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中国台湾明星列表
刘堇萱(Albee)
刘堇萱(1987年7月20日-),艺名Albee,是台湾女艺人、演员和主持人。她毕业于世新大学新闻系,并于2006年11月28日加入综艺节目《我爱黑涩会》。作为洪诗帮成员之一,刘堇萱因其嗲声嗲气的声音、擅长模仿歌手徐若瑄和蔡闺,以及出色的歌舞表演和甜美的外貌而备受欢迎。然而,自2008年10月27日起,由于《我爱黑涩会》节目改版暂停有关美眉的通告,刘堇萱无法参与录影,具体原因不明。目前,她与百是传播签约,并成为《至尊百家乐》的固定班底,还出演了电视剧《花是爱》《真爱趁现在》和《有爱一家人》等作品。
简媜
简媜[zhēng],原名简敏媜,1961年10月9日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台湾女作家。
13岁,简媜突然失去了父亲和哥哥;15岁,简媜为了求学,离开家乡只身到台北,在陌生的环境中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和自我探索;19岁,简媜进入台北,经历了学习和情感上的挣扎;曲折的经历没有打倒简媜,反倒让她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路。简媜是个高产作家,作品主要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胭脂盆地》《女儿红》《梦游书》《红婴仔》《天涯海角》等。
简媜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在大学期间就荣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组散文第一名,此后陆续荣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梁实秋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国家文艺奖、台北文学奖等。
席慕容
席慕蓉(1943年10月5日-),蒙古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祖籍内蒙古,生于重庆。
1954年席慕蓉迁至台湾,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写诗。1956年,席慕蓉入台北师范大学艺术科,开始习画,并陆续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散文及诗,师大毕业后席慕蓉任教北师仁爱初中。1964年,席慕蓉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油画,三年后席慕蓉陆续展开激光画、蚀刻铜版画等研究。1968年席慕蓉与刘海北在布鲁塞尔结婚。1981年至1987年席慕蓉陆续出版了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及美术论著《雷射艺术异论》等作品。
1989年,席慕蓉初回内蒙古,从此开始了她的故乡之行。1991年席慕蓉再访蒙古,次年在台北举行《蒙古文化国际研讨会》。从1989年开始,席慕蓉相继出版了散文集《我的家乡在草原上》《江山有待》、诗集《迷途诗册》等作品。2017年席慕蓉凭借《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席慕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现名新竹教育大学)油画及素描专任教授,现为专业画家,从事美术与文学创作,曾获杜特龙·德·特利基金会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颁发之金牌奖及比利时王国金牌奖。2013年席慕蓉获中华文化人物大奖。迄今为止席慕蓉已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创作,称此四项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1947年开始,余光中先后就读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1950年6月9月,余光中考进台湾大学外文系。期间,他发表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诗集)。1954年,余光中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1957年,余光中又出版了译作《梵高传》和《老人与海》,并于次年赴美进修。学成归国后,余光中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1963年,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出版。1974年,余光中的诗集《白玉苦瓜》和散文集《听听那冷雨》出版。同年赴香港,从此开始十年的沙田山居。任教期间,余光中写下《牛蛙记》《吐露港上》等散文(后收录于纯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翻译了王尔德三幕喜剧《不可儿戏》。1985年,余光中回到台湾省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从此定居高雄市。1992年开始,他的译作《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高》相继出版。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在台湾省高雄市辞世,享年90岁。其遗体火化后,被安葬在台湾高雄市内门区龙岩生命园区。他曾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等诸多奖项。
许晏骈
许晏骈( 1922年3月15日-1992年6月6日,一说生於1926年),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台湾已故著名作家。以笔名高阳著作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
一生著作约90 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其中代表作品《胡雪岩》、《慈禧全传》、《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
人物生平
1922年3月1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市横桥的世家大族。许晏骈为高阳本名,谱名儒鸿,表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史鱼、孺洪等。高阳出身于钱塘望族,其父许宝朴为清秀才,壮年早逝,由母亲教养成人。
1930年,父亲许宝朴病逝。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从事新闻工作。
1946年,大学中途退学,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jiǎn]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录为文职人员。
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高雄冈山,职衔为空军少尉,在空军军官学校《笕桥报》发表文章。
1949年,随军赴台湾,驻居冈山。于军中刊物、文艺活动中显露才华。
1953年,长篇小说《猛虎与蔷薇》、《霏霏》面世。
1957年,任台湾地区“国防部”参谋总长王叔铭秘书,开始进入台北文坛,文名渐起。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以及《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1959年,以上尉衔退役,加入报界。
1962年,以笔名高阳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其首部历史小说《李娃》,广受好评。
1971年,与郝天侠结婚。
1974年,诞下一女,取名议今。
1981年,与郝天侠协议离婚。
1983年,结识吴菊芬,其后两人共同生活达九年,直至高阳谢世。
1986年,自《中华日报》退休。
1987年,应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之邀演讲《<红楼梦>及作者的背景》;同年亦受日本梅园会邀请,演讲《慈禧太后与伊藤博文》。
1989年,一月,因肺病急送荣民总医院,至三月底出院;同年三月一日,《水龙吟》获选为《中国时报》开卷一周好书金榜;八月五日,开始在《联合报》连载其最后一部作品《苏州格格》。
1992年,五月十二日高阳因肺炎等重症送入荣民总医院抢救,六月六日下午3时45分在医院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人物成就
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众多作品在大陆行畅销,已将近二十年,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盗版书随处可见,都说明了高阳的受欢迎程度。大陆读者还从电视屏幕上熟悉了改编的高阳历史小说《八月桂花香》(讲述胡雪岩的故事)。不少读者认为高阳写历史小说水平之高超,前无古人,今人也不能与其比美。当前历史小说热销,写历史题材的作家层出不穷。挑出这批作家中的佼佼者与高阳做一个比较,用“武侠小说”群体做比拟,高阳可比金庸,其他的历史小说作者最多只可比拟梁羽生之类。
提到历史小说,首先应该做一个辨别:所谓历史小说,一定是以史实为创作素材,忠实于历史原貌的。就是前人常说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如《三国演义》等。而仅仅借历史上一些人名或某一事件来演义故事者,基本情节都是虚构的,那不算历史小说。否则,《西游记》也可以称作历史小说了,因为其中唐僧及西行取经的故事,都确实存在。辨明这一点,时下五花八门的作者自谓的历史小说,一大批就原形毕露了。所以,历史小说家,不同于一般的小说作者,除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外,他必须具备厚实的历史功底,具有历史学家的深邃[suì]眼光。如此,他才有可能以小说的形式写出历史的真实。高阳历史小说的一大优势,就体现在这一方面。
高阳一生经历繁多。他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高阳出身于江浙名门望族,杭州横河桥许氏门第显赫,高祖许乃钊官至江苏巡抚。许乃钊兄许乃普是嘉庆庚辰榜眼,官吏部尚书。光绪初年的军机大臣许庚身,再早些入值南书房的许寿彭,都是高阳的曾叔祖。到了高阳一代,时代风云变幻,家族前清昔日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高阳本人由于抗战关系失学,大学未毕业便进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年也是有志抗战报国的热血青年。从学校出来,顺理成章地做了国民党空军军官,而后,随军辗转到了台湾。一直做到国民党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高阳一生博览群书,投笔从戎是时代的需要,他的本色仍是一介书生。也就是说,退伍之后的高阳才回归了自我。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出手极快,作品极多,个人的才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毕生著作89部,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小说。
高阳最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读者可以将其作为趣味横生的断代史来阅读。不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框架都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而且,故事细节时常都有据可查。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高阳烂熟于心,随时成为小说创作的素材。由此旁涉开来,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高阳都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巧妙地结合到小说之中,或者通过小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难能可贵的是,高阳不但有史才与史学,而且有史识,对近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判断,如对慈禧、李鸿章、胡雪岩,或“百日维新”、“义和团之变”等等。其历史观是否能够被接受,诸位读者可以自己判断。比之时下一些所谓的历史小说,毫无史识,只知道拼凑一些阿谀庸俗口味的“皇帝杂耍”故事,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
小说不是历史,必须有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高阳便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家。高阳历史小说的另一大优势,就体现在这里。晚清历史,头绪纷繁,变幻莫测,“剪不断,理还乱”。高阳却是从容驾御,诸条线索,分别写来,又交错相关。在一张一弛的故事叙述过程中,晚清的历史面貌自然地显现出来。读者在急欲了解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的阅读渴望中,不知不觉也熟悉了那一段史实。
然高阳出手太快,在准备不够时,也有败笔。尤其是非清代的历史小说,就难免有枯燥乏味的篇章。如《金缕鞋》讲述李后主的故事,那应该算是高阳的一个次品。
高阳的才气有目共睹。高阳的学与识,既得自家学渊源,也得自刻苦的攻读和异常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识、学兼备,高阳便登上了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相传“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所言非虚。
笔名来由
高阳本名许晏骈,曾用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高阳鼎鼎大名广为读者所知,其本名反不为人熟知。高阳之笔名却有一番来由。高阳一生好酒,是一日无酒就一日无文章。他自封“高阳酒徒”,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无烟无酒,生而何欢,又何必生!故有人以为他以为笔名是由“高阳酒徒”而来。然事实并非如此。据高阳自称,他生于杭州市许姓望族,受封于高阳,他以郡望为名,故称高阳。
黄春明
黄春明,1935年2月13日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罗东镇,屏东师范学院毕业,曾担任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儿童剧场创办人及编剧、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为乡土文学小说家,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故事。
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
代表作有《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哟娜啦再见》等。为乡土文学小说家,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他的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人物生平
1935年,生于宜兰罗东“浮仑仔”,排行家中老大,下有4个弟妹。8岁那年,母亲突染霍乱而遽[jù]逝。
1950年,于罗东中学初中期间,黄春明遇到了文学上的启蒙老师-王贤春,王老师教授国文,亦是他的级任导师,她除了鼓励黄春明多为文练习,亦介绍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沈从文与巴金的小说等书,给黄春明阅读。(1998年,黄春明荣获第2届台湾文艺奖文学类,黄春明特别写下《王老师,我得奖了》一文,作为得奖感言,以感谢启蒙恩师王贤春。)黄春明的求学路颇为曲折,他天生反骨、个性冲动、好打报不平,中学时期,先后被罗东中学、头城中学退学,而后曾到台北当过1年的电器行学徒,后来凭著自学考上台北师范学校,又被退学;转学至台南师范学校,再遭退学;最后终于顺利自屏东师范学校毕业。
黄春明做过多种的工作,诸如电器行学徒、小学教师、广播主持人/记者、广告企划、卖过便当、拍过记录片、做过电影及儿童剧的导演/编剧,各式各样的工作经验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丰富素材。
195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清道夫的孩子》于救国团幼狮通讯第63期
1957年,发表《小巴哈》于新生报南部版
1958年,屏东师范毕业,分发到宜兰的广兴小学,当了3年的小学老师
1962年,在宜兰通讯兵学校役期间发表《城仔落车》于联合报副刊,随后还有《北门街》《玩火》等小说,受联副主编林海音女士大力提携
1963年,发表《胖姑姑》《两万年的历史》《把瓶子升上去》《请勿与司机谈话》《丽的结婚消息》《借个火》于联合报。退伍后,至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担任记者、编辑,及“街头巷尾”、“鸡鸣早看天”节目的主持人,开风气之先把广播现场带到棚外,现场采访收音
1966年,与中广的同事林美音结婚,婚后迁居台北,进入联通广告公司。加入《文学季刊》。发表《男人与小刀》于《幼狮文艺》《照镜子》于《台湾文艺》《跟着脚走》于《文学季刊》
1967年,进正丰广告公司,历任国华广告公司、清华广告公司。发表《没有头的胡蜂》于《文学季刊》第2期,《他妈的,悲哀!》于台湾文艺第15期、《齐桓公的故事》《神、人、鬼》于《文学季刊》第3期,《溺死一只老猫》于《文学季刊》第4期、《看海的日子》《相像》于《文学季刊》第5期
1968年,发表《癣》于草原杂志第2期,《儿子的大玩偶》于《文学季刊》第6期,《鱼》于中国时报,《阿屘[mǎn]与警察》于仙人掌杂志
1969年,发表中篇小说《锣》于《文学季刊》第9期。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儿子的大玩偶》仙人掌出版
1971年,发表《甘庚伯的黄昏》于现代文学45期,《两个油漆匠》于文学双月刊第1期
1973年,发表《莎哟娜拉.再见》于中国时报。拍摄中视纪录片“芬芳宝岛”系列,开创纪录片与报道文学的新纪元。小说《鱼》入选中学的课文。
1974年,发表《下消乐仔》《小琪的那一顶帽子》于中外文学,《往事只能回味》《屋顶上的蕃茄树》于中国时报。出版《锣》《莎哟娜啦,再见》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5年,出版《小寡妇》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6年,出版《乡土组曲》-台湾民谣记事,远流出版,并于中国时报连载
1977年,发表《我爱玛莉》于中国时报
1978~1982年间任职爱迪达公司,统筹商品行销企划
1980年,获吴三连文艺奖
1983年,发表《大饼》于文季文学双月刊第1期。小说《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改编为《儿子的大玩偶》三段式电影,中影公司出品,吴念真编剧,分别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导演。《看海的日子》改编为同名电影,由黄春明编剧,王童导演。
1984年,小说《莎哟娜拉.再见》、《两个油漆匠》改编成电影,《莎哟娜拉.再见》由黄春明编剧,叶金胜导演;《两个油漆匠》由吴念真编剧,虞戡平导演
1985年,发表《愕然的瞬间》于皇冠杂志。出版【黄春明小说集】:《齐桓公的故事》《锣》《莎哟娜啦,再见》皇冠出版
1986年,发表《现此时先生》《瞎子阿木》《打苍蝇》于联合报,《从“子曰”到“报纸说”》于皇冠杂志
1987年,发表《放生》《琉球印象》《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于联合报
1988年,发表《我爱你》《小三字经,老三字经》《战士.干杯!》于中国时报。出版“瞎子阿木-黄春明选集”,葛浩文主编,香港九龙文艺出版
1989年,发表散文《夜市》《地震》于中国时报。任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特聘讲师。出版散文集“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出版“黄春明电影小说集”皇冠出版
1990年,出版《王善寿与牛进》文学漫画集,皇冠出版。发表散文《一票》《解严》《地震》《恒春一号》于中国时报。发表“毛毛有话”系列于皇冠杂志
1991年,推行本土语言复育,担任宜兰县推行本土语言教学召集人。
1992年,主编语言教材“本土语言篇实验教材-河洛语教学手册、录音带”、“本土语言-河洛语系注音符号简介”宜兰县政府出版
“1993年,出版【黄春明童话】,包含《我是猫也》《短鼻象》《小驼背》《爱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共5本撕画童话,皇冠出版。出版“毛毛有话”,由皇冠出版。为抢救日渐流失的本土文化,在家乡宜兰创立吉祥巷工作室;着手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田野采访记录。担任台湾艺术学院戏剧系兼任艺术教师。编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由儿童实验剧团演出,于台湾艺术馆
1994年,发表散文《罗东来的文学青年》,童诗《停电》《我是风》于中国时报,剧本《战士,干杯》于联合文学。创立黄大鱼儿童剧团,推出“周末剧场”说故事给小朋友听;演出《土龙爱吃饼》创团戏;《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全台巡回,由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林老师说故事儿童剧团演出,于台北市图书馆
1995年,发表《SOS,请救救小孩子吧》《先做一个好读者》《不感动的不写》《那一股冲动还在》于中国时报。发表散文《罗东味》于中国时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于仰山会讯、及《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剧本。出版绘本《儿子的大玩偶》格林文化出版,杨翠玉绘图。编导《挂铃当》儿童剧由人和布偶同场表演,北台湾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编导《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大型儿童歌舞剧,由儿童实验剧团演出
1996年,发表诗作《菅芒花》于中国时报。编写《共享丰收喜悦》-水稻文化活动,北投农会出版。与省立交响乐团合作《小李子不是大骗子-新桃花源记》儿童剧,全台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承办“宜兰县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宣导”,参与宜兰县梅花社区、天送埤社区总体营造的规划,推办“1996茅仔厝[cuò]研习营”。
1997年,承办宜兰县“让旧地名重见天日”立碑与立传系列活动。协助梅花社区推动“憨猴总动员”系列活动及第2届“1997茅仔厝研习营”。策划第1届罗东嘉年华“萌芽、茁壮、向未来”活动,以太平山伐木史为主题。创作《来去宜兰》撕画、《宜兰有礼系列-金枣有晴、日日有鱼、鸭子呱呱叫》撕画
1998年,发表散文《王老师,我得奖了》及“老人系列”短篇小说《九根手指头的故事》《死去活来》《银须上的春天》《呷鬼的来了》于联合报。出版绘本《儿子的大玩偶》韩文版,格林文化出版,杨翠玉绘图。获得2届“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文学类。于北京举办【黄春明作品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台联及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主持超级电视台的社社节目“生命.告白”。编写《粒粒皆辛苦-台湾旧农业的背影》罗东镇农会出版,策划出版“十个旧地名的故事”,李赖主编,宜兰县政府出版;制作宜兰县《桃花源在哪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宣导录像带
1999年,以《锣》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小说类。发表小说《最后一只凤鸟》于联合文学、《售票口》于联合报;散文《用脚读地理》《老人写真集》于联合报,《 陶渊明先生,请坐》于中国时报,《和萧萧一起玩现代诗》于自由时报;诗作《一位在加护病房的老人》《一个老人的中秋记忆》于自由时报;发表《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剧本。与省立交响乐团合作《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台湾省第7届音乐艺术季系列,演出6场,全台巡回,黄大鱼儿童剧团宜兰分团演出。3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9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出版《放生》小说集,联合文学出版。《放生》小说集获联合报【读书人1999年最佳书奖文学类】及【1999年台湾本土十大好书】。小说《儿子的大玩偶》获香港亚洲周刊入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创作《龟山朝日》撕画
2000年,发表《文化生活不等于艺术活动》于民生报、《大便老师》于联合报、《大地上的三炷香》于联合报、世界日报、《写作有时也不那么寂寞》于中国时报;诗作《有两种宜兰人》《怅然大物》《相约武昌街》《一则无聊得要死的故事》《记得昨日》《想呻吟》《我好寂寞》《清风无罪》《吃斋念佛的老奶奶》《那一个小孩站在那里唱歌》《黑夜》于联合报,《诗人把诗写在大地上》于台湾日报。发表散文《路边拾珍》《 苏桐 先生.您好》《菜园》《学习》《菅芒花》《新娘的花冠》于台湾交响乐团-乐览杂志。出版【黄春明典藏作品集】:《莎哟娜啦.再见》《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放生》小说集获2000年金鼎奖“推荐优良图书”及第23届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出版小说集德的本“Huang Chunming.Sayonara - Auf Wiedersehen”由文建会与德国卫礼贤翻译研究中心合作.Arcus Chinatexte。与大爱电视台“希望工程”合作演出说书版《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义演4场,巡回921南投及嘉义灾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3度推出《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演出3场,于罗东镇展演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演出2场,于宜兰演艺厅,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承办“新桃花源运动”社区绿化营造示范区乙议案参与宜兰县天送埤社区、三民社区绿化美化规划工作。任公共电视台形象大使,巡回台澎各地监狱演讲、三民社区;佛光大学驻校作家
2001年,于中国大陆北京召开“新世纪再读黄春明研讨会”。出版【黄春明文集】三卷本,中国大陆,九州出版、“黄春明小说集”中国大陆,解放军文艺(昆仑)出版。任兰阳戏剧团艺术总监。发表首部歌仔戏剧本《杜子春》。指导《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5场,宜兰县内巡演,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
2002年,编撰《众神的停车位》,师生联手创作,为任教东华大学外文系创作研究所的教学成果结辑,远流出版。发表小说《众神,听着》《金丝雀的哀歌变奏曲》,最短篇《灵魂招领》于联合报,《买观音》《棉花棒.紫药水》于世界日报。发表政治诗《杀风景》。编导《杜子春》歌仔戏,演出12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指导《我不要当国王了》儿童剧,演出11场,于兰阳女中、宜花东正式剧场、宜兰县内小学,由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改编《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为歌仔戏剧本。获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
2003年,发表诗作《向日葵》《凤凰花》《玉兰花》于联合报。发表散文《我知道你还在家里》。编导《爱吃糖的皇帝》歌仔戏,演出3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歌仔戏《新白蛇传I—恩情、爱情》,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挂铃当》儿童剧,演出2场,于宜兰文化局,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指导闽南语版《稻草人与小麻雀》儿童剧,演出7场,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指导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演出《挂铃当》儿童剧。发表剧本《外科整型》于中国时报
2004年,发表诗作《夜幕》《冷气团》《臭头香》《酢酱草》《白花婆婆针》《含羞草》于中国时报,《天回天》《国峻不回家吃饭》于联合报。与日本HITOMIZA人形剧团技术合作,推出大型现代人偶剧《外科整型》,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宜兰演艺厅演出2场后,受邀至日本饭田市国际偶节演出。歌仔戏《杜子春》《爱吃糖的皇帝》、《新白蛇传I—恩情、爱情》,全台演出十余场,由兰阳戏剧团演出。指导《爱吃糖的皇帝》儿童剧,演出5场,于宜兰演艺厅,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编导读剧版《战士干杯》舞台剧,应邀于第2届国际读剧节,演出1场,于台北红楼,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后受邀至台南文学馆演出。
2005年,发表诗作《战士干杯!》《一把老剪刀》《飘飘而落》《圆与直的对话》于自由时报。发表散文《龙目井》于自由时报。于自由时报,开辟《九弯十八拐》杂文专栏,发表《打一个比方》。创办宜兰人的文学杂志《九弯十八拐》双月刊。编导歌仔戏《新白蛇传II—人情、世情》,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读剧版《杜子春》歌仔戏,应邀至歌仔戏读剧节演出,于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兰阳戏剧团演出。编导《小驼背》儿童剧,巡演11场,于宜兰演艺厅、宜兰县内偏远校园、金瓜石社区,并受邀至南投县演艺厅为少数民族小朋友演出两场,回程至台湾地区内部事务主管部门中区儿童之家义演1场,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
2006年,获第13届“东元奖”人文类-社会服务;获第7届“噶玛兰奖”。第6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4场,于宜兰演艺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校园巡演版《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于宜兰县内校园巡回演出12场,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并受邀赴花莲东华大学、台南文学馆演出。指导《小驼背》儿童剧,演出3场,于兰阳女中,复兴中学少年剧团演出
2007年,担任佛光大学兼任教授,台湾艺术大学驻校作家。《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演出2场,于罗东镇公所展演厅.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并受邀赴台北市私立复兴实验小学演出。指导《稻草人和小麻雀》儿童剧,礁溪小学儿童剧团演出,于礁溪小学
2008年,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参加“重返现代:白先勇、“现代文学”与现代主义国际研讨会”。参加于中正大学,所举办的“黄春明国际研讨会”,当中有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美国的世界各地学者与会,并于研讨会期间,演出《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佛光大学颁授黄春明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9年,应“龙应台文化基金会”之邀,参与“思沙龙”活动,演讲“清贫,卑微,挣扎著长大──台湾的城乡成长”。《挂铃当》儿童剧,于宜兰、罗东演出。《我不要当国王了》儿童剧,于新竹巡回演出。由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黄春明作品集”,共8册。参与“九弯十八拐”文学杂志的2009悦听文学活动,亲自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
2010年1月,书画家张光宾、文学家黄春明及版画家廖修平荣获第29届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文化奖。6月,黄春明透过罗东圣母医院的联系,拜访了正在住院的资深书迷-官义福,官义福现年56岁,罹患食道癌,30几年前就开始阅读黄春明的作品。在现场黄春明表示,这是对作家最大的鼓励,比得大奖更荣幸,强调“一个人到了生命末期还想见我,是身为作家的光荣!”黄春明说,是官点醒他要继续写文章,准备写新书,感动其他人,新作品写好就会拿到病房,鼓励官勇敢活下去。 8月中,趋势教育基金会于台北市中山堂举办“向大师致敬-黄春明 来一碗拾锦黄春面”活动,活动期间除了邀请黄春明演讲、座谈,还有黄春明的撕画作品展及放映由黄春明小说改编的电影-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玩偶,并由黄大鱼儿童剧团演出《我不要当国王了》与《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儿童剧。
创作历程
作品《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
陈水扁当局曾许以高官,拉他进入政权核心,都被他回绝了。所以他的这个题辞,颇存深意,令人感动。
代表作有《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哟娜啦再见》等。
黄春明六十年代之代表作有《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锣》《儿子的大玩偶》等,内容以农村乡土为创作题材,以他所熟悉的卑微乡土小人物为主角,藉由刻画描写其个性与遭遇来呈现对土地、家园的热爱,以及深刻的父子祖孙之情及夫妻男女之爱。
七十年代之作品如《两个油漆匠》《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我爱玛莉》等小说,所关怀之对象则转向都市中之小人物,表现出对都市文化的不满与无奈,以及他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
黄春明多才多艺,在小说、散文之外,也从事儿童绘本、漫画的创作。一九九0年出版文学漫画《王善寿与牛进》,一九九三年出版《黄春明童话》系列。近年更创立黄大鱼儿童剧团,巡回全省演出儿童舞台剧;并於宜兰设立吉祥巷工作室,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采访纪录,积极参与社区营造、田野调查,足见其对台湾土地与人民历久不衰的关爱。
黄春明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初中时因受不了继母的虐待,在一个夜晚爬上由宜兰开往台北的货车,开始了他独立奋斗的生涯。
后来他考取了台北师范,却因他有时情绪不安而影响了学业。他撕过学校的布告,用椅子砸过教官,用拳头打过校工,因此他再也呆不下去,便转到台南师范,又转到屏东师范,总算勉强完成了学业。他做过小学教员、电器行学徒、通信兵、电台编辑、广告企划、电影编剧、爱迪达公司经理,也卖过便当(快餐饭盒)、拍过电视纪录片。目前担任丰泰关系企业文化基金会董事。
1962年3月开始向《联合报》副刊投稿,当时该副刊主编为林海音。后陆续发表小说。
1966年4月在《幼狮文艺》发表《男人与小刀》震惊台湾文坛。处女作《男人与小刀》浸渍着存在主义哲学,宣泄生存的荒谬感,认为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脱。
黄春明还是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被誉为“标准的乡土作家”,作品多反映农民、小市民生活,同情与关怀卑微的“小人物”命运,揭露殖民经济给台湾人民带来的问题。到为《文学季刊》写稿时,他已挣脱现代主义的苍白和孤绝,面向台湾社会的底层,怀着同情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贫困凄苦无告的处境进行艺术的揭示,以关切的心情描写为保持做人尊严而奋斗的“小人物”,相继写出了《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玩偶》《锣》等作品。
《看海的日子》中的白梅,因为家境贫困,14岁就沦落风尘,但她不甘于污泥般的生活,把自己献给一个老实的渔民以后,抱着新生的希望与过去诀别。
《儿子的大玩偶》中的坤树,忍受着充当“广告人”的种种艰辛,把准备堕胎的儿子生养下来,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锣》是黄春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憨钦仔原来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打锣告示。由于时代的前进,打锣被淘汰了。憨钦仔陷入了困顿,但这时他仍不忘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甚至以谎言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卑贱的“小人物”,自有其美好的心灵,黄春明珍视而细心地挖掘这一点。
个人荣誉
黄春明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小说《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两个油漆匠》等曾被改编拍成电影,1985年由他自编自导的《莎哟娜啦‧再见》尤引人瞩目。曾获“吴三连文教基金会文艺奖”、“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以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人与自然、社会”系列讲座获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奖励教学卓越计划补助,由副校长林振东教授召集、中文系许建昆副教授主持,旨在引领学生于跨学科的多元关怀中,重新领会人文、社会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白先勇
白先勇(1937年8月16日—),籍贯广西桂林,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美籍华人。白先勇是世界华文文学界的重要作家,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奇才。
白先勇出生于广西南宁,幼年随父母曾迁居重庆、上海、南京等地,中小学时期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爱荷华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1958年,白先勇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台湾大学外文系同学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介绍西方文学,培养了“战后”台湾一代小说家。1965年自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获硕士学位后,一直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1994年退休。1982年白先勇将自己的小说《游园惊梦》改编为舞台剧在台北演出。198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白先勇还致力于推广昆曲,改编了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等剧目,深获好评。
白先勇先后发表了多部长、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孽子》等。白先勇在青年时期完成了主要的创作,笔触蕴含着历史感和人性观,引领了台湾现代主义风潮。白先勇同时也密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贯通文学与戏曲,穿行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的文化名人。
柏杨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笔名柏杨,中国台湾省著名小说家、杂文家。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河南辉县。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作品内容深刻,文笔犀利,是台湾省第一个因杂文而闻名的作家。
柏杨1946年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省。1950年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51年写作生涯启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创作杂文。1966年,出任平原出版社社长。1967年,负责翻译《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漫画。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1975年,柏杨因蒋介石过世而减刑到8年,后在人权团体的要求下获释。
柏杨主要写小说和杂文,后者成就更高。其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和《云游记》等。其潜心十年翻译的《柏杨版资治通鉴》从一个平民的独特角度审视并解读了中国历史。此外,他的历史研究丛书、小说和散文,深受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欢迎。其小说可分为“反讽”“爱情”和“现实”三种类型。其中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文风尖锐,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笔名敖之,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中国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评论家。
1935年,李敖在哈尔滨市出生,1937年随父母迁往北京,李敖的少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初中曾就读于北京四中和上海缉规中学。李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2岁就开始发表作品,有神童之称。1949年,李敖随父到台湾,在台中一中读到高三,就学期间还与胡适进行过书信交流。高三时,他因与老师严侨的来往而被判缓刑,休学一年后考入台湾大学法学院,后来改读历史系。在此期间,李敖认识了历史学家姚从吾。此外,1957年他因在殷海光主笔的《自由中国》发表文章,结识了殷海光。离开大学后,李敖以卖文为生,后来得到胡适的资助。因为《播种者胡适》一文,李敖引起了一番争论。李敖26岁时进入《文星》,与萧孟能、朱婉坚等人形成文星笔阵,发表《老年人和棒子》《传统下的独白》等文章,对青年产生很大思想冲击。他的《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等一系列文章和思想在岛内引起了一场规模很大的文化论战,史称“中西文化论战”。1963年,李敖接掌《文星》总编辑。
1965年《文星》被查封,此后李敖写了多部著作均被台湾当局查禁。1967年,李敖以“妨害公务”被提起公诉,他因此封笔三年。1971年,因被诬“叛乱”,李敖入狱6年。到1979年,他复出文坛,陆续出版了《独白下的传统》《李敖文序》及《李敖全集》前六册。1981年,李敖再次被捕入狱,次年出狱后又相继出版《李敖的情诗》《李敖的情话》。1983年,李敖出版了《李敖全集》第七、八册之后开始从商。他主编的《千秋评论》出版了千秋评论丛书,在台湾文化界有较大的影响。1986年,李敖被台湾《读书人》杂志评为台湾十大作家之冠。1989年,台湾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李敖40周年纪念演讲会”。
1990年,李敖完成了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第二年,李敖又创办了《求是报》,同年又创办了《李敖求评论》。到1995年,李敖开始主持电视节目,之后陆续参加台湾、大陆的电视节目。2000年,李敖开始参加台湾省选举,不过多次失败。21世纪初,李敖借着与凤凰卫视合作的《李敖有话说》节目,访问大陆,展开“神州文化之旅”,在大陆开讲座,办演讲,他的影响不断扩大。2011年,李敖参加最后一次选举失败之后不再涉足政坛。2017年,李敖被确诊罹患脑肿瘤,借着生命垂危之际,李敖邀请上百位“家人、友人、仇人”参加电视节目《再见李敖》为生命迎来最后的谢幕,虽然行动最后失败了,但是引发了一个公共话题。2018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李敖一生笔耕不辍,著书百余部,但是有96部都被台湾当局列为禁书。李敖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下笔千言,个性狂傲,快意恩仇,富有正义感又桀骜不驯、恣肆怒骂。李敖有浓厚的自由主义、中华民族主义思想,李敖反对蒋家及国民党在台湾的独裁统治并成为台湾党外运动的主要人物,积极推动了台湾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民主化。1990年代台湾实现民主化后,他也反对民进党,反美以及反日。他支持“一国两制”,支持台海两岸统一。他的杂文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直笔直书,针砭时弊,而且每每表现为寓庄于谐,化俗为雅。他曾自述自己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曾获全美华人协会杰出华人成就奖。有著名作品《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李敖回忆录》等。
张大春
张大春(1957年-),当代华语作家,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硕士,曾于台湾辅仁大学、文化大学等任讲师。祖籍山东济南,出生于中国台北眷村,1976年发表作品《悬荡》并获幼狮文艺全国小说竞赛奖,由此逐渐成为台湾文坛新秀。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鸡翎[líng]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国》等;长篇小说《城邦暴力团》《聆听父亲》等,及“春、夏、秋、冬”系列、“大唐李白”系列;科幻小说《时间轴》《病变》等。他也曾出版过《认得几个字》和《见字如来》等讲字词辨析的书。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
张大春的小说创作类型多样,人物和语言多元,其散文创作范围广泛,注重历史性、“异见”性和中国性等。作品的主要思想包括本土的书写、成长的逆反、历史的探险、现代的揭谎、武侠的想象和知识的异类六个方面。
此外,张大春“擅书法,爱赋诗,会说书,好故事”,被视为顽童、侠客和狂生。他在中文小说界的影响力获得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的肯定,作家莫言、司马中原、梁文道等也对他的创作进行了高度评价。
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mào]平,本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
三毛1943年出生于重庆,家里排行老二,原名陈懋平。1946年三毛随家搬至南京,看了生平第一本书《三毛流浪记》,并在后受此影响以三毛为笔名。1948年,随父母迁至台北。1962年,以真名陈平在《现代文学》杂志第十五期发表第一篇作品《惑》。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三毛回到台湾定居。1982年10月,任教于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组。1984年因健康关系,结束教书生涯,租住于清泉,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1990年,三毛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1991年1月4日,在荣民总医院用丝袜自缢身亡,终年四十七岁 。
三毛曾先后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求学、旅居,发表作品23部,约500万字。她写作的《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被广泛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等15国文字,80年代初,“三毛热”一时风靡全球。以三毛命名的散文类文学奖项有三毛散文奖,主要面向各地汉语作家。
琼瑶
琼瑶(1938年4月20日-),女,原名陈喆[zhé],笔名琼瑶,曾用凤凰、心如等笔名。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籍贯为湖南衡阳,中国当代作家、言情小说作家、编剧家、影视制作人、华语歌曲作词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唯一台湾会员。
琼瑶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乱逃亡中度过的。期间,琼瑶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949年,琼瑶随父母迁往台湾。1957年在台北第二女子中学读高中,琼瑶因偏科严重,两次高考无缘大学,便不再高考,坚定写作。琼瑶有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始于1959年4月,琼瑶与庆筠结婚。
琼瑶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在1971年和1975年,由琼瑶小说作品改编的电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都获得台湾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此后,1998年由她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更在东亚地区享誉盛名。不仅在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等地取得了收视冠军,在日韩和东南亚等地也深受群众喜爱。
龙应台
龙应台,于1952年2月1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县大寮[liáo]乡眷村。现代女作家,曾中国台湾地区“文化部长”。
1984年龙应台出版处女作《龙应台评小说》,同年为《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1985年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出版,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1987年首部书籍作品《野火集外集》于2月18日在圆神出版社出版。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1年,龙应台的散文集《百年思索》于6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03年,龙应台辞掉台北市文化局局长职位,随后定居中国香港。2005年7月,成立龙应台文化基金会。2006年,由她撰写的书籍作品《思索香港》《龍應台的香港筆記》《亲爱的安德烈》陆续出版。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2012年,龙应台成为首任台当局“文化部部长”;2014年12月5日,龙应台正式卸任“文化部长”一职。2017年8月,龙应台搬到屏东县潮州镇全心陪伴母亲,同时完成著作《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2020年7月,时报文化出版了龙应台的首部长篇小说《大武山下》。2022年1月28日,龙应台首部图文创作《走路:獨處的實踐》由时报出版。
2013年获得第二届散文世界杯全国散文奖。2010年入围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赖和
赖和,原名赖河,字懒云。台湾彰化人。1894年5月28日出生于台湾彰化的一个百姓之家。赖和生活的时期,正是日本占领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时期,面对日本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高压统治,赖和以笔做刀枪,揭露和控诉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热情歌颂台湾人民的反抗精神。
赖和除行医外,并从事抗日活动与文学创作,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先后发表一系列散文新诗和白话小说,如《斗闹热》《一杆“秤仔”》《惹事》等,均收在《赖和先生全集》之中。他的作品对台湾“五四”以后的一代乡土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赖和则成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被誉为台湾文学的“奶母”。他曾担任台湾民报文艺栏,积极推展台湾新文学运动,为日本殖民政权所不容,入狱两次,仍不屈服,奋斗不懈,1943年因病去世,享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