]·孟春纪》载:“按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即伏羲和太皞[hào](太昊)联系到一起,又被称为太皞伏羲氏,为东方天帝、木德之帝。
身世
关于伏羲的身世,传说是伏羲的母亲华胥,脚踏了天神的脚印,感应而有孕,生下了伏羲。此说最早见于汉代的纬书中,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纬书《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根据袁珂的研究,雷泽由雷神管辖,大迹则自然是雷神之迹,所以伏羲也被视为雷神的后裔。此外,雷泽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
形象
伏羲的形象,多被描述为人首蛇身。而典籍中关于伏羲蛇身的明文记载,也是在汉代时期出现。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选择蛇身作为伏羲的形象特征,这可能与古人对蛇的图腾崇拜有关。按《山海经》《淮南子》《汉书》等典籍的记载,古代以蛇为图腾的氏族不少。
伏羲的形象也常与龙有关,如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伏牺龙身牛首、渠肩、大腋、山准、日角、大目、珠衡、骏亮、翁鬣[liè]、龙唇、龟齿。”《春秋纬·元命苞 》亦载:“伏牺大目、山准、龙颜。” 在阴阳五行的体系中,雷神属于东方,汉代人按四象方位神的观点,又有意识地将龙视为雷神的象征。龙、蛇又常常混淆在一起,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

而伏羲与女娲二名并称,在典籍中则始见于汉代的《淮南子·览冥篇》:“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喋苛事也。”而在南宋罗泌的《路史后纪》中引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才则明确提到:“女娲,伏希(羲)之妹。”
对于伏羲和女娲为何会演变为对偶神,学者们的观点亦不相同。郭沫若认为,随着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所以女娲这位最初的至高神被降格为伏羲之妻,成为从属神的地位;森山树三郎则认为,中国汉民族不太喜欢独立神,总是习惯把原来独立的神与其他神相配,形成对偶神;杨利慧则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形成对偶的主要原因在于伏羲和女娲的双重属性,同时具有部落始祖和文化英雄的神格。
功绩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将人类的许多文明成就都归之于伏羲的名下外,而到了汉代,部分纬书更进一步,甚至赋予了伏羲创造 “天” 的神异功能,赋予其创世神的地位。如《易纬·乾坤凿度》卷上便云:“黄帝曰:‘太古百皇,辟基文籀[zhòu],遽[jù]理微萌,始有熊氏,知生化柢[dǐ]、晤兹天心,譩[yī]念虞思慷及𢠭(bā),虑万源无成,既然物出,始俾太易者也。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汉代郑玄注认为“有熊氏”就是伏羲。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黄帝曾经回忆说,在远古的时候,百皇开辟宇宙,拓破洪濛[méng],其中的大神有熊氏,以非凡的智慧和能量,造化万源,建立了天地。
魏晋南北朝
到了三国时期,盘古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神格地位开始降低。盘古传说,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在该书中,盘古是创世神:“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随着盘古这位新的创世神崭露头角,在汉代时被视为开天辟地创世神的伏羲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因此,在后来的各种记载和传说中,都先叙述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接着才是三皇的故事。
而在西晋皇普谧的《帝王世纪》中,伏羲又多了一个姓氏:“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后,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百王为先。” 此外,在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伏羲的形象被描述成:“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唐宋
直到唐代,典籍中才开始出现伏羲女娲为夫妇的文字记载。如卢仝的《与马异结交诗》载:“女娲本是伏羲妇。”不过,夫妇说的文字记载虽晚,但近代一些考古发现,如前文所述的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及五弦琴上的人面双头蛇、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上的图像和说明文,以及汉代一些画像石中,伏羲与女娲两尾相交,这说明伏羲、女娲为夫妇的说法应是很早就已出现。

相关传说
出生
古文献记载,伏羲的母亲是在雷泽履雷神之迹而感生伏羲。而河南淮阳地区也流传过一则关于伏羲身世的传说:很久以前,西北有一个国家叫做华胥,那里有一条雷河,发源于雷泽。雷泽中住着雷神,但雷神常常发怒,而一旦发怒,就带一巨鼓上天敲打,从而导致雷雨滂沱,河水泛滥成灾,人畜大量死亡。当时有一位叫华胥的姑娘,为了拯救众人,历尽千辛来到了雷泽,她踩下一个足印引起雷神的注意。随后,她成功走进雷神的宫中。姑娘问:“诸神都在天上,你何以在地下作孽?”雷神回答说:“我可以上天,但请你陪伴。”姑娘答应了,两人一同到了天上。从此地上风调雨顺。后来,华胥生下一男孩,她十分想念父母,于是就把男孩放在葫芦里,让河水把葫芦漂走。华胥的父母在下游捕鱼时,发现了葫芦,认出葫芦里的男孩就是他们的外孙,并给他取名伏羲(即葫芦)。伏羲人首蛇身,长大后随外公捕鱼、耕田,还掌握了攀爬建木(树名)上天的本领。
兄妹婚
传说伏羲与女娲结为夫妻。远古时代祝融与共工大战,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将顶天柱撞断,引发洪水。洪水导致生灵涂炭,伏羲和女娲躲在葫芦中幸免于难。洪水过后,仅剩伏羲女娲两人,为了人类得以延续,兄妹俩只好成婚,但两人又害羞,于是二人以滚磨盘的方式,来征得上天的同意。如果磨盘能够重叠在一起,就是天作之合。于是,两人各推一扇磨盘,从山上推下,两扇磨盘滚到山下时正好合在一起,是天意之合。因此他们就结为夫妻,从此繁衍了人类。
此外关于兄妹结婚的传说还有“烟雾说”。唐朝末年李冗的《独异志》中记录了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宇宙初开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们居住在昆仑山下,而当时的天下还没有人民。兄妹二人商议结为夫妻,但又感到羞耻。于是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上昆仑山,二人点起火堆,发誓说:“如果上天让我们兄妹二人结为夫妻,那么就让烟合在一起;如果不让,就让烟散开。”烟缓缓升起后合在了一起,于是兄妹二人结为夫妻,二人结草为扇,遮挡各自的面容。

造网罟
“造网罟[gǔ]”是伏羲传说中的发明之一。根据《周易·系辞传下》的记载,包牺氏统治天下时,他创造网罟,用于农田和捕鱼,从而改善了农渔业的生产效率。唐司马贞在《史记·补皇本纪》中也指出:“结网罟以教细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而晋葛洪在《抱朴子·对俗篇》则进一步附会:“太昊师蜘蛛而结网。”网罟的发明,提高了先民的狩猎效率,增加了猎物的数量,同时也催生了人类的畜牧业,使得人们开始圈养动物,并加以繁殖放牧,原始的畜牧业开始萌生。
人工取火
传说中,是遂人氏教会先民钻木取火,但也有传说是伏羲发明了钻木取火。《太平御览》卷八六九中引用了《河图挺佐辅》,载:“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火的发现对原始人类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制八卦
关于伏羲创制八卦的记载,始见于《周易·系辞传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自此以后,学者们多认定此说。直至近世,一些学者开始对伏羲创造八卦的说法提出怀疑。他们认为,《周易》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应源自商代的龟卜,认为八卦与伏羲无关。
造字
较常见的说法是认为中国文字的创造者是仓颉。但在一些古代文献的记载中,除了伏羲创制八卦的传说外,还有关于他创造书契的神话传说。如《拾遗记》载伏羲时:“……未有书契,规天为图,矩地取法。”《路史·后纪一》载:“太昊伏羲氏……作为龙书,以立制号而同文……肇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制定历法
传说伏羲为了帮助人们确定农时,便依据四象八卦的原理,制定了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而《周髀算经》中也记载:“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春秋内事》也写道:“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于是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爻应气凡二十四节气,消息祸福,以制吉凶。”
制嫁娶之礼
传说中,伏羲是制定婚姻制度的人。按班固《白虎通德论》记载,上古时期,没有三纲六纪,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因此,伏羲仰望天空,观察大地法则,“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从而确立了婚姻制度。但也有传说认为女娲也是制定婚姻制度的人。认为女娲是婚姻制度制定者的说法见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立政制、定官职
传说中,伏羲为使先民的生活安宁有序,制定了法治、祭祀、官职和礼乐制度。如扬雄《法言·问道》载:“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郑玄《六艺论》亦载:“羲皇始序,制作法度。”随着人类从部落社会进化为氏族社会,为了维护氏族秩序和社会稳定,法律体系逐渐建立。同样,在不断扩展的疆土上,氏族首领们开始分工,划分领土为不同的部门,并设立官职以管理事务。这一过程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进程,也应是人类历史智慧的累积,但神话传说将这些功绩归于伏羲。
创制礼乐
在古文献中,可见多则记载伏羲制作乐器、创作音乐的传说。如《孝经》正义引用了《世本》载:“伏羲造琴瑟。”而谯周在《古史考》中也写到:“伏羲,作琴瑟以为乐。”此外,据传伏羲还创制了音乐。如《楚辞·大招》王逸注:“伏戏氏作瑟,造《驾辩》之曲。”
伏羲的女儿
据传伏羲的女儿叫宓妃。她在渡洛水时不幸溺死,就成了洛水女神。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河洛之神,名曰宓妃。”李善在注释中提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
传说中,宓妃在溺死后被黄河之神河伯冯夷迎娶为妻。然而,在另一个传说中,宓妃又与后羿有一段恋情,而且还被河伯发现。于是,河伯化身为白龙游弋在水中,掀起巨浪与后羿交战,结果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河伯哭诉给天帝,请求杀害后羿,但天帝未予答应。
但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宓妃实际上是伏羲的妻子而非女儿。清代学者屈复在《楚辞新注》中写道:“宓妃当是伏羲之妃,非女也。” 游国恩也支持这一观点。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的遗存
在古文献中,伏羲的形象多为“人首蛇身”或“人面龙身”。之所以出现这种形象,应与伏羲在原始氏族社会时,被视为祖先图腾崇拜有关。图腾崇拜是人类集体意识或情感的一种表现,通常涉及对特定图腾物象征意义的情感投射。以龙、蛇作为氏族所崇拜的一种图腾,往往是源于对龙、蛇所象征的强大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联想。
从母性崇拜到父权崇拜
伏羲最初是独立的神祇,但后来与女神女娲结合,共同成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这种演变,并非是巧合与偶然。不论中外,在各国的传说中,人类最初的始祖神通常是女性神祇。但随着社会逐渐演变为以男性为主的父权社会,才逐渐由女神崇拜逐渐演化男神崇拜。但是,这一过程不是突然实现的,这中间会有一段过渡阶段,在此期间会出现 “双性同体”神。而伏羲女娲的图像模式中,常见的两尾相交或连体的形式,正是这一过渡期的痕迹。
中华人文始祖
按典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内容,可知他创造了八卦图、发明了书写文字、制作渔网和捕鱼工具、掌握了火的利用、制定了历法、规定了婚姻嫁娶制度、创立了礼仪和音乐等等,其贡献几乎覆盖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伏羲的“人首蛇身”传说,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化和现当代民俗学材料中,蛇与龙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被认为是由蛇发展演变而来,而龙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代称。此外,伏羲不仅被汉民族视为始祖,也被中国很多少数民族认可,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关于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故事,不少少数民族自认他们是伏羲氏族的后裔或支系。
伏羲创制的八卦是《周易》等经典的基础,形成了易学思想,成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解世界的一套方式。八卦和易学思想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巫术占筮等神秘文化的重要根源。以往提到华夏民族的初祖时,过于强调炎黄,而忽略伏羲的历史地位。所以,学术界已有人提出用时代更早、更具广泛性、民族代表性的“华夏”取代晚起的 “炎黄 ”,或者以伏羲、黄帝之简称“羲黄”,以代替“炎黄”,称中华民族为 “羲皇子孙 ”,以更准确地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影响
史学
在中国神话的发展史上,“历史化”现象突出。中国神话人物,很多源自于对祖先的崇拜,而祖先又逐渐被演变为氏族的保护神 ,进而又演变成为该地区的最高主宰天神。后来,随着理性思维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对许多神话进行改写,对其进行“历史化”,纳入史书系统。钟敬文曾说:“伏羲原是一个部落的主神,照理他的神话,应该相当丰富。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文献上的记录,却数量不多,而且相当零碎。这大概是由于从战国时起他就被历史化了,加以儒家的‘不语怪’精神,也在发生作用。”而伏羲是在唐朝,被纳入正统史观,为此,司马贞还特地辑补了《史记·三皇本纪》。
儒家
儒家思想史上,曾有过一场“道统”之争。所谓“道统”,是指儒家承继之正宗。孔子创立的道统谱系,是以尧舜为首,唐代的韩愈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以孟子继承者自居。但是到了宋代的朱熹,他把儒家道统谱系追溯到伏羲、神农、黄帝,并将子思、孟子视为道统的重要传承者,即儒家的道统谱系变成了:伏羲—神农—黄帝—尧一舜一禹一汤一文武(文王、武王)一周公一孔子一颜曾(颜子、曾子)一子思一孟子一周子一程张(程子、张子)一朱子。此后,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学,从而使这一谱系成为后世儒家普遍采用的谱系。
宗教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将伏羲纳入佛教的神仙体系之中。因此在某些汉传佛教经典中,伏羲常被借用转化而成为如来佛祖麾下掌管“日”的菩萨。如《须弥四域经》《十二游经》和《造天地经》等佛教经书都将伏羲纳入佛教神祇系统。
《须弥四域经》亦称《佛说须弥图经》,尽管此经原典已不可见,但东晋道安在《二教论·服法非老第九》中引用了《须弥四域经》,其中提到了伏羲:“宝应声菩萨名曰伏羲,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须弥四域经》和《造天地经》中都有关于伏羲和女娲创造日月的叙述。此外,在敦煌第285窟的壁画上,也有伏羲、女娲作为东方日神 、月神的形象。
除了佛教以外,道教也将伏羲纳入其神仙体系中,在一些道教经典中可以找到伏羲的形象。起初,伏羲在道教的经典中继承史籍中的三皇之首地位。随着道教神仙谱系的建立和完善,伏羲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伏羲被列为下三皇中的“天皇”。按《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的记载,道教的神仙体系从太上老君开始,依次有盘古真人、初天皇、初人皇、五帝(五人)、中天皇、中地皇、中人皇、五龙氏、神人氏(盘古),接着才是伏羲氏。
此外,元代杜道坚的《玄经原旨发挥》将伏羲列为"后三皇"。同时,在道教经典中,伏羲仍保留有画八卦的创造文明功能,被列为“八卦天神”之一。在道教的经典中,伏羲或被列为“下三皇”中的“天皇”或“后天皇”,或运用其画八卦的传说,被打造成“八卦天神”,其地位远不如道教中其他尊神。
后世纪念
古代
先秦两汉时期,是伏羲与女娲信仰的兴盛期。在这个时期的许多墓葬的壁画、陪葬品中都会出现他们的形象,借以表达当时人们的始祖崇拜,以及对阴阳相交、繁育子孙的愿望。而伏羲作为三皇之一,历史上曾享受官方祭祀。唐代以前的三皇祭祀,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所以无从考察。但唐代以后的官方祭祀是有明文记载的。唐朝廷在祭祀前代帝王的祀典中加入了对三皇的祭祀。唐玄宗于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在长安建三皇庙,天宝六年( 747年)则进一步完善了祭祀仪式,为三皇祭祀确立了规范。
北宋朝廷则将伏羲的祭祀由三皇祭祀中独立出来,另在河南陈州的太昊伏羲陵专祀伏羲,祭祀规格也从唐代的少牢升级为太牢,并设置守陵户。金代虽然不在京师举办三皇祭,但各地祭祀三皇时,都由学士院特制祝文,发布到各地,作为法定的祭祀文章。但到了元代,三皇祭祀却改由医师主办,配以十大名医从祀。即此时期,三皇转变为医药之祖。明代时期,河南陈州被朝廷指定为全国唯一的伏羲祭祀地点。进入清代以后,三皇祭祀逐渐转衰。尽管在京师仍按明制祭祀三皇,但只是在太医院中设有祭祀三皇的景惠殿。
现代
现在祭祀伏羲的活动主要有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和太昊陵朝祖进香祭典。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创立的最高神,又称“玉清大帝”,全称为“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居清微天玉清境。据《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洞渊集》等典籍记载,“元始”为道之祖炁[qì],为万物之始;“天尊”乃一灵至贵,天上地下唯此独尊,至尊至极之意。《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龙跷经》中其又有十号,又因其一炁化生三炁,分为三天,而元始天尊居于玉清境,故又称“玉清大帝”或“玉清”,和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并称为“三清”。
早期道教没有元始天尊的记载,道教初创时,张道陵一脉,尊太上老君为教主,并奉其为最高神灵。魏晋时期大批高级士族加入道教,诞生了上清、灵宝等新道派,并创造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的早期形象。晋代葛洪在《枕中书》,书中首次提出道教神学角度的“元始”之名,称为“元始天王”。至东晋末年灵宝派改造“元始天王”首次创造了新神“元始天尊”,并认为其是宇宙至高神。南北朝时期,上清派道士陶弘景作道教史上第一个神谱《真灵位页图》,将元始天尊列为最高神。到唐初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中,元始天尊已彻底取代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至高神。由于天师道、灵宝、上清对于至高神的分歧较大,为了道教的统一性,逐渐将“三清”与“三洞”相结合,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并称的三清尊神,自此三清合祭,共同成为道教最高神祇。
道教认为元始天尊为道之应化,是“一”之凝精,因炁感生,转变自然。又因“一”分为三,成玄、元、始“三炁”,三炁化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等“三宝君”,因此“三清神”也可直接称为“三宝君”,而元始天尊便是其中的天宝君。在道教的独特的宇宙观和劫运观,认为天地是生灭循环往复的。在劫运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元始天尊曾以不同的名号开劫度人。同时,作为道教至高神,元始天尊还拥有加封众神的神格特性。据《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诫营始》载,道教宫观的建制必须以祭祀元始天尊的三清殿或天尊殿为宫观核心。

名号
道教至高神
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创立的最高神,又称“玉清大帝”,全称为“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载,元者玄也,玄一不二,玄之又玄为众妙门;始者初也,元始禀玄一之道于元始之初,先天先地为众妙之宗,出生之始,故日元始。天者,一炁之最上;尊者,万法之极深。当氤氲[yūn]未联之时,湛然独立,天地恐之而处尊大者,故号元始天尊。
    《太玄真一本际经》称,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出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称,元始者,祖气也;天尊者,一灵至贵,天上地下唯此独尊也。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称,元始天尊者,至圣之洪名,生成之大号,远穷溟涬[xìng],叹以为言,近寻教迹,方可立称。又元始者,言其最先,天尊者,语其高妙,故曰元始天尊。
    《洞渊集》载,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极道之祖炁也。本生乎自然,消即为炁,息即为神。不始不终,永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可宗,故曰天尊,始世人天矣。不可以理测,不可以言筌[quán],生万物而不宰,化万类而不言,至尊至极曰天尊,居玉清圣境清微天宫焉。

因元始天尊是虚无自然妙道的化身,故从不可名。其为济度一切众生,又具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因此元始天尊又有十号。《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中载其十号为无上道、元始、太极、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师、天尊。而《龙跷经》则称元始十号为自然、无极、大道、至真、太上、老君、高皇、天尊、玉帝、陛下。

三宝君
三宝君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此三君各为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道教有一炁化三清之说,认为“一”或“一炁”一分为三,遂成玄、元、始“三炁”,而洞真、洞玄、洞神“三洞经书”本质上就是玄、元、始“三炁”的凝聚,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等“三宝君”则是“三炁”“垂迹应感”的结果。而元始天尊本质上也是“一炁”“垂迹应感”的结果,故《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中载,元始以一炁化生三炁,分为三天。始炁为清微天,号玉清境,天宝君所化出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元炁为余禹天,号上清境,灵宝君所化出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玄炁为大赤天,号太清境,神宝君所化出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等典籍称元始天尊以玄、元、始三炁化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的神格分别演说“三洞经书”。天宝即元始,灵宝即道君,神宝即老君,此三宝君虽年殊号异,但本为一体。其中,天宝君居三宝君之首位,为大洞之尊神,因其说十二部洞神经,故又称“洞真教主”。又因元始天尊居住在玉清境,故又称“玉清大帝”或“玉清”,和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并称为“三清”。因此“三清神”也可直接称为“三宝君”。

源流
背景
早期道教典籍《太平经》《想尔注》等书中没有元始天尊的记载,甚至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道教初创时,道教神仙谱系较为疏浅,处于初创阶段,道教所崇奉的神灵较少。其中张道陵一脉,尊太上老君为教主,并奉其为最高神灵。魏晋时期大批高级士族加入道教,引起了道教内部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变化,上清、灵宝等反映士族思想的新道派也相继诞生,并迅速得到了发展。与天师道吸收底层民众入教不同,这两派多为上层的知识分子,其参加道教,一则是想从道教思想中寻找精神寄托,另一则是希望利用道教为封建统治服务。上清派、灵宝派为了与反映农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天师正一道相区别,又各自发展出自己派别的教主,于是便出现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的早期形象。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中对老子(太上老君)神格的终极性表示了否定,其认为老子并非不学而成的天生神仙,老子的师父叫太乙君。如此一来,本来的道教最高神太上老君退位成一个普通的学道者。之后,在葛洪晚年著《枕中书》,书中首次出现道教神学角度的“元始”之名。其吸收了盘古的传说,称混沌未开之前,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大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后庖羲、神农皆其苗裔。

发展
东晋末年是古灵宝经产生的时代,灵宝派在吸收和融汇天师道、上清派及佛教等宗教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天师道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的至上神观念的构建和革新。其中《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改造“元始天王”后,首次创造了新神“元始天尊”,并认为其是宇宙至高神。同时确立了“灵宝自然天文”作为宇宙本源和道教经教本源的地位,认为道能生神。元始天尊也是作为道的“灵宝自然天文”演化的结果。当时的上清、灵宝两派的经书中往往将太上老君摆在次要的位置,有些经书甚至将其作为元始天尊的弟子看待。因此在天师道、上清派与灵宝派三个主要教派中道教最高尊神并不相同。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陆修静改革南方天师道时,仍然主张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传统。而北魏寇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时,观点却与之相反。其虽然尊奉太上老君,并立“天师之位”,表明北天师道仍尊太上老君为教主,但又尊奉新神,为其神显扬道法。此间上清派、灵宝派所崇神明尤多。后南梁上清派道士陶弘景作《真灵位页图》,将神仙按七个阶次排序,其中第一阶次的中位神便是元始天尊。这是道教史上第一个神谱,虽然并未完全系统化,但是为后来的道教神谱奠定了基础。但在北魏的《魏书·释老志》中仍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格。隋唐时期,为显示元始天尊的地位,有道教徒将盘古与元始天尊混为一谈,认为盘古是元始天尊的前身,治世功成,其灵化为元始天尊。至唐初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中,元始天尊彻底取代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至高神,太上老君等天仙上品都只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唐初,道教兴盛,社会流行“三清”之称,其内容指三清仙境。由于天师道、灵宝、上清对于至高神的分歧较大,为了道教的统一性,在发展过程中彼此相互交融,逐渐将“三清”与“三洞”相结合,以“三洞”来说明“三清”各自的地位和相互的紧密关系,形成了“一炁化三清”之说。至迟到唐代中期,道教三清尊神信仰的形态尚未最后定型,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并称的三清尊神,道教认为三者本为一体,皆为道气所化。自此三清合祭,共同成为道教最高神祇。
宋元时期是道教神仙谱系最终编订的时期,为了醮神需要,林灵素就曾奉旨编排三界圣位。至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中编制的黄箓[lù]大醮神名,将三百六十分位神仙排位十一个等次,其中第一等便是三清。题名为“上清三洞弟子灵宝领教嗣师王契真纂[zuǎn]”的《上清灵宝大法》,在《三界所治门》中明确将三清奉为道教最高神格,排名为元始天尊居玉清圣境,灵宝天尊居上清真境,道德天尊居太清仙境。至清代的《历代神仙通鉴》,仍受盘古化身元始天尊之说影响,称盘古化为青光投入圣女太元口中,怀孕十二年,生于背脊之间,号为“元始天尊”,并在十二重天创一宫,名为“玉清”。

宗教角色
道教地位
东晋末年,灵宝派创造了“元始天尊”后,将其奉为宇宙至高神。经历代发展,至唐初元始天尊彻底取代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至高神。最迟至唐中期,道教形成三清信仰,其居三清之首。其实在唐朝之前,道教经典中大量出现的所谓“三清”,是指《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最初描绘的“三清圣境”,即“三宝君”所在的“高上大有玉清宫”“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宫”及“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是三宝君演说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等“三洞经书”的地方。之后随着道教“三洞”说的流行,逐渐由“境”演变为“神”。《九天生神玉章经》称三宝君是三洞尊神。《道教义枢》又称,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自此形成“三洞尊神”。至唐武宗时期(841年一846年),《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进行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此即三清尊神),其后列有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之后,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以元始天尊牵头将“三洞”“三宝君”和“三清境”的联结,形成“三清尊神”。
在南宋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中称,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为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为洞真、洞玄、洞神。因为职能分工不同,三清又有不同的称呼,《高上玉皇满愿宝忏》《玉皇宥罪消福宝忏》中称,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大法》则认为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

神格职能
道之应化,宇宙本源
道教认为道生神,即道教的神灵均是道的创造和演化的结果。东晋末开始产生的古灵宝经中将“灵宝自然天文”看作是“道”,因此“灵宝自然天文”就具备了创造各种神灵的功能。《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中通过称《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为元始之玄根,因而元始天尊实际上也是“灵宝自然天文”演化的结果。古灵宝经中认为,《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等“灵宝自然天文”既是最根本的道,又是“一炁”的凝结。作为虚无的“道”因为“垂迹应感”而生成了具有实有性质的“一”或“一炁”,“一炁”因“垂迹应感”而成为元始天尊。唐代史崇玄所撰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也认为,元始天尊为道之应化。是一之凝精,因炁感生,转变自然。《云笈七签》则称,道生一,“一”是元炁,一是应化元始天尊也。在道家哲学中“一炁”具有与“道”作为同位概念的倾向,所以在南北朝后期至隋唐时代,由于佛道二教矛盾走向激化,所以元始天尊又不断被赋予“道”的特性,并开始突出元始天尊作为宇宙本源的意义。
开劫度人
道教的独特的宇宙观和劫运观,认为天地是生灭循环往复的。敦煌本《洞玄本行妙经》便称“天元轮转,劫劫改运。一成一败,一死一生,灭而不绝,幽而复明”。唐代李少微和薜幽栖注解《度人经》认为,天地一成一败便是一劫,每一劫运终,天地世界就回到最初的混沌状态,道归本源。《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灵宝经目序》等典籍中,将宇宙世界的历史看成是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大劫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元始天尊曾以“无形长存之君”“无名之君”等名号,“流演法教”“成就诸天”,“元始天尊”是其开皇时期的名号。《道教义枢》称元始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五方净土,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
加封众神
元始天尊位作为道教至高神拥有加封众神的神格特性。据北周《无上秘要》记载,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黄老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黄老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南极尊神、赤明天帝等,都曾受元始天尊加封神格、封号。《度人经》严东注,元始天尊曾为梵度天王加封;《云笈七签》中载,太上大道君也是由元始天尊赐太上之号,并封郁悦那林昌玉台天帝君,位登高圣,治玄都玉京。此类受赐神灵本身就拥有较高的地位,元始天尊拥有加封神号的权力,与现实中只有帝王能封他人为候及官职的做法十分类似。
宗教形象
据《历代神仙通鉴》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道教供奉的元始天尊神像,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明代绘制的元始天尊水陆画上,天尊端坐于莲花宝座,眉清面秀,双目下眺,三缕胡须,头戴束发紫金道冠,内穿红色锦衣,外穿绿色团花纹锦袍,左手向上虚拈,右手握一仙桃,净面慈祥,道气飘逸,绿色头光,白色背光,有火焰纹,上有宝盖,左右绘如意云团。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的元始天尊造像,戴高冠,蓄须,左手扶三足凭几,右手举廛[chán]尾,坐于束腰高座上。左右各有三位真人夹持,真人头戴莲花冠,着交领道袍,或手执笏,或笼袖。其旁还有二位似佛教的护法力士。

民俗信仰
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善男信女的虔诚崇拜。道教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这一天道观会举行盛大法会,庆贺其诞辰。道教徒会拜、诵《玉清宝诰[gào]》,设坛祭祀。

道场祖庭
道场
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清微天玉清境。据《道教义枢》载,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三清天分别为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而《云笈七签》和《道法会元》等道书又载,清微天玉清境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此天位于三界之上,灾所不及。《集说诠真》则直接道明,玉清圣境,元始居之。
在三清境之上又有大罗天,元始天尊又居其中,施化敷教。《历代神仙通鉴》中对其有具体描述,称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祭祀庙宇
作为道教的至高神,道观设置供奉元始天尊的“天尊殿”或“三清殿”是基本准式。宫观的主要建筑皆摆在南北中轴线上,而中心建筑便为“天尊殿”(三清殿)。如河南开封延庆观的三清殿是五间悬山式古建筑,内供奉三清尊神;福建莆田的元妙观三清殿被称为“闽地三大宋构”之一,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永乐宫的三清殿内更是绘有300位神像的壁画《朝元图》。在泰山扇子崖还有一座主祀元始天尊的元始天尊庙,又称湖扇子崖石庙,其主殿元始天尊殿内3间,面阔10.73米,进深7.3米,通高7.3米。居中主祀元始天尊,两侧配祀有18尊神像。

相关典籍
东晋时期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第一次创造了道教教主元始天尊。南朝后期,灵宝系的新经典《升玄内教经》吸收佛教的“法身”观念,将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等等均看成是元始天尊的化身。隋末唐初出世的《太玄真一本际经》还将元始天尊的法身再分为道身、真身、报身、应身、生身、分身、化身等等。《太玄真一本际经》也是隋唐之际问世的灵宝系新经典,该经叙述了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的关系。此外,约出自南北朝或隋代之际的《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假托元始天尊传授,言习“变化空洞妙经”,用于学道者戒斋忏谢。似出于唐宋间的《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假托元始天尊所说,用以祈雨消灾。《元始天尊说梓橦帝君应验经》《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元始天尊济度湖真经》《元始天尊说丰都灭罪经》《太上说丰都拔苦愈乐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等亦为假托元始天尊所说,或是劝人改恶从善,诵经设斋;或是劝人解冤拔罪,超度亡魂。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老子。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屡世为王者之师;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道祖。
赵紫阳总书记曾为他题过词:“道德之楷模,文化之圣人!”,
主要事迹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化身,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屡世为王者之师;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道祖。
太上老君尊号:一气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为道教创始人,道祖,据《史记》记载,老君又称老子,姓“李”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许多道教宗师都自称得到老君显灵的启示与教诲,如汉朝的张道陵、南北朝的寇谦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为其始祖。
据《魏书·释老志》等正史记载:“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即道教为老子所创。又载老子“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传教度人,弘扬道教。著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祖经——《道德经》五千余言。 
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无有有无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规律、法则的化身)。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开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一位,在千年中国道教的演变史中,一直担任着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
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太上道祖”、“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在道教宫观“三清殿”,道德天尊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执蒲扇。相传居住大罗天上太清仙境。
三清尊神
“三清”尊神的建立,经历了一较长的发展过程。道教初创时,是以老子为其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尊奉为最高神灵。例如于吉等人所编的《太平经》和张陵等人所造作的道书,皆托名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谦之所撰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录图真经》以及他的“天师”称号,皆托名老君所赐。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内的早期道教的一个共同特点。乃至以后的全真道道统渊源,仍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及至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等道派出现后,对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便发生了变化。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与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在这两派的经书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摆在一个次要的地位,有些经书甚至把它作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这种分歧,在《魏书·释老志》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介绍中,便可明显地看出来。《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说:“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②这显然是反映了天师道以老子为最高尊神的思想。《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则称:“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①这明显是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传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据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度世”。
魏晋时期道教神仙已十分庞杂,但散乱无序。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写的《真灵位业图》作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开始出现。在这神谱中,陶弘景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中位,有一个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诸神。七个等级高低有别,以第一等级为最高,以此分级,秩序井然。各等级除了中位主神外,还有左右诸位神仙,数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级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第三等级左位50余神,右位30余神。这些左右诸神仙,有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或圣人先贤,如第三等级的孔子、颜回、庄子、第七等级的秦始皇、汉高祖、齐桓公、晋文公、魏武帝、刘备、李广、韩遂、孙策、徐庶等。有的是道教著名领袖,如第二等级的魏华存、许穆、许拥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徐来勒、葛玄是灵宝派的创始人,而第四阶次的张陵是天师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论家。有的是神话传说人物,如第三阶次的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第四阶次的赤松子等等。总之,神谱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无人知晓的人物,难以考其来源,有的与道教关系不大,像孔子也拉进神谱,显得不伦不类。除陶的神谱外,还有各种不同的神谱,其结构和内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阙帝君等为最高神,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为最尊,而天师道则尊老子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问题上彼此不完全认同,随着道教的发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三个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经书既有大中小之分,则造说这些经书的教主也势必会有先后等级的差别,在《云笈七笺》卷六《三洞经教部》之《三洞并序》里即称:“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初中后法三种分别。”③那末,在三洞尊神之间,如何划分先后等级的差别呢?故道教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经》里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气所化之意,在《三洞并序》中说:“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证道,皆渐差别,故有三名。”④即是说,三洞的本元,都是来自同一的道气,只是应用不同,才分为三个不同的名称。尽管如此,但具体到究竟是由谁一气化三清呢?则又有不同说法。一种意见是认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罗天的玄、元、始三气所化而成。如大约为东晋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说:“三天最上号日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燕,化为三清天也。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①这种说法,并未解决三清尊神之间先后等级的实质问题,而且还会引来住大罗天的尊神是谁,三清尊神是否为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问题,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气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张之。《三洞并序》引证《业报经》和《应化经》说:“天尊日: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无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②这就说,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的化身,三洞经书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所说,这样对道教各派便不会产生等级高下之分,导致教派之间的矛盾了。不过这很明显是代表上清派的说法,《隋书·经籍志》采用之。道教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老子一气所化,这主要以天师道为代表的道士们的思想。这种思想,其渊源甚早。早在道教正式产生之前,就开始对老子进行神化。东汉明帝(57_75在位)、章帝(76—88在位)之时,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圣母埤》即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①这里便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为造物主,当然也就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了。早期道教继承并继续发挥了这一思想。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便说:“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明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②传为张陵(或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③。《云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总叙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经序》说:“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手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之得生……故众圣之所共宗。”④其后南宋谢守灏所撰编的《混元圣纪》、《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著作中更反复地说:“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⑤又说:“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⑥又说:“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⑦又引唐尹文操的话说:“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迹有内外不同,由能应之身或异也。”①并称他“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原,故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谓之老子者,道之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七十二名。”②又说:“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日通玄天师,出《洞真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间。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真之道。在人皇时,号盘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为之道。”③按照这种说法,则是三洞经书,皆由老子所造作。不仅如此,甚至还说:“老君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秘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者,太山一毫芒尔。”④这就是说,三洞之外的众多经书,也系老子所造。我们知道,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最终目的,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天师道一系从东汉以来即将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与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当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了。那末,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宝经,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于元始天尊”⑤的一段话与全文主题不类,应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权编辑《道藏》时所添改的观点。魏晋道教有另两种创世说存在,一种也就是元始天王创世。另一种是太上老君创世,也是被历代皇帝推崇与说的最多的。不过,唐代四川“三宝窟”开始供奉道教神像。
宇宙起源
《清微三品大乘度劫真经》:现今宇宙生成之前,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晶无光无经无维。虚无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道贯通物质的内外,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无限里永恒存在,他是道的基础,绝对的真实,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是一切物质的主宰和本源。在穆斯林的心中,他就是真主安拉。在旧约圣经里,他就是上帝耶和华。在印度教里,他就是梵天,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里,他的形象就是元始天尊。在萨满教里,他就是长生天。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祇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道教宇宙形成论
道的实现者-元始祖尊怜悯万世苦行,累劫良因的无极圣众,于是现运神通,摄众圣道,藏于万气祖根里,纳于粟米之中,于无极的收束之中,六电之气翼其真,祖气护养润其神,积七千余劫,太极经咸应度,新的宇宙形成,无极圣众始布满太极。 
道教造物主论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始祖尊在宇宙万物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他的本体是永恒的,不灭不坏的。即使现今宇宙毁灭,也丝毫不受到影响。元始祖尊宏威微妙,化虚无成万象,慈爱有情,运阴阳养万物。万物繁盛,始有盛衰的过程,推陈出新。因为他的演化,宇宙星空方能形成。六合之内,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相辅相成,万千世界千姿百态,我们这些生物,全靠他在天天牧养。他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根,亿万灵性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到元始祖尊的源,参与万千世界的共循环。 现今宇宙是从无极中收缩后爆炸膨胀中来。光阴如梭,膨胀经过八表之外,渐渐始分。各种物质相斥相吸,逐渐成为奥瀚微妙的太极世界。
道教宇宙论
现今的宇宙在大爆炸以后以临界速度膨胀,经过变化,宇宙内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无穷维度的空间。现今的宇宙仍在膨胀,无极圣众领悟无限深奥的演化,成为宇宙中时空和物质的主宰,而他(她)们的力量已经能够渗透无穷的时空,随意构造变化任何物质,于是幻化成完美的神人形象,形成以玉皇至尊为主的团体,服从元始祖尊的意志,在浩瀚广漠的宇宙中创造生命,播种智慧,陶均万品 。
大罗天形成论
形成元始祖尊与不同时空的诸圣天尊,游历于洪荒宇宙,创造神祇最佳的生存环境“大罗天境”六合三十六天三界乐园,元始祖尊与混沌宇宙的祖母,宇宙最奥妙美善的无极圣祖太元圣母用了约一百劫的时间,开辟了新的时空,营建了玄都玉京圣界,以便氤氲智慧,度化天地精华。道教谓玄都玉京由十二个过程建成。
(一)是时无天无地,幽幽冥冥,灵文暗睦,运推自来,为万气之根,空 洞结真,气清高澄,成天广覆,倏刹自玄。
(二)是时二象分仪,开张厚载,一时成型。
(三)是时三千六百日月,一时同明,照耀诸天,无幽不砌。
(四)是时上圣大神妙行天真,无鞅数众,朝礼玉庭,玄行太空,赞咏灵文。
(五)天发自然妙乐,百千万种,一时同作,激朗玄宫,上庆神真。
(六)百咏空生,十方宫商相和,皆成洞张。
(七)璇玑停关,星宿不行,天无昼夜,四运齐晨。
(八)紫云吐珲,流丽诸天,一切万物,普受光明。
(九)春夏秋冬,不暑不冰。气流柔和,神奇兴盛。
(十)五镇安立,玄教无穷。
(十一)是时玄下七宝神奇,以散诸地,资生兆民。
(十二)七宝奇林,一时空生,光明垂荫,弥覆十天。(见《无上秘要》 卷二十四《天瑞品》引《洞玄赤书经》) 玄景始分,化为九气,成为九真皇,居于三清境,三清境各置八帝,成为三天二十四帝。后来,东王公、西王母从气而化生,各置宫第,于是又有了营卫职官。
生命起源论
开天辟地
混元之时,元始祖尊于虚无之中,基七耀三恒,秉天然之胤,结成未回之霞,运混沌合鸿蒙溟熔。博览执臻,过数劫,终成圆体天球。经三万度,由子入丑,大气初凝。玄风渐鼓,最初的地球大气层中充满尘埃,天水地火不相容。元宰陶钧,凝结浑灏,环转周旋,如是轮转,经三万度,无所停息,转转不已,渐次陶钧,阴阳初判,混沌始清。大气层中尘埃累落渐结为地。维重为浊,纲维八极,粗者为峙,清者为流。靡终靡极,或载或成,无疆之化,天地成能。
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天地的运行瞬息万变,扑朔迷离,元始祖尊与玉皇、斗母、东王公、西王母等祖尊显示出无穷的法威,无所不在的主宰力量,运驱阴阳二气,造就江河湖海。地球的磁力场、大气层、电离层、也在众神尊的衡制下,挡阻了宇宙射线的决大部分,地球两极开始定位,自转稳定。有利于产生和保护地球将有的生命。 元始天尊于是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里筹划生命存活的纲领。
古时,元始祖尊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中。放无极光明。照无极界,聚集无极圣众,诰示无极圣灵:“将于太极世界成就真善美乐的智慧,孕育以众神为模体的生灵”众神无比欢喜,都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颂咏天尊:“天地玄宗,宇宙本根,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万神朝礼,誓忠精诚。坚决拥护”。于是元始祖尊在太易大纪中于本体里分化大道根源,大道灵魂的九庆紫元,分化成灵宝天尊。
生命形成论
在太易大纪里,灵宝天尊御衡万物之生机,钧调配制,于万千无机分子内和成了有机分子。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最初的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太小了,肉眼看不见,几乎没有,所以取名为几。几这种有机物飘进水中,得水而活,膨胀变长,然后断裂繁殖,所以起名为断。断是最初的微生物,经过几亿年的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生命发展论
生命要进步就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诸多古纪的生命形态因难以适应地板运动和气候的变迁而灭亡。直到晚三纪哺乳动物动物时代,五百万年前灵长目动物古猿出现。他们的大脑虽比猩猩大不了多少,但已是用后腿行走。古猿为适应生存而使用工具,最后发展到制造工具的猿人,语言的沟通使猿人从条件反射、本能生存进化到产生思维。思想使猿人进化成智人。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聪明的动物有更多的机会活得长久,将他们的基因和生存本领传给下一代。到距今十万年时,人类大脑质层增加厚度,成为发挥天赋本能超越一切动物的半神。《灵宝经》:“天上混无分,天气归一身,善成自然人。”这都源于一点道的自然灵性。
生命意义论
道德天尊是大道在世间传播的始祖,他的慈爱化被万方,促进天地生机勃勃,他的本体就是元始祖尊。他的意志就是大自然变化的法则,规律。天地的秩序。大至宇宙天地,日月山河,小至花草树木,昆虫泥沙。无有不受他的恩泽的。他的恩惠网罗万象,无穷无尽,世间文明都是由他派生并发展演变而来。
《南华经》言:自然全体弥漫着生命,
太极图
这种从盎然生意化为创造神力向前推进,即能巧运不穷,一体具化,恰如优雅的舞蹈,勃力内转而秀势外舒。自然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作历程,而人则是这一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自然与人可以二合为一,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形成广大和谐。(流沙河所著《现代版庄子》) 在道德世界中,古猿从自然世界进入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思想和组织的世界,是储存起来的知识。肉体凡胎内寄托着魂魄。魄是气质、精力、体魄,动物属性,靠食物转化能量增强,产生欲望。魂是天宇大地灵气的结合,是父母精血,是人体内五行相生,相互运动产生之精华,情义属性,最终目的是茁壮升华,回归宇宙大一统的物质属性,魂魄相互影响制约。大自然造了人,人就是小自然。人体秉承魂魄运动生命,魂魄与大自然互相感应,同步循环。(以上出自《智圆行方》)当人的精神把灵魂引向无限美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回归宇宙的整体,我们的灵魂与宇宙在一起运动。我的分子在宇宙的和谐中,我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宇宙分子,这些分子有我的基因,我的存在,与广阔无限的宇宙结合,我的分子成了永恒的。凝聚时又成回舒适快乐的精神。依聚在宇宙的根源,大道的光明里。道的根源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本体智慧形象就是元始天尊。 
秩序论
天地秩序论
太极界秩序的开端,人为万物之灵的半神,累劫经生,灵魂不知何去何从,无由解脱。灵宝天尊悯咸忧测,于是五行聚精,化五方五老梵气天君建宰五方。阐演灵章运化乾坤,以拔度天人利济群品。燮理阴阳,化形十方救苦天尊传玄文心印,广布阎浮流传浊界,建筑冥刹,以挽救幽魂。设九狱护卫人道。九狱分别是:酆泉狱主摄天魔、衙泉狱主摄不职典祠、黄泉狱主摄山魈精魅、寒泉狱主摄江湖水怪、阴泉狱主摄血食邪神、幽泉狱主摄山林毒恶、下泉狱主摄古伏尸、苦泉狱主摄师巫逆鬼、溟泉狱主摄刑亡横死。(以上源于道藏典籍《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开上清境益证神仙,以衍无疆,广被遐裔。(《太上洞玄救苦拔罪经》)
这伟大事物的存在全赖灵宝祖尊的开启。在这其间,灵宝祖尊几历坚辛,慈善有情,无怨无悔地关怀护爱着人类。这时,元始天尊考虑到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需正确运用智慧,有秩序系统地生存,以使生存环境不会枯竭, 使人的灵魂最终可以快乐、安详、轻松、舒适、完善地回归时空之源,参与宇宙共循环。成为帮助玉皇天尊平衡六合的神明。于是元始天尊在太初大纪里分化,成为道德天尊。 也就是说,灵宝天尊是太极秩序的创造者。
人类秩序论
人的行为自己决定,并为其后果负责。当欲望影响思想去实施丑恶时,就会在灵魂中形成恶执,使灵魂污秽暗浊,当肉体机能停止时,灵魂就会分解,在异时真空的压强里被渗透挫磨。直到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作恶 越深所受挫磨越重,时间越长久,灵魂越痛苦。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后,才可回到冥府继续修行上升三界的知识。灵魂从父母精血,母亲孕育,环境培养造就,代代相传。因此优生优育,善待孩子,正己复礼,孩子的未来才有光荣与幸福。自己的基因延续才有价值。 道德祖尊揭开了文明的篇章,他使人类从个体生存转向社会生存,并使人类的动物原始性规范于社会伦理化。引导人类走向光明。他是宇宙三界的奠基者。但是在社会群体里,人与人的动物欲望在交织、碰撞甚至厮杀着。弱肉强食,幸福与痛苦并存,人在欲望斗争中走完人生。在这令人眩目的过程中,团体欲望的高度冲突随时可能毁灭社会。为了防止可怕的暴欲产生引发灾难,道德天尊与玉皇携手不同时空,玉皇成立太极界六合八表,三界十方,四生六道最高政权,管理三界的运行,神仙佛圣,精灵神仙的走向。道德祖尊和祖尊圣者则在世间流传下道德伦理,使人的性情欲望在道德的旗帜下逐渐聚集起来,将人的欲望进行社会善恶标准的划分。对哪些有害社会的思想与行为采取不同形式的压抑和监控。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在社会上树立了起来,这就是天理、国法、人情。
西出函谷关
春秋末年,老子骑一青牛,从洛阳向函谷关而来。函谷关守吏尹喜平日里喜好道学,颇有些道根。老子来之前,尹喜观星象、望气,就看见一股紫气从东方冉冉而来,他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来。当老子驾牛车过关时,尹喜认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就挽留老子留下,希望老子在隐世前能给他们讲经说道,给后世留下著作。老子盛情难却,就给尹喜留下了史上有名的老子五千文,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道德经》。
老子临别时告诉尹喜:要他一千天后,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其时,尹喜准时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见老子骑着一头青牛,从空中而下。后来,传说老子就在那里度化尹喜得道成仙,并带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门弟子们传道去了。而在老子度化尹喜的地方,还留有一首诗:西出函关佛事拜,
东来鲁国圣人参。
道教神仙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西王母-东王公
玄天上帝-保生大帝-注生娘娘
月老-三官大帝-哪吒
二郎神-八仙-关帝
妈祖-文昌帝君-财神
钟馗-城隍-土地神
九皇大帝-黄大仙-九天玄女
麻姑-百花仙子-张仙
道教宗派
黄老道-楼观道-隐仙派
天师道-灵宝派-上清派
茅山宗-神霄派-清微派
正一道-全真道-妙真道
净明道-方仙道-闾山派
道教典籍
道德经-南华经-太平经
参同契-抱朴子-黄庭经
云笈七签-道枢-真仙体道通鉴
道法会元-道藏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太上经典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太上老君内观经》、《混元皇帝圣纪》、《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太上老君内丹经》、《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太上老君说五厨经》、《太上九要心印妙经》等
太上心印经
太上智光 烛照太虚 独此真阳 永劫长存
手不妄动 足不轻行 目不外视 耳不他听
口绝闲言 心无妄想 自朝至暮 洗心涤虑
无牵无挂 更远累害 制外养中 退藏于密
惟慎幽独 时时内观 刻刻返照 不离方寸
惺惺常存 守之不败 寂而长照 照而常寂
绵绵密密 不二不息 对境无心 遇物不染
常应常静 无文无武 动观自在 静养中和
精神内蕴 怡养谷神 积至久久 诚至明生
了了常明 如如自在 纯乎以正 默默合天
老君神咒
太上老君 普在万芳 道无不应
三界之内 六合之中 顺之者吉 逆之者凶
敕命一到 雷霆随行 弟子有难 幸愿汝偕
逢凶化吉 化殃为祥 急急如律令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文献记载
道教创始人老子被天师道奉为道祖。
据《史记》载,老子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秦汉之际,黄老道德家推崇黄帝老子为先王圣哲,与儒家之尧舜周孔相仿。汉初关于老子的传言不一,司马迁作《史记》已不能确指。此后因黄老道的渲染,老子日渐神化,东汉楚王英、桓帝都曾仿古代法式祀老子。
延熹八年(165),边韶作《老子铭》说 :“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因为有这种社会传言作背景,五斗米道经书《老子想尔注》乃称“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南北朝(420~589)时 ,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则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传七部经教体系中,道德天尊所说洞神部经是《三皇经》,老君所说《道德经》是太玄部首经。唐太宗时焚禁《三皇经》,以《道德经》代之。高宗、玄宗又先后为老子加封尊号,推为宗室远祖,并建太清宫专奉老子,仪规同于朝廷,而实为宗室祖庙,太上老君遂最终确定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东汉以后,老子化身故事很多,宋元时道士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集成其说。
《云笈七签》云,“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故曰:吾生于无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长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出虚,出入杳冥。观混沌之未判,视清浊之未分,步宇宙之旷野,历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道家思想
在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最为广为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要算是《道德经》。《道德经》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道”,而“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的意思虽然比较难明白,但我们可以说“道”的意思是“自然”。  
道家认为,个人不应该反对“道”,而是要顺从于“道”,按“道”行事。争权夺利是荒唐的,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道”是不败的,人应该顺其道而行。道家认为水是非常柔弱的,心甘请愿地向低处流去,即使遇上最弱的力量,也不表示反抗,然而水却是不可摧毁的。反之,最坚硬的石头也有被水击破的那一天。对于个人,朴素和自然是值得赞扬的。暴力应该被避免,人应当清心寡欲。人不应该改变世界,而是要尊重世界。对于政府,无为而治政策是最聪明的方针。通过更繁复的法制或是强制实行法制,通常是使事情便得更糟。高税赋和战争都和道家的哲学精神相违背。《道德经》的影响巨大。这本书的篇幅很短,中文不到6000字,但其思想的内涵却是极其丰富。在中国,虽然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哲学的主流,不过儒家的哲学中吸收了道家的很多思想,儒家还是很尊重道家思想的。
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之一,是三大超级神中的一位。老君的信仰,始于东汉。东汉的张陵(后来的张天师)设天师道,尊为老子为太上老君,后称“太上道德天尊”。谓其生于无始之时,无因而起,是万物之先,元气之先。
老子演化说
在中国信仰里,由历史名人而蜕化成的神明,最负盛名的要算这位太上老君了。单凭他的名头之大及地位之尊就可以证明: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最高神明之一,是三位超级神明三清中的一位;而它的人间形态老子是先秦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庄学派的开创人,被奉之为道教的鼻祖。自然,历史人物的老子要“普通”,太上老君是得道后的神。老子生活在先秦的春秋末期,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问题,他著有五千字的《老子》,此书被视为道家的开创之作及道教的经典。西汉伊始,道家学派黄老学派大兴,老子和黄帝受到了先前未有的祭祀,汉人对老子和黄帝的个人崇拜也逐渐达到顶峰,汉代宫廷开始出现祭祀黄老场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黄老学派开始走入汉族民间,形成黄老道。老子本身的哲学理论加上汉朝子民的敬仰使得老子此时已为共识的神仙,东汉皇帝大张旗鼓去往老子庙祭祀,而老子之母的墓志铭亦说老子是道的化身。
东汉张陵继承汉代的黄老道,创立了五斗米道的教团,用黄老之术教化西蜀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于是老子自然而然成为新教团的教主。自佛教进入中原,这个和中国似曾相识的宗教使得汉朝士大夫普遍认为老子西去印度度化成佛陀。而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微不足道,更是迫切依附在道教上发展,西来传教的佛教徒也宣称老子是佛陀的老师。于是,老子化胡的说法成为当时的共识。汉魏时期,老子是早期道教教团组织的最高的神,之后由于一气化三清降为成熟教团中三清的第三位。
由老子演变而来的太上老君地位虽然不及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但是仍受到非常高的敬奉,各地都有宫观奉祀。因为号“太清太上老君”,因此主祀他的宫观庙殿称他太清宫、太清殿、老君殿或老君庙。
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北魏前称: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 
太上老君,屡世为王者之师。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纪传说:周武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太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山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盛》秘录;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录七十卷。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故截止于宋。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这是不可动摇的信仰,否则你就不是道教弟子,老子之徒。 
八十一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太上老君: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今河南鹿邑县以太上老君是鹿邑县人而得名,太上老君又名李耳,老子,老子邮票首发式在鹿邑举行,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生日,在当天会举行盛大庙会,来庆祝老子的诞辰,全世界各地道教友人前来祭祀。
各国神话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太上老君,估计全世界神话中年龄最大的人也非老君莫属了。
太上老君一共81化,老子是第十七化~
第一化:老君生于天地之先,空洞之中. 所谓空洞,便是真一之气,此一气生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而生上太上老君老子三气,每气又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三气相合,生无上,也就是虚皇天尊(元始天尊的真寂不动之身,"真灵位业图" 第一中位 "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 便是次义) 无上生后,又经过如上的岁数,生中三气,每气又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三气相合,生玄老,也就是元始天尊. 玄老生后,又经过如上的岁数,生下三气,三合成德,生太上,也就是太上玉晨大道君. 道君生后,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而生前三气,每气又各相去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三气相合,再次生太上老君. 老君生后,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这五运的天地变化.
第二化: 空洞之中,又生太无,太无之内生玄元始三气,三气混沌,凝结变化,化生玄妙玉女,也就是无上元君. 老君于是化作五色弹丸,流入玉女口中,积八十一年而又生,不过此时,还是天地未分. 老君生后,便分辟三气,其中轻气上升为天,重气下沉为地. 中气化为水气,化生万物.
第三化: 太虚之气 往来乱射,经百亿万气之后.其气才慢慢的往来流行,又号弥 罗万梵之气。又经过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亿气之后。结吉祥之气。成“盘古圣人”。自号元始天王( 这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同时生五老(五行之主),立年号龙汉。又经如上气数。化生太上道君,立年号赤明。同时生九老。分为九天。又经如上气数。又一次生太上老君,立年号上皇,时生八公. 老君又结阴阳二气,分布天地,万物才齐备。
第四化:如是又过数十亿岁,老君分出神识化作一圣人,号女娲娘娘,攒泥土而造人。......
第十七化:老君分出神识降世为人名曰李耳,于人间立教,史称道家。.....
如此计算,太上老君第三化的时候,也就是他出生后数百万亿年后,才有盘古创造宇宙。
按经中记载太上老君的年龄,应该是今天计算出宇宙年龄的数万倍乃至数十万倍,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圣贤能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相关著作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奉祀活动
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均设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是日大多举行祝诞聚会或祈福延寿道场。

惧留孙

惧留孙或称惧留真人,《封神演义》的原创人物,是十二金仙之一。道场在夹龙山飞云洞。主要弟子是土行孙,法宝有捆仙绳等。
惧留孙在封神之战中,曾将地烈阵阵主赵江打得七窍喷火,又在佳梦关擒申公豹,汜水关二擒余元”。他还有一位出色的弟子就是土行孙。惧留孙不仅自身实力强大,而且徒弟出色,可见他既善于自我修行,也善于教化徒众。封神之战后,如来希望惧留孙可以留下来为他做事。惧留孙的到来,让如来喜不自胜,如来于是封惧留孙为“惧留孙佛”。所谓惧留孙佛,即佛教“上古七佛”之一,又被称为过去佛。
在动画片《哪吒传奇》中惧留孙是土行孙的师父,法力高强、为人正直、清高、原则性强,虽原与石矶相识,但是非分明,坚决不与之为伍。

人物经历
《封神演义》中惧留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之徒,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有镇洞法宝:捆仙绳。这件量产的法宝可以自动捆绑敌人,而且祭出去能快速生擒敌人。弟子“土行孙”有近百年的修为,善用棍法。惧留孙传授土行孙绝活神通的行术,后来“土行孙”没有把捆仙绳使用来伐纣。土行孙最擅长的就是地行术,能日行千里。土行孙初次下山,被申公豹忽悠去助纣为虐,由于其特殊的技能,一度让姜子牙都睡不着觉,即使杨戬[jiǎn]抓了他,但还是很容易让土行孙跑掉。最终杨戬从土行孙的技能中,推测出了他的师傅是谁。惧留孙赶到之后,降伏了土行孙,让其跟随姜子牙戴罪立功。不过在后来的伐纣大业中,土行孙遇到一个跟他一样拥有地行术的人。就是商朝渑池守将张奎。张奎的地行术比土行孙还厉害,他能日行一千五百里,日行里程数比土行孙多出五百里。除此之外,张奎的武力也比土行孙要强。最后惧留孙派一童子送来一封书信,告诉姜子牙应该怎么对付张奎。信中写道:今张奎善于守城,急切难下,但他数亦当终。子牙公不可迟误,可令杨戬将贫道符印先在黄河岸边,等杨任、韦护追赶至此擒之。取城只用哪咤、雷震子足矣。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此去自然坦夷。只候封神之后,再图会晤。夜里土行孙私自去偷截教仙人余元的坐骑五云驼,被余元的如意乾坤袋放火焚烧。惧留孙奉元始天尊之命去救差点被烤熟了的徒弟,姜子牙大怒,要砍了土行孙的头示众,惧留孙又费周折,彻底甩手不管土行孙的死活,又用捆仙绳二次捉了余元。多年后的惧留孙修炼有成,练就为惧留孙之佛。

门徒弟子
惧留孙的主要弟子:土行孙,邓婵玉的夫君,阐教第三代传人之一,修有师传绝学"地行之术",可在地底下日行一千里,手使一条槟铁棍,身手敏锐。

少昊

少昊,又称少皞[hào],是上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亦是中国的上古神话圣王之一,也是五帝之一,姓姬,名挚;字青阳、号白帝等;氏称青阳氏、金天氏等;其王父名轩辕,即黄帝,其王母名女节。
少昊为黄帝和女节之子,因其母出游时感祥瑞而降生,黄帝在位时少昊即被封为诸侯。少昊即位后,先定都穷桑,后迁都两次直至曲阜,因能承太昊之德行,被称为“少昊”。他是东夷族黄帝一系的首领。《左传》中称其出生时有凤鸟飞至,其所辖部族遂以鸟为名。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发展生产,设立工正和农正,观测天象,发明乐器,并以鸟作为官名,以鸟为图腾。他由五帝之一逐渐被神化为鸟头人身的神灵,再到后面演变成为保佑家庭平安、子孙繁荣的神灵。
关于少昊遗址的考古研究仍在进行,据目前考古研究表明,山东临沂市郯城县、江苏省赣榆县西部班庄镇古城村、陕西省榆林市都存在着少昊及其族人以及后代生活过的痕迹。

人物生平
少昊姓姬,名挚,字青阳。其父为黄帝,母亲叫女节,曾出游于华渚地方,适有大星光耀如虹霓一般,下临其地,女节因感着这祥瑞,遂怀孕而生帝少昊。当黄帝在位之时,少昊初封为诸侯,降居江水地方,又迁邑于穷桑之地,故号穷桑氏。又曾建国于青阳之地,又号青阳氏。到后来继黄帝而即帝位。黄帝以土德王天下。土能生金,故少昊以金德王天下,遂改号为金天氏。因他能继承太昊伏羲氏的德行,故称少昊。他先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两次直至曲阜,是东夷族黄帝一系的首领。
郯子朝见鲁公时曾介绍说:“我的高祖少皞挚(少昊)在立国的时候,恰巧有凤鸟飞来,所以就用鸟来命名官职,设立了称为鸟师的官员。”此外,少昊还致力于发展生产,设立工正和农正。少昊于在位百年后逝世。

相关传说
《拾遗记》
西方的天帝少昊的母亲原本是天上的仙女,居住在天宫里勤奋地织布。有时候会乘坐一只木筏到银河上游玩,一直到西海边的穷桑树下。那时有一个容貌出众的少年,自称是白帝的儿子。他从天空降落到水边,弹琴唱歌。后来,他们一起漂浮在月光的水面上,用桂树的枝条做船桅,把薰草系在桂芝上做旌旗,还在船桅顶端雕刻了一只玉鸠,用来辨别风向。两人并肩坐在木筏上,一起唱歌,非常快乐。后来,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少昊,也被称为穷桑氏。
在少昊出生的时候,天空中有五只凤凰,颜色各不相同,是根据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诞生的,它们飞落在少昊的庭院里,因此他也被称为凤鸟氏。起初,少昊以玄鸟,也就是燕子作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他在担任大联盟首领的时候,一只凤凰飞来,他非常高兴,于是改以凤凰为族神,崇拜凤凰图腾。不久后,少昊迁都曲阜,并以所统辖的部落以鸟的名字命名,有鸿鸟氏、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了一个以凤凰为图腾的庞大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山海经》
少昊被称为白帝,居住在长留山,这座山实际是掌管太阳西下的神——员神磈氏的宫殿。长留山上的野兽都有带花纹的尾巴,禽鸟都有花纹脑袋,还有很多有纹理的玉石。
东海以外大地所在的广大水域都是少昊的统治区域。少昊抛弃了他的音乐之好,在这里把颛顼帝养育成人。这里还有一座甘山生成了甘渊,是甘水的发源地。
少昊的儿子叫夷,他的后代姓威,只有一只眼睛,正好长在面部的中央。

人物成就
观测天象
少昊意为刚拂过地平线但未完全升起的太阳,即《淮南子》中的晨明之后,旦明之前的时段,今寅卯时刻;《山海经》亦直言少昊的职司是观察日入之景,可见史料记载的少昊常伴随着上古天文历法制度,学者徐凤先据此认为,少昊的昊字正是其观测日出之德的象征。
学者邵望平根据大汶口墓地出土的4件陶尊鉴定年代为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那时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从事观象授时,以利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就促使天文学最早脱离萌芽状态,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发展起来。“历象日月星辰”的观天,与“寅宾出日”的祭天,便都操于统治阶级之手。
学者徐凤先根据学者邵望平的研究结果认为:“正是对文明时代之初的追忆。无论帝尧、羲和有无其人,这一历史的进程是必定发生过的。”即无论太昊和少昊是否确有其人,或者谁略早一些谁略晚一些,但观测日出方位定季节的历史进程是必定发生过的,在太昊和少昊时期可能正是观测日出入方位定季节的时代,越是在早期天文学与文明的其他方面结合越紧密,日出、日入的观测是以理性整理时间和空间概念进而发展文明的第一步。
创造器乐
少昊擅长创造乐器和编制乐曲。据史料记载,少昊曾创造过乐器“浮磬[qìng]”和古乐《九渊》。

民间信仰
神祇属性
少昊被人们奉为太阳神、始祖神和鸟神。在太阳神方面,学者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认为昊从天,上有日,所以“昊字有天意,亦指太阳,因此少昊为太阳神。因史书中多见嬴秦畤[zhì]祭少昊。
在始祖神方面,学者顾颉刚在《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里提到“少皞实为东方嬴姓的祖先或宗神”,所以少昊被视为嬴氏的祖先神。
在鸟神方面,学者刘敦愿在《古史传说与典型龙山文化》中曾提到“东夷族以鸟为图腾是其突出的特征”,并粗略列出少昊鸟官的表格。

广成子

广成子,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十二金仙之一,修行于崆峒山和神仙洞,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问治国之术。
《庄子·在宥篇》记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事情,展现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演变和道教修炼之术产生深远影响。

人物介绍
广成子黄帝时期人,住崆[kōng]峒山上。古代中国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
《神仙传》是这样介绍广成子的:
广成子是古代的仙人,住在崆峒山(甘肃省平凉市崆峒)的石室中。黄帝久闻他的大名,知他住在这里,便前来拜访。黄帝问广成子:“您在研究世间万物之道方面已达到了顶峰,可否请您告诉我这方面的真谛呢?”广成子答道:“你治理的天下一片混乱。天上的云彩还没有聚集到一起便降下雨来,草木还没有枯黄就纷纷凋零了。以你现在的样子,怎么能够向我问道呢?”黄帝被广成子奚落了一番,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恭恭敬敬地退了下来,回到住处,暂时摒弃一切政事,反复琢磨广成子说的那番话。三个月之后,黄帝再次来到崆峒山,拜会广成子。他见到广成子正头朝北躺着,便双腿跪在地上,以膝代步,极恭敬地来到广成子面前,叩拜了两次,然后说道:“请您告诉我修身养性的明达之道。”
广成子听罢,一跃而起,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正好。现在我就告诉你‘至道’的精髓。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求无欲,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宁静,就能使身心健康;保持清静的心情,切勿劳累你的身体,耗费你的精力,这样才可长生不老。如果你能做到不让外物影响你的视听,不使外物打扰你的心灵,你的精神就将永远守护你的形体。你要时刻固守你内心的平静,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如果过多地了解万事万物,那么就会使你的身心遭受侵害。我一直追求身心的平和,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从外貌上看,还显不出丝毫衰老的样子。你若能研习透彻我的道法,就能上为天皇,若能深入理解我的道法,就能下为君王。现在,我将离你而去,到一个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进入一个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我将与太阳和月亮一起放射光芒,与天地融为一体。世上之人皆不能免于一死,只有我才能获得永生。”

道教始祖
广成子是上古时期的道教人物,作为黄帝的老师,一直是道教的始祖。
《神仙传》称其为轩辕时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据正统道教说法,广成子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

引证解释
战国·庄子《庄子·外篇·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问以至道之要。”
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
唐·陈子昂《蓟[jì]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wēi]。”一说即老子。
唐·李白《古风》:“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唐·吴筠《高士咏·广成子》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
高情贵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
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剑仙传说
剑仙之说由来已久,早在《列子》一书中便有记载。剑仙应起源于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轩辕金鼎文》上有黄帝崆峒问道广成子,鼎湖之畔炼丹剑的记载。
相传剑仙真正形成的时期应是在战国,当时燕国、赵国、韩国等地的青年崇尚剑术,好搏击,形成了多种剑法,尤其是燕国与赵国,所以诗有“燕赵多侠士”之说。自秦灭六国后,剑术不兴,遂分为晋地剑仙、燕地剑仙、川地剑仙。我们都熟悉的越女应算是剑仙早期的代表人物了。正史记载的剑仙是吕洞宾。
在《宋史·陈抟传》中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皆异之。” 《钟吕传道集》记载,吕洞宾的剑术得自火龙真人的天遁剑法,分为法剑与道剑。后吕祖又创出智慧三剑。吕洞宾诗云:“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结冰,星夺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谱,六天宫殿欲成尘。” 

文学形象
在神话名著《封神演义》中,广成子是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玉虚宫中第一位击金钟的仙人,也就是昆仑十二金仙之首。深受元始天尊宠爱,修行于九仙山桃源洞。封神演义小说中出场率很高,收徒商太子殷郊。乃是著名的板砖高人、圣母杀手(封神演义一书中共出现圣母五人,其中两人被打死、一人被打回原形)。
番天印:翻手无情,专拍脑门。被拍死的人死状奇惨。死在广成子手下被封神的合计有数人之多。
落魂钟:亦被称作落魄钟。后传与徒弟殷郊,摇晃可令敌人魂不附体。
雌雄剑:广成子洞中之宝,后传与殷郊。
扫霞衣:金霞冠克星,将金霞冠放出约有十余丈远近的金光一扫全无。
诛仙剑:诛仙四剑第一把,位于诛仙剑东门。于诛仙阵被破被广成子摘走,后于万仙阵中被祭起屠戮截教门人弟子,原著描写:诛仙利,戮仙亡;这般兵器难当其锋,刹那间九曜俱空,咫尺斩了二十八宿。
相关战绩:破金光阵,打死金光圣母;桃花岭上打退闻太师;佳梦关前,打死火灵圣母;三谒[yè]碧游宫,将龟灵圣母打回原形;诛仙阵用番天印,将多宝道人打了一个跟斗。
广成子先下手意识相当好,法力、根行、悟性都是顶级。善于使用针对性战术,拥有生物技术,将徒弟改造为三头六臂。封神大战中曾完败于赵公明、三霄、乌云仙等仙人之手。遭遇九曲黄河阵后,甚至不敌番天印在手的徒弟殷郊。小说中广成子乃是引发阐截全面对战的关键角色,其三谒碧游宫事件更是阐截大战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