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司马懿(公元179—公元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军事家、政治家,西晋政权的奠基者。
司马懿出身河内郡世族,早年投奔曹操,先后在丞相府担任文学掾、丞相主簿、军司马等职。曹操晋位为魏王,立曹丕为世子,提拔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司马懿屡次为曹丕出谋划策,深受信任和重用。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曹丕称帝,司马懿历任尚书、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等职,晋爵安国乡候。曹丕多次率军出征,司马懿留守许昌,负责大军后勤事务,因功晋爵向乡侯。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去世,魏明帝曹叡继位,司马懿晋爵舞阳侯,与大将军曹真受命辅政;不久,司马懿率军击败孙权进攻,升任骠骑将军。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蜀国降将孟达谋反,司马懿率军平定,诛杀孟达;此后,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到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司马懿率军抵抗蜀国进攻,与诸葛亮对峙,以逸待劳,使诸葛亮北伐功败垂成,期间先后升任大将军、太尉;又在景初元年(公元237年)率大军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少帝曹芳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受命辅政,先后升任大司马、太傅;司马懿与曹爽争权,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不久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升任相国,受封安平郡公,此后独揽朝政。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司马懿率军平定王凌之乱,诛杀楚王曹彪,又囚禁曹魏宗室诸王。同年八月,司马懿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后来其子司马昭晋位为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追谥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称其陵墓为高原陵。
司马懿历事曹魏四朝,功勋卓著,率军平定孟达之乱、击退诸葛亮北伐、打退吴国入侵,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稳定了曹魏政权。魏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又在平定王凌和楚王曹彪的叛乱后,禁锢[gù]曹魏宗室诸王,削弱了曹魏宗族力量,为其子孙建立西晋政权奠定基础。司马懿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后世如晋朝史家虞预、学者干宝等评价司马懿才略过人,善于用兵,知人善任。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大奸似忠,表面恭顺实则狡诈,两次接受君王托孤重任,前恭后倨,专权擅势,心怀篡逆,因此被后赵皇帝石勒讥为乱臣贼子,遭到后世唾骂。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懿出身河内郡司马氏,其始祖可追溯到上古帝王颛顼之子重黎;祖父司马俊曾任颍[yǐng]川郡太守,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司马懿是司马防的第二个儿子。司马懿年轻时以才略闻名,南阳太守杨俊有识人之明,司马懿还未成年,杨俊就断定他是个杰出的人才。清河郡人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他也曾表示,司马懿果断而英明,才略在司马朗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郡县向朝廷举荐人才,曹操当时担任司空,他听说司马懿有才名,于是聘任他为幕僚。司马懿认为汉室衰微,不愿屈伸侍奉曹氏,就以身体中风为由推辞。曹操派人夜里前来窥探,司马懿假装卧床不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升任丞相,再次聘任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派去的官员表示,如果司马懿再装病不来,就将他抓捕下狱。司马懿害怕,被迫就职。
建言献策
司马懿受命陪伴世子曹丕读书,后来升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府东曹属,不久又升任为主簿。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讨汉中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向曹操献计,认为刘备刚刚占领益州,蜀中人士并未真心归附;魏军攻克汉中之后,应该乘胜南下进攻益州,刘备的势力必然瓦解。曹操认为,做人最怕贪心不足,不可得陇望蜀,攻占汉中已经足够,因此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晋位魏王,魏国建立,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朝廷每次有大事,司马懿都参与其中,建言献策,得到太子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不久,司马懿升任军司马,他向曹操建议士兵屯田。曹操采纳,开始重视农业,积蓄粮食,国库日渐丰盈。司马懿又向曹操建言,认为荆州刺史胡修与南乡郡太守博方不称职,曹操没有理会。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蜀将关羽进攻樊城,围困曹仁,于禁等人兵败,胡修、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关羽挥军北上,威胁许昌,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极力劝谏,认为迁都是国家大事,此时迁都就是在向敌人示弱,容易引发百姓不安;不如命令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则樊城的围困自然解除。曹操采纳。同年十月,孙权派大将吕蒙袭击公安,攻占荆州,关羽也被吕蒙擒杀。
曹操认为,荆州逃散的百姓以及士兵在颍川郡屯田耕种,与南方的敌人距离太近,打算将百姓和士兵迁走。司马懿建言,认为荆州地区战乱频发,难以安定,关羽刚刚被击败,作乱的盗匪暂时躲避起来,伺机而动。如果此时将善良的百姓迁居他处,既违背他们的意愿,又让那些逃往的人不敢回乡。曹操听从,后来那些逃往的百姓都陆续回乡,重建家业。

平步青云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去世,朝廷不安,司马懿主持曹操丧事,朝野内外肃然。司马懿于是护送曹操的灵柩回到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安葬。曹丕继任为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升任丞相长史。孙权趁机率军西进入侵,朝中大臣议论认为樊城、襄阳没有粮食,难以御敌。司马懿力排众议,认为襄阳是战略要地,不可放弃。但曹丕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守将曹仁于是放火烧毁樊城、襄阳,弃城撤退。孙权却没有继续入侵,曹丕深悔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同年十月,曹丕称帝,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司马懿升任督军、御史中丞,晋爵安国乡候。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司马懿又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南巡,诏命司马懿留守许昌,晋爵向乡侯,授予节仗,又兼任给事中、录尚书事。次年,曹丕亲率大军南征孙权,提拔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安定百姓,负责后勤军需物资供应。临行前,曹丕以汉朝萧何的事迹勉励司马懿。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诏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等共同辅政。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司马懿晋爵舞阳侯。同年八月,孙权率军进攻江夏(今湖北武汉境内),同时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司马懿率军抵御孙权,击败敌军;又乘胜追击,大败诸葛瑾,斩杀张霸。战后,司马懿因功升任骠骑将军。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曹叡[ruì]诏命司马懿屯兵宛城(今河南南阳境内),统率荆州、豫州两地的军务。

平定孟达之乱
当初,蜀将孟达投降,得到魏文帝曹丕厚待;但司马懿认为孟达言行诡诈,不可信任。曹丕任命孟达为新城郡太守,又赐爵平阳亭侯,授予节仗,但孟达却暗中与联络吴国、蜀国,图谋反叛。蜀国丞相诸葛亮厌恶孟达反复无常,又担心他制造祸患。孟达与魏兴郡太守申仪有矛盾,诸葛亮于是派人将孟达意图谋反的事情告诉了申仪。孟达得知事情败露,就要举兵反叛。
司马懿得知孟达谋反,担心他迅速起事,于是写信给孟达陈述利害,孟达犹豫不决。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率军昼夜兼程,只用了八天时间就赶到新城郡治所上庸城(今湖北竹山县境内),以讨伐孟达叛乱的名义发起新城之战。此前孟达曾写信给诸葛亮,表示司马懿的驻地宛城(今河南南阳境内)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上庸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如果率兵前来征讨,首先要上奏魏明帝,书信往返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自己可以加固城池,做好准备以抵御魏军进攻。
孟达得知司马懿这么快就兵临城下,大为恐惧,他又写信向诸葛亮求援。孟达打算据城坚守,以等待蜀国的援军。吴蜀两国分别派出军队以救援孟达;司马懿派遣将领分兵阻击,自己则亲率大军包围上庸城,发起进攻。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开城投降;司马懿率军入城,诛杀孟达,俘获士兵万余人。当初,申仪长期驻守魏兴郡,专权独断,甚至私刻印章,假传皇帝诏命;司马懿诛杀孟达后,又将申仪逮捕,送往京城治罪。

击退北伐蜀军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司马懿升任大将军,加授大都督头衔,假黄钺[yuè],与大司马曹真一起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懿率军水陆并进,抵达朐忍(今重庆云阳县东),攻占蜀国新丰县。大军驻扎在丹口,因天降大雨,被迫班师回国。次年,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天水郡,兵围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魏明帝诏令司马懿统率大军西进,驻守长安,统率雍州、凉州的军务,指挥车骑将军张部、雍州刺史郭淮等人抵御诸葛亮。
张郃向司马懿建议,分兵驻扎在雍县、郿县,驻守后方,司马懿认为敌军强悍,理应全军出击,于是率领大军抵达前线。诸葛亮听说魏军到来,亲率将士抢收上邽的小麦;诸将疑惧,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多谋少断,必定事先巩固营地,才会抢收小麦。司马懿于是紧急行军,昼夜兼程赶到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诸葛亮看到魏军到来,果然退走。司马懿又进军汉阳,与诸葛亮的军队遭遇,他指挥军队列阵迎敌,又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敌军,诸葛亮败退而走,魏军追击到祁山。诸葛亮屯军卤城,据守南北二山,司马懿突破重围,挥兵追击蜀军,斩杀敌军万余人。
曹叡派遣使者犒赏司马懿的军队,又增加他的封邑。当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认为,到明年麦熟的时候,诸葛亮必定再来进攻,陇右没有军食,应该在冬天预先准备。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两次出兵祁山,一次进攻陈仓,都大败而归。即使他再次出兵,也不会攻打城池,而是寻求野战,战场必在陇东,不在陇西。诸葛亮屡次出兵都缺粮,这次必然积蓄粮食,三年后才会出兵。司马懿于是上奏曹叡,将冀州的百姓迁居到上邽种田,恢复京兆、天水、南安三地的冶炼产业。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司马懿又主持开凿成国渠,修成临晋陂,灌溉良田数千顷,因此国用充足。

智斗诸葛亮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进攻斜谷,在郿县境内渭水南面的平原修筑营寨,曹叡很担心,派遣征蜀护军秦朗率二万步兵骑兵驰援,统归司马懿指挥。司马懿作为主将,统率大军抵御蜀军入侵。诸将议论认为大军应该驻扎在渭水北岸,以待蜀军来攻;司马懿则认为渭水南岸物资富饶,是必争之地,于是率军渡过渭水,背水扎营。司马懿推测,如果诸葛亮出兵武功,沿山东进,则为大患;如果他西进五丈原,就不需担心。
诸葛亮果然西上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境内),将要北渡渭水。司马懿派将军周当驻守阳遂,诱惑蜀军;但一连几天诸葛亮都按兵不动。司马懿认为,诸葛亮是想争夺渭水南原,于是派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防守阳遂(今陕西郿[méi]县境内),自己率主力军队迎战蜀军,两军在渭水南原外围交战,诸葛亮军不能前进,又退回于五丈原。司马懿出奇兵袭击诸葛亮后方,斩敌百余人,俘虏千余人,敌军六百余人投降。
司马懿判断诸葛亮长途行军,意在速战,因此按兵不动。诸葛亮为激怒司马懿出战,还派人送来女人的衣服羞辱他,司马懿假意大怒,上奏朝廷请求出战。曹叡知道其用意,于是派卫尉辛毗持有节仗,担任军师以节制司马懿。后来诸葛亮再次挑战,司马懿打算出兵,遭到辛毗阻止。诸葛亮得知后对诸将表示司马懿之所以这么做,本就是他无心应战,才会距离千里向朝廷请战,以安抚其帐下主张出战的将士。
五丈原之战伊始,司马懿与诸葛亮在五丈原两军相持,双方对峙百余日。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军中,其帐下将士烧掉营寨,暗中撤兵。司马懿出兵追击,诸葛亮长史杨仪指挥军队擂鼓迎战,司马懿认为穷寇勿追,杨仪于是整顿军队,引军撤退。司马懿率军来到蜀军遗弃的营寨,察看蜀军驻扎的情形,缴获不少书籍和粮食,司马懿这才确信诸葛亮已经去世。司马懿于是派兵追击蜀军,魏军追到赤岸,才得到诸葛亮确实死亡的消息。诸葛亮的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互相举兵攻击,司马懿打算趁敌人内讧继续进兵,朝廷下诏不许。

平定辽东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正月,曹叡擢[zhuó]升司马懿为太尉,又增加其封邑。蜀将马岱率兵袭扰边境,司马懿派将军牛金将其击败,斩敌千余人;武都郡氐族首领荷双、强端带领六千余人来投诚,司马懿接纳。关东遇到灾荒,司马懿从长安调集五百万斛[hú]粮食,运送到京城。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反叛,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曹叡派遣司马懿率军征讨。当时,曹叡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加上战事频繁,百姓疲敝。司马懿出征之前,曾为此上书劝谏曹叡。次年正月,司马懿统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余人,征讨辽东。公孙渊派兵数万人驻守在辽隧(今辽宁海城市西北),构筑工事,抵御司马懿的军队。司马懿调集大军发动攻击,大败敌军,三战三胜。敌人退守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据城坚守,司马懿率军围城。
同年七月,恰逢天降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将士恐惧,打算将营地移往高处,司马懿严令禁止;诸将又建议速战速决,司马懿认为贸然发动进攻,敌人必然逃跑。朝中大臣听说大军被洪水阻隔,纷纷上书曹叡召回大军,曹叡认为司马懿必能随机应变,克敌制胜,没有听从。不久大雨停止,司马懿发动进攻,昼夜不停,城中敌人忧虑不安。公孙渊害怕,派遣部下王建、柳甫等人前来求降,请求解除包围,束手投降。
司马懿不允,斩杀王建、柳甫等人,又向公孙渊发出檄文,令其早日开城投降。公孙渊又派部下卫演前来求降,司马懿认为公孙渊没有将自己绑缚双手前来请罪,就是选择了死路,拒绝其投降的请求。公孙渊求降不成,从城池南面突围逃走,司马懿挥兵追击,击败敌军,斩杀公孙渊。大军入城,司马懿下令诛杀年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死者七千余人;又下令诛杀公孙渊原来的部下公卿及将领,死者两千余人。辽东平定后,归顺曹魏的百姓有四万多户,人口共计三十多万。

受命托孤
司马懿班师回朝,曹叡派遣使者前往蓟州慰问,又将昆阳作为司马懿的封邑。大军开拔之前,曹叡诏命司马懿顺路前往关中镇守。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十二月,曹叡病重,诏命司马懿入朝觐见,三日之内连下五道圣旨;又亲笔致书,特许司马懿进入京城不需通报。司马懿担心京师生变,昼夜兼程赶往京城。次年正月,司马懿抵达洛阳,入宫觐见,曹叡拉住他的手,眼睛看着齐王曹芳,表示自己忍受痛苦不死,就是为了见他一面。
曹叡遗命托孤,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受命辅佐齐王曹芳。曹叡病逝,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升任侍中,假节钺,统率内外军事,录尚书事,与曹爽各自统兵三千人,共同执掌朝廷政事。曹爽企图大权独揽,大臣的奏章都要先经过他,才能向皇帝汇报;曹爽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议认为前几任大司马死在任上,不吉利,于是改任司马懿为太傅,入朝不拜,剑履上殿;又提拔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散常骑侍,子弟三人封为列候,四人为骑都尉。司马懿坚决推辞子弟的官爵。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正月,东倭国(今日本)遣使进贡,西域的焉耆、危须等国也都遣使进贡。朝廷认为是辅政大臣的功劳,增加司马懿封邑。当初魏明帝曹叡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百姓不堪其苦;司马懿上奏请求停工,以节省开支,促进农业生产,百姓无不欢悦。

数退吴军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五月,吴主孙权派将军全琮进犯芍陂(今安徽寿县境内),朱然、孙伦围困樊城,诸葛瑾、步鹭攻打柤中(今湖北南漳县境内),司马懿请求率军御敌。同年六月,司马懿统率大军南征,救援樊城。吴军听说后,连夜逃走,司马懿率军追击到三州口,斩杀敌军万余人,大胜而归。战后,朝廷增加食郾[yǎn]、临颍两县作为司马懿封邑,加上先前的四县封邑,司马懿共有食邑四万户;子弟十一人封列侯。不久,曹芳又下诏追封司马懿亡父司马防为舞阳侯。
次年三月,司马懿奏请开凿广漕渠,引黄河之水入汴水,灌溉东南各地,开发淮北田地。此前,吴将诸葛恪驻兵皖城(今安徽安庆市),袭扰边境;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九月,司马懿统率大军征讨诸葛恪,抵达舒城(今安徽庐江县西南)驻扎,诸葛恪得知后,焚烧积聚的粮草,弃城逃走。司马懿认为战胜敌人,关键在于积蓄粮食;于是兴兵屯田,又开凿淮阳渠、百尺渠,引水灌溉颖水南北万余顷土地。
次年正月,司马懿从淮南班师回朝,曹芳派遣使臣慰劳军队。尚书邓飏、李胜等人巴结曹爽,想让他建立功勋,于是劝曹爽出兵伐蜀。司马懿劝阻,曹爽不听,后来曹爽果然无功而返。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八月,曹爽撤销中垒中坚营,将士兵都归属其弟曹羲统领。司马懿劝阻,表示中垒中坚营是魏明帝曹叡创建,不宜撤销,但曹爽不听。同年十二月,曹爽准许司马懿朝见时乘轿上殿。
次年正月,吴军进犯柤中,当地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水以南的百姓临近敌境,应该暂且收留;曹爽却表示反对,认为不能守住沔[miǎn]水以南的土地,收容百姓不是上策。司马懿再三劝谏,曹爽不听,将百姓遣返沔南。后来敌人攻占柤中城,魏国损失百姓万余户。
韬光养晦
正始八年(公元245年)三月,曹爽听从何晏、邓飏等人的计策,将太后迁往永宁宫垂帘听政,把持朝政,专权擅势;曹爽的兄弟统领禁军,其亲族等人结党营私,变乱法度;司马懿设法禁止,与曹爽产生矛盾。同年五月,司马懿称病,不再过问政事。次年三月,黄门张当等人谄媚曹爽,私下将宫女石英等十一人赠送曹爽,充当乐妓。曹爽、何晏以为司马懿病重,意图谋反,篡位夺权。
司马懿暗中准备,曹爽的党羽怀疑司马懿将有所举动。恰逢河南尹李胜将要赴荆州上任,前来问候司马懿。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女搀扶自己,甚至连喝粥都很困难;李胜见此情景,感慨不已。司马懿假装糊涂,与李胜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李胜辞别,回来后向曹爽表示司马懿如今已经如同行尸走肉,不省人事,无须忧虑了。因此,曹爽对司马懿不再防备。
政变夺权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兄弟三人随行;司马懿于是奏请永宁太后废黜曹爽兄弟。司马师时任中护军,领兵驻扎在司马门;司马懿率军列阵宫殿阙门之外,发动政变夺权,史称“高平陵之变”。大司农桓范逃出皇宫,蒋济担心其为曹爽出谋划策,司马懿却认为曹爽才智在桓范之下,不会听取他的建议。
司马懿任命司徒高柔代行大将军职权,统率曹爽的军队;又任命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统领曹羲的军队。司马懿则亲自率领太尉蒋济等人带兵去迎接魏帝曹芳,驻兵于洛水浮桥之旁。司马懿上奏,请求曹芳下诏罢黜曹爽等人;曹爽扣留司马懿的奏章,又劫持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妄图反抗。桓范劝谏曹爽劫持魏帝前往许昌,发布檄文征召天下兵马勤王。曹爽不从,连夜派尚书陈泰、侍中许允前去试探司马懿的意思。司马懿对陈泰二人陈说曹爽的罪过,打算将其免官。陈泰回来后,劝曹爽将司马懿的奏章交给魏帝曹芳。司马懿又派人前去拜见曹爽,表示愿意指落水为誓,曹爽就信了司马懿的话,打算妥协。桓范等人 百般劝阻,曹爽不听,而是将司马懿的奏章交给魏帝曹芳;魏帝曹芳下诏,将曹爽免职。
曹爽兄弟回到洛阳家中,司马懿派兵包围其府邸,又在四方建造高楼,监视府中一举一动。不久,黄门张当被逮捕,供出了曹爽等人悖逆的事情;朝廷于是诏命逮捕曹爽、曹羲、曹训兄弟三人,及其党羽何晏、邓飏、桓范等人,全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夷灭三族。
大权独揽
同年二月,魏帝曹芳擢升司马懿为丞相,又加封颖川郡的繁吕、鄣陵、新汲、父城等县作为其封邑。司马懿辞让丞相之职;同年十二月,曹芳又下诏加授司马懿九锡之礼,司马懿辞让。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正月,曹芳下诏准许司马懿在洛阳建立宗庙,设置属官;又增加其仪仗骑兵一百人,仪仗乐手十四人,加封其子司马彤为平乐亭候、司马伦为安乐亭候。司马懿声称患病不能上朝,每有朝政大事,曹芳都亲自到他家里征求意见。
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意图谋反,打算另立楚王曹彪为皇帝。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王凌听说吴国出军堵塞涂水(今滁河),上奏朝廷请求出兵御敌,暗中却调集军队打算趁机反叛。司马懿得知其阴谋,亲率大军前往讨伐;王凌还未行动,司马懿的大军就到达百尺堰(今河南沈丘县西北),进逼王凌。王凌自知大势已去,于是绑缚双手乘船来向司马懿请罪。司马懿派人将王凌押送前往京城,途中王凌服毒自杀。
司马懿逮捕王凌同党,全都夷灭三族,又诛杀楚王曹彪;而且将魏国宗室诸王都囚禁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派人严加看管,不许他们互相接触。司马懿班师回朝,曹芳派大鸿胪、太仆庾嶷带着符节,诏命擢升司马懿为相国,晋爵安平郡公,封其孙子和侄子各一人为列候。司马懿前后的封邑加起来有五万户,亲属封列侯的有十九人。司马懿辞让相国和郡公的封赠。
晚年去世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六月,司马懿病重;同年八月,司马懿病逝于洛阳,终年七十三岁。魏帝曹芳身穿素服,亲自前往吊丧,司马懿的丧葬仪式和规格,依照汉朝名相霍光的先例,又下诏追赠司马懿为相国、郡公。司马懿死前遗愿希望丧事从简,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其弟司马孚于是上书辞让郡公,以及丧葬所用的辒辌[liáng]车。九月庚申日,司马懿安葬在河阴首阳山,谥号“文贞”,后来改谥为“宣文”。
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受封晋王后,尊称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晋代魏,受禅称帝,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施政举措
政治
司马懿父子起兵发动“高平陵政变”,接管禁军,控制洛阳,诛杀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后来太尉王凌谋立楚王曹彪,司马懿讨灭王凌,诛杀曹彪,随即禁锢魏国宗室诸王。通过前后两次事件,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此外,司马懿又借诛杀曹爽一事,趁机屠戮何晏、邓飏、桓范等曹魏时期的名士,铲除异己,消除舆论助力。近代史家吕思勉认为,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同时剪除士人,自此曹魏文人治国的形式日益衰落,而武人干政的情况更加严重。当代学者王晓毅、钟思远认为,司马懿对曹魏宗室势力的打压,以及对曹魏士人的控制,使其大权独揽,将曹魏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日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及其孙司马炎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军事
曹魏中后期,司马懿逐渐独揽军事大权,成为曹魏对外征伐的最高统帅。司马懿先后率军平定孟达之乱,又曾与曹真一起率领大军伐蜀,后来在陇西多次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进攻,又多次打退吴国入侵,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以及寿春王凌叛乱。当代学者马晓芳、林榕杰认为,司马懿在军事上取得的一些列成就,一定程度上帮助稳固了曹魏政权,也为后来西晋建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经济
经济上,司马懿在上邽等地兴兵屯田,恢复京兆、天水、南安三地的盐铁冶炼等产业;又主持开凿成国渠,修成临晋陂,灌溉良田数千顷,同时供给关中粮食不足。此外,司马懿又奏请开凿广漕渠,引黄河之水入汴水,灌溉东南各地,开发淮北田地,兴兵屯田,又开凿淮阳渠、百尺渠,引水灌溉颖水南北万余顷土地。魏明帝曹叡去世后,司马懿又奏请停止修筑宫殿,节省开支,集中人力促进农业生产。以上种种措施,使得曹魏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也为后来伐灭蜀国和吴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

历史评价
曹操曾评价司马懿“非人臣也”,曹植在《辅臣论》中称赞其秉性正直,气度威严,令人敬畏。曹芳评价司马懿:“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曹魏大臣吴质评价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吴国国主孙权评价司马懿:“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三国时吴国学者张俨评价: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因缘际会之下,得以投奔贤明之主。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都建立了功绩。刘备、曹丕死后,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接受托孤的重任,辅佐幼主,没有辜负君王的托付。两人都是国家的重臣,辅佐君王的贤臣。
晋朝史家虞预评价:司马懿精通文艺,以儒学立德,而有雄霸天下的气量。时逢曹魏政权衰微,朝廷内外多有灾难,而司马懿的谋划很少有失败的,率军出征无不胜利,又知人善用,提拔寒微之士,如王基、邓艾、周秦、贾越等人,都是寒门出身,而能够建立功绩,司马懿经营政事的才能,远不止于此。
晋朝学者干宝评价:司马懿雄才鸿量,进入仕途是正好碰上曹操创建基业,他为曹操出谋划策,多次得到采纳,因此建功立业,历经曹魏三代君王。司马懿心性深沉,胸有城府,但能宽容和接纳不同意见,懂得驾驭属下,又能知人善用,因此属下都感恩图报,尽心尽力。司马懿提拔出身卑微的邓艾、陈泰,将军中大事交给他们,他们都能把事情办得很好。因此才能谋诛孟达、平定公孙渊,铲除曹爽,剿灭王凌。司马懿足智多谋,乾纲独断,南征北讨无不凯旋,统率百官而大权在握,多次击退诸葛亮的军队,又屡次打退吴国的入侵。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评价:大丈夫行事应该光明磊落,如同日月皎然,始终不能像曹操父子、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孤儿寡妇,以奸诈谄媚的手段夺取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中评价认为,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魏国,文能治理国家,武能扬威敌国;又能知人善任,选拔人才。司马懿城府极深,性情宽和而能容人;表面上忠诚恭顺,实则内心狡诈。在平定孟达之乱、公孙渊之乱时表现果断坚决,可谓用兵如神,谋略无双。但是在对阵诸葛亮时,却处处小心谨慎,千里请战,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武。司马懿本来以逸待劳,完全可以战胜蜀军,但却关闭军营,不敢交战,甚至诸葛亮死后他都不敢追击。司马懿先后接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托孤重任,对于曹丕的托付他尽忠尽职,死命报效;对于曹叡的托付他却专权擅势,心怀篡逆。魏帝曹芳离开洛阳时,司马懿更是在京城举兵争权,诛杀曹爽等人,作为臣子而不守尽忠之道,辅佐皇帝却好乱成性,难怪后赵皇帝石勒曾讥嘲他为奸臣贼子。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可谓掩耳盗铃,虽然在当时掩盖了罪恶行径,结果被后世唾骂。
唐朝大臣房玄龄在《晋书》中评价:司马懿心胸狭隘,表面上装出随和的样子,实际上性情猜忌多变。
宋朝史家司马光评价:司马懿年轻时聪慧博学,有雄才大略。
宋朝学者何去非在《何博士备论》中评价认为,司马懿在陇西与诸葛亮作战时不与敌军交战并非是胆怯,而是为了消耗敌军,使其不战自溃。司马懿善于出奇制胜,用兵谋划无往而不胜,即使是曹操也有比不上他的地方。
南宋学者张预在《十七史百将传》中评价认为,司马懿善于用兵,又列举了司马懿向曹操献策命孙权袭击关羽,以及司马懿平定孟达之乱、公孙渊之乱,抵御吴国入侵的几次战役,证明排兵布阵深得孙子兵法的精髓。
近代学者柏杨评价认为: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不同,司马懿接受魏明帝托孤,最初并未打算铲除曹爽。直到公元244年曹爽伐蜀,司马懿还担心他会失败,因此劝谏其退军。司马懿当初不过是为了反击曹爽,夺官夺权。因此他在公元249年的发动政变,受到朝野拥护;公元251年王凌起兵反叛时,司马懿不但没有任何叛逆迹象,而且声望正值高峰。就司马懿本身而言,他所受到的诟骂与诅咒,并不公平。

已获成就

暂无数据

正在参与的榜单

暂无数据

已结束的榜单

暂无数据

明星最新动态

暂无相关动态

所有参与的榜单

暂无数据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信息
纠错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