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政治领袖明星列表

菲德尔·卡斯特罗

菲德尔·卡斯特罗(全名: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西班牙语:Fidle Alejandro Castro Ruz,1926.8.13-2016.11.25),古巴革命领袖、第一任政府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卡斯特罗出生于古巴奥尔金省比兰镇(西班牙语:Birán,Oriente Povince),年少时期在拉萨尔寄宿学校(西班牙语:Santiago de Cuba)与贝伦学院(西班牙语:Sekolah Preparatori Belen Jesuit)学习。1945年进入哈瓦那大学(Universitas Havana)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反对古巴政府,并进行一些示威反抗活动。1950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同时进行政治活动反抗独裁政府,但收效甚微。1952年6月,卡斯特罗成为哈瓦那选区代表,竞选全国议会议员,但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取消了这次选举,他向法院起诉政府违宪但遭到驳回。此后,卡斯特罗便开始进行武装革命斗争,1953年领导了“七·二六起义”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后前往墨西哥建立“七二六运动”来武装反抗独裁政府,并于1956年11月返回古巴开始新一轮武装斗争。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后,1959年革命获得胜利,卡斯特罗开始担任古巴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在任上,他经历了猪湾入侵、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但始终支持全球革命运动。1962年,开始担任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第一书记。1965年该党改名为古巴共产党,由卡斯特罗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74年,卡斯特罗按照苏联模式重组古巴政府,废除了总统与总理职位。1976年起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并连任6届。2008年,卡斯特罗宣布不再担任主席职务。2011年4月,卡斯特罗在政府网站上撰文说,他不再担任古巴共产党的领导职务。2016年11月25日晚,卡斯特罗逝世。
卡斯特罗自1953年攻打蒙卡达兵营后,开始领导古巴武装革命,建立七二六运动”组织,经历三年游击战争后推翻了独裁政府,成为古巴总理。在领导古巴时期,经济上关注社会与民生方面,在教育、医疗卫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在70、80年代,曾带领古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和诸多经济措施以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导致的经济困难,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古巴经济进行改革。政治与军事上,广泛支持世界上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与一些马克思主义团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评价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其去世后表示历史会记录并判断卡斯特罗对全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美国政治家,1989年至1993年间担任美国第41任总统。
布什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米尔顿市(Milton)一个美国上流社会的家庭,他的家族在美国东北部几个州的政界和实业界中一直享有极大的声誉,他的父亲是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的最大股东之一,并做了10年康涅狄格州的国会议员,布什的母亲也出身于纽约一个著名银行家的家庭。二战期间,布什中断学业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期间由于表现出色,多次被授予荣誉勋章。1945年,布什以海军中尉退役,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毕业后,布什进入商界,并创办了自己的石油公司。1963年,布什步入政界,虽然屡次在选举中落败,但他的能力受到了广泛认可。他同尼克松、福特、里根等几任美国总统关系密切,先后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职务。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作为竞选搭档的布什成为了副总统。1988年,布什在总统选举中胜出,于1989年1月就任美国第41任总统。1992年总统选举中,不少选民认为布什热衷于国际事务,而对美国内政缺乏关注,以致美国经济表现不佳。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布什以较大劣势败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黯然下台。卸任后,布什回到了休斯敦生活,他继续关心中美关系发展,并多次来华访问。2018年11月30日,布什去世,享年94岁。
布什执政期间,世界形势剧烈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此背景下,布什推动了德国的统一,并妥善处理了苏联解体后的核武器问题。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布什政府于次年1月联合其他国家发动海湾战争,迅速打败伊拉克军队。这些重大事件为布什在美国赢得了巨大声望。内政上,布什通过了多项反歧视法,保障了残疾人和艾滋病人的权益。贸易上,布什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但是里根执政时期遗留下来的巨额国债,使布什面临要么削减开支要么加税的艰难选择。在民主党掌控的国会施压下,布什最终违背竞选承诺选择了加税,结果其支持率受到重创。布什在任期间,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政治均发生巨大变化,他也因而被普遍视为一位“过渡型”总统。不过,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持久。民调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民众对老布什的不满逐渐消退,有更多人感谢他带领美国安稳度过一段动荡时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男,1913年1月9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约巴林达镇,美国著名政治家,美国第34任副总统(1953-1961)及第37任总统(1969-1974)。
尼克松从惠蒂尔学院(Whittier College)和杜克大学法学院(Duke Law School)毕业后,于1937年回到惠蒂尔开始律师生涯。之后尼克松在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并在海军中服役三年半。1945年-1950年,尼克松先后当选众议员、参议员。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作为竞选搭档的尼克松成为了副总统。四年后,尼克松成功连任副总统。1960年,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败给肯尼迪。1968年,尼克松在总统大选中胜出,成功当选美国总统。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水门事件”爆发。尼克松坚决表示此事与他无关,并且让低级人员出来认罪。这些措施使得局势缓和下来,接着尼克松成功访华、访苏并从越南顺利撤军还稳定了美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尼克松于11月7日在总统大选中取胜,成功连任。1973年1月,水门事件再次被提出,尼克松被迫交出关键性证据——录音带,最终证明尼克松参与掩饰水门事件真相。此后,尼克松于1974年8月正式辞职,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辞职的总统。
1974年9月,总统福特对尼克松发出特赦令,赦免他在水门事件期间所犯的和可能犯的一切罪行。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尼克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美国的在任总统出谋划策,在国内外讲演数百次,写出包括《尼克松回忆录》和《领导人》在内的8部畅销书。1989年,尼克松再次访问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美关系。1993年3月8日,克林顿邀请尼克松访问白宫。1994年4月22日,尼克松因中风并发症去世,享年81岁。
尼克松任职总统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他创立了环境保护机构,改革了养老金制度和健康保险计划。面对1971年的经济危机,尼克松对欧洲和日本的商品增收附加税,让美元和黄金脱钩,并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尼克松还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对美国与苏联、中国和越南的政策进行调整,使得美国与苏联签订一系列的协议,让两国关系走向平缓,并结束了越南战争。尼克松在1972年实现访华,打开两国友好关系的大门。同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成功,缓解了美苏紧张的局势。

圣·若望·保禄二世

圣若望·保禄二世(拉丁语: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英语:Saint John Paul II)1920年5月18日-2005年4月2日。是罗马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
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他生于波兰,是第一个成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后第一位非意大利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自接任起共到其他国家进行教宗访问102次,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14年4月27日和若望二十三世封为圣人。

早年经历
1920年5月18日,卡罗尔·约泽夫·沃伊蒂瓦出生于波兰南部的瓦多维采(Wadowice)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卡洛(Karol)是波兰军中行政官,母亲艾蜜莉亚(Emilia)婚前当过教师;为立陶宛裔。

12岁时的照片
1929年4月13日,卡罗尔八岁,母亲不幸难产而死。有一个在婴儿时期夭折的姊姊奥德加。大他十五岁的兄长艾德蒙为医生。
1931年11月,卡罗尔十一岁,艾德蒙因为照顾病人而感染猩红热丧命。二位至亲在成长途中的死亡对他影响极大,他与其父相依为命下感情更加亲近。
1938年沃伊蒂瓦父子迁居克拉科夫,因此与在克拉科夫的犹太社群有紧密接触。卡罗尔进入杰哲隆尼安大学就读主修语言学,同时研究戏剧,他也加入了校中的戏剧团体。他也是个运动员。
但在1939年纳粹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德军关闭了各间大学,沃伊蒂瓦被迫结束学业。
纳粹占领时期规定所有男丁都必须做劳力工作,并禁止所有高等教育。卡罗尔因而经历过采石场和化工厂的工作。年轻时是运动员、演员、剧作家和语言学家,能流利说11种语言。
立为司铎
1941年2月他的父亲身故,这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使他产生从事神职的圣召。此外他的一位忘年之交,裁缝提朗诺斯基先生(Jan Tyraowski)也是他对神学产生兴趣的启发者。
1942年10月,他一边在化工厂工作,一边瞒过纳粹政权偷偷的在母校教授私底下开设的神学系读神学。
1946年11月1日他被立为司铎(晋铎)。他在克拉科夫的亚捷隆大学教授伦理学,然后在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任教。
辅理主教
1958年他受任命为辅理主教(晋牧),4年后以代牧区署理(Vicar Capitular)身分成为教区的领导。
1963年12月30日,教宗保罗六世任命他为克拉科夫的总主教。他作为总主教,参加了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会议最具历史性影响力的结果是公布了信仰自由宣言(Dignitatis Humanae)和现代世界教会的牧职宪章(Gaudium et Spes),他为文件的草议作出了贡献。
当选教宗
状况
1967年教宗保禄六世擢[zhuó]升他为枢机。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纹章
1978年8月,保禄六世逝世后,他参加了教宗选举,在那次教宗选举中,世界枢机主教团选举了来自威尼斯教区的枢机主教艾尔比诺·卢西亚尼为教宗若望·保禄一世。以教宗的年龄标准来说,65岁的卢西亚尼是年轻的。虽然58岁的沃伊蒂瓦可望在80岁的年龄限制前,再参加另一次教宗选举会议,但他没料到会来得这样快。9月28日,接任教宗仅33日的若望·保禄一世逝世。10月沃伊蒂瓦在两个月内,又回到梵蒂冈城参加第二次教宗选举会议。
当选教宗
1978年教宗选举,当选后的若望保禄二世在阳台公开接见众人。
第一位波兰籍教宗
1978年10月16日,沃伊蒂瓦继任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时年58岁,他的年龄、国籍、他之前运动员和剧作家的身份,无一不打破天主教二千年来的传统。
暗杀未遂
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禄二世在进入圣伯多禄广场准备演讲时,被一名土耳其狂热穆斯林枪手莫梅特·阿里·阿加枪击。若望·保禄中了两枪,但子弹差了分毫,并未击中要害,经六小时手术后脱离险境。1983年圣诞前两天,若望·保禄痊愈后,到监狱探望行弑他的刺客。二人私下谈话片刻,但对话内容至今没有公开。不过,有人在阿加的住处找到一张“我要杀死十字军首领”的字条。
谋杀的动机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苏联派人来谋杀他,目的是为了保持《华沙公约》国家(特别是波兰)的稳定。其他人则认为,可能是梵蒂冈内部不满若望·保禄二世担任教宗的人士策划。最后,由于没有任何证据,最后唯有以阿加只是想恐吓教宗定案。
2006年3月2日,意大利国会下属负责调查冷战机密的委员会认定,前苏联操纵谋刺若望·保禄二世,并向媒体公布了其最终调查报告。该委员会指出,前苏联当局之所以要铲除若望·保禄二世,是因为他当时所宣传的思想对苏联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游历期间
在位期间,若望·保禄二世出访过比所有前任教皇加起来还多的地方。他成为第一位访问英国的教宗,并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英国国教的最高管理者会面。

1993年8月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1984年,若望·保禄二世成为第一位访问波多黎各的教宗。
1994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1999年,他访问了罗马尼亚,并与当地的东正教主教会面,使他成为自从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之后,第一位拜访东正教国家的教宗。
2001年,若望·保禄二世重游圣保禄当年去过的地方,在地中海进行朝圣之旅。他从希腊前往叙利亚,然后再前往马耳他。他是超过一千年来,首位到访希腊的教宗。他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探访相传是洗者约翰埋葬所在的倭马亚清真寺;是历年来首位探访清真寺的教宗。
与犹太人民的关系
若望·保禄二世曾经发表过一些有关教会与犹太人关系的演讲,并经常对在犹太人大屠杀牺牲的犹太人表示敬意。1979年,他成为了第一个访问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宗。他是少数在犹太文化下长大的教宗。2000年3月,他访问耶路撒冷,他说:“犹太人是我们的兄长。”一些人认为这是承认天主教由犹太教所分出来,而耶稣最早的跟随者是犹太人。
修补与东正教的关系
1999年5月,若望·保禄二世受罗马尼亚东正教宗主教泰奥克蒂斯(Teoctist)之邀,访问罗马尼亚。5月9日,他与泰奥克蒂斯分别参加对方举行的弥撒。数以十万计的信徒参加了该次崇拜活动。之后泰奥克蒂斯亦应若望·保禄二世之邀,于三年后回访罗马。
2001年,若望·保禄二世成为1291年以来,首位到访希腊的教宗。当地人对他的访问并不热情,部分东正教徒更示威抗议他的到访。后来他在雅典与希腊东正教会的赫里斯托祖卢(Christodoulos)宗主教会面。经过30分钟会议后,二人公开讲话。赫里斯托祖卢列举了东西教会分裂后,天主教对东正教所犯的十三项罪行;包括十字军东征时劫掠君士坦丁堡,并从未对此表示忏悔。若望·保禄二世即回应,表示“过去和现在,天主教会的子女在行动和过失上,对东正教弟兄姊妹所犯下的罪行,向天主请求宽恕”,获得赫里斯托祖卢的即时掌声。
健康问题
若望·保禄二世虽然是自1846年庇护九世以来最年轻的教宗,另外,与之前的教宗不同,他喜欢健行、游泳、滑雪等运动。但在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两次预谋暗杀和癌症的威胁之后,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差。1992年,他从大肠移除了一个肿瘤、1994年肩膀脱臼、1996年切除了阑尾。
2001年的一个手术证实若望·保禄二世患有帕金森氏症,梵蒂冈方面在2003年证实此事。他有说话的困难,另外听力也有障碍。与他会面的人说,虽然教皇身体不太好,但他在心理上是健康的。
因病逝世
2005年3月31日,教宗出现“尿道感染引起的高热”,但没有立即送院,显然是出于他本人希望在梵蒂冈辞世的愿望。当日晚些时候,梵蒂冈有消息宣称若望·保禄二世被罗马公教会施以病人傅油圣事(旧称终傅圣事),这是自1981年的暗杀未遂以来教宗首次接受该圣事。无法证实他是否也接受了宗座祝福。
4月1日,病况急剧恶化,心、肾迅速衰竭。为治疗高热,教宗通过鼻孔接上了第二条进食管以帮助增加营养摄入。当日早晨,报道指出教皇出现了心肌梗塞,但仍清醒。梵蒂冈发言人若亚敬纳瓦罗-瓦尔斯(Joaquin Navarro-Valls)否认了心肌梗塞的消息,但说教宗出现了“心脏和循环系统崩溃”,并说教皇的情况“很严重”。
数家意大利新闻机构在中欧夏令时20:20(UTC+8次日凌晨02:20)报道了教宗逝世的消息,但不久梵蒂冈否认。意大利天空电视台(SKY Italia)报道说教宗的心脏和大脑仍在工作。
4月2日中欧夏令时00:30左右,(北京时间06:30),梵蒂冈一位发言人在简报中进一步透露了教宗的健康状况并证实教宗已经领受了病人敷油圣事/终傅圣事。若望·保禄二世拒绝上医院,他会见了贴身的随从人员,包括约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枢机。枢机说“他知道自己将要离世,并跟我做了最后的道别”。若望·保禄二世还要求听别人诵读前几日有关十字架苦路的心祷。
在教宗弥留的最后几小时,大批较年轻的会众在他梵蒂冈的寓所外守夜。在他最后的遗言中,尤其是给全世界青年的遗言中,他说道:“我曾到你们那里去,现在是你们到我这里来。我谢谢你们。”
傍晚时分,梵蒂冈宣称若望·保禄二世的情况“仍很严重,上午又发高热。”然而“在应答家人问候的时候,他的回答都很正确。”
大约UTC时间17:00,意大利新闻机构宣称若望·保禄二世已经失去知觉。有医院人士宣称若望·保禄二世几乎不可能再醒来。梵蒂冈发布了一份公报反驳了这一说法,但承认若望·保禄二世的肾功能已经失去。ANSA新闻社在半小时后再次报道若望·保禄二世失去知觉.
据神父Jarek Cieleski说, 若望·保禄二世死前最后说的一个词是“亚孟”(阿门”),随后就在他自己的房间里闭上了眼睛。时间为4月2日21:37CEST(19:37 UTC),享年84岁。若望·保禄二世的死亡证明写的主要死因是败血性休克和心脏衰竭。
他死时在场的人有他的两位私人秘书斯坦尼斯瓦夫·基维齐大主教和Mieczysław Mokrzycki,Marian Jaworski枢机,Stanisław Ryłko大主教和Tadeusz Styczeń神父。三位作为耶稣圣心侍女的修女在教皇弥留之际在其寓所陪侍左右。若望·保禄二世的私人医生Renato Buzzonetti大夫以及另外两位医生Alessandro Barelli大夫和Ciro D'Allo大夫带着各自的护士也都一直待命。
在国务卿安杰洛·索达诺枢机、罗马教廷财务总管爱德华多·马丁内斯·索马洛枢机、教廷国务院副院长莱奥纳多·桑德里大主教和罗马教廷财务副总管Paolo Sardi大主教也先后赶到。此后枢机团长约瑟夫·拉辛格枢机和若瑟夫·董高枢机也得以进入寓所。

乔治五世

乔治五世(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1910年5月6日-1936年1月20日在位为联合王国及其自治领国王及印度皇帝,温莎王朝的开创者。
乔治五世6岁接受教育并于1877年接受海军候补学员的培训,开始了15年的海军服役生涯。1892年乔治被封为约克公爵,并开始了王权的训练。1893年,与泰克公爵的女儿玛丽结婚。1901年,爱德华七世即位,封乔治为康沃尔公爵、威尔士亲王。1910年,乔治即位,并于1911年加冕于威斯敏特大教堂,史称乔治五世。乔治五世登位后为了缓和上下议院的纷争,以增补贵族封号来平衡两院实力。1914年一战爆发后,乔治五世多次慰问受伤的将士,而且为了安抚民心,1917年乔治五世舍弃德国姓,将王室改称“温莎”。1920年乔治五世扩大了爱尔兰的自治权,并在1921年承认了爱尔兰自由邦(南爱尔兰26郡组成)享有自治权,将统治权交给爱尔兰民族政府。1928年乔治身染重病后很少出席活动,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乔治五世为了缓解英国经济萧条,于1931年协助英国政党建立国家大联盟政府并带头削减俸禄,1932年通过英国广播公司进行演讲,鼓励大家战胜金融危机。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因病去世,享年70岁。
乔治五世在位期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和尊敬。学者菲莉帕·格里夫顿认为乔治五世是个平凡的国王,他把自己视为温莎家族未来的守护者。同时学者汤姆·利文认为乔治五世是个对国家有很强责任心的人。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英文: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政治家、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之一。
1883年,墨索里尼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早年是一名新闻记者,也是意大利社会党的党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鼓动意大利参战,与社会党立场相悖,被开除出党。1915年,墨索里尼于入伍,1919年组建了法西斯战斗团,而后于1921年将其改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并成为该党的领袖。1922年10月,墨索里尼指挥黑衫军组织进军罗马,发动了一场政权夺取的暴动,自任意大利总理。1928年,墨索里尼强行终止议会制度,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取缔其他所有政党和群众组织,在国内推行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政策。对外政策方面,墨索里尼煽动了民族沙文主义情绪,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1935年,派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将其并入意大利,随后与德国合作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并与德国在1936年签订了柏林-罗马轴心协议。1939年,占领阿尔巴尼亚。1940年,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战时统帅部最高统帅,对英国和法国宣战,出兵法国南部,并向索马里兰、肯尼亚、苏丹和埃及发动进攻,试图建立地中海帝国。1940年10月,墨索里尼派军队入侵希腊,并在1941年与德军一起进攻南斯拉夫。1943年7月,由于军事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墨索里尼被撤职,并被囚禁在阿布鲁齐山的大萨索峰顶。同年9月,他被德军伞兵解救,并在意大利北部的萨洛成立了被称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傀儡政府,并担任总理。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往德国的途中被意大利的游击队俘获。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广场被枪决并公开示众。
墨索里尼创建法西斯,开展独裁统治,进行军事扩张,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意大利拖入战争深渊。英国首相丘吉尔将墨索里尼描述为"极权主义的小丑"。美国记者乔治·塞尔德斯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描述为对人权和民主的威胁。俄国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认为墨索里尼是一个没有原则、腐败堕落的独裁者。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出生于弗吉尼亚威斯特摩兰郡。青年时期,华盛顿以测量土地为职业。1752年11月,华盛顿担任了弗吉尼亚南部地区副官,开始了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北美殖民地开始寻求独立,1775年5月10日,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出席了在费城举行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他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北美殖民地于1783年9月3日独立,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1787年5月,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华盛顿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于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宣誓就职。1792年,华盛顿再次当选总统,并于次年开始他的第二个任期,直至1797年。两届总统任期届满后,华盛顿拒绝竞选连任,回到故乡的弗农山庄。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因病去世,终年67岁。
华盛顿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在华盛顿的努力下,成功地制定了联邦宪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担任总统期间,华盛顿组织联邦政府机构,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美国的制度逐步完善,基本奠定了后世美国的政府基本运行机制。两次总统任期后,华盛顿表示不再出任总统,形成了美国总统连任两届的惯例。因对美国独立和美国国家制度确立作出重大贡献,华盛顿被尊为美国国父。
人物生平

哈里王子

哈里王子,全名亨利·查尔斯·阿尔伯特·大卫·蒙巴顿-温莎(Henry Charles Albert David Mountbatten-Windsor),萨塞克斯公爵(Duke of Sussex),1984年9月15日出生于伦敦伯丁顿,原英国王室成员,被称作亨利王子(又译为“哈里王子”),英国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与首任妻子戴安娜王妃(已故)的次子,2020年1月18日宣布退出王室公职,但仍保有贵族封号,仍为英王的顺位继承人。
哈里王子早年毕业于著名的伊顿公学,之后受训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2007年4月12日毕业,授阶陆军少尉军衔,之后进入皇家陆军第一龙骑兵队担任皇家骑兵侍卫,皇家蓝军骑兵团奉命调往伊拉克,哈里王子请求参战伊拉克,但当地多个武装组织的威胁言论使得哈里王子的伊拉克行被取消。2007年哈里王子前往阿富汗前线服役,但因为媒体报道泄露哈里王子的行踪,引起了塔利班关注,英国军方紧急将哈里撤回国内。结束服役后哈里王子升任,获得中尉军衔,2011年获得上尉军衔。2015年哈里王子从英国陆军退役。2016年,哈里与梅根·马克尔(Meghan Markle)相识。二人于2017年订婚。同年5月19日,哈里王子被授予萨塞克斯公爵称号,同时与梅根举行婚礼。2018年4月,哈里王子入选《时代周刊》2018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2019年5月6日,梅根生下长子阿奇(Archie)。2021年6月4日,梅根产下二胎女儿莉莉贝特(Lilibet)。2020年1月8日,哈里王子携其夫人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二人将退出王室公职,随后不再使用“殿下”头衔。同年12月8日,哈里在他诉《每日邮报》出版商诽谤案的首轮辩护中败诉。
哈里王子有过多次舆论风波,早在2002年,17岁的哈里王子深陷毒品,在他后来的自传中坦白自己吸毒的行为,引起轩然大波。2005年,哈里王子穿着纳粹军服的照片曝光,导致了舆论争议。2012年,哈里王子的裸照在世界网络媒体上疯狂传播。英国王室方面禁止一切英国本地传媒刊登该批裸照。2023年1月10日,由哈里王子口述,普利策奖得主莫林格代笔的哈里王子个人自传《备胎》(Spare)出版并迅速热销。书中哈里王子对英国皇室的强烈抨击态度使其与梅根陷入了巨大负面舆论风波。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简称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出生于1946年8月19日,第42任美国总统。
1946年8月19日,克林顿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霍普镇。克林顿4岁时,他的母亲改嫁,高中时他便改姓克林顿。1964年,克林顿进入乔治城大学进修,并于1968年获得国际事务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并获得罗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于三年后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毕业后,克林顿回到了阿肯色州,开始在阿肯色大学担任法学教授。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总检察长。1978年,克林顿赢得阿肯色州州长职位,于次年就任。在竞选连任失败后,于1983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1992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并于1996年11月成功连任。他是首位出生于二战后“婴儿潮”的美国总统,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后第一位赢得连任的民主党总统。
2001年,克林顿卸任美国总统职务后,建立了克林顿基金会。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克林顿被联合国任命为联合国海啸救灾特使,领导救灾工作。他一直活跃在民主党政治中,支持妻子希拉里参与2008年和201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
克林顿在任总统期间,不同于以往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他奉行“第三条道路”,争取美国中产阶级的支持,同时并不放弃传统民主党的施政纲领,自称是“新民主党人”。内政上,克林顿政府推行开源节流的财政政策和大力投资科技、改革企业的产业政策,使得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同时他关注教育领域,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并推行了社会福利改革和医疗福利改革。外交上,形成了“克林顿主义”(Clinton Doctrine),其特色是以内促外、以外助内,求取内外的平衡和良性互动。然而,克林顿所牵涉的大量丑闻也招致了国内外的不少批评。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被称为路易大帝(le Grand)和太阳王(le Roi Soleil),是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有确切记录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他在四岁半时登基后,由其母奥地利的安娜摄政,枢密院首席大臣朱尔·马萨林辅政。1648年和1650年分别爆发的投石党之乱,导致路易十四被迫逃亡两次,直至1652年底才重返巴黎。1659年法国和西班牙结束战争并签订《比利牛斯条约》,根据条约,路易十四需与西班牙王室公主玛丽-泰蕾莎完婚。1661年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他以“朕即国家”作为治国口号,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他通过在政治圈子中排斥贵族、剥夺了巴黎高等法院和全国三级会议等机构对王权的制衡作用、将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以及打击教权等方式,强化了法国国王的统治地位,并建立了绝对君主专制政体。
在位期间,路易十四通过发动“遗产战争”并签订《亚琛条约》,占领了西班牙十二处要塞。同时通过于1678—1679年与荷兰、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作战并签署《尼姆维根条约》,获取了荷兰的领土和财富,并开创了以法语代替拉丁语起草外交文件的先例,法语逐渐成为主要的外交语言。法国的扩张行为,引起欧洲各国不安,1686至1697年期间,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和英国发动了针对法国的“大同盟战争”,1697年各方因厌战达成和解并签署条约,法国失去了《尼姆维根条约》后占领的所有土地与制海权。1701年,路易十四与欧洲各国进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战争持续13年后,各方停战签署条约,约定路易十四之孙仍保留西班牙王冠,但法国和西班牙不能合并,同时法国还被迫割让部分领土给奥地利和荷兰。在路易十四统治后期,不断增长的战争开支叠加1709年的严重寒灾,导致法国经济濒临崩溃,大量人民饥饿而死。1715年9月1日,在位72年的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去世,享年77岁。王位传给了其只有五岁的曾孙路易十五。
路易十四因其推动法国的强大而受到尊敬,他将法国的国力和文化推向了君主制社会的高峰,但他无节制的战争也使得法国的国家经济陷入破产,作为一位备受争议的国王,支持者和反对者仍然存在。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评价说:“路易十四是一个伟大的国王。”德国思想歌德评价说:“路易十四是自然造就的帝王型的完美样本,结果却使他自身耗竭并毁掉了模子。”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曾于1975年至1990年出任领袖,是英国历史第一位担任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的女性(1979年至1990年),也是英国19世纪初期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1925年10月13日,玛格丽特出生于英国林肯郡格兰瑟姆镇(Grantham , Lincolnshire),其家庭是一个信奉当地卫理公会的中产阶级家庭。她从小对学习和阅读充满兴趣,尤其喜欢学习历史和文学知识。1943年,玛格丽特被牛津大学索默维尔学院录取。她在牛津大学主修化学,其中最后一年研究X射线晶体学,并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她还是一名活跃的学生领袖,担任校保守党协会主席。她在这个职位上获得了许多经验和领导技能,这些对她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53年,玛格丽特取得律师资格。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丽特在达特福德选区(Dartford)成为保守党女性候选人。1959年,她正式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并被任命为保守党议会研究部门的负责人。
1961年保守党上台,撒切尔被任命为退休金及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保守党在大选中落败,从此撒切尔不再担任此职,而是被推选为影子教育大臣。1965年她担任住房和土地部新闻发言人,次年又出任了财政部发言人。1970年,保守党赢得选举,希思(Sir Edward Richard George 'Ted' Heath)当选,撒切尔成功加入内阁,1975年,撒切尔在保守党领导选举中当选党魁后,邀请很多希思派系的人加入影子内阁。1979年大选,保守党在下议院取得44席多数,撒切尔遂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撒切尔获得连任。1987年,撒切尔再次赢得英国大选。
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措施,如私有化和财政紧缩政策,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格局。她的领导风格以坚定、果断和强硬著称,这使她被誉为“铁娘子”。在她的任期内,英国经历了重大变革,包括私有化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等。她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带领英国赢得了战争胜利,提高了英国在国际上的声誉。玛格丽特在政治上的影响深远,她的决策和政策影响了英国上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发展和劳工关系,同时也为后来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树立了标杆。她是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之一。

爱德华八世

爱德华八世(1894年6月23日—1972年5月28日),原名爱德华·阿尔伯特·克里斯蒂安·乔治·安德鲁·帕特里克·大卫(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1936年1月20日—1936年12月11日在位)。
爱德华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及玛丽王后长子,16岁生日时(亦为其父即位九周后)受封为威尔士亲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于英国陆军服役,并于青年时期代其父亲访问海外诸多国家地区。1936年年初乔治五世过世,爱德华即位为王。在即位数月后他向美籍名流华里丝·辛普森(已一次离异,并寻求第二次离异)求婚,引发宪政危机(Edward VIII abdication crisis)。英国及各自治领首相及总理反对这一婚事,认为民众无法接受一位两度离异且前夫均在世者将成为王后这一现实。最终他选择退位,和辛普森关系继续,其王位由其弟阿尔伯特继承,即乔治六世。
退位后的爱德华受封温莎公爵。辛普森第二次离婚手续完结后,爱德华于1937年6月3日与其在法国成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德华起初驻于英国驻法国军事使团(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World War II)),但后被私下指控为纳粹主义同情者,故被调离欧洲,至巴哈马任总督。战后爱德华退休并在法国度过余生。

威廉·亚瑟·菲利浦·路易斯

威廉·亚瑟·菲利浦·路易斯(1982年6月21日—,英文名:William Arthur Philip Louis),英国王储,又称威尔士亲王威廉殿下(英文:HRH William,Prince of Wale),是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第一任妻子戴安娜王妃的长子。
威廉王子幼年入读诺丁山的私人幼儿园,没有遵照王室传统由家庭教师负责其课程学习。之后,他先后就读于韦瑟比学龄前男校、路葛洛夫小学、伊顿公学。威廉王子在伊顿公学的成绩优异,拿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在经过间隔年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后,他在2001年进入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艺术史学位课程,后来改修地理。2005年大学毕业后,威廉王子短暂从事过银行、地产工作,不久就按传统从军。2006年1月,他开始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接受培训,同年12月毕业时被授予陆军中尉军衔。之后,他加入英国皇家骑兵团(Blues and Royals),学习如何指挥装甲侦查部队。由于前往伊拉克南部服务的计划泄露,威廉王子在2008年1月改为接受皇家空军部队培训,并获得皇家空军飞行员勋章(RAF wings)。同年5月,威廉王子参与为期两个月的英国皇家海军的附属任务,完成两次缉毒任务。2009年初,威廉王子在肖伯里皇家空军国防直升机飞行学校,接受搜索和救援飞行员训练。完成所有课程后,威廉王子加入安格尔西皇家空军谷22中队的C中队。2010至2013年,他担任了3年搜救飞行员。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与大学时邂逅的女友、平民出身的凯瑟琳·米德尔顿(婚后被称为凯特王妃)举行盛大的婚礼,两人婚后育有三个孩子:乔治王子、夏洛特公主和路易王子。2013年9月退役后,威廉王子在东英吉利空中救护队担任全职飞行员,为贝德福德郡、剑桥郡、诺福克和萨福克地区提供紧急医疗服务。2017年7月末,威廉王子结束了空中救护飞行员的工作,开始全职履行王室公共义务,进行出访和慈善工作。2022年9月8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查尔斯王子即位为英国国王,威廉王子成为王储,继承了威尔士亲王和康沃尔公爵等封号。2024年3月22日,凯特王妃公开确认患有癌症,正接受早期治疗。5月10日,威廉王子回应公众说凯特王妃状况良好。
作为威尔士亲王,威廉肩负王室责任。他多次出访,曾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巴基斯坦、爱尔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威廉王子还是多个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并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来为慈善事业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他支持的慈善事业包含了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无家可归等方面。《时代》杂志将威廉王子列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自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威廉王子夫妇的支持节节攀升,成为最受欢迎的王室成员。英国民众对威廉王子夫妇表达了肯定和积极的态度。

乔治·沃克·布什

乔治·沃克·布什(英文:George Walker Bush),1946年7月6日出生于,美国政治人物,曾任第43任美国总统。由于其父亲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同样担任过第41任美国总统,因此他又常被称为小布什。
1967年于耶鲁大学毕业后,乔治·沃克·布什加入了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期间从少尉升至中尉。1975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自哈佛毕业后,在得克萨斯州从事石油行业,并于 1977 年创立布什能源公司。1989年,购入得州游骑兵(Texas Rangers)棒球队的股份,担任球队合伙管理人。1995年至2000年间,担任得克萨斯州第46任州长。2001年1月,就任美国第43任总统,至2009年两届总统任期届满卸任。 
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任内,遭遇了2001年发生在纽约的9·11事件,小布什的父亲宣称,其儿子“面临着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所有美国总统所面临过的最大挑战”。紧接着,小布什政府发动了一连串全球反恐战争: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推翻塔利班控制的政权并打击基地组织;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小布什总统上任不久,即推出1.3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以及推行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结合签署“禁止晚期堕胎法案”、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动议,均是其捍卫美国传统保守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英语: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美国共和党政治家。里根早年曾做过电台播音员、电影演员等职业,后于1967年至1975年间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81年至1989年任第40任美国总统。
1911年2月6日,里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坦皮科市。1928年,里根考入尤里卡学院攻读经济和社会学。1932年里根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广告宣传员和广播员。1937年,里根进入好莱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开始影视演员生涯。二战期间,里根应征入伍,在美国空军服役,退役后重返好莱坞。1947至1952年和1959年至1960年,他先后两次担任美电影演员协会主席。1949年,他当选美电影业委员会主席。1962年改投共和党,1966年—1974年连续两届出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76年,里根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参选,但最终败给了杰拉尔德·福特。1980年,里根再次参加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角逐,并最终击败了当时的总统吉米·卡特当选美国第40任总统。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鼓励私有部门和企业自主创新、减税、降低贸易和金融管制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重大国际事件,如冷战末期的苏联解体和伊朗人质危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1984年,里根在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连任,同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第一位访华的美国在职总统。1987年,他在西柏林的布兰登堡门下进行演讲时提到,要求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将“墙垮下来”。1994年11月5日,里根通过电视向公众宣布患了老年痴呆症并退隐政坛,2002年5月16日,里根获得美国国会授予的金质奖章。2004年2月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决定将里根的生日定为“里根日”。2004年6月5日,里根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
在担任总统期间,里根在经济方面实施了被称为“里根经济学”的政策,通过减税和减少政府管制激发经济增长。这种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复苏,促进了企业创新和投资。在外交政策方面,里根坚决反对苏联扩张,采取强硬外交政策,提出“和平通过力量”的理念,通过提升军事实力和对外援助削弱苏联影响力。在他的领导下,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在军事方面,里根提出应加强美国军事实力和对外援助,提高军费开支,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增强了美国的防御能力。此外,里根总统还推动了一系列内政改革,包括教育改革、税制改革和福利改革,以促进美国国内的繁荣和公平。
美国总统布什称赞里根有着“坚定的自信、人格的力量、谦逊的优雅和智慧的幽默”,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把里根称为“忠诚的朋友”。美国第38任总统福特称里根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他带领美国人民在国内和国外向时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