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台(Hakka Television Station,縮寫為Hakka TV),簡稱客家台、客台、客視,於2003年7月1日開播,是台灣省目前唯一全天候(24小時)以客語(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饒平腔)發音的有線電視頻道,並通過衛星傳播全球。

以全方位的角度24小時關注客家文化及語言,透過精心製作的各類節目:戲劇戲曲、兒童青少年、生活資訊、音樂綜藝、人文紀錄與新聞雜誌類,讓所有客家及非客家觀眾都能欣賞與了解充滿愛與活力的客家文化。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台灣電視公司創立。

基本介紹

    公司名稱:客家電視台
    外文名稱:Hakka TV、客家衛視
    總部地點:台灣省
    成立時間:2003年7月1日
    公司性質:公共服務(非商業化運作,政府注資) 
    語言:客家語
    所屬機構:客家委員會 
    衛星頻道:中新一號衛星(88.0°E) 
    台長:李儒林 
    台歌:《客家世界

2003年6月14日,兒童
 百科公司與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策略聯盟取得客家電視台之制播採購案,客家電視台進行全天候試播。
2003年7月1日,客家電視台正式開播,在台視廣場舉行開播典禮,台灣領導人陳水扁客串客家電視台主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委會)主任委員葉菊蘭客串客家電視台記者,陳葉二人“連線報導”開播典禮實況。
客家電視台英文標準字中“TV”字型即是從台視第一代企業識別標誌來的。
2003年8月28日14時30分,台視召開第十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成立“哈客傳播事業有限公司”推展客家電視台廣告招攬事務。
2004年,台視文化公司取得客家電視台之制播採購案。
2005年,台視文化公司取得客家電視台之制播採購案。
2006年,東森電視取得客家電視台之制播採購案。
此時期客家電視台系由客委會以“每年一標”方式公開招標,不但無法進行長期規劃,人員與經驗也不易積累傳承。
2007年1月1日,依據立法院三讀通過之《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委託公視基金會辦理客家電視台之制播採購案,客家電視台加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2009年12月3日,客家電視台首次參加亞洲電視獎即抱回多項大獎,同時在“年度有線/衛星電視頻道”(Cable / Satellite Network of the Year)獎項中與CNN、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等共同列名亞洲五大年度風雲頻道之一。
2009年12月31日,客家電視台創台灣各電視媒體先例,於跨年夜制播現場直播節目《與觀眾有約》,向觀眾報告一年來的成績,並接受觀眾call-in詢問、建議各項有關未來發展與節目規劃之意見,為台灣地區電視媒體創舉。
2010年4月1日中午起,由於中華電信MOD調整頻道區塊及編號,客家電視台的中華電信MOD頻道號碼從第17頻道改為第5頻道。
2010年7月-8月播出紀錄八八風災重建過程的“行過八月八”系列紀錄片,並巡迴高雄、台北、台東、屏東、嘉義、南投舉辦“行過八月八”巡迴影展。
2011年1月2日“客+100”專案計畫正式啟動,首播紀錄片《百年斯文》,並自1月3日起於三節新聞推出“客+100”系列專題,另於1月12日起舉辦“客+100 Ha People”網路活動。
使命
行銷客家族群文化之價值
客家族群的文化,既古典又優美。客家人耕讀傳家、忠義家風、含蓄恭良、堅毅簡樸、勤勞節儉等個性特質,而發展出來的文化,是形塑客家成為一個善良族群的底蘊。客家文化之優美,值得透過客家電視台的新聞與節目,讓台灣各族群人士得以欣賞,也在速食的現代社會中,將腳步放緩,重新省思傳統的意義。
呵護客家語言永續之流傳
語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礎。客家電視台的使命之一,就是傳承多元腔調之客語。客家電視台的新聞,以各種客語播報現代社會發生的大小事;自製的兒童節目,兼收客語與知識學習之效;客語教學節目,讓所有民眾自然而然接近客語。客語,正如同一顆種子;客語得以流傳,客家文化才有機會開花結果。
維護客家媒體近用之權益
在歷史更迭的過程中,客家人始終是性格高度內隱的族群,但是,客家人有堅忍自持的特性,客家人的權益也必須被尊重。有了電視台作為發聲管道,客家人的聲音能讓外界聽得更清楚;客家電視台身為平台的服務角色,更貼近公眾近用媒體的權利。
拓展國際族群文化之交流
客家鄉親遍布全球,世界各地都有客籍華人的蹤跡,客家電視台責無旁貸扮演世界客家交流最重要的視窗。透過電視台與新媒體的傳播,不僅傳遞客家場域之互動;透過節目製作與新聞採訪,也進行客家文化之傳播;透過電視台與國際族群頻道的合作,更可促進國際族群文化之交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信息
纠错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