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文化精英明星列表

林明谦

林明谦(Lin Mingqian),1970年出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中国台湾男记者、电台DJ、杂志编辑。时尚健康杂志《Men’s Health》主编。
林明谦在台湾服过两三年兵役。也曾当过讲师做过编辑干过策划和市场总监。1997年2月17日,林明谦著作的作品《挂钟、小羊与父亲》出版。随后,林明谦著作的作品《我们得罪了爱情》于2007年出版。2012年1月6日,喜剧电影《杀手欧阳盆栽》上映,林明谦担任了该片的制片主任。2019年1月4日,中国台湾上映了林明谦自编自导的爱情喜剧电影《真爱神出来》。
林明谦曾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联合报文学奖。

王蕙玲

王蕙玲(1964年2月15日—),台湾著名编剧家、作家,出生于台湾省,祖籍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她毕业于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即今台湾台北教育大学。王蕙玲原本学习音乐,早年志向成为音乐老师,却因热爱电视剧而开始自学编剧,最终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她的作品曾多次入围金钟奖、金马奖、香港金像奖、亚洲电影大奖等重要奖项,被誉为“李安御用编剧”。

人物经历
王1983年,担任单元剧《伴你窗前共此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她的编剧生涯。1984年,担任民国剧《四千金》的编剧。1985年,担任编剧的爱情剧《两代情》播出。
1989年,担任爱情剧《追妻三人行》的编剧,该剧由林在培、李天柱合作主演。1991年,担任爱情剧《今生未了情》的编剧;9月23日,由其担任编剧的清装剧《京城四少》的首播 。
1993年,担任电视剧《欢喜楼》的编剧,该剧由鞠觉亮执导。1994年,担任剧情电影《饮食男女》的编剧,该片由郎雄、吴倩莲、王渝文联合主演,影片入围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1995年,担任年代剧《第一世家》的编剧。
1997年,担任都市剧《四千金》的编剧。2000年,由其担任编剧的民国爱情剧《人间四月天》首播,该剧以徐志摩的感情生活为主线;同年,担任爱情电影《夜奔》的编剧,该片由刘若英、黄磊共同主演;此外, 还担任了武侠电影《卧虎藏龙》的编剧,该片由李安执导 ,影片入围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第5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2001年,担任爱情喜剧电影《玉米粉圆饼汤》的编剧;同年,担任剧情电影《候鸟》的编剧,该片由丁亚民执导。2003年,担任电视剧《上海往事》的编剧。2004年,担任传记剧《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的编剧。2005年,担任古装电影《神话》的编剧,该片由成龙、金喜善合作主演。
2007年,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谢谢你曾经爱过我》播出,这是她首次根据个人生活体验和周围朋友的故事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现代都市生活剧,亦是她第一次和大陆制作公司合作的作品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色·戒》的编剧,该片改编自作家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她凭借该片入围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该片获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2008年7月10日,担任编剧的古装电影《赤壁(上)》上映,该片以长坂坡之战为开场,讲述了曹操在击溃刘备后,执意攻打江东的故事 。2011年10月20日,由其担任编剧的民国剧《新京城四少》播出,该剧由潘文杰执导 。2012年,担任爱情剧《你是春风我是雨》的编剧,该剧由林柏川执导 。
2014年,编剧以太平轮为线索的灾难电影《太平轮(上)》该剧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内战时期,国军将军雷义方、护士于真及台湾医生颜泽坤三人在战争年代的爱情故事 。
2015年7月30日,担任编剧的电影《太平轮·彼岸》上映 。2017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古装奇幻电影《妖猫传》上映,该片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刘梓洁

刘梓洁(英文:Marula Liu),1980年10月20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彰化县田尾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中国台湾电影导演、作家。她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新闻组,并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班。在文学和影视领域均有卓越成就,2010年凭借电影《父后七日》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张家鲁

张家鲁,1970年出生于台湾省,是中国台湾的编剧和制片人。他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并取得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硕士学位。张家鲁曾担任杂志编辑和电视台企划,后转入影视行业,成为南方电影公司的专任编剧和审稿人。他的编剧作品涵盖多部电影和电视剧本,其中包括《天下无贼》《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寻龙诀》等。张家鲁的作品曾获得多次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项,并且《天下无贼》获得第4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23年,他担任犯罪动作电影《老江湖》的监制

鸿鸿

鸿鸿,本名阎鸿亚,1964年10月23日生于台南,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导演与艺术家。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曾至云门舞集习舞,是“汉广”诗社同仁。他曾出演年台剧“过客”、“变奏巴哈”、“专诚拜访”等。

人物经历
1964年出生于台北市。
1975年桃园县山顶“国小”毕业。
1977年离开桃园“国中”镇力随父亲赴菲律宾。
 1979年返回台湾。
1980年插班考入省立板桥高中。高中时期于云门舞集习舞。
 1982年加入汉广诗社。考上第一届的“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在云门的练舞也告一段落。
1984年汉广诗双月刊出版第十三期后停刊。着手编写剧本。演出舞台剧《过客》。
1985年小说(露莎兰)入选尔雅版七十三短篇小说选。导演史特林堡《魔鬼奏鸣曲》第三幕。演出舞台剧《变奏巴哈》《专诚拜访》。
1986年翻译、改编、导演博格曼《婚姻场景》。担任舞台剧《田园生活》助理导演。
1987年毕业制作改编、导演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射天》。“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
1988年作品(人间中国)获得国军文艺金像奖佳作。(都市寓言与一束爱情音乐)获中央日报文学奖第二名。
1990年执导《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出版《黑暗中的音乐》诗集。
1992年出版《我暗恋的桃花园》电影评论集。作品(未来的时刻)获联合报文学奖佳作。
1993年执导诗的演出《抒情的嘉年华─Ⅰ、Ⅱ》。出版《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剧本。(一滴果汁滴落)获时报文学奖新诗首奖。
1995年执导改编舞台剧《洪堡亲王》《课堂惊魂》。出版散文集《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床》。
1996年出版诗集《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小说《一尾写小说的鱼》、剧场评论集《跳舞之后?天亮以前》。(亚维侬象征)获梁实秋文学奖佳作、(我也会说我的语言)联合报文学奖第一名。执导蒋薇华《你的蛋跟我的蛋》、巴索里尼《夜长梦多》。
 1998年创立快活羊电影工作室,编导首部影片《三橘之恋》即获得威尼斯影展邀展,并在国际影展获奖连连。联合报更给予“艺术性”与“娱乐性”皆为四颗星的高评价。任台湾小剧场联盟理事。执导《巫山云(靠左行驶)》、唐尼采第歌剧《爱情灵药》。(春天是一个女孩在夜晚的街角)获华航旅行文学奖入围奖。小说(木马)获时报文学奖评审奖。
1999年与魏德圣、萧菊贞、郑文堂等导演共创首届【纯十六影展】,之后并开设【独立梦工厂】网站。执导歌剧《郑成功》、舞蹈剧场《跳房子》以及海纳?穆勒的《危险关系四重奏》。(自由在占领区)获台湾省文学奖评审奖。
2000年执导七等生小说改编之《离城记》、服装剧场《空中花园》、舞蹈剧场《波丽路二段》。编译《当代经典剧作译丛》。翻译巴索里尼〈Pasolini)所著之剧本《夜长梦多》。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委任公共电视台制作文学风景单元之三《鸿鸿:台湾现代文坛上一颗奇异的果子》。担任Fnac与皇冠剧广场剧团共同主办的【文学与剧场的对话】系列讲座总策划。编著《当代剧场的发现之旅:鸿鸿的剧场评论选集》。
2001年完成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人间喜剧》为现实感强烈的剧情长片,《空中花园》则为想象力奔放的另类电影。接下来又与公共电视合作多部纪录片。执导芭蕾舞剧《苏菲亚漫游异想世界》、踢踏舞剧场《马路天使》。出版诗集《与我无关的东西》、翻译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所著之剧本《课堂惊魂》。
2002年至花莲东华大学担任项目教授,开剧本写作与表演艺术赏析等课程。
2003年为公视“纪录观点”拍摄“影像诗”短片-现代诗进行式。
2004-08年担任台北诗歌节之策展人。
2008年创立《卫生纸诗刊+》。
2009年创立黑眼睛跨剧团。
2011年起担任“表演艺术评论台”驻站评论人。
 2012年起担任新北市电影节之策展人。

杨贻茜

杨贻茜(英语:Yi-Chien Yang,1981年11月27日—),笔名杨宁,台湾高雄人,小提琴乐手、华文作家与电影导演。她在2006年首次创作长篇小说《纯律》,并获得第六届皇冠大众小说奖百万首奖、观众票选第一名。杨贻茜的电影剧本作品多次获得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剧本奖。她的首部电影长片《宝米恰恰》,改编自自己创作的同名小说,于2012年6月15日在台湾上映,获得2012年第14届台北电影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编剧及最佳剪辑等奖项,随后入围第49届金马奖五项大奖。

李顺慈

李顺慈,1959年10月9日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女编剧。她祖籍河北,生性疏懒好嬉戏,选择了自由的编剧生涯。2012年,她担任电视剧《美人如画》(原名:倾城雪)的编剧。2018年3月16日,她又担任电视剧《邓丽君之我只在乎你》的编剧。

人物经历
李顺慈,1959年生于台湾祖籍河北的资深年轻编剧。生性疏懒好嬉戏。
我永远也不会有预算的概念,注定了我永远也不会太有钱。但我永远保有俯视金钱的权利。人活一辈子,要妥协要低头的事儿太多了。若还需卑微地仰望金钱岂不可悲?我坚持俯视金钱,是俯视不是轻视。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我没条件也不必故作清高地轻视它。金钱也许不是万能但没它万万不能。俯视它总可以吧。”
2012年担任古装爱情剧《美人如画》(原名:倾城雪)的编剧。
2023年8月5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邓丽君之我只在乎你》将在中国大陆首播。

 

吴子云

吴子云(又名:藤井树)台湾时尚文学的首席代表人物、台湾网络上最炙手可热的新兴作家。是网络小说史上首个为自己的作品写歌为自己的作品制作动画的人。
人物经历
本名吴子云,高雄人。1995年开始接触网络,1999年在BBS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从此一发个可收拾,注定了他“一日创作,终身创作人”的命运。他认为文字是除了电影以外最大的力量,停留在文字的世界等待与电影相遇的机会。2000年至2007年共出版了12本书,是网络小说史上第一个为自己的作品写歌,第一个为自己的作品制作动画的人。

巴鲁赫·斯宾诺莎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是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唯理论的著名代表之一。
斯宾诺莎于1632年11月24日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户犹太商人家庭,早年在一所七年制的犹太教会学校接受培养“拉比”(犹太教牧师)的教育。他在校期间研读了犹太教神学典籍以及中世纪犹太哲学家的著作,毕业后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并阅读大量自然科学和哲学著作,受笛卡尔影响颇深。斯宾诺莎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表达了对神学教条的怀疑,他也因此被视为异端并受到宗教迫害。
1656年,斯宾诺莎被教会开除,他不得不离开阿姆斯特丹而隐居乡野,多次迁居,并长期依靠磨制光学镜片为生。但他仍然坚持研究和写作,并出版了《笛卡尔神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等著作。1677年,不满45岁的斯宾诺莎在贫病交加中身患肺痨去世。
斯宾诺莎的许多作品是在他去世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其哲学体系主要包括实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组成,实体论是基础,认识论是手段,而伦理学则是最高目的。他继承了笛卡尔的几何方法,并试图解决笛卡尔哲学的二元对立问题,对后世包括费希特、谢林等哲学家在内影响颇深。
斯宾诺莎的代表作包括《笛卡尔神学原理》《神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伦理学》等。

萨尔曼·鲁西迪

萨尔曼·鲁西迪(英文名Salman Rushdie,原名Ahmed Salman Rushdie,又译作萨尔曼·拉什迪),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印度裔英美双籍男作家,现居纽约,被誉为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和新流散主义文学的先驱,与奈保尔、石黑一雄并称是英国文坛上的“移民三雄”。
萨尔曼·鲁西迪出生于一个穆斯林中产阶级家庭,1968年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系毕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并在1975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格里森姆》(Grimus)。1981年出版的第二部关于印度寓言的小说《午夜之子》在评论界和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先后获得了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文学奖和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83年的《羞耻》获得了法国文学奖,进一步巩固了鲁西迪在文学界的地位。1988年,鲁西迪出版了自己的第四部小说《撒旦诗篇》,这本书获得了惠特布雷德年度小说奖,但引起了伊斯兰教徒的强烈谴责,被认为是对穆罕默德的不敬。同年2月14日,伊朗的精神领袖霍梅尼公开谴责该书,并悬赏150万美金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追杀鲁西迪,但这一行为遭到了西方各国的强烈谴责,英国甚至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鲁西迪自此开启了逃亡生涯,直至1998年9月,时任伊朗总统哈塔米表示停止采取针对鲁西迪的威胁行动。2022年8月,鲁西迪在美国纽约原定发表演讲的舞台上遭到袭击并受重伤,导致他一只眼睛失明,一只手残疾。2023年3月,他发行了在袭击前完成的小说《胜利之城》。其作品最新回忆录《刀:一次谋杀未遂后的沉思》(暂译名,Knife: Meditations After an Attempted Murder)定于2024年4月16日出版,讲述他遭刺的经历与思考。
鲁西迪的主要作品有《午夜之子》《羞耻》《撒旦诗篇》《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她脚下的土地》《小丑撒拉利尔》《佛罗伦萨的神女》等。鲁西迪的作品多以其母国印度为背景,选取政治与宗教相关内容、经典童话以及印度本土文化作为题材,通过描述人物个人的经历,展现印巴分治前后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及宗教纠纷等社会现象。他常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热衷流散叙事,并根据其混杂身份创造性地推出了“边界书写”这一概念和创作技巧。鲁西迪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让他先后获得了英、法、美、德等国各类奖项三十余个。200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他为爵士。2008年入选《泰晤士报》评选的“1945年以来50位最伟大英国作家”榜单,排名第十三。

安·兰德

安·兰德(Ayn Rand,1905年2月2日~1982年3月6日),原名“艾丽莎·济诺维耶芙娜·罗森鲍姆”(俄语:Алиса Зиновьевна Розенбаум)。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崇尚理性与个人主义,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代表作有《源泉》(1943)、《阿特拉斯耸耸肩》(1957),后者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累计销售超过8000万册。
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的哲学和小说里强调个人主义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义(“理性的私利”),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她相信人们必须透过理性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个人有绝对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透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透过暴力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人。她的政治理念可以被形容为小政府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虽然她从来没有使用第一个称呼自称过,而且相当厌恶第二个称呼。兰德的小说所要表达的目标是要展示她理想中的英雄:一个因为其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但却依然奋斗不懈朝他的理想迈进。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是美国20世纪二十年代的著名作家、编剧,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
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出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一名商人。他年轻时尝试写剧本,1913年高中毕业后,他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学校,他组织了自己的剧团,为校园里的文学刊写作,后来因为身体不好,他退学了。于1917年入伍,整天忙于军训,未在国外作战。退伍后,他在业余时间继续写作。1920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此后便出了名,并在之后与泽尔达步入了婚姻。婚后,他和妻子住在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许多美国作家。成名后,菲茨杰拉德继续努力工作,但结婚后,他的妻子变得很挑剔,后来又精神错乱和奢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经济上支撑不住,还曾去过好莱坞写剧本来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地感染了肺部疾病,他的妻子也一病不起,他几乎无法写作,导致精神崩溃,整天酗酒。1940年12月21日,在洛杉矶心脏病发作去世,年仅44岁。
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而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奠定了他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成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也是20世纪“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全名为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是一位意大利画家。 他常常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最后一位巨匠以及巴洛克绘画的开启者。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出生在米兰。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和祖父因为瘟疫去世,大约13岁的时候,他成为当地画家西蒙·彼得扎诺的学徒,1588年,卡拉瓦乔经过四年的学徒生涯后离开了西蒙·彼得扎诺的画室。1592年,21岁的他移居到意大利的艺术中心罗马,在当时风头正健的朱塞佩·切萨里工作室绘画,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包括小幅的《削水果男孩》(已知的最早画作)《捧果篮的男孩》和《酒神巴克斯》。1593 年底,卡拉瓦乔选择离开工作室。1595年,他第一件真正的杰作《老千》诞生了,同年,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红衣主教,弗朗切斯科·马里亚·德尔·蒙特成为了卡拉瓦乔的赞助人。
1596—1598年,他的画作内容开始涉及来自《圣经》中的宗教场景。1599—1600年,卡拉瓦乔取得装饰圣王路易堂的肯塔瑞里小堂的合同;这一委托包括两件作品,《圣马太殉道》和《圣马太蒙召》,卡拉瓦乔在罗马艺术圈横空出世。1603—1605年,卡拉瓦乔多次深陷法律纠纷,并被逮捕了两次。1608年6月14日.卡拉瓦乔正式成为了圣·约翰骑士团的一员。1610年5月,卡拉瓦乔完成画作《圣乌苏拉殉道》,完成的画作于1610年5月27日从那不勒斯发出后抵达热那亚。1610年7月,卡拉瓦乔离开那不勒斯,于1610年7月18日在波托埃尔科(Porto Ercole)去世。
卡拉瓦乔的画作极具原创性、充满情感,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戏剧性的灯光和强有力的故事叙述。他的的很多作品主题出自《圣经》的故事,通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圣像圣徒、阐述传播教义故事。他常将街头普通民众拉入画面,扮演起圣像的角色;创作中大胆地使用黑暗的绘画方式,更加能突出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状态和人物情感。卡拉瓦乔的绘画最擅长用光,为了能更直观真实地表现画面中的主题及所有关键的细节,他收拢起散漫的光源,强化色彩的明暗对比,以不同点位的强烈侧光直摄画作中的主题。
卡拉瓦乔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突破性艺术家。在意大利,他能与“文艺复兴三杰”并肩。他对所处时代以及随后时代众多艺术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气质华丽的鲁本斯、深沉内敛的伦勃朗、静穆的拉图尔,都是其风格的继承人。卡拉瓦乔既是巴洛克艺术的一位代言人,也是一个另类,甚至叛逆者。他是西方艺术界最具革命性的人物之一,对欧洲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至今仍产生回响。1983年,他的头像印到了意大利钞票上。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20世纪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引导了20世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并对英国、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新生代的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博尔赫斯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小就在书香门第中接受西班牙语和英语环境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1914年博尔赫斯随全家移居瑞士,在日内瓦学院念书,开始学习法语、德语和拉丁语并博览群书,也是在此时坚定地想要成为作家。1921年回国后,他开始频繁地向各种刊物投稿自己的诗歌和文章,逐渐有了名气。在他的创作生涯早期出版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等诗集和《恶棍列传》(1935)等小说集,初步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博尔赫斯一生中的两部重要的著作《虚构集》和《阿莱夫》分别在1944年和1945年出版。他在55岁时就几乎完全失明,依然凭借着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完成了许多知名著作,如《另一个,同一个》(1969)《沙之书》(1975)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以虚实相生的写作风格、大胆灵动的象征运用、迷宫般的嵌套结构等特点为人称颂。他曾在图书馆工作,并担任过杂志编辑和讲师。成名后的博尔赫斯多次被邀请到德克萨斯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地讲学,在美国和欧洲进行巡回演讲。1986年,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博尔赫斯一生的遗憾是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但他仍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荣誉。1950年,他被选为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被任命为国家公共图书馆馆长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于1961年获得第一届福门托奖、1965年获得英国爵位、1970年获得巴西美洲文学奖等等。诺贝尔奖得主库切评价:“他甚于任何其他人,大大创新了小说的语言,为整整一代伟大的拉美小说家开创了道路。”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文: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十九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作家、戏剧家。
1860年1月,契诃夫出生于俄国塔甘罗格市,童年时期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当学徒,自小热爱文学、戏剧。1879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医科,1880年在《蜻蜓》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1884年大学毕业,在莫斯科附近的地方医院当医生,与病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时期,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梅尔波美娜的故事》出版,并创作了包括《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在内的一系列优秀作品;1885年,契诃夫患肺病,开始咯血,从此不断与肺病抗争;1888年获得“普希金奖金”;1890年契诃夫前往库页岛旅行,思想发生了由信奉托尔斯泰主义向文学家“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的转变。1900年,契诃夫同列夫·托尔斯泰、柯罗连科一起被选为科学院文学部名誉院士;1902年,契诃夫拜访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同年,因抗议撤销高尔基为名誉院士的决定,决定同科罗连科一起放弃名誉院士的称号。1904年,契诃夫的病情突然恶化,于7月15日(俄历7月2日)在德国巴登威勒与世长辞。
契诃夫是优秀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也是出色的戏剧家,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是十九世纪末至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说,十几个剧本,塑造了约六千个不同阶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家,他与法国文学家居伊·德·莫泊桑(法文: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美国小说家欧·亨利(英文:William Sydney Porter)并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作为戏剧家,他被誉为“俄罗斯心理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契诃夫的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等,剧作有《公务员之死》《海鸥》《伊凡诺夫》《樱桃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