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国籍是德国,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偏北图林根州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管风琴、大键琴、小提琴演奏家,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作为《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其他众多教堂和器乐杰作的创造者而受到赞誉。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家族几代都是职业乐师,自幼接受音乐教育,8岁时进入埃森纳赫拉丁学校就读,10岁左右父母双亡,巴赫跟随大哥约翰·克利斯多夫(Johann Christoph)一起在奥尔德鲁夫生活,除了学习拉丁文,继续接受音乐教育之外,他还学习正统的路德教派教义。15岁时前往吕内堡的圣米歇尔学校继续学业,自力更生,还结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手伯姆(Bohm),这对他的音乐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1703年从圣马可学校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3][4]1707年与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结婚,次年便前往魏玛担任宫廷乐师与管风琴师,研究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5][6]1717年后受聘于科滕,在利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巴赫创作了大量世俗器乐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与《平均律钢琴曲集》。1720年,芭芭拉离世,次年巴赫与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再婚。1722年,巴赫前往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总监,直至离世。《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等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就是巴赫晚年所作。
巴赫一生产出颇丰,在有记录的一千多部作品中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将前几代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民族传统汇集起来,通过他的综合,创作了受难曲、弥撒曲、圣诞节与复活节清唱剧、康塔塔(意大利文Cantata,指歌唱)、众赞歌前奏曲等宗教音乐,还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创作了键盘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世俗音乐,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b小调弥撒曲》等。巴赫不仅集过去音乐成就之大成,又进一步探索与深化,其音乐主题清晰,结构与旋律精致复杂,频繁使用对位法以探索乐句在复调上的可能性。巴赫的作曲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够将有限的主题经过模仿、变化、堆叠,形成复杂而纯粹的作品,极大挖掘了音乐的潜能。巴赫的音乐在死后一直未得到应有评价,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改编并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此后的数代音乐家对其作品的发掘,巴赫才逐渐恢复乐坛的崇高地位。巴赫与贝多芬、勃拉姆斯被认为是德国音乐史上三大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已获成就

暂无数据

正在参与的榜单


已结束的榜单

暂无数据

明星最新动态

暂无相关动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信息
纠错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