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约公元前5世纪~约公元前4世纪),姬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郡鄚[mào]地(今河北任丘县,一说为卢地,即今山东长清区)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据《史记》记载,扁鹊早年师从长桑君,得其秘方医书。之后周游列国,行医治病。在晋国,他治好了晋国大夫赵简子的不醒之症,获赐良田四万亩。在虢[guó]国,他治好了虢国太子的“尸蹶”之症,令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在齐国,扁鹊三见齐桓侯,言其有病,不治将会加重,但齐桓侯不信,不久,齐桓侯病入骨髓,不治而亡。扁鹊因为医术精妙,名扬天下,而且每到一地,都能根据当地的风俗调整自己的诊治对象。在邯郸,他做妇科医生;在洛阳,他做治疗耳、目、风湿病的医生;在咸阳,他又做儿科医生。后来,秦国太医令李醯因为嫉恨扁鹊的医术,派人暗杀了扁鹊。扁鹊著有《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均已佚失。2012年,成都地铁三号线修至天回镇时,发现一处西汉墓葬。出土了大量医学简牍[dú],即天回医简。医简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扁鹊奠定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法的基础,是脉学的创始人,并被认为是“方者之宗”,医学界称扁鹊为“古代医学的奠基者”。他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派——扁鹊学派,并培养了子豹、子阳、子明、子游等弟子,开创了民间医学教育。在医学思想方面,他首先提出以阴阳来解释病因,并将脏腑与经络学说结合在一起诊治疾病;他反对巫术,提倡预防思想,并提出“六不治”之说,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司马迁认为,后世把脉诊病的方法,是承袭了扁鹊的理论;范文澜称扁鹊是“总结医学经验的第一人,也是切脉治病的第一人”
人物生平
拜师长桑君
据《史记》记载,扁鹊年轻时,曾替人管理旅店。有一天,一位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店中投宿,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恭敬地招待他。长桑君也觉得扁鹊不是普通人,在以后的十余年中始终和他保持联系。 有一天,长桑君又来到了旅店,并把扁鹊找来闲谈。长桑君告诉扁鹊,自己有祖传的秘方,现在年纪大了,不想把它们带到坟墓里去,因为了解扁鹊的人品,就想把秘方传给扁鹊,但是要求扁鹊不许泄露出去。扁鹊连忙答应。长桑君从怀里拿出一包药交给扁鹊,让他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样,三十天后,他就能通晓各种药理、洞察一切。之后,长桑君把自己全部的秘方和医书都交给了扁鹊。扁鹊按照长桑君的交代,接连服药三十日,三十天之后,他能够隔着墙看到墙另一边的人,而且能隔着衣服看清人的五脏六腑。为了不泄露自己的特殊本领,扁鹊仍沿用古人传统的把脉问诊的方法作为掩饰。之后,扁鹊四处为人看病,有时到齐国,有时到赵国。在赵国时,他自称为扁鹊。
医治赵简子
据《史记》记载,晋昭公时,晋国由大夫赵简子独揽国政。有一次,赵简子病了,昏迷五天不醒,大夫们就把扁鹊召来诊病。扁鹊为赵简子检查以后,赵简子的属臣董安于上前询问扁鹊。扁鹊认为赵简子血脉正常,并说秦穆公过去也得过此病,且一连昏睡七天才醒过来。当时,秦穆公醒来后告诉属下公孙支和子舆,说天帝告诉他,晋国不久就会大乱,后世五代都不得安宁,但以后会有一代君主称霸诸侯,只是,这位君主不等年迈就会死去,而他的儿子将会荒淫无度。公孙支把秦穆公所说的话记录并收藏了起来,后来,晋国果然像秦穆公说的那样:晋献公淫乱,晋文公称霸,而晋襄公在毅山打败了秦军之后,就开始放纵肉欲。扁鹊认为赵简子患的和秦穆公是同一种病,不出三天他一定会醒来,醒后也一定有话对属臣们说。两天半后,赵简子果然醒来,然后对身边的大夫们说,天帝告诉他,晋国将一代比一代衰落,七代之后晋国就会灭亡,秦国赢氏将在范魁(今山东梁山县西北)西部大败周朝,但并不能占有周朝。听了赵简子的话后,董安于也如实地记下并收藏好。接着各位大夫又把扁鹊为赵简子诊病的情况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觉得扁鹊是神医,于是赐给扁鹊良田四万亩。
医治虢国太子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扁鹊外出行医路过虢国,见虢国上下一片忙乱,就问出了什么事。有人告诉他是太子刚刚死去,国人正准备为他办理丧事。扁鹊来到宫门前,恰好碰到精通医术的中庶子从宫中出来。扁鹊就问他太子是得什么病死的,中庶子回答说是气血不和的病症。扁鹊又问太子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回答说是鸡叫时死的,且尸体还没有装殓。扁鹊就让中庶子进宫替他通报,说他能使太子活过来。中庶子却不相信。扁鹊解释说,他行医不用诊脉、看气色、听声音、看形态,就能说出病源所在。因为根据疾病外在的表现可以推知内在的原因;根据内在的原因也能推知外在的表现;而人体内如果有病,就会从体表反映出来,所以,可以据此诊断千里之外的病人。扁鹊又告诉中庶子,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在欺骗他,他可以试着再次进宫诊视太子,太子一定是耳中有响、鼻孔微动,顺着两腿摸到阴部,那里应该还是温热的。于是,中庶子入宫又给太子重新检查了一遍,果然一切如扁鹊所言,于是他便把扁鹊的话报告给了虢国国君。
虢君听后就请扁鹊入宫为太子诊治。扁鹊告诉虢国国君,太子得的不过是常说的“尸蹶”而已。扁鹊命弟子子阳磨石针,找准太子的穴百汇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醒来了。接着,扁鹊又让另一个弟子子豹准备能入体五分的药熨,再加上八减方的药剂混合煎煮,在太子两胁下交替熨敷。然后,太子就能够坐起来了。扁鹊又进一步为太子调和阴阳,仅仅吃了二十天汤剂,太子就完全康复了。自从扁鹊治好了虢国太子的病后,天下人都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扁鹊听说以后,说自己并不能使人起死回生,是他本就应该活下去,自己所做的不过是让他站起来而已。
见齐桓侯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扁鹊路过齐国,齐桓侯留他做客。扁鹊见到齐桓侯后,看了他的脸色,说齐桓侯有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就会发展。齐桓侯却说自己没病。扁鹊走后,齐桓侯对群臣说,医生都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五天以后,扁鹊再见齐桓侯,说齐桓侯的病已经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齐桓侯还是说自己没病。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说齐桓侯的病已经进入肠胃之间,不治将会侵入体内。齐桓侯没有理他。又过了五天,扁鹊来见齐桓侯。但这次他看到齐桓侯后,一句话没说就走了。齐恒侯派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扁鹊回答,如果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可以用汤药治愈;在血脉中,可以用针灸去除;在肠胃之间,用药酒也能治愈。但如果病情进入了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没有办法了。他认为齐桓侯的病已经进入骨髓,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所以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五天以后,齐桓侯果真病倒了。他立即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已经逃离齐国。没多久,齐桓侯就病死了。
遇刺身亡
据《史记》记载,扁鹊成为名医后,每到一地都能根据当地的风俗调整自己的诊治对象。他到邯郸时,听说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妇科医生;他到洛阳时,听说当地人敬重老年人,就做治疗耳、目、风湿病的医生。当他来到咸阳时,听说秦人爱护孩子,就做儿科医生。秦国的宫廷太医令李醯因为嫉妒扁鹊的医术,就派人暗杀了扁鹊。
医学成就
医学著作
《汉书·艺文志》载,扁鹊著有《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均已失传。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的作品,但有学者认为,《难经》即使不是扁鹊本人所写,也一定是其学术继承者或虔诚的信徒记其师说而成。
诊疗技术
扁鹊把经络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他医术全面,擅长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尤其是脉学。扁鹊之前的医学家已经开始通过脉象来了解病情,但过去的切脉手法是顺着人体的血脉由浅入深地触按,扁鹊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医学成果,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由表入里传向脏腑,创立了“诊脉独取寸口”法以及寸关尺定位法。他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跳动,诊断出疾病的性质和轻重缓急,从而辨证施诊对症下药形成了独特的切脉诊断技术。扁鹊医学早期脉诊以察脉色、按脉形为主,中期脉形与脉气合参,后期则以诊脉动候脉气为主;扁鹊将不同的诊法互通、移植,用于“标本诊法”中,治疗手段以砭灸、方药为主,治疗原则强调“补虚泻实”。
医学思想
阴阳论病
在中国医学史上,扁鹊首先提出以阴阳来解释病因。扁鹊认为阴阳不协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治疗须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医疗实践中,他用这种理论解释虢太子的尸蹶之症。在辨证施治时,他能够“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脏腑经络论病
扁鹊将脏腑与经络学说结合在一起,分析病因病机,并提出脏腑与经络、脏腑与脏腑之间需要用经脉联络。《史记》中明确记述了扁鹊能正确循经取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技术。他不仅运用阴阳学说来分析疾病,而且还具体地把阴阳学说引申到人体经络、脏器、气血各个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病邪沿经络的循行与脏器的浅深、由表入里进行传变的理论。
反对巫术
医与巫最早相互混同,甚至是合体的,继而相互斗争,再后来是分道扬镳[biāo],形成独立的医学。巫提倡鬼神病因论,判断疾病的办法法是“问卜”,治疗疾病的办法是祈祷或祝咒类法术。迷信的巫术妨碍了医学的发展,扁鹊反对鬼神迷信,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与巫术作斗争。范文澜认为,扁鹊著《难经》用人体解剖来阐明脉理和病理,完全脱离了鬼神的影响;医巫分业以后,扁鹊是总结医学经验的第一人,又是切脉治病的第一人。
预防思想
扁鹊望齐桓侯面色的变化,预知疾病的发展情况,并劝告齐桓侯及早治疗,反映了他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鹖冠子》所载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中,扁鹊认为,“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即长兄总是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能敏锐地辨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违和,然后通过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情绪等,将疾病消弭于萌芽状态,所以长兄的医术最高。这体现了扁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重视预防保健和早期治疗的思想,它跳出有病治病的对抗性思维的局限,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以维护健康为目的而不是以治病为目的。
“六不治”之说
扁鹊提出的“六不治”之说,为治病树立了规范。“六不治”即为人傲慢不讲道理;轻视身体看重钱财;衣着饮食不能调节适当;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形体羸弱而不能服药;迷信巫术不相信医术。扁鹊认为,以上情况有其一者,医生就很难医治。“六不治”之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诊治理念,同时它也是扁鹊在面临所处时代的医疗技术和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形下形成的医疗感悟。
扁鹊“六不治”:背后的诊疗智慧
历史评价
司马迁认为,后世把脉诊病的方法,是承袭了扁鹊的理论。
日本医师滕惟寅认为,扁鹊是上古的神医。
史学家范文澜称扁鹊是“总结医学经验的第一人,也是切脉治病的第一人”。
学者李伯聪认为,扁鹊是中医之“医宗”。
学者史兰华认为,扁鹊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医学家,他总结和发挥了前人的经验,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后世影响
古代医学奠基者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可考的民间医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传记的医学家。扁鹊是脉学的创始人,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留下的《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与《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外经》《旁篇》,一同被《汉书·艺文志》列为“医经七家”。两汉时期,社会舆论普遍尊扁鹊为“方者之宗”。扁鹊的医学经验,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学界称扁鹊为“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创立扁鹊学派
扁鹊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医学学派——扁鹊学派,他培养了子豹、子阳、子明、子游等弟子,开创了民间医学教育,也由此产生了以扁鹊为核心的医学流派,李伯聪称其为“中医史上的第一医学学派”。扁鹊学派著有《难经》(东汉时期),《中藏经》(六朝时期),《诸氏遗书》和《扁鹊心书》(宋朝)等著作。扁鹊学派还创立了脉学,奠定了四诊的基础;开创了中药学,发展了方剂学;在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临床医疗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且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扁鹊学派传承体系
相关争议
关于扁鹊其人
扁鹊的相关记载散见于秦汉时期诸多典籍之中,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及《韩非子》《韩诗外传》《战国策》《说苑》等。关于扁鹊的名号,从古代开始就有不同的认识。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清代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都认为有两位扁鹊。现代学者对扁鹊的名号的看法,也争论不一。
一位扁鹊说。黄竹斋在《秦越人事迹考》中通过考证扁鹊的事迹,认为只有一位扁鹊。赵玉青等在《中国的医圣扁鹊——秦越人》中认为,扁鹊是秦越人在赵行医时的绰号,即扁鹊就是秦越人。
两位扁鹊说。李伯聪在《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中考证认为,以“扁鹊”闻名的医生有两人,一位是为赵简子诊病的;另一位是为秦武王治病,并被李醯暗杀的。
多位扁鹊说。张慰丰在《再探扁鹊之活动年代与事迹》中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医学正经历着一个大变动时期,民间医学崛起,重视临证经验,抛弃了巫术迷信,而经验医学要战胜巫术迷信,决非一时一人所能完成,所以,“扁鹊”乃当时医生通用的名称或标帜。刘鹏在《扁鹊、扁鹊医派与扁鹊文化探析》中认为扁鹊是对某些具有高超医术大家的总称。东人达在《扁鹊小考》中也认为存在多位扁鹊。在今山东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出现数幅人首鸟身图,手持砭石,因此叶又新在《神医画象石刻考》中认为,施行针刺之术者,为史书记载中的扁鹊。但日本学者滕惟寅在《扁鹊仓公列传割解》中认为,扁鹊是良医的通称,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医药史话》等均采此说。
扁鹊图腾说。杨金萍认为扁鹊名号与早期东夷鸟图腾有着密切关系。刘敦愿认为,扁鹊有两种涵义:一为上古时之扁鹊氏族,代表了早期的鸟图腾,而其氏族以善针砭而命名。
关于扁鹊的里籍
山东说。关于扁鹊的里籍,《史记》记载“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其后,《战国策·秦策》高诱注、扬雄《法言》、《汉书·高帝纪》韦昭注等都认为扁鹊生于卢(今山东长清县)为卢医,是战国时齐国卢地人。唐代房玄龄《晋书》、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注》、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卢,扁鹊所生”,“家于卢,因命之曰卢医”。柳宗元《柳河东集》更认为,扁鹊为卢人,故医多卢。清代张文虎在《史记札记》中对《史记》“扁鹊者,勃海郑人也”一语进行辨析,指出扁鹊时尚无勃海郡之建置,“郡”字为后人染指误赘。民国期间,1908-1925年编辑出版的《辞源》、1915-1935年编辑出版的《辞海》都释扁鹊为“勃海郡人,家于卢国,又名卢医”。当代学者卢南乔认为:“《史记·扁鹊传》开篇就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当时勃海非郡,郑又不属勃海,是郡字为衍文。”再加上《史记》中,扁鹊自云:“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因此,“勃海郡”应为“勃海’,“郑人”即家在于郑。所以,扁鹊是齐国而家于郑。史兰华也认为,“扁鹊地当以齐勃海为正”。此外,何爱华、宋长贵都认同秦越人是勃海卢人之说。2019年发表于《管子学刊》的《医祖扁鹊其人其事新考》一文认为,扁鹊姓秦,其里籍为渤海之卢国。
河北说。对于《史记》中“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的记载,东晋徐广著《史记音义》推断“郑”当为“鄚”。后南朝裴骃著《史记集解》引述其说。唐司马贞著《史记索隐》以勃海无郑县为由,肯定徐说。因此,有扁鹊在河北之说。当代学者曹东义也认为,“扁鹊秦越人是今河北任丘县鄚州人。”郭世余在《对扁鹊里籍的点滴吾见》中认为,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八《周礼音义》云:“扁鹊,《史记》云‘姓秦名少齐’”。因此,所谓“齐”字,非指“齐国”。又据宋代《太平襄宇记》移载唐代《元和郡县志》云:“莫州,汉郡县,《史记》扁鹊此地人也”等史料认为,扁鹊姓秦氏,名越人,是赵国人,其里籍为汉初时勃海郡之鄚县。
关于扁鹊的活动年代
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一书所述,《史记》中扁鹊事迹的主要年代为:治虢国太子尸厥,发生于公元前655年之前;为赵简子诊病发生于公元前501年;诊齐桓侯诊病,发生于公元前357年;扁鹊“来入咸阳”,不可能早于公元前350年。据以上四个事件的年代推算,扁鹊从事医学活动的年代持续达三百年以上。据《韩非子·喻老篇》记载,扁鹊曾望蔡桓侯之色。蔡桓侯死于公元前695年。据《战国策·秦策》,扁鹊曾为秦武王诊病。秦武王于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6年在位。如果根据这两个事件的年代推算,则扁鹊诊秦武王时年龄就超过了四百岁。
由于关于扁鹊活动年代的记载有矛盾之处,所以,对于扁鹊生活的年代,古今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郎需才认为扁鹊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人,即“春秋初期说”;龙伯坚、李亚农、李伯聪等人认为扁鹊与赵简子大体同时,即春秋末期说;章次公、卢南乔等人认为扁鹊与秦武王大体同时,即“战国中期”说,同时,李伯聪根据扁鹊诊秦武王一事,认为“战国中期说”也是言而有据的。
关于蔡桓公与齐桓侯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扁鹊见齐桓侯之事的记载;在《韩非子·喻老篇》中,对此事的记载大体相同,但齐桓侯作蔡桓公。裴骃在《史记集解》中认为齐桓侯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午;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zuǎn]的《古文鉴赏辞典》中则认为,蔡桓公即蔡桓候,为春秋时蔡国(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国君,于公元前714年至公元前695年在位,比扁鹊早近二百年,时间不合;至于《史记》中所载的齐桓侯,实际上,齐国并没有桓侯。因为人物和时间的矛盾,李伯聪认为,《史记》中记载的见齐桓侯之事是司马迁抄录《韩非子》而略有改动后形成的,此事非真实历史事件;朗需才认为《韩非子·喻老篇》所载的扁鹊见蔡桓公之事为一个寓言故事,非真实事件。
轶事典故
扁鹊换心[h]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患有疾病,一同请扁鹊为其治疗。扁鹊给他们医治,二人同时痊愈以后,扁鹊对他们说:“你们先前得的病,是从外表侵入到五脏六腑的,所以用药物就能治好。但现在你们还得了一种先天性疾病,与身体一道生长,我给你们治疗,怎么样?”
公扈和齐婴说:“希望先听听这种病的症状。”扁鹊对公扈说:“你心志强盛却气质柔弱,所以你多智谋而欠果断;齐婴心志柔弱但气质坚强,所以智谋少而好专断。如果把你们二人的心对换一下,两方面就都很好了。”
于是,扁鹊给二人服下麻醉药酒,让他们昏迷三天,接着打开他们的胸膛,取出心脏,互换位置,然后重新装上,并给他们服用一种神奇的药,他们醒来后恢复得和原来一样。两人便告辞回家。
公扈回到了齐婴家里,并据有了他的妻子儿女,齐婴的妻子儿女不认识公扈;齐婴也回到了公扈的家里,并据有了他的妻子儿女,公扈的妻子儿女也不认识齐婴。两家因此而争辩起来,还请求扁鹊辨别,扁鹊说明了事情的原因,争辩才停止。
扁鹊见秦武王[i]
据《战国策》记载,扁鹊面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扁鹊,于是,扁鹊请求为其医治。但武王的近臣却说:“您的病处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即使进行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反而可能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见。”秦武王把近臣的话转述给了扁鹊,扁鹊听后很生气,他扔掉手中的石针,说:“您先与懂医道的人商量治病,之后又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样的做法会破坏治疗。如果让这种人执掌秦国的政权,君王的一个举动就可能会亡国呀。”
谁最擅医[j]
据《鹖冠子》记载,魏文侯问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个,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的医术最高明,中兄次之,我的医术最差。”魏文侯说:“可以具体说说吗?”扁鹊说:“长兄看病时观察病人的神色,疾病还没有形成就被他治好了,所以他的名声不出家门;中兄看病时,在病情刚出现端倪的时候就能把病治好,所以他的名声不出里巷;而我要针刺血脉、内投药物、外傅肌肤,所以名扬诸侯。”
扁鹊与巫医[h]
据《新语》记载,扁鹊居住在宋国的时候,得罪了宋国的国君,因此逃到卫国。他得知有一个卫国人病得将要死去,便亲自上门为他治病。但是,这个卫国人的父亲对扁鹊说:“我儿子病情非常严重,我将会给他请好的医生治疗,他的病情不是你能诊治的。”之后,他请巫医为儿子求福请命,并对扁鹊诅咒。最终,巫医没能救治患者,这个卫国人因病重而死。
后世纪念
临潼扁鹊墓、扁鹊纪念馆
扁鹊雕像
位于陕西临潼县纸李乡南陈村,距秦始皇兵俑博物馆只有4公里。相传,扁鹊被害的地方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三十华里的戏河沟东岸。1962年,经西安中医研究院院长宋伯让教授会同临潼县文化部门有关人员多次调查论证后,确认了扁鹊墓的位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潼县在墓区修建了扁鹊纪念馆,重修了扁鹊墓冢、树立了纪念碑、修建了扁鹊大殿、并雕塑了扁鹊铜像。
扁鹊纪念馆概览
内丘扁鹊墓、扁鹊庙
位于河北内丘太行山东麓。此地修有扁鹊庙,整个庙区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410米,东西宽200米,占地面积82000平方米。扁鹊墓位于庙区西侧,至今尚显当年开凿棺坑的迹象。相传此地就是扁鹊头颅埋葬的地方。1994年6月重新修建扁鹊墓,形制为馒头形,八边形砖砌墓顶,下设砖砌墓室。墓前立有墓碑,为元中统二年即1261年所立,上刻“神应王扁鹊之墓”。周围翠柏林立,庄重肃穆。
内丘扁鹊墓
济南扁鹊墓、鹊山
位于济南北郊黄河北岸鹊山西麓。鹊山由扁鹊而得名。扁鹊墓为土筑,封土高约1米,直径约8米。墓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春秋卢医扁鹊墓,乾隆十八年二月增有寿重整”。另有康熙三年石碑一通,高1.6米,宽0.55米,碑文字迹已不清。墓前原有钟鼓石,敲打时发出钟鼓声。山凹中,昔有砖石砌墙,墙上挂有篇帘,内砌炉灶,相传扁鹊炼丹于此。
此外,还有河南汤阴县扁鹊墓,山西永济县扁鹊墓等等。
诗咏
在河南伏道村扁鹊庙的墙上,有一首关于扁鹊的诗,既概括了扁鹊的一生,又寄托了后人的哀思,诗文如下:
昔为舍长时,方伎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虢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毫厘窥肺腹。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扁鹊大道
内丘扁鹊大道
扁鹊大道位于河北内丘县,全长30千米。
艺术形象
民间形象
汉画像石《扁鹊行医图》
在民间,扁鹊被视为“药王”,四月二十八日为其生日。清顾铁卿《清嘉录》有记:“(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祭祀扁鹊的活动;到宋代,扁鹊祭祀得到国家支持,宋仁宗封扁鹊为灵应侯。
画像石形象
扁鹊针灸画像石
在山东微山、济南等地出土的神医画像石刻中,扁鹊是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一束长尾的神人,画像石的内容为扁鹊行医的题材,画面中可以看到扁鹊为病人切脉,以及扁鹊拿着砭针为患者针灸。
影视形象
1985年出品的电影《神医扁鹊》中,葛典玉饰演扁鹊。
已获成就
正在参与的榜单
已结束的榜单
明星最新动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