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明星列表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自小便跟随父亲利奥波德(Leopold Mozart)和姐姐娜奈尔(Anna Maria Walburga Mozart)进行欧洲巡演,展现出音乐神童的潜质。1764年,他创作出了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后来,由于新主教的阻挠,莫扎特只能单独与母亲到南德、巴黎等地进行教学与演出活动。1781年,莫扎特到达维也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创作生涯,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他完成六首弦乐四重奏。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等。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因病逝世,享年35岁。
莫扎特一生创作数量庞大,品类繁多,质量精良。其作品奠定了欧洲几种主要音乐体裁的曲式结构,为德国、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与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释希觉

公元948年 冬
释希觉(864—948)卒,年八十五。 
 俗姓商,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时曾佣于罗隐家,隐劝其修学。年二十五出家,后入天台,习《南山律钞》,著《增晖录》二十卷以广之。吴越时居杭州大钱寺,文穆王署文光大师,著有《拟江东谗书》五卷,杂诗赋十五卷,又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及杂体四十章。《宋高僧传》卷一六《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释希觉,字顺之,姓商氏,世居晋陵。觉生于溧阳,家系儒墨,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自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偶问名居,隐曰:‘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叹息再三,多与雇直,劝归乡修学。至年二十五……忽求出家于温州开元寺,文德元年也。龙纪中受戒,续揣摩律部,崇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时在天台山也。……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不称所怀……遂著记广之,曰《增晖录》……二十卷成部。浙之东西,盛行斯录。暨乎则公氏往,乃讲训于永嘉。……徙于杭大钱寺。文穆王造千佛伽蓝,召为寺主,借紫,私署文光大师焉。四方学者骋鹜而臻。觉外学偏多,长于《易》道,著《会释记》二十卷,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备。常为人敷演此经,付授于都憎正赞宁。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既遂所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偏北图林根州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管风琴、大键琴、小提琴演奏家,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作为《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其他众多教堂和器乐杰作的创造者而受到赞誉。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家族几代都是职业乐师,自幼接受音乐教育,8岁时进入埃森纳赫拉丁学校就读,10岁左右父母双亡,巴赫跟随大哥约翰·克利斯多夫(Johann Christoph)一起在奥尔德鲁夫生活,除了学习拉丁文,继续接受音乐教育之外,他还学习正统的路德教派教义。15岁时前往吕内堡的圣米歇尔学校继续学业,自力更生,还结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手伯姆(Bohm),这对他的音乐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1703年从圣马可学校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3][4]1707年与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结婚,次年便前往魏玛担任宫廷乐师与管风琴师,研究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5][6]1717年后受聘于科滕,在利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巴赫创作了大量世俗器乐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与《平均律钢琴曲集》。1720年,芭芭拉离世,次年巴赫与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再婚。1722年,巴赫前往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总监,直至离世。《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等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就是巴赫晚年所作。
巴赫一生产出颇丰,在有记录的一千多部作品中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将前几代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民族传统汇集起来,通过他的综合,创作了受难曲、弥撒曲、圣诞节与复活节清唱剧、康塔塔(意大利文Cantata,指歌唱)、众赞歌前奏曲等宗教音乐,还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创作了键盘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世俗音乐,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b小调弥撒曲》等。巴赫不仅集过去音乐成就之大成,又进一步探索与深化,其音乐主题清晰,结构与旋律精致复杂,频繁使用对位法以探索乐句在复调上的可能性。巴赫的作曲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够将有限的主题经过模仿、变化、堆叠,形成复杂而纯粹的作品,极大挖掘了音乐的潜能。巴赫的音乐在死后一直未得到应有评价,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改编并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此后的数代音乐家对其作品的发掘,巴赫才逐渐恢复乐坛的崇高地位。巴赫与贝多芬、勃拉姆斯被认为是德国音乐史上三大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Johann Sebastian Bach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偏北图林根州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管风琴、大键琴、小提琴演奏家,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作为《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其他众多教堂和器乐杰作的创造者而受到赞誉。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家族几代都是职业乐师,自幼接受音乐教育,8岁时进入埃森纳赫拉丁学校就读,10岁左右父母双亡,巴赫跟随大哥约翰·克利斯多夫(Johann Christoph)一起在奥尔德鲁夫生活,除了学习拉丁文,继续接受音乐教育之外,他还学习正统的路德教派教义。15岁时前往吕内堡的圣米歇尔学校继续学业,自力更生,还结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手伯姆(Bohm),这对他的音乐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1703年从圣马可学校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3][4]1707年与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结婚,次年便前往魏玛担任宫廷乐师与管风琴师,研究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5][6]1717年后受聘于科滕,在利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巴赫创作了大量世俗器乐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与《平均律钢琴曲集》。1720年,芭芭拉离世,次年巴赫与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再婚。1722年,巴赫前往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总监,直至离世。《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等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就是巴赫晚年所作。
巴赫一生产出颇丰,在有记录的一千多部作品中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将前几代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民族传统汇集起来,通过他的综合,创作了受难曲、弥撒曲、圣诞节与复活节清唱剧、康塔塔(意大利文Cantata,指歌唱)、众赞歌前奏曲等宗教音乐,还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创作了键盘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世俗音乐,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b小调弥撒曲》等。巴赫不仅集过去音乐成就之大成,又进一步探索与深化,其音乐主题清晰,结构与旋律精致复杂,频繁使用对位法以探索乐句在复调上的可能性。巴赫的作曲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够将有限的主题经过模仿、变化、堆叠,形成复杂而纯粹的作品,极大挖掘了音乐的潜能。巴赫的音乐在死后一直未得到应有评价,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改编并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此后的数代音乐家对其作品的发掘,巴赫才逐渐恢复乐坛的崇高地位。巴赫与贝多芬、勃拉姆斯被认为是德国音乐史上三大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过世,是继承古典主义、开启浪漫主义的欧洲著名音乐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11岁向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进行初步系统学习,1787年在维也纳受到莫扎特接见与赞赏,同年因母亲病逝返回波恩,此后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贝多芬的作品开始蕴含反封建、反专制政治思想,三年后因战事波及波恩再次前往维也纳并从师于作曲家海顿。1796年开始耳朵疾病逐渐严重后期甚至失聪,曾在1802年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这一时期创作了《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著名曲目。
1803年至1812年期间,贝多芬的创作迎来了“英雄的十年”,于1803年左右创作的《英雄交响曲》被视为走向创作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并由此形成了贝多芬以古典主义为基础的激昂壮烈的音乐风格,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如《第二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等[7],后因封建复辟势力影响创作数量有所下降。1818年后,贝多芬创作了《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等著名作品,出版了《遥寄远方的爱人》等与民歌元素结合曲目,尝试浪漫主义的创作新风。1827年3月26日,生活窘迫的贝多芬因肺炎水肿无法医治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包含对命运的抗争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想,深刻影响了19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由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艺术史的“新约全书”,本人享有“乐圣”“交响乐之王”等称号。

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过世,是继承古典主义、开启浪漫主义的欧洲著名音乐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11岁向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进行初步系统学习,1787年在维也纳受到莫扎特接见与赞赏,同年因母亲病逝返回波恩,此后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贝多芬的作品开始蕴含反封建、反专制政治思想,三年后因战事波及波恩再次前往维也纳并从师于作曲家海顿。1796年开始耳朵疾病逐渐严重后期甚至失聪,曾在1802年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这一时期创作了《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著名曲目。
1803年至1812年期间,贝多芬的创作迎来了“英雄的十年”,于1803年左右创作的《英雄交响曲》被视为走向创作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并由此形成了贝多芬以古典主义为基础的激昂壮烈的音乐风格,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如《第二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等[7],后因封建复辟势力影响创作数量有所下降。1818年后,贝多芬创作了《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等著名作品,出版了《遥寄远方的爱人》等与民歌元素结合曲目,尝试浪漫主义的创作新风。1827年3月26日,生活窘迫的贝多芬因肺炎水肿无法医治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包含对命运的抗争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想,深刻影响了19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由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艺术史的“新约全书”,本人享有“乐圣”“交响乐之王”等称号。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名重华,又称虞舜、帝舜、大舜,是帝颛顼的六世孙。舜是“三皇五帝”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舜出生在姚墟[a](一说诸冯[b]),因贤能出众受帝尧禅让,舜继位帝位后,国号为虞。
舜出生时家境贫寒,生而重瞳,善于制陶,生母早亡,父亲和后母都想杀了他,但他并没有心怀怨恨,依然恪守孝道。舜二十岁因孝顺而闻名,后来因孝行又被四岳[c]推荐给当时的天子帝尧。帝尧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在舜周围考察他。帝尧又让舜处理政务,推行物种伦理道德。舜处理政务后,百姓顺从,百官称职,风调雨顺。舜五十岁的时候帝尧年岁已高,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巡视。舜五十八岁的时候帝尧去世,服丧三年期满后,舜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天下人都归顺舜,于是六十一岁的舜接任帝位(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舜逼迫尧传位给他的,[11]舜还囚禁了尧,让尧和他的儿子不能相见[12])。舜接任帝位后,收服了三苗,惩罚奸佞[nìng],流放四凶,知人善任,设官分职,任命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水、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共任命二十二名官员。舜还改革了刑法,强调明慎用刑,用流放的方法代替肉刑,并规定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赏罚分明。舜登上帝位三十九年,南巡时在苍梧之野突然去世,安葬在九疑,称为零陵。
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始祖,其精神之魂可总结为“德为先,重教化”。虽然在各种古籍记载中,对于舜的禅让、葬地和都城各有争议,但是舜的德治孝行对后世影响极深,是儒家思想推崇的典范,孔子评价其为:“德行上是圣人,是尊贵的天子。

尧,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又称唐尧。放勋在哥哥帝挚之后继任帝位,国号为陶唐。
帝尧出生在丹陵(今保定市顺平县境),是帝喾和庆都的儿子。帝喾[kù]去世后,尧的哥哥挚继任帝位,尧辅佐帝挚。帝挚在位未做出政绩,二十岁尧代帝挚为天子。尧登上帝位后,他团结亲族,考察百官,协调各国关系。帝尧在主政期间,派鲧[gǔn]治理水患,派羲氏、和氏等人制定历法,推广农耕。帝尧晚年,因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决定禅位于舜,并综合考察舜的才能,经过三年考察后,尧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并在在太庙举行了禅位典礼,由舜继天子位[a]。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病逝,安葬在谷林(今山东省鄄城县)。
尧是中国上古五帝之一。虽然在各种古籍记载中,对于尧禅位给舜、尧的葬地和都城各有争议,但是尧制定历法等为政举措对后世影响极深。司马迁评价道:“尧的仁德像天空一样浩大,他的智慧像神灵一样高深。人们像追逐太阳一样跟随着他,像遥望云彩一样仰慕着他。

帝喾[kù],姬姓,号高辛氏,又名为逡[qūn][4](也有说为俊、夋[qūn]、俈[kù])。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在伯父[a]颛顼[zhuān xū]之后继位。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3]传说帝喾生来就很有灵气,能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15岁时被召入都城辅佐堂伯颛[zhuān]顼[xū],见习部落治理事务,后被封为辛候,颛顼死后喾继承其位,是为帝喾。[3]迁都于亳[bó]地,即位后第16年,派遣重率军攻灭有郐国[kuài guó]。即位后第45年封其子尧为唐候,并赐唐国为其封地。即位后第六十三年去世。
帝喾当政期间,完善官制,改进历法,定立节气,完备礼乐,实行德政。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列为“五帝”之一,认为其是华族祖先,为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昌盛壮大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颛顼

颛[zhuān]顼[xū],姬姓,号高阳氏,别名黑帝、玄帝、乾荒。中国历史传说人物,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被后人奉为人文始祖。
颛顼是昌意的儿子,黄帝的孙子。由少昊部抚养成人,曾师从伯夷,辅佐少昊治国理政,封地在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被称高阳氏。后颛顼回归华夏族群,开始辅佐黄帝。二十岁时,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在穷桑(今山东曲阜)建都,后迁都到帝丘(今河南濮[pú]阳)。不久九黎乱政,颛顼命令南正重管天专注神事,北正黎管地专注民事,使万物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又制定历法,以建寅之月(正月)为一年之首。作乐曲《承云》祭祀黄帝。颛顼因年事过高而去世,享年九十八岁,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颛顼死后,黄帝的曾孙帝喾[kù]继位。在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颛顼继任帝位上承黄帝下启帝喾[kù],对华夏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古今学者对于颛顼的评价都是褒扬,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赞颛顼有圣德,百姓对他虔诚恭敬;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称赞颛顼的名声就像辉煌的太阳照耀四海;近代古史学家徐旭生评价颛顼,声名洋溢,超过黄帝。

炎帝

炎帝是中华古史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姜姓,又被称作为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和列山氏,炎帝的母亲是任姒,任姒是有乔氏人,名为女登,是少典的妃子,传说在华阳游玩之时受到神龙的感应而生下炎帝。
炎帝在位期间教民众农耕技术,尤其教给民众五谷的耕种方法;曾为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并著有《本草》四卷。炎帝因此又被称为“农皇”。炎帝在位期间曾与蚩尤族发生战争,为争夺中原领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与黄帝联盟对抗蚩尤族,最终蚩尤族败。之后炎帝部落又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双方为争夺土地和领导权等,在阪泉发生战争,最后以炎帝战败结束。
在《帝王世纪》中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因有火德而被称为“炎帝”。炎帝与黄帝并称为“炎黄”,被视为华夏民族始祖,因其对农业和医药的贡献又被视为农业神和医药神。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汤阴县),南宋初期主战派官员,抗金名将。

岳飞自幼好读兵书,且颇有抱负。宣和四年(1122年),应征入伍,曾在相州击败金兵。南宋建立后,因力主宋高宗收复中原失地,以越职罪被逐出军中。后跟随张所、杜充等人抗金,因抗金有功再次得到宋高宗重用,并累有升迁。岳飞力主抗金,反对与金人和议,先后率领所建岳家军四次北伐,接连收复襄阳六郡,郑州、洛阳、郾阳等中原失地。但因宋高宗执意和议,岳飞在绍兴十年(1140年)准备收复开封时,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令牌班师回朝。此后岳飞多次受到朝中主和派秦桧等人的排挤,先被收回兵权,又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被秦桧构陷入狱,死于狱中,享年三十九岁。

秦桧死后,朝廷欲意为岳飞平反,但直至宋孝宗才恢复岳飞官职,追谥“武穆”,并予以改葬于临安栖霞岭(今杭州栖霞岭),在鄂州建“忠烈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岳飞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其去世后,以他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层出不穷,大多都对岳飞冠以“精忠”二字,清末时期的革命党人将岳飞认为是民族英雄,其抗击侵略的精神也被人称为“岳飞精神”流传后世。宋史评价岳飞:性格忠诚慷慨激烈,议论公正持平,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而被害。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原名文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从小习文,十八岁中进士,二十一岁状元及第。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文天祥任秘书省正字职,后因上书建言、反对投降而数次被罢官。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起兵勤王,官拜右丞相兼枢密史,后孤身出使元营谈判,被元军统帅伯颜扣留,逃脱后到达永嘉(今浙江温州),重振抗元,转战于福建和江西等地。宋少帝祥兴元年(1278年)八月,文天祥被授少保、信国公;同年底,在五坡岭被元军所俘,随后被押往元大都,牢狱三年,拒不投降,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在元大都燕京柴市刑场(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被杀害,终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壮举在后世中树立了一个民族英雄形象,他的忠君爱国精神也一直在后世长传,对我辈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同时,他创作的《过零丁洋》《正气歌》《扬子江》《金陵驿》等名篇也颇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现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7]。全国多地建有文天祥祠、纪念馆等,以示纪念,以供瞻仰。

钱钟书

钱锺[zhōng]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原名钱仰先,后改为钱锺书,字哲良(后改为默存),号槐聚,别名钱钟书、中书君。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合称“南饶北钱”,被誉为“文化昆仑”“当代第一鸿儒”。

1929年,钱锺书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他在就读期间就开始了学术研究。[8]尤其是翻译,贯穿于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涉及多个领域的作品。1935年,钱锺书与杨绛[yáng jiàng]步入婚姻,深造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钱锺书被困上海,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学术专著《谈艺录》和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到1947年,钱锺书的小说《人·兽·鬼》《围城》(现代“儒林外史”)相继问世,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52年,钱锺书转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钱锺书的学术著作《宋诗选注》出版,被选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钱锺书开始学术著作《管锥编》的创作,这部著作被誉为“国学大典”。他还曾参与过《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工作。

钱锺书晚年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一级研究员。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