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俄罗斯明星列表

列夫·托洛茨基

列夫·托洛茨基(León Davidovich Trotski,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0日),全名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原名列昂·达维多维奇·布隆斯坦,苏联红军的主要缔造者,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工农红军、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俄国历史上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898年初,托洛茨基由于组织南俄同盟被捕入狱,被判处流放东伯利亚,于1902年出逃到萨马拉,加入火星报。托洛茨基回国后,于1905年因参加彼得堡苏维埃的工作再次被捕入狱,狱中论证不断革命论,1917年,托洛茨基回到俄国,率领“区联派”与列宁派联合,随后被推选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指挥了攻打冬宫的起义行动。之后,托洛茨基历任外交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兼陆海军人民委员,并负责创建红军的工作,为俄国内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随后,托洛茨基提出了《粮食和土地政策的基本问题》,恢复了莫斯科交通,1924年,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在党内斗争中落败,1926年,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等人结成托季反党联盟,之后走上了公开反对苏维埃政权的道路。1929年1月20日,托洛茨基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于1938年正式成立了第四国际以代替斯大林主导的第三国际‚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1940年8月21日,托洛茨基在墨西哥遇害身亡。
张卉妍在《一战全史》中评价:托洛茨基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军队的创建者和统帅,被人称作“苏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还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以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首先提议者和实践者。列宁曾经评价托洛茨基,“能力最强,但过于自信。”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低层贵族家庭,生活在俄国农奴制经济崩溃、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年轻时便表现出对文学的天赋和兴趣,1845年发表的处女作《穷人》惊动文坛,被称为“新的果戈理”。他的一生波折坎坷,曾因传播反动文章被俄国沙皇政府判处死刑,后来得以免除并流放于西伯利亚。获得赦免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59年前往圣彼得堡,与兄长创办了《时代》杂志,再次受到文坛关注。他后期的代表作包括《地下室手记》《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长辞,享年59岁,最终被安葬于圣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修道院。
独特的经历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哲学家巴赫金发现其小说中独特的“复调”描写形式。同时,他小说中对小人物的刻画、心理分析的方式,都与同时代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作家有所区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形成了一套以对“人”的理解和关于“人”的特殊哲学为核心的世界观,作品深受俄罗斯宗教文化中圣愚传统的影响,其中的宗教意识也包含着“复杂性”和“矛盾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不仅触动了生于1865年至1880年间的俄国一代人,也影响了20世纪的欧洲哲学,同时其作品也对俄国和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范式产生重要影响。他曾获得法国作家纪德、俄国小说家高尔基和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等人的赞誉,但同时他的创作才能也受到哲学家H.A.别尔佳耶夫和小说家纳博科夫等人的质疑。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拉丁语: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英文: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
1828年9月9日(儒略历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自幼接受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9月20日,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因不满学校的教育方式,选择辍学回家,后实行了农奴制改革。1851年至1856年,托尔斯泰进入部队服兵役,在此期间,他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童年》《少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一系列作品。在此期间的1854-1855年,托尔斯泰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1857年至1860年,托尔斯泰先后两次出国旅行,去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等国家。1865年2月,他发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他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转变,主张“勿以暴力抗恶”、强调“道德自我完善”。这些思想体现在作品《忏悔录》《我的信仰是什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中。1898年7月,托尔斯泰开始创作《复活》,这是他世界观转变后最重要的作品。到了晚年,托尔斯泰追求生活的“平民化”。1910年10月28日,托尔斯泰被家庭状况和生活原则的矛盾所困扰,与亚历山德拉和他的医生马一同离家出走。几天后,他在途中感染肺炎,11月20日(儒略历11月7日),托尔斯泰病逝于阿斯塔波夫火车站,享年82岁。遗体被安葬在他的故乡雅斯塔雅·波良纳。
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阶级斗争。作品思想传承了俄国与西欧批判的现实主义,揭示了俄国革命的两面性。他致力于探索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的前途和贵族的作用,批判贵族和上流社会,指责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对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他主张“勿以暴力抗恶”,由此形成了多重矛盾的思想。
《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的作品和思想被广泛传播,激发了俄国人民的反抗精神,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变革。他呼吁社会平等、公正和废除暴力的理念为俄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农民教育和土地改革的进程,在俄国社会改革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世纪60年代起,托尔斯泰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世界各国翻译出版。托尔斯泰的作品对苏联和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有关长篇小说样式的发展,他做出巨大贡献。托尔斯泰提出的“勿以暴力抗恶”学说,是20世纪初影响很大的知名伦理观。他提倡的和平、非暴力以及对个人内省的重视,启发了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运动。

史蒂文·西格尔

史蒂文·西格尔(Steven Seagal),1952年4月1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兰辛,演员、制片人,合气道黑带,他拥有美国、塞尔维亚和俄罗斯三国国籍。
1988年,史蒂文·西格尔主演了他的第一部动作片《法律之上》,因此片倍受关注,成为一名动作片明星,由此开始了个人演艺道路。1992年,主演动作电影《潜龙轰天》。该影片在美国上映后共得8350万美元票房。同年入选“美国最卖座十大明星”第九名,他也进入一线演员行列。1994年,其主演并首次执导了动作电影《绝地战将》,但该电影成绩并不理想,他获得金酸莓奖最差导演奖并提名最差演员奖,次年,他被《时代周刊》评为能和史泰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并列的动作明星。2009年,史蒂文·西格尔参与真人秀《史蒂文·西格尔警官》,该真人秀首播达到340万观众,是A&E电视台首播观看人数最多的剧集。2017年,参演的首部中国电影《中国推销员》在中国大陆上映。该影片还被《好莱坞报道》称为“最具有AFM(美国电影市场)特色的一部电影”。
除去演艺事业,史蒂文·西格尔还积极促进美俄友好关系,于2016年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俄罗斯国籍。2018年,他被俄罗斯外交部任命为俄美人道事务特别代表。2023年2月,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俄罗斯“友谊勋章”。

爱德华·斯诺登

爱德华·斯诺登(英文名:Edward Snowden),出生于1983年6月21日,美国“棱镜计划”泄密者,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职员,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外包商工作人员。
1983年,斯诺登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市。后在安妮·阿伦德尔社区学校学习电脑相关课程,但并未完成学业,没有正规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斯诺登加入美军,同年因伤退役。之后进入马里兰大学的秘密设施工作,并转至CIA,前往日内瓦工作。2009年,斯诺登进入戴尔公司任职,之后进入博思艾伦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成为NSA的外包公司工作人员。2013年5月20日,斯诺登离开夏威夷前往香港,向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美国收集个人信息的秘密计划——棱镜计划与“Xkeyscore”计划。6月19日,斯诺登寻求冰岛政府的政治庇护,但冰岛政府并未回应是否同意斯诺登避难。6月23日,斯诺登离开香港,前往莫斯科。7月31日,俄罗斯签署了斯诺登临时避难申请的法律文件,有效期一年。2014年7月,斯诺登在莫斯科的临时居住申请延长3年,2017年再次延长3年。2020年10月22日,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永久居留权。2022年12月1日,斯诺登宣誓正式成为俄罗斯公民,拿到俄罗斯护照。
斯诺登曝光了美国两个收集个人信息的秘密计划,即“棱镜”计划与“Xkeyscore”计划。斯诺登此次泄露美国机密信息的事件,导致大批公众更加注意保护自身隐私安全,各国也开始公开讨论本国的部分秘密事件,并且对相关问题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这种影响被称为“斯诺效应”。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在美国内部引起了一场关于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的辩论。他本人则被瑞典社会学教授史蒂芬•斯瓦尔福斯评价为“不惜牺牲个人、做出了英雄般的壮举”,他的个人行为“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安全”。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情报分析员泰斯、前总统竞选人罗恩·保罗等知名人物也公开支持斯诺登的行为。而另外一些声音称斯诺登为“自恋者”,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则将之评价为“叛国者”。

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全名为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Романов)(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丹麦公主达格玛)的长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
1868年5月18日,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出生于圣彼得堡附近的沙皇村(沙皇的夏宫),后于1894年11月1日登上沙皇之位。尼古拉二世深受父皇亚历山大三世、老师波别多诺斯采夫及皇后亚历山德拉的影响,坚持君主专制统治。1905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全俄十月政治罢工的压力下被迫签署诏书,发布《十月十七日宣言》,俄罗斯帝国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矛盾,后1914年尼古拉二世派兵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升级,在俄国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尼古拉二世于1917年3月宣布逊位。1918年7月17日,尼古拉二世全家连同卫兵、医生、仆人在内共11人在叶卡捷琳堡被秘密枪决。
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俄国历史学家谢苗·柳博什评价:“尼古拉二世表面上礼貌谦恭、彬彬有礼、害羞腼腆,实际是俄国历史上最恐怖血腥的沙皇,自从尼古拉二世登基,平庸就坐上全俄罗斯的皇位。”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1869年1月10日~1916年12月29日,英语:Grigory Yefimovich Rasputin,俄语:Григо́рий Ефи́мович Распу́тин),俄罗斯萨拉托夫省人,帝俄时代尼古拉二世时的神秘主义者,东正教神父,深得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宠信,被视为“预言家”和“神医”。
1869年1月10日,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农家,其早年劣迹斑斑,并曾被告上法庭。1901年,他突然换上修士服装,开始在俄国全境流浪和“苦修”。1905年,拉斯普京被引荐给了沙皇尼古拉二世。1907年,因为治愈了身患血友病的皇子阿列克谢,拉斯普京获得了沙皇和皇后的信任,并开始通过他们控制俄国。1916年12月29日,因丑闻百出,引起公愤,拉斯普京被尤苏波夫亲王、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大公、普利什克维奇议员等人合谋刺死。
苏联史学家认为他是“罪恶的沙皇政权”的代表,欧美历史学家也大多认同这一评价。斯普京被认为是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佯狂者之流。但在1990年代以后,俄罗斯史学界出现了为拉斯普京正名的学者,他们试图引用沙皇密探对拉斯普京的一些监视报告来为其洗刷名誉,将其描绘为宗教圣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于1869年1月10日出生在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农家,父亲叶菲姆·维尔金早年好赌,后携家移居西伯利亚秋明地区的波克罗夫斯科耶村,并改姓“诺维克”。拉斯普京在九个孩子中排行第五,早年的劣迹主要是偷马、诈骗和调戏妇女,他也因此获得了“拉斯普京”之名,这个词在俄语中本意为“淫逸放荡”。拉斯普京的家乡是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地方,“先知”和“预言家”不断涌现。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拉斯普京18岁就加入了鞭身教。该教派鼓吹:惟有得到上帝的指示和保佑,人们才能得到幸福和安康,这也成了拉斯普京此后混迹于世的法宝。
19岁时,拉斯普京和一个年长他4岁的女人结婚,并养育了3个孩子。但结婚并没有让拉斯普京悔改,他反而变本加厉。拉斯普京30岁左右时被告上了法庭,他畏惧牢狱之灾,随即躲入了彼尔姆的圣尼古拉白山修道院。1901年,拉斯普京抛下妻子和儿女,换上修士服装,开始在俄国全境的流浪和“苦修”。当拉斯普京重返故里时,他的行为举止已完全符合“圣徒”的标准,他不抽烟、不酗酒、甚至不吃肉,能够熟练运用《圣经》的相关教义,他在西伯利亚各地巡游布教之际,又受到东正教各流派思想的影响。他以圣人和医者自居,靠欺诈迷信且易受骗的农民过活。
面见沙皇
1905年,拉斯普京带着西伯利亚诸多东正教神学泰斗的介绍信来到圣彼得堡。当时的俄国民间在加邦神父倒台后,正缺乏一个宗教偶像,拉斯普京出身低微却能言善辩,信仰正教却通晓旁门左道,可谓取代加邦神父的不二人选。拉斯普京在抵达圣彼得堡后不久便被“黑色百人团”发现,并引荐给了沙皇尼古拉二世。1905年11月11日,尼古拉二世接见了拉斯普京。在沙皇看来,拉斯普京有着下层农民的卑微出身,又通晓宗教事务,是展现皇室能够与民同乐姿态的最佳代表。这一无上的荣耀令拉斯普京在圣彼得堡名声大噪。
展现“神迹”
1905年到1906年间,拉斯普京成功预言了1906年春季的旱灾,并治愈了沙皇叔叔尼古拉斯大公的一条宠物狗。190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唯一的儿子,皇储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的血友病令宫廷医生们无计可施,焦急万分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说服尼古拉二世,召拉斯普京入宫看他能否拯救爱子。经过拉斯普京的治疗,皇储几天后就恢复了健康。皇后大喜之余,激动地要求拉斯普京将治愈皇子的秘密和盘托出。拉斯普京只是自称为“上帝的使者”,称只要他诚挚地向上帝祈祷,就能免人灾痛。他还对皇后发誓:“只要我活着,皇储就不会有危险。”
拉斯普京有两个著名的死亡预言,拉斯普京曾突然对皇后说:“皇后,千万别让孩子们进儿童室,我看见了死亡。”几天以后,儿童室有一个巨大的吊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摔得粉碎。皇后对拉斯普京佩服得五体投地,跪在地上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沙皇于是任命他为内宫掌灯人。从此,拉斯普京就可以不用禀报自由出入内宫。但后来有人披露,这其实是拉斯普京的一个圈套,他已经事先把儿童室内水晶吊灯的链子锯了一个口子。
另一个预言则发生在斯托雷平的身上,1911年9月15日,斯托雷平与沙皇夫妇一行人在国立乌克兰大剧院观看歌剧《萨尔丹王》。在进入剧场之前,拉斯普京突然指着斯托雷平的后背大喊:“死亡在他身后!死亡在跟随着他!”果然,在歌剧进入高潮部分时,一个年轻人靠近斯托雷平,向他连开两枪。四天后,斯托雷平去世。
控制王朝
沙皇尼古拉二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比儿子更需要拉斯普京这样的“圣僧”。当时,俄国的各类革命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暗杀活动此起彼伏。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虽然长期居住在戒备森严的皇村,但祖父亚历山大二世和叔叔谢尔盖亲王遇刺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尼古拉二世需要向外界展现自己不惧暗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拉斯普京用他未卜先知的能力来洞破暗杀者的阴谋。
渐渐地,拉斯普京对皇室家族,尤其是对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有了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产生的影响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沙皇夫妇精神上的支柱。虔诚的皇后经常在深夜将之召入宫中,举行神秘的祈祷仪式,于是俄国开始风传拉斯普京与皇后上床、让沙皇给他洗脚等传闻。在拉斯普京的影响下,亚历山德拉开始干涉朝廷的政务和人事任免,她对拉斯普京的追随者委以政府要职,要是有谁不讨拉斯普京的欢心,她就毫不犹豫地让丈夫把他除掉。巅峰时期,拉斯普京只要手写一张字条,就可以在圣彼得堡呼风唤雨。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大臣会议主席戈列梅金和内务大臣赫沃斯托夫的任命、波利瓦诺夫的解职等都与拉斯普京有直接关系。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年里,拉斯普京就干预任免了约20名大臣和几名大臣会议主席。更有甚者,在皇后和拉斯普京的怂恿[yǒng]下,丝毫不懂军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竟亲任俄军最高总司令,对正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军进行指挥。拉斯普京位于圣彼得堡格洛瓦亚大街64号的公寓门庭若市,前来攀附关系、求情办事的人不计其数。拉斯普京的周围开始聚集起一批政治投机者,公爵、情报部门负责人、银行家、御医等上流社会在拉斯普京的庇护下从事各种非法勾当。
1915年之后,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罗夫娜日益依赖拉斯普京,在政治问题上经常询问他的意见,皇后在写给沙皇的信里称“我对我们的朋友的智慧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任何政治决定我都会询问他的看法。”这也让官僚系统更痛恨拉斯普京。
饱受攻击
从1910年开始,杜马议员们就在公开场合抨击拉斯普京,这些人控制的新兴报刊媒体,开始大篇幅报道拉斯普京操纵宫廷,祸乱国政的事情。1912年以后,沙俄内务部的秘密警察对拉斯普京的种种传闻做了两次调查,同时还对其做了全天的跟踪和警卫,但并无确切结果。许多宗教界人士也对拉斯普京提出非议,大主教戈尔莫根就曾当面斥责他是“骗子和伪君子”。曾是他的好友的修士伊利奥多尔也和他反目成仇。
1914年6月29日,拉斯普京遭遇了一次暗杀,但并未成功,他因此入院治疗了两个月。1916年11月1号,议员米留科夫公开抨击了拉斯普京和皇后,还发表了大篇幅的演讲。当时的内阁总理、财政大臣、杜马主席等官员对拉斯普京的态度普遍极为敌对,称其是“肮脏的无赖”,一再请求沙皇将其驱逐出圣彼得堡。
遇刺
1916年12月29日晚,沙皇的侄女婿尤苏波夫亲王、沙皇的堂哥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罗曼诺夫大公、右翼议员普利什克维奇、尤苏波夫的密友苏霍金大尉和一名医生在彼得格勒的尤苏波夫宫设下陷阱。他们给拉斯普京吃了8块掺有氰化钾的蛋糕,喝了一瓶掺有氰[qíng]化钾的葡萄酒,但拉斯普京毫无反应。尤苏波夫于是向拉斯普京开了一枪,子弹打穿了他的肺叶,碰伤心脏。当众人以为拉斯普京已死时,他突然苏醒过来,挣脱了众人的制服,跑到尤苏波夫的庭院里。普利什凯维奇追出屋外,向拉斯普京连开三枪,最后一枪正中头部。此后拉斯普京再度苏醒,尤苏波夫用哑铃猛击其太阳穴,使其再度昏迷。拉斯普京最后被扔入涅瓦河的一个冰窟窿中,尸体于次日被发现。法医验尸结果表明他是溺水而死的,而且他在冰水中活了8分钟之久。拉斯普京的尸检原始档案在斯大林时期“意外”丢失,令此事更为扑朔迷离。
一份来自英国的解密档案称,当年刺杀拉斯普京的行动,不但有英国驻俄大使馆策划参与,还有英国间谍的直接参与,甚至拉斯普京的致命枪伤就是这个英国间谍亲手射击导致。
死后
拉斯普京死后,尼古拉二世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沙皇本人和普罗托波波夫充当了护柩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俄国对拉斯普京死亡的消息普天同庆。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后的第二天,克伦斯基就派人将死去的拉斯普京尸骨挖出,将其挫骨扬灰。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语: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英语: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1931年3月2日-2022年8月30日),曾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也是唯一一任苏联总统。
193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戈尔巴乔夫加入苏联共产党,并于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8月,戈尔巴乔夫当选斯塔夫罗波尔市共青团第一书记,随后,他被任命为边疆区团委第二书记。1966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选为斯塔夫罗波尔市党委第一书记。1970年4月,戈尔巴乔夫被推举为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1978年,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主管农业的苏共中央书记,他在党内的地位稳步提升,于1979年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于1980年成为正式委员。1985年3月10日,在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去世后,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年3月14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总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同年,戈尔巴乔夫获诺贝尔和平奖。1991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向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交接总统事务并同意苏联政府机关将在12月30日停止运作。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统帅职务,并把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转交给叶利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卸任后,戈尔巴乔夫通过出书、接拍广告片和参加演讲等的方式来赚取收入。1996年,戈尔巴乔夫参与竞选俄罗斯总统,但获得的选票不到1%。2006年,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亿万富翁亚历山大·列别杰夫合作,购买了独立报纸《新报》近一半的股份。2014年,在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后,戈尔巴乔夫给予积极评价,称“克里米亚公投纠正了历史错误”。在同年11月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的活动中,他又警告说,正在进行的顿巴斯战争使世界处于新冷战的边缘,并指责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采取了对俄罗斯过于强硬的态度。2022年8月31日,戈尔巴乔夫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在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戈尔巴乔夫以“新思维”“民主化”和“公开性”等为口号,进行改革。对内,1985年至1988年,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他提出“加速”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未能使苏联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太大的改变,也未能阻止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慢的趋势,苏联经济改革的起步实际上陷于失败。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领域从经济转向政治,从一般的“民主化”、“公开性”、“意见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到“权力中心从党向苏维埃转移”,把改革的矛头指向政治体制的核心,改革的目标也从原来的“完善社会主义”转变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没有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反而使经济改革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对外,戈尔巴乔夫采取一系列行动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他从根本上否定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干涉政策。此外,戈尔巴乔夫还主导了苏军从阿富汗撤离。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进行全方位改革,向西方国家靠拢,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他在西方受到拥护,在俄罗斯国内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对于许多俄罗斯人来说,苏联的解体是一场悲剧,带来了十年大范围贫困,也让俄罗斯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被削弱。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英语:Catherine II Alekseyevna,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原名索菲亚·弗里德丽克·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英语:Catherine the Great,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是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762年至1796年),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独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于1745年与俄罗斯帝国彼得三世(Peter III)联姻成为皇后,在1762年6月28日推翻丈夫后掌权。于同年9月22日举行了加冕典礼,正式成为了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世俗化教士的财产补充了空虚的国家财库,同时与普鲁士、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国际关系。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推广天花疫苗接种,在1763年和1764年在俄罗斯建立了多家医院和孤儿院,并创立了俄罗斯首家贵族女子学院斯莫尔尼宫(Smolny Institute),于1775年镇压了普加乔夫起义(Pugachev's Rebellion),在位期间通过俄土战争、俄波战争、瓜分波兰等战役将俄罗斯帝国的疆域扩大了约52万平方千米。1796年11月17日因中风去世。
叶卡捷琳娜在执政期间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公共卫生、教育和宗教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此外,叶卡捷琳娜还是艺术、文学和教育的大力资助者,在位期间收藏了大量书籍和艺术品,为俄罗斯引进优秀人才并完成了律法改革。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对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她为“北方之星”(The Star of the North)和“俄罗斯的塞弥拉弥斯”(Semiramis of Russia)。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评价叶卡捷琳娜: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最终赢得了“伟大”(The Great)的称号,成为欧洲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君主之一。后世建立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纪念碑(Monument to Catherine the Great)以纪念她的功绩。
人物名号
1763年颁布的《宣言》(Manifesto of 1763)是由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的一份邀请外国人来到俄罗斯定居的文件,该文件在圣彼得堡由参议院发布,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头衔开头:
我们,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Second),蒙上帝之恩,俄罗斯众地的女皇与独裁者(Empress and Autocrat of all the Russians),莫斯科(Moscow)、基辅(Kiev)、弗拉基米尔(Vladimir)、诺夫哥罗德(Novgorod)的女皇,喀山女皇(Tsarina of Kasan),阿斯特拉罕女皇(Tsarina of Astrachan),西伯利亚女皇(Tsarina of Siberia),普列斯科夫的女主人(Lady of Pleskow)和斯摩棱斯科的大公爵(Grand Duchess of Smolensko),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的公爵(Duchess of Estonia and Livland),卡累利阿(Carelial)、特维尔(Tver)、尤戈里亚(Yugoria)、彼尔姆(Permia)、维亚特卡(Viatka)和保加利亚(Bulgaria)及其他地区的公爵,切尔尼戈夫(Chernigov)、雷赞(Resan)、罗斯托夫(Rostov)、雅罗斯拉夫(Yaroslav)、别洛奥泽罗(Beloosrial)、乌多里亚(Udoria)、奥布多里亚(Obdoria)、孔迪尼亚(Condinia)下诺夫哥罗德(Novgorod)的女主人和大公爵,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者(Ruler of the entire North region)以及尤里斯(Yurish)、卡尔塔利尼亚(Cartalinian)和格鲁吉亚(Grusinian)沙皇的女主人,卡巴尔达(Cabardinian)地区、切尔克斯(Cherkessian)和高尔斯(Gorsian)王公的女主人,以及许多其他地区的领主和女主权者。
叶卡捷琳娜的另一个头衔是“祖国之母”("Mother of the Fatherland"),因此她经常被简称为“母亲”,甚至宫廷贵族们用“妈妈”("Mommy")来称呼她,而不是“陛下”("Your Majesty")。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语: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或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男,原姓朱加什维利(Джугашвили),格鲁吉亚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他曾著有《斯大林全集》。
斯大林出生于当时属沙皇俄国统治的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省哥里市(今亚什达卡特里地区)的一个鞋匠家庭。1888年,进入哥里神学院读书,并于1894年毕业后进入第比利斯东正教学院,与此同时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一说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翌年被开除出学校。1901年,当选为第比利斯党委员会委员。1912年1月,在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上缺席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春,负责创办《真理报》。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18—1920年苏俄内战期间,担任工农国防委员、革命军事委员、察里津方面军等职务。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1928—1937年间,通过两个五年计划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建设,并在1936年版《苏联宪法》颁布后形成苏联模式。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斯大林于8月8日担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1953年3月5日,在莫斯科的孔策沃别墅去世,享年73岁。原葬于莫斯科红场列宁墓中,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决定将其移出列宁墓。
斯大林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他领导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扩张侵略,先后出席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其施政也导致了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出现大饥荒;斯大林树立个人崇拜,纵容李森科主义,发动“大清洗”运动。

米拉·乔沃维奇

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1975年12月17日出生于乌克兰基辅,是一位塞尔维亚、俄罗斯裔美国模特、演员、歌手和时装设计师。
1988年,她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偷月情》,正式进入演艺界。1991年,她领衔主演了青春爱情电影《重回蓝色珊瑚礁》,凭借该片提名青年艺术家奖最佳青年女演员。1994年,她出版了音乐专辑《The Divine Comedy》。1997年,米拉·乔沃维奇主演了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凭借该片提名第24届土星奖最佳女配角,以及 MTV电影奖最佳打斗场面提名。2002年,她开始出演科幻动作电影《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声名大噪并提名土星奖最佳女主角奖。2007年,她主演电影《生化危机:灭绝》。2011年,她在根据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三个火枪手》中饰演米拉迪·德温特。同年主演的电影《博比成长记》上映。[7]除了演艺事业,米拉·乔沃维奇还是欧莱雅、克里斯汀·迪奥、唐娜·凯伦和范思哲等品牌的模特儿,2020年,米拉·乔沃维奇出演电影《七海游侠》,该片定于2025年在法国上映。2020年12月4日,她主演由保罗·安德森执导的游戏改编电影《怪物猎人》以3D格式上映,2022年11月,米拉·乔沃维奇主演动作片《呼吸》。2023年,米拉·乔沃维奇出演电影《在失落之地》。

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

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俄文:Сергей Кужугетович Шойгу,1955年5月21日-),俄罗斯陆军大将,前俄罗斯国防部长,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谢尔盖·绍伊古出生于苏联图瓦自治州(现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恰丹市,1977年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建筑行业工作,1988年出任苏共阿巴坎市委第二书记,1996年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1989-1990年,任苏联共青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委监察员。1990年,任俄罗斯联邦国家建筑委员会副主席(副部长)。1991年4月,担任俄罗斯救援团团长,同年秋,任民防部队监察委员会主席。1994至2012年,任俄罗斯联邦民防、紧急情况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部长。2012年5月任莫斯科州州长。2012年11月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当地时间2024年5月12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任命谢尔盖·绍伊古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6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任命绍伊古为军工联合体发展工作协调员。6月25日,国际刑事法院(ICC)对绍伊古发出逮捕令。
就任国防部长后,谢尔盖·绍伊古对部队军纪、腐败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整治,首先通过恢复昔日的武装力量兵种制以及老军事院校的办学等措施恢复军队的传统做法;其次通过更新军队现代化装备,推动俄中军技合作以加强俄军的对外军事合作,提升其作战能力;最后解决军人住房问题,改善服役条件,扩大招兵计划,并进行国防部的人事“大换血”。为杜绝腐败滋生,谢尔盖·绍伊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国防部财产清理,了解国防部资产现状,严格规章制度等。
谢尔盖·绍伊古是俄罗斯任职时间最长的部长级政治人物,其贡献也受到各方肯定,1977年,被授予预备役中尉军衔。1993年4月,没有遵循正常的军官晋升程序,由预备役上尉直接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12月,晋升为上将军衔,并获“俄罗斯英雄”称号和勋章。2003年,晋升为陆军上将。2020年,被普京亲自授予一等“祖国功勋”勋章。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全名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语: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英语:Dmitry Anatolyevich Medvedev),1965年9月14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系,俄罗斯政治家、法学家。自2020年以来一直担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
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第3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2008年普京总统任期结束,梅德韦杰夫接任成为第3任俄罗斯总统,并任命普京为总理,正式开启“梅普组合”时代。[5]成为总统之前,梅德韦杰夫一直被认为是普京“低调的助手”。与前任普京总统相比,学者出身的梅德韦杰夫被外界认为是“自由派”,在其短暂的4年总统任期内,继续坚持“普京计划”,政治上积极推行现代化民主化转型,推动反腐败工作进行;经济上搭上世界油价攀升的便车,刺激经济繁荣,推动工业化发展。社会方面加强民主化进程,推动法治建设,稳定社会秩序。2012年,普京总统再次提名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并在2018年完成连任,担任该职位到2020年。2021年至今任俄罗斯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市(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普通工人家庭,安·亚·日丹诺夫列宁格勒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俄罗斯政治家。1999年最后一天接班叶利钦代理俄罗斯总统,此后当选俄罗斯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和第八任总统,曾任俄罗斯总理。
由于喜爱体育运动,普京从10岁开始学习拳击运动,之后又改练摔跤和柔道两项搏击运动。中学阶段,由于受到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艺作品的影响,普京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特工。1971年,普京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安·亚·日丹诺夫列宁格勒大学(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主修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普京于1975年成功进入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一名特工,后被派往德国从事间谍工作。由于国家动荡不安,克格勃组织自1989年开始日益瘫痪。1990年1月,普京从德国返回圣彼得堡后,得到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的赏识,进入政坛,成为索布恰克的心腹。六年后,索布恰克竞选市长失败后,普京离开政坛,但因得到他人举荐,再次返回政坛,担任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一职。这时,索布恰克遭遇政敌陷害,普京利用私人关系帮助他脱离危险。[4]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欣赏普京的忠诚,将他调往总统办公厅任总统监察局局长。1998年后,普京职务开始按月份逐级提升,先后担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职务。期间,由于俄罗斯社会政治不稳定,为了摆脱国内危机,叶利钦频繁任命新总理,直到1999年8月,普京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理后,叶利钦决定将普京当作接班人,在叶利钦于同年12月31日辞去总统职务后,普京成为代理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赢得总统选举,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后,全力解决叶利钦时期遗留下来的民族分裂问题,打击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四年后,普京再次赢得选举,连任俄罗斯总统,并承诺于2010年实现消灭贫困的目标。由于俄罗斯宪法总统任期限制,普京无法实现连任,于2008年卸任总统后,推举亲信梅德韦杰夫竞选俄罗斯总统,同年5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一职,支持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修改总统任期宪法的提议。2012年3月5日,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期间,普京利用2014年乌克兰危机,兼并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克里米亚领土。四年后,普京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签署“2024年前俄罗斯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战略任务”总统令,提出要带领俄罗斯于2024年前跻身世界经济前五强的目标。2022年2月24日,普京发表全国讲话,决定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爆发后,根据俄罗斯民意调查显示,普京的支持率维持在70%~80%之间。2024年3月21日,在俄罗斯第八届总统选举中,普京第五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普京上台以后,在政治上,将俄罗斯89个联邦分成7个联邦区,并向每一个联邦区派出总统代表,用来监督地方官员,这一举措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地方政治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中央政权。在经济上,通过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外国投资,开发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资源,上涨能源价格等措施,使俄罗斯经济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实现快速增长。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改革计划,大幅裁减军队力量,建立以合同兵为基础的职业化军队,推进军种和兵种结构改革,促进俄罗斯军事现代化建设。外交上,普京重视和周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推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实行东西兼顾的平衡外交政策,反对美国单极霸权主义。总体来说,普京执政时期,强化了俄罗斯的中央政权,遏制了寡头干政现象,推动俄罗斯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
由于普京的政绩和个人品质满足了部分民众对“崇高”的期待,在俄罗斯形成了和普京相关的文化形象,如普京的周边产品、音乐作品等。世界对普京的评价褒贬不一,普京于2000年首次赢得总统选举后,英国《观察家报》评价道:“俄罗斯的大财主们帮助普京爬上了权力顶峰。”《福布斯》杂志于2014年11月5日评价普京“是一位拥有丰富资源、掌握核武器的无可争辩而又无法预测的国家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语: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英语:Vladimir Ilyich Ulyanov ;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苏维埃政权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辛比尔斯克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受到哥哥亚历山大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887年5月,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暗杀沙皇行动被处决,列宁因此走上社会主义政治革命道路。列宁于1892年创立喀山首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用俄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895年,列宁组建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为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基础。1897年,列宁因煽动叛乱罪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舒申斯科耶,期间他与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结婚。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并建立了临时政府后,列宁回到俄国,发表了《四月提纲》,并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7年至1922年,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内战中击败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反布尔什维克军队。
列宁掌权后,为应对战时出现的破坏、饥荒和民众起义,列宁推行以粮食税、自由贸易政策、经济核算制、租借租让制、大型托拉斯建设为代表的新经济政策。同时,列宁大力建设党的报刊事业,建立并完善了党内监督体制、群众信访监督平台、群众信访接待室、非工农代表大会等组织,并从“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两方面对党员进行管理。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将建立革命军放在了党的工作的首位。他恢复了强制兵役制,并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在苏联国内施行军事共产主义。列宁始终坚持以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及高度灵活性与原则坚定性相统一原则。他创作了包括《进一步退两步》《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国家与革命》在内的大量的著作。列宁创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并结合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后,将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理论思想,即列宁主义。由于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莫斯科的高尔基逝世,终年54岁。
列宁为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及全世界共产国际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他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工作、斗争,他用自己的信念和热忱照亮了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