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诞生可能真的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这种类型出现了。

中国科幻电影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不是外国佬随便找几个流量明星,到中国取景拍个中国特供版镜头,就是中国特色的电影了。

流浪地球给呈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国特色的电影。

首先这个电影是由一个点子驱动的,流浪地球是一个非常不科学,但是非常科幻的点子。它有着非常强烈的家园情怀,明明可以逃亡,但却选择推动家园前进。推动地球逃亡这个点子又可以呈现很多奇观,行星推动机,新世界的社会结构(电影做了很多细节,我很满意这些世界细节),领航者空间站(这个部分比较寻常)。

这种整体框架的建设是非常大刘的,流浪地球优先呈现的是一种灾难和应对,然后把人物群像丢到这个情境中去推动,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拿《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作对比,这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从这个角度来说,《流浪地球》更该归类到科幻灾难片,对应的影片应该是《2012》。而在漫威电影之后,2012这种人类群像电影就少太多了。近些年拍得还不错的就是《环太平洋》了,那个奇观和世界观建设做得非常优秀。

流浪地球进一步地降低让观众对人物进行代入的成本,采用了更多的脸谱化的人物,主角团的脸谱化到了一种无法再做减法的程度。在这一点上的减法则让对灾难的刻画更加传神,人物的刻画更多为了细节上的呼应。

举个例子,雷佳音演的那个谁,一开始是精明的黑社会的形象,地震那会儿则是大喊着:别抢啦,都得死。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刘手法,塑造一个角色,最后用来映射大情节的绝望或者希望。整部电影充满了这种工具人,出场为了塑造世界观,嗝屁的时候用来烘托气氛。

对人物的减法,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对灾难细节的叠加,画面切到人物身上就是为了呈现灾难的进程,养了几个可可敬或者可厌的人物,最后毫不留情地杀掉,烘托剧情中的人类精神。

这就是中国式科幻电影的一种可能,抛弃美式科幻无处不在的烦死人宗教隐喻,抛弃人物成长曲线,取而代之的是对一种奇观的刻画,呈现一种超脱于人物命运之外的宏观灾难,无限使人物变得渺小,这种在绝望之中挖掘希望的感觉是非常中国的。

这种人物的感知也是非常中国的,一个中国人会有美式英雄主义那种,我非常重要,我可以拯救世界的感觉吗?

不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重要,但只有我们在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重要。

这就是流浪地球呈现出的一个核心,每一个人物都处在自己的命运中,但都不重要的,只有你和灾难扯上关系的时候,镜头才给你。

男女主角以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孩子的成长曲线,在很短的时间内认识到了自己必须在牺牲中升华自己,成就伟业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者说得再中国点,只有你拥有家国情怀,大庇寒士俱欢颜的时候,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才完成了成长,个人的追求被压缩到没有。

所以说流浪地球是非常中国的一部科幻电影,它的价值观是完全中国的,也是典型的电影评价体系无法评价的一部电影,一般的电影是以主角为中心,呈现一种成长曲线。流浪地球则更多是对灾难和集体的刻画。

相比个人英雄主义的漫威式科幻,或者充满了宗教隐喻的科幻,我认为这种唯物主义,人定胜天的中国科幻,真的是太棒辣!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信息
纠错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