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二郎神,又名川主、灌口二郎神、灌口神,俗称英烈昭惠显圣仁祐[yòu]王、昭惠显灵真人、护国灵应王、清源妙道真君等。他原本是川蜀地方神,经北宋等各个时代各方力量的改造与推广,现如今已成为中国民间俗神之一和道教的重要神祇之一。二郎神有水神、猎神、牧神、战神、护国神、生殖神,以及梨园、蹴鞠等各行业之神等职能。其主要特点为手持三尖两刃刀,携带弹弓和哮天犬,额上长有第三只眼,降妖除魔,法力无边。二郎神的民间造像通常为粉面无须(少数有八字胡)、仪容俊雅的少年郎君,诞辰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或六月二十六。
二郎神这一命名最早出现在唐代《教坊记》中,但其信仰的形成可能早在东汉时期,起源于四川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由治水英雄崇拜而衍化的泛水神信仰,“二郎”最初可能是指石神人,后因李冰斩蛟治水故事的发展传播,以及蜀地方言的口头与书面记载演变等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李冰次子“二郎”这一形象。到唐代,二郎神又融合了佛教毗沙门天王次子独健的信仰,哮天犬的原型也在此时出现。此后,又因政治需要、多民族信仰融合、时代的变迁和杂剧小说的发展等,陆续产生了南北朝氐人国君杨难当、宋代斩蛟治水的赵昱和明清时期的杨戬等多个“二郎神”原型或形象。二郎神不断被政府官方和道教官方加以各种封号,立庙供奉,职能也不断扩大。宋代以来民俗中的二郎神更是一位神威显赫、善于变化、英勇善战的天神,能安四方,护边陲,解民苦,助中兴。长城沿线又许多二郎神的庙宇,人们祈祷二郎神用他的威武神通保卫边防。二郎神还被赋予了治水斩蛟、劈山救母、搜山降魔、担山赶日等神话传说。在元杂剧出现之前,二郎神的形象普遍为一名穿黄衣、携弹弓、带猎犬的白面少年,前后蜀皇帝都曾模仿这种装扮,其中还有一定的祆教因素。杂剧《二郎醉射锁魔镜》则将之刻画成了青面獠牙的神怪形象,随着《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出现,二郎神的形象逐渐定格为手持三尖两刃刀,携带弹弓和哮天犬,额上生有竖目的白面天神。
二郎神混合了多种信仰文化,代表着人民对原始英雄的崇拜,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希望改造自然力量的愿望。随着二郎神信仰的不断普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四川地区建有二郎庙,如都江堰二王祠、夹江二郎庙等,民间也有《二郎宝卷》等作为二郎神信仰的教义。宋元以前,人们杀羊祭祀二郎神,随着时代发展,杀羊祭祀这一习俗逐渐消失,如今人们每年举办庙会、川主会祭祀二郎神。二郎神这一形象也活跃于古今许多文艺作品中,如元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明清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和现代影视作品《西游记》《宝莲灯》等。

已获成就

暂无数据

正在参与的榜单

暂无数据

已结束的榜单

暂无数据

明星最新动态

暂无相关动态

所有参与的榜单

暂无数据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信息
纠错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