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德国明星列表

奥托·冯·俾斯麦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1815年,俾斯麦诞生在普鲁士的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区申豪森庄园。1822年,8岁的俾斯麦进入柏林威廉街139号普拉曼学校注册上学,四年后,俾斯麦转入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学。在俾斯麦未满17岁时,便入读了格廷根大学。但俾斯麦并不满意大学的生活,很快便进入政坛。他首先是当上了河堤监督官,而后作为萨克森议员,去参加在柏林举行的联合邦议会会议。1847年4月14日普鲁士联合邦议会会议开幕,俾斯麦在此次会议上成功当选为柏林州的正式议员。
1851年,俾斯麦出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的普鲁士王国代表,并于不久后升为大使。1862年9月23日,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麦,并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
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力图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病逝,享年83岁。
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并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列宁评价他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德国思想家、革命家恩格斯评价道,俾斯麦是一个头脑十分实际和狡猾的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评价到,俾斯麦对依据自己的判断行事信心十足。他对基本的现实及普鲁士的机会何在,分析得很透彻。

梅苏特·厄齐尔

梅苏特·厄齐尔(Mesut Özil),1988年10月15日出生于德国的盖尔森基兴(1988年10月15日)前德国足球职业运动员,场上司职前腰,也可担任边锋或影锋。
2005年,厄齐尔在德国沙尔克04俱乐部青年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沙尔克04效力期间,他拿到了德国足球U19联赛的冠军。随后他转会至云达不来梅发展,厄齐尔效力于云达不来梅俱乐部三个赛季期间,随云达不莱梅夺得了德国杯冠军。2010年厄齐尔再次转会至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在效力的三个赛季中他随队夺得了2010-11赛季西班牙国王杯和2011-12赛季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2013年9月,厄齐尔加盟至伦敦枪手阿森纳效力。在为枪手效力期间,厄齐尔帮助阿森纳共夺得4个英格兰足总杯和2个英格兰社区盾杯。2021年1月,厄齐尔转会土耳其费内巴切俱乐部。2022-23赛季,厄齐尔转会至土超劲旅伊斯坦布尔足球俱乐部。2023年3月,厄齐尔宣布退役。
在国家队方面,2009年,在德国主场对战挪威的主场比赛中,厄齐尔完成了自己国家队生涯的处子秀。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中,厄齐尔表现出色打进一球助攻3球。入围了本年度FIFA金球奖的提名。2014年7月14日,厄齐尔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中首发登场,在此场比赛中充当左边锋打满120分钟,最终跟随德国队夺得2014年巴西世界杯冠军。2018年7月23日,他正式退出德国国家队。
厄齐尔在2019年12月13日在“ins”“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的政治言论。该言论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问题,中国网友一致谴责这位前德国国脚。彼时厄齐尔效力的英格兰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于2019年12月14日官方声明,厄齐尔所言是个人问题,非俱乐部观点且俱乐部原则一直是坚持不言政治。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是作家也是自然科学家和画家,是魏玛古典主义的著名代表,世界文学的杰出人物之一。
歌德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父亲要求歌德必须学习法律,于是16岁时歌德考入莱比锡大学,但是他的心是向往写作的。他在1773年写的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和1774年发表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声名大振。
随后歌德开始研究自然科学,并且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且在1788年回到魏玛后担任戏剧导演。1794年歌德创作出了《浮士德》等代表作。直到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亮些!再亮些!”,并于3月26日葬于德国魏玛诸侯墓地。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还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名: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纳粹德国宣传部长,希特勒自杀后继任德国总理。
1897年10月29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出生于莱特镇,先后在波恩大学、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求学,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戈培尔曾在科隆银行担任小职员,后开始接触反犹太人思想,并逐渐成为纳粹思想的拥护者以及希特勒的追随者。1924年,戈培尔担任《民族自由》专栏主编,期间多次发文鼓吹希特勒。同年,戈培尔加入希特勒领导的民社党,后又担任北莱茵党区日常事务负责人一职,因出色的理论才能得到希特勒的赏识,被任命为“柏林党区代理领导人”。在此期间,戈培尔提出的关于种族和民族团结的新社会思想,为民社党吸引了650万张选票,在国会上获得了107个席位,成为德国第二大政党。
1933年,戈培尔担任纳粹帝国宣传部部长。次年,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去世,其葬礼由戈培尔负责。后戈培尔开始在德国文化领域清洗犹太人,禁止犹太人从事文化行业和出入文化场所,并组建帝国文化委员会,这让戈培尔进一步掌握了德国宣传权利。二战期间,戈培尔主要从宣传上攻击英、法和苏联等国,并参与被占领区纳粹宣传工作。1943年,戈培尔作为唯一一位指挥民众躲避柏林空袭的纳粹高官而再次受到希特勒的欣赏,开始担任柏林市主席,并被委任建立帝国民事防控措施审查机构,同时管辖帝国专署办事处的宣传工作。1945年4月29日,希特勒自杀,戈培尔继任总理并与苏联沟通投降事宜,但苏联要求无条件投降,戈培尔无法接受,于1945年5月1日,毒死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之后,与妻子玛格达自焚而死。
希特勒称戈培尔是“一个非常机智甚至是狡猾的人”。《约瑟夫·戈培尔》的作者赫尔穆特·海贝尔认为戈培尔是“没有信念的投机主义者和已呈疯狂之态的市侩,最终使其成了可笑之人”。

海因里希·希姆莱

海因里希·希姆莱(德语:HeinrichHimmler,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全名海因里希·路易波德·希姆莱(德语: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是纳粹德国领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曾担任纳粹德国内政部长、党卫队全国领袖,组建了集中营和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出生于德意志帝国慕尼黑城。早年他能学沉稳,1917年受召进入军队。战后希姆莱于1919年学习农学,与德国早期纳粹高层恩斯特·罗姆结识而参与其所领导的“啤酒馆政变”。1923年希姆莱正式加入纳粹党,1925年进入党卫军并在四年后担任纳粹党卫军领袖,开始了扩建党卫军规模道路,成为德国纳粹党的主要成员。
1933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建立后希姆莱仕途顺利,由于他在任时对建立不同的党卫军部门、对接地方管理有功等,纳粹党党魁希特勒授予”党卫队最高领袖”(SS-Oberst-Gruppenführer)这一独属的军衔和党中第二高的政治地位;7月10日,希姆莱被任命为普鲁士国务委员会成员。与此同时,他开始建立“党卫军种族和定居总部”(英语:the SS Raceand Settlement Main Office)、颁布“婚姻令”来保证党卫军种族所谓“纯洁性”,实行“雅利安主义”。1934年4月20日,普鲁士邦总理赫尔曼·威廉·戈林(即戈林,德语:Hermann Wilhelm Göring)将自己创办的秘密警察部队交由希姆莱控制,同时后者被希特勒任命管辖普鲁士地区外所有本国警察局,为纳粹德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在此后希姆莱与受其提拔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德语: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为扩大党卫军的权力想方设法:他们力劝希特勒通过设立由党卫军监管的国家警察部队,将德国所有执法机构归于党卫军手下。1939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姆莱动用党卫军先遣队随德军入侵波兰,在其地捕杀平民与民主人士,建立集中营和厉行排犹政策;9月,他发展党卫军的军事分支以完全军事化,从开始的三个团扩编到超过38个师。希姆莱在此期间鼓吹反共、大屠杀、种族政策和优生学,是体现当时纳粹党执政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参与了对英、苏的作战准备与波兰的“德国化”,。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兰波森市(现名波兹南,Poznań)与党卫军高级官员秘密会面,2日后在对党内精英的演讲中明确提到了对犹太人的“灭绝”(德语:Ausrottung),即“波森演讲”。
1944年6月6日盟军自法国诺曼底登陆,同年希特勒任命希姆莱为刚设立上莱茵集团军群总司令并组织16至60岁的男性进行抵抗,一个月后其应征下限低到14岁,但由于武器短缺等问题毫无作用;1945年1月25日,由于东线战事紧张,希特勒任希姆莱总管匆忙建立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后因战败于3月20日卸任;在此之前希姆莱曾做出和平的努力:释放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与私下联系向西方盟国投降事宜,此事后来为希特勒知晓。如此使得其与希特勒关系恶化。纳粹德国投降后,他曾向邓尼茨索要高职,未果;5月21日,受到通缉的希姆莱在躲藏途中因伪装身份可疑而被盟军扣留,后来是在审讯中才承认真实身份。1945年5月23日,希姆莱在医生体检时咬碎氰化钾药丸自杀,时年45岁。
希姆莱奉行雅利安主义,在当时人眼中是一个“精神分裂症者”“施虐受虐狂”;在后世人们和史学家的描述中,海因里希·希姆莱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为残忍的罪犯之一,是“心灵麻木的狂热分子”;德国《明镜》周刊中对希姆莱的评价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因主持了大屠杀而为历史所记;

约瑟夫·门格勒

约瑟夫·门格勒,男,1911年3月16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冈兹堡,人称“死亡天使”,德国纳粹党卫队军官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医师”。
门格勒是筛选当时被运抵集中营的囚犯的医师之一,负责裁决将囚犯送到毒气室杀死,或者成为强制劳动劳工,并且对集中营里的人进行残酷、科学价值不明的人体实验。战争结束后,他先是使用假名隐匿在德国,然后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国家居住,直到意外溺死在巴西,对遗体的DNA测试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门格勒曾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希特勒冲锋队军医,这个执掌生杀大权的“白衣天使”却是不折不扣地“死亡天使”,他尽可能多地“消灭”不能劳动的囚犯,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改良人种”试验,先后有约40万被关押的无辜生命惨死在他手下,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1979年2月7日,逝世。

迈克尔·法斯宾德

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是一名德裔爱尔兰男演员、制片人,于1977年4月2日出生于德国海德堡。
2000年,他参加了电视剧集《兄弟连》的试镜并得到一个配角角色。2004年10月,英国惊悚剧《魔女》上映,迈克尔·法斯宾德在剧中饰演堕落天使一角。这是他首次担任电视剧男一号。2009年他因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中扮演角色而成名。2011年起,他开始在漫威电影《X战警》系列中饰演万磁王。同年,他还主演了一部名为《羞耻》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扮演了一个性上瘾者。2014年,迈克尔·法斯宾德因在电影《为奴十二年》中的表演,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2015年,法斯宾德制作了自己的电影《西部慢调》,他也主演了这部电影。同年,他凭借传记片《史蒂夫·乔布斯》获得了奥斯卡奖、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等提名。
2017年2月,他出演了电影《刺客信条》,在片中分别饰演最神秘刺客组织的后代卡勒姆·林奇,以及先祖阿圭拉。6月16日,他主演的科幻片《异形:契约》上映,他在片中饰演了“普罗米修斯号”的生还者之一的大卫。2023年8月,大卫·芬奇执导、迈克尔·法斯宾德、蒂尔达·斯文顿主演的《杀手》发布先导中文预告,影片入围8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讲述一个冷酷杀手在一个没有道德准则的世界里开始出现心理危机的故事。11月17日,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的电影《下一球成名》在美国上映。2024年,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的间谍惊悚片《黑袋》开拍,该片定档于2025年3月14日在美国上映。

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德语作家,犹太人,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有《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商户家庭,儿时由于父亲的粗暴对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卡夫卡感到恐惧和不安,认为家中始终充满了陌生感。中学时期,卡夫卡已经开始了写作,入读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大学后,主修法律,但仍坚持写作,创作了《记一次战斗》等短篇小说,并结识了毕生挚友马克斯·布罗德(Max Brod),毕业后成为保险事务所职员。1908年开始,卡夫卡的作品陆续发表,至1912年,卡夫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陆续开始了《美国》《判决》《变形记》等一批代表作品的创作。1917年确诊肺结核后在楚劳休养期间,开始进行对《城堡》的构思,并于1922年开始写作。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卡夫卡完成了《地洞》《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王国》等短篇,1924年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离世。卡夫卡的作品在生前少有发表,临终前留下遗嘱,希望好友马克斯能将其文稿烧毁,但马克斯并未遵从,在卡夫卡去世后整理成卷发表。
卡夫卡采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和寓言化的手法表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的异化,以冷峻客观的语言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呈现出悲喜剧色彩。卡夫卡的小说对后世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他改变了德意志的语言习惯,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被誉为“可以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等相提并论”的作家。

本笃十六世

教宗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 ,1927年4月16日-2022年12月31日),本名若瑟·拉青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拉丁文:Iosephus Ratzinger),生于巴伐利亚,是第八位德国籍教宗。
原为教廷信理部部长、宗座圣经委员会主席、国际神学委员会主席及枢机团团长,精通十种语言。
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4月19日的选举中被选为教宗,4月24日正式当选教宗。之前为德国籍枢机主教,也是有资格的枢机主教中并非由若望·保禄二世册封的枢机之一。
2013年2月11日,本笃十六世宣布因身体原因于2月28日辞去教宗一职,这令其成为600多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宗。
2022年12月31日,天主教前教皇本笃十六世辞世,享年95岁。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1724年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出身于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家庭,父亲是马鞍匠。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接受教育,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神学院。从1755年开始,一直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1770年升为教授,曾于1786年和1788年被选为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日因衰竭而病逝。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柯尼斯堡,在普鲁士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时代前沿问题。
其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类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及其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实践哲学的著作有《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道德的形而上学》等。他调和了近代哲学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矛盾,费希特、谢林等哲学家被视为康德的继任者。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不仅对近代哲学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清洗,引发了德国古典哲学运动,而且对现代西方哲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妮·弗兰克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本名安内莉斯·玛丽·弗兰克(Annelies Marie Frank,1929年6月12日-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中最著名的犹太裔受害者之一,二战中犹太人避居生活的记录者。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纳粹上台后她随家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希特勒占领荷兰后,安妮一家为躲避迫害开始避居生活,终于1944年被纳粹抓捕,后于1945年逝世于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安妮·弗兰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荷兰期间避居生活和集中营生活的经历者,她以文字记录了1942年至1944年全家避居阿姆斯特丹的日子,为其代表作《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此书于她去世后经其父亲整理出版,是“全世界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安妮·弗兰克评为“20世纪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100名人物”之一。
早年经历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商人家庭。家庭成员包括: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母亲伊迪斯·侯兰德(Edith Hollander),年长安妮 3 岁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Margot Frank),安妮是家中次女。安妮一家都是犹太教改革派(犹太教分支)的信徒,其父母均为虔诚的犹太教徒,鼓励小孩从小进行阅读。1934年前,弗兰克一家生活在法兰克福的多恩布什区,一开始住在马尔巴赫区(Marbachweg area),后来搬到了名叫诗人角(The Poets` Quarter)的小公寓。
1933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党于德国国会选举中胜出,犹太人在德国的处境每况愈下,成为了纳粹种族清洗政策的靶心之一。因此,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全,奥托在1933年移民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伊迪斯在1934年2月带着孩子们至阿姆斯特丹与奥托团聚。奥托在阿姆斯特丹经营一家名为奥佩克塔的果胶公司,一家人住在阿姆斯特丹近郊的一座公寓里。
然而,战争的局面持续扩大和恶化。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荷兰,荷兰随即被攻陷。一向以中立著称的荷兰也越发危险。在荷兰期间,安妮入读蒙特梭利教育学校。1942年6月,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了父亲的生日礼物,是一本带小锁的硬皮笔记本。安妮随即开始用它记录生活琐事,在其中安妮也描述了德国占领荷兰后社会上所发生的变化。
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奥托曾试图安排全家移民英国或美国,但终因为签证和动荡的国际局势未能成行。1942年7月5日,弗兰克家接到纳粹当局的文件,召唤玛格特去劳动营。弗兰克一家终于在1942年7月6日不得不过起了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
 日记生活
1942年7月6日,弗兰克一家将动身前往藏身处。这个藏身处位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的奥佩克塔公司办公室上方的一个平台进入的三层楼高的空间。奥佩克塔公司曾是奥托自己的公司,但因为犹太人的企业有可能被没收,奥托已经与它进行了切割。这个避难所被称为“后屋”(secret annex),是个比较隐蔽的地点,是大楼秘密增建的部分,入口被一个书柜挡住以掩人耳目。只有几个公司里的员工知道他们藏在这里,其中就有后来拾得安妮日记本的贝普·福斯库尔、秘书梅普·吉斯。这些人也冒着生命危险为藏匿在此的犹太人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时局信息。此后,安妮在后屋中共生活了761天。
1942年11月,范·佩尔斯(Hermann van Pels)一家和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尔(Fritz Pfeffer)也加入了“后屋”的躲藏生活。佩尔斯是奥托·弗兰克的前同事,普费弗尔则是弗兰克家的熟人。在这里生活他们只能尽量小心、谨慎,不随意走动或大声说话,因为在“后屋”之外公司仍在照常运行。在这个狭窄而窘迫的空间里,安妮对佩尔斯太太等人有过一些抱怨。但后来,她发现自己对彼得·佩尔斯(佩尔斯太太的儿子)产生了一种难以确定的迷恋关系。她有时也会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姐姐玛格特和母亲伊迪斯的不满情绪。但在整个后屋的生活中,安妮始终与其他人处于紧密联系的关系中。
避居期间,弗兰克姐妹两人其实都希望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安妮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和写作上,经常撰写和编辑她的日记。除了叙述事件的发生,她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抱负。早些时候,安妮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演员,所以她在“后屋”的墙上贴了很多电影海报。但是随着躲藏时间的增加,她开始树立起成为一名写作者的理想,并坚持在日记本上进行写作。在1944年4月5日(星期三)的日记中她写道:

        我一提笔就忘掉一切。我的愁闷消失了,我的勇气又产生了。可是——这是个大问题——我会写出什么伟大的作品来吗?我会成为记者和作家吗?
        我希望会,我非常希望能这样!我能用写作表达一切,表达我的思想、理想和幻象。

安妮的写作活动一直持续到1944年8月1日,日记的最后一篇。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安妮·弗兰克写道:“心存善念,鼓足勇气。”他们一家在1944年8月4日被捕。
 集中营岁月
1944年8月4日早上,德国党卫队保安处接到告密,帝国保安部党卫队高级队长卡尔·西尔贝鲍尔(Karl Silberbauer)带领一支警察小队突袭“后屋”,其中藏匿的弗兰克一家、范·佩尔斯一家、普费弗尔以及帮助藏匿他们的公司职员全部被捕。犹太人们先被抓进监狱,后又被转移到荷兰东北部的威斯特博克(Westbork)中转营。
随后,弗兰克一家被驱逐出境,他们被从威斯特博克乘火车运至位于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在奥斯维辛,亲卫队强行将车上的男性与女性分开,奥托·弗兰克与家人们至此彻底分别,未再相见。安妮从此也没再见过她的父亲。在奥斯维辛,无劳动能力者和儿童会被送到毒气室杀死,安妮很快得知了这件事,但她此时已经15岁,被迫进入劳动营地,伊迪斯和玛格特也和她在一起。集中营中环境极为恶劣,缺衣少食、疫病横行。1944年10月安妮和玛格特被重新安置在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而安妮的母亲伊迪斯则被留在奥斯维辛。1945年1月6日,伊迪斯死在奥斯维辛。1945年初,包括斑疹伤寒在内的多种疫病在卑尔根-贝尔森营地蔓延,造成大约一万七千名囚犯死亡。玛格特和安妮就是其中的一员。有目击者称,玛格特从帆布床上摔下来,受惊吓而死,安妮也在几天后去世。但是两人的具体死亡时间无法确认。据2015年的相关研究及一些目击者回忆,玛格特和安妮可能去世于1945年2月。也有观点认为她们死于1945年3月,就在英国军队于1945年4月15日解放卑尔根-贝尔森的几周前。
人物成就
安妮·弗兰克的代表作即她记录避居阿姆斯特丹时所撰写的《安妮日记》,此书是反映二战时犹太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也成为“全世界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
成书历程
1945年,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奥托·弗兰克被解救了。他是“后屋”中避难的犹太人中唯一的幸存者。二战结束后,奥托·弗兰克一度打听过家人的下落,最终得知妻子和女儿们都已经去世。之前,弗兰克一家的朋友梅普·吉斯在盖世太保突袭的“后屋”中捡到安妮的日记,在战后交还给了奥托。奥托将日记略微删节,以《后屋》(The Secret Annex)为名,在阿姆斯特丹于1947年6月首次出版。1950年,海德堡的兰伯特·施耐德(Lambert Schneider)出版社将日记译成德文出版,第一次只印刷了4500册,很多德国书商都不敢把它放在橱窗里。1952年,日记以《安妮·弗兰克:一个少女的日记》(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之名于美国和英国出版。这本书很快就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广泛阅读,今日已被译成70种文字。这是《安妮日记》的成书历程。
《安妮日记》的起源
日记内容
《安妮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弗兰克一家、范·佩尔斯一家和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尔等8名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在“后屋”中所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避居生活。这是一本在禁闭的控制和死亡的威胁之下所写出来的少女日记。实际上整本日记是以写给“凯蒂”(安妮对日记的称呼)的信组成。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艰难无助的环境下,安妮始终都怀有对生活的希望,对美好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纳粹从她的生活中夺走了自由。但是直到她去世于卑尔根-贝尔森前的几个月,她生命中的兴趣、这兴趣给她所带来的希望,还有她的生存意志始终没有抛弃她。”
在日记中,安妮写到了一些纳粹统治时期犹太人受歧视的生活境遇。比如在1942年6月24日,她写道:“现在我才觉察到乘电车,尤其是坐敞篷车有多么舒服。但是这种享受对我们犹太人来说已不复存在。”
她写到被迫受困的苦闷和恐怖:“我说到我们决不能外出的时候,不只是感到憋闷,我很怕我们会被发现和枪毙。”
她写到避居时的一些人际烦恼:“范丹先生和我老是吵翻脸。妈妈总是把我当做小娃娃,我可受不了。”
她也写到战时新闻给她带来的情绪波动:“不到一个钟头,失望随着喜悦而来,而且超过了喜悦。土耳其并未参战,该国部长只是谈到即将放弃中立。”在1944年6月9日,她写道:“登陆形势大好!盟军攻下了法国海边的小村庄贝叶,显然是想切断瑟堡所在的那个半岛。每天晚上,战地记者都谈到军队所遇到的困难,将士的勇敢和高涨的士气……我们从BBC听说,丘吉尔想要和军队一起登陆,只是由于艾森豪威尔和其他将领的劝阻而作罢。想想看这样一位老人具有多么大的勇气!他肯定已有七十高龄了。”
到了日记后期,她的写作日渐成熟,开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一些抽象的主题:“人的精神多么伟大,可是行为多么渺小!”“爱,爱是什么?我想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爱是理解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和他分喜分忧。”
可以说,安妮的日记以一位少女的视角,表现了二战时期遭受暴力与苦难之犹太民族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是记录生活琐事的一本小小日记,更是一本以文学形式出现的重要历史文献,是犹太民族心灵的真实写照。
日记版本
奥托·弗兰克将《安妮日记》分为A、B两个版本。安妮一开始所写作的原版为版本A。1944年3月,她听到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的广播节目,流亡的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部长博尔克斯泰因(Gerrit Bolkestein)广播说他会建立一个公共的资料库,以记录德占期间荷兰民众的真实生活。这件事鼓舞了安妮。她因此进行了第二次写作,并整理之前的作品——为了日后将日记出版。这形成了后来的版本B。1947年奥托·弗兰克就是在版本B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删改,增加了一些版本A中的内容,修改了日记中的一些拼写错误,还将其中涉及到安妮个人隐私和对其父母婚姻的一些批评的段落删去,此即《安妮日记》以《后屋》之名最初出版时的版本,现在一般被称为版本C。1986年,荷兰国家战争文献研究所发表了评论版的《安妮日记》,其中有对安妮日记A版和奥托删减版日记的比较,还有关于弗兰克家和日记的其他历史资料。2000年后,奥托私藏的5页批评安妮父母的婚姻关系和安妮母亲的日记也被公布,逐渐增入最新出版的日记中。2018年,得益于新技术的帮助,A版日记中被胶糊住的两页也被公布于天下。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出生于德意志(人称德意志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 图林根)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莱本(Eisleben)——萨克森伯爵(选候)领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1512年,他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滕堡大学任神学教授。1517年,他撰写《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他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以《圣经》的权威对抗教皇权威。
2017年是路德宗教改革的500周年,在德国中部的哈勒(Halle,S)及维滕贝格(Wittenberg)等地将举行大型的庆典活动,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参加这一历史盛会。

早年经历
生于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艾斯莱本,父母原是勤俭的务农人家,但当时因社会商业方面开始发达了,并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故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在当时以矿工当职业的人口并不多,算是新兴的行业,在父亲的积极努力下竟也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
父亲汉斯·路德(Hans Luther,1459—1530年),母亲玛格路德,原姓林德曼(1459—1531年)。路德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

父亲汉斯·路德(老鲁卡斯·克拉那赫画)

年轻的路德
1483年11月11日(都尔·圣玛定主教纪念日),他受洗礼,并以当日的圣人圣玛定(马丁)命名。他在邻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费尔德长大,当时艾斯莱本和曼斯费尔德约有数千居民,而他的父亲拥有当地的一处铜矿。
1517年为赎罪券的争论,在教会界做了一件惊动宗教界的大事——宗教改革。
1488年到1497年在曼斯费尔德的城市学校就学,此后他在马格德堡的大教堂学校里待了一年。
1498年他的父母将他送到埃森纳赫的方济各会修道院中。他在那里受到音乐和诗歌的教育,他是一个很好的歌唱家。
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图林根的爱尔福特大学就学,他获得哲学系的文学士。
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在斯道特亨附近突然遇到狂风暴雨,他吓坏了,对矿工的保护圣人呼喊说:“圣安娜,不要让我死,我愿意成为一个僧侣。”出于这个发愿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加入了爱尔福特的奥斯定会修道院。
1507年2月27日他被晋升为神父。
1508年送往维滕贝格,在这里他结识了威廉·奥克姆的神学理论。奥克姆强调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后路德成为圣经教授(baccalarius biblicus),他还学会了古希腊文和希伯来文。除道德哲学外他还开始教授圣经。
1510年被他的修会派往罗马城,抗议教廷下令将奥斯定会与另一个非常严格的修会合并到一起。他参加了一个集体忏悔的仪式,希望以此获得解脱。
1511年斯道皮茨将路德召回维滕贝格并指定路德为神学博士和他的继承人。虽然斯道皮茨只能减轻路德的心灵不安,无法消除它们,两人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始终是好朋友。
有人认为这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间,其他人说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间,也有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缓慢的过渡过程。在宗教史的研究中这个时间的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确定这个发现对宗教改革的意义到底有多么大。
1515年路德的罗马书教本中已经反映出了他的新见解,但其中还混合着约翰尼斯·陶勒的密契主义见解。
1516年路德发表了一位不知名的密契主义者写的一本书,反映出了他对教会外表的神事仪式的不断加强的反对。
1517年开始在签名时将Luder改为Luther(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词ελευθερο,意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来表现他内心的转折。
1517年10月31日那天,宣布他反对赎罪券,写了九十五条论纲。
那段时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
利奥十世于1520年10月宣布开除路德教籍。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四面攻击。因而在1521年帝国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的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罗马教廷要路德收回他的言论和著作,路德并没有答应。他在八次讲道中宣称:“反对以暴力来改革教会。”同年,一些拥护路德的中小贵族,曾以人道主义诗人胡登和骑士济金根为首发动起义。在他隐居于瓦尔特堡(Wartburg)那段日子里,路德把整本新约圣经由希腊文译成精彩的德文。在那期间,左派极端的社会行动到处兴事,路德于是回到威登堡以稳定大学和教会的生活,并且应付四面八方涌来的攻击。甚至有的人民误解了路德说的自由,牵扯到政治,拿了武器去争取,造成了改教运动的致命伤。路德被罗马教会定罪,逐出教会。

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1969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科隆的许尔特,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赢得过7次年度车手总冠军。
1991年舒马赫在乔丹车队开始F1生涯,当赛季转会贝纳通车队。1992年8月30日比利时大奖赛他赢得第一个F1分站赛冠军;1994年第一次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1995年卫冕成功。1996年他转会法拉利车队,2000-2004年连续5年拿到年度车手总冠军,一共7次获此殊荣。2006年舒马赫第一次退役,2010年复出加盟梅赛德斯车队,2012年再次退役。
舒马赫职业生涯打破当时F1多项纪录,7次车手年度总冠军,至今仍和汉密尔顿并列第一;91次分站赛冠军,2020年被汉密尔顿超过;68次杆位,2017年被汉密尔顿打破;单赛季13次分站冠军(2004赛季),2022年被维斯塔潘打破;单赛季连续7场分站赛冠军(2004赛季),2018年被维特尔打破;155次登上领奖台,2020年被汉密尔顿超过;76次正赛最快圈速,至今仍然第一;生涯总积分1566分,2013年被阿隆索超过。
2013年12月29日,舒马赫在法国滑雪时发生意外头部撞到岩石陷入昏迷,之后在医院治疗曾出现清醒时刻,2014年6月“脱离昏迷”并离开医院回家进行康复治疗,之后他的健康状态被家人严格保密。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通常称为尼采,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散文诗人、文化评论家和作曲家。
尼采1844年出生于洛肯村的牧师家庭,1850年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后举家搬迁至瑙姆堡和祖母一起生活。1864年考入了波恩大学,一学期后放弃了神学研究,追随文献学教授弗里德里希·里施尔到莱比锡大学学习。1869年,24的尼采岁完成学业后,进入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语言学副教授。1889年初在都灵突发精神障碍,从此无法工作余生都生活在护理中,1897年在其母去世后与妹妹一起搬到了魏玛,最终于1900年去世,享年55岁。
人们怀疑尼采的精神疾病是受到梅毒的影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近来对尼采的医疗记录评估表明,遗传性脑中风这类疾病也可能导致他最后的精神错乱。
尼采通过“上帝已死”,揭露了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危机,预言了虚无主义的到来,宣告了西方传统基督式文化哲学在工业革命后的终结。而他也通过“超人哲学”“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等哲学思想为这种危机提供了答案。尼采认为个体的意志和力量是最重要的,远比神、自然或其他超越个体的权威重要。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并且通过不断挑战现有的道德和价值观来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视尼采为先驱,但其“奴隶道德”“伟大政治”等思想也被批评为极端主义、虚无主义和暴力主义的代表。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德语名: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创始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1835年至1841年,马克思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法律系、柏林洪堡大学法律系,并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后任该报主编。在《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禁后,马克思于1843年迁居巴黎,创办《德法年鉴》。次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建立友谊,双方开始了事业和理论上的合作,期间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马克思遭法国政府驱离,他于同年2月3日移居比利时布鲁塞尔,当月发表著作《神圣家族》,并于同年撰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6年初,马克思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于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期间还著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1848年,马克思回到巴黎并组建了新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期间著成《共产党宣言》。同年4月,马克思返回德国,创办报刊《新莱茵报》并任总编。1849年5月,马克思再遭德国驱逐而来到法国,同年8月23日,他又遭受到法国的驱逐。最后,马克思流落伦敦。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写作《政治经济学导言》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初稿)。1864年9月,马克思当选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兼德国通讯书记,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并与恩格斯一起同巴枯宁派等进行斗争,成为国际工人协会的实际领袖和灵魂。1883年,病逝于伦敦。
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在哲学上,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他认为无产阶级将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在政治经济学上,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联系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根据。
马克思的思想对后世政治学、历史、社会学、哲学、世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在理论界得到了深入研究,在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西方衍生出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并引发了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青年马克思”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老年马克思”的讨论。该学说还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一些政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并为现当代资产阶级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贫富差距的缩小等起到了警示作用。在1999年剑桥大学举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位列第一。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