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故事大家讲丨 彝族火把节文化内涵丰富,你了解多少?
火,是彝人的生命与灵魂,火把节,是彝人释放性格与习俗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每当彝山上的火把果绽红了脸,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就到了。
火把节,是彝族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古时又称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有关学者认为火把节原系古老彝族十月太阳历法的一个年节。民间也有很多火把节来历的传说。一说是火烧松明楼,那是大唐时代的事了,与当时南诏国的建立有关;一说是因彝人崇敬火,为使火生生不息地相伴彝人的生活,有一天,彝人们相聚在一起,为火而祈祷,为火而喝酒跳舞。醉了、累了、躺下。一醉方醒,老毕摩开口说:今天这个日子好,大家玩得这样开心,喝得醉倒,以后我们彝人每年的今天,都要这样的高兴,都要向火祈祷,让火护佑彝人的火塘不灭,子子孙孙不息。
彝人们相聚为火祈祷、喝酒跳舞醉倒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此后,每年都是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一说天上有一个大力士,他的名字叫斯热阿比。这个天上的大力士,听说地上彝家也有一个大力士,名字叫阿提拉八。按天规地理,天是管地的,所以,天上的这个大力士,哪里容得下地上的大力士,于是,他来到地上找阿提拉八。俩人见面后,约定摔跤比赛,三打两赢。并规定,谁输了,以后就不得再称大力士,如果发生意外,对方也不负任何责任。俩人选择了一个较为宽阔的草地,开始了天上地上大力士之间的一场生死战。比赛的结果,地上的大力士三比二取胜。当周围的彝人们听说阿提拉八打败了天上的大力士后,杀猪宰羊向阿提拉八祝贺,树上的小鸟也喳喳喳的叫个不停。斯热阿比羞愧地回到天上,当天菩萨得知地上的大力士赢了的时候,恼羞成怒,除了呵斥斯热阿比不成器、为天丢脸外,使出毒招,把天庭里关押着的蝗虫放到了人间。这个季节,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彝族人看着辛辛苦苦种的粮食,眼看被蝗虫吃光了,哭的哭叫的叫。这哭声叫声纠集着阿提拉八的心,他想,这不是月亮惹的祸,是自己一时取胜心切而造成的事。这样,阿提拉八在这纠结的苦恼中,想着如何对付这些蝗虫的事。他愁眉苦脸的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对付蝗虫的办法。
他召集彝人们说,这蝗虫最怕火,大家多准备火把再加上松香,每天晚上到地里撒火把,肯定能把蝗虫消灭光。于是,按照阿提拉八的说法,彝人们一到晚上,就到田地里撒火把。三天后,终于把蝗虫烧死光了,粮食也终于保住了,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彝人们为了纪念人类战胜蝗虫的日子,也为了祝愿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就在这一天举行撒火把仪式,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个节日。传说是美丽的,也是动情的,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因地区不同、支系不同,节日的过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区是六月二十四过节,有的地区又是六月二十五过节,有的地区过三天,有的只过一天,但撒火把却是统一的。而火把节对于适婚的单身青年男女来说也意义非凡,跳脚是彝族青年男女集体约会的方式,也是传统的社交活动方式,彝语叫“勒姆”,意为娱乐、谈情说爱、交男女朋友、寻觅意中人。
彝族过节,老人有老人的事情,孩子有孩子的玩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精彩。
在有的村寨里,火把节是这样过的:接到姑娘们的相约后,小伙子们开始筹办约会的事情。他们每人拿两斤米、半斤肉、买水果糖和菜蔬的钱。留下两人煮饭,其他人按约定的时间赶到约会的地点。按理,彝家姑娘和小伙子的约会日,谁先到约会的地点,谁就占据了这一天约会的主动权,同时,从情爱方面讲,也就表达了对对方的真心和实意。从彝族的传统习惯来讲,只能是女方约男方,男方则不能约女方,这似乎还留存一点母系社会的遗存。高高的山头上,姑娘和小伙子们敞开了心怀,放开了歌喉,他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心中的这份情和意,用歌声传达给对方,也可以说,这是彝人小伙子小姑娘们的一种特别的恋爱方式。
就这样一直唱啊跳啊,直到太阳落山时,煮饭的小伙子赶着骡子到了山头上。这时,姑娘们害羞地躲进树林里,于是几个小伙子跟着姑娘们,另外几个就负责拔松毛摆饭菜。
如果姑娘们中意小伙子们,就会留下来吃饭过节,还会赠送自己的绣品。在彝家那里,姑娘对小伙子的心意,是用自己的指尖来表达的。初次相处有好感,姑娘们的心意一般是鞋垫、鞋子一类。小伙子接受了礼物,就是对姑娘有心意,他也会买一些丝线等礼物回赠姑娘。如果小伙子没有心意,就不会回赠礼物。如果小伙子回赠了礼物,那么姑娘下一步要送小伙子的礼物就是一件绣花的衣服,也说明姑娘的芳心暗许。
火把节,其实也是彝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美妙节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