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奥本海默(英文名: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州大学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
奥本海默生于美国纽约的犹太裔家庭。1925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随后到欧洲留学,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结识了卢瑟福(Rutherford)、波恩(Born)、海森堡(Heisenberg)、泡利(Pauli)、费米(Fermi)等物理学家;1927年,奥本海默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至1942年,奥本海默在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州大学任教。1942年初,奥本海默受命负责快中子和原子弹问题的工作。同年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并担任主任。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于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成功试爆,并投放于日本的广岛、长崎。1947年至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1953年,奥本海默遭到指控,被美国政府取消了接触保密资料的权利,撤销他在AEC中的职务。1963年,他获颁恩里科·费米奖。1967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62岁;2022年撤销了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特许权的决定。
奥本海默毕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奥本海默在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波函数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电子与正子理论、核聚变中的奥本海默-菲利普斯过程及首次预测量子隧穿效应。他和学生的共同研究还对现代中子星和黑洞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及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等有重大贡献。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
1904年4月22日,罗伯特·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英文名:Julius Oppenheimer)早年从德国来美国定居,是一位具有犹太血统的商人,从事纺织品进口贸易;母亲埃莉·弗里德曼(英文名:Ellie Feedman)是一名美术教师。奥本海默八岁的时候,弟弟弗兰克·弗里德曼·奥本海默(英文名:Frank Feedman Oppenheimer)出世,其之后也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家。
年少时期的奥本海默因受家庭爱好音乐与绘画的影响,所以兴趣广泛。他喜欢收集矿石标本,十一岁即加入了纽约矿物学俱乐部,十二岁时为俱乐部会员演讲引起广泛关注,同时还于纽约伦理文化学校接受中学教育。在此期间,他前往墨西哥采集矿物,后又学习了“原子”“周期表”等化学基本知识,学习兴趣逐渐由矿物学转移到化学上来。之后,奥本海默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了三四年级。奥本海默夏天随一家在欧洲度假,在亚希莫夫探矿时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这使得他在毕业后休学一年,至18岁时才进入哈佛学院。在他疗养期间,父亲请英文老师赫伯特·史密斯(Herbert Smith)带他到新墨西哥州,奥本海默就在这时爱上了骑马,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顺利毕业。
1922年,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就读,在化学以及物理、哲学、古希腊文、拉丁文等方面都很优秀。后来,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布里奇曼(英文名:P.W.Bridgman)的指导下,奥本海默选修了物理课程,他被布里奇曼对科学哲学的理解所吸引,逐渐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并跟随老师参加科研活动,最终以该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提前一年完成学业,并以最高荣誉毕业。1925年,奥本海默获得学士学位。
出国留学
1925年9月至1926年8月,奥本海默到英国剑桥大学和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并以化学学者的身份转行研究物理。在1925年秋,奥本海默因精神问题将一个毒苹果放到了自己的导师桌上,后被学校送到了医院进行诊断,确定奥本海默患有早发型痴呆症,且已无可救药。虽然布里奇曼给奥本海默写了推荐信,但是并未说服物理学家卢瑟福允许奥本海默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奥本海默继续坚持争取,终于在秋季班开课前,卢瑟福同意了他的加入申请。后来,奥本海默师从福勒(英文名:R.H. Fowler)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攻读研究生课程,成功地利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出分子振动光谱。然而,他的兴趣并不在实验科学上,更加专注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
1927年,他接受理论物理学家波恩的邀请,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那段时期,他结识了海森堡、泡利、费密等知名学者。并在波恩的指导下,奥本海默完成了博士论文《论连续光谱的量子理论》,获得博士学位。出国深造使他对量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有了更深的研究,同时在宇宙射线、天体物理、散射理论、中子星理论等方面也有建树。且在哥廷根期间,奥本海默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包括对当时新兴的量子力学的重要贡献。他和玻恩发表的一篇论文是有关对分子的数学描述中把原子核的运动与电子的运动分开处理进而简化计算的方法,后称为玻恩-奥本海默近似。这成为他物理生涯中被引用最多次的论文。
1927年,奥本海默被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推选为国家研究成员。1928年春天,奥本海默的健康出现状况,被诊断为肺结核,他和弟弟弗兰克在新墨西哥州的山区购买了一块土地,安心静养。当年暑期过后,他返回欧洲,被荷兰莱顿大学和瑞士苏黎士高等工业学校推选为国际教育委员会成员,并与厄任费斯脱、泡利共同开展学术研究。
在此期间,奥本海默上半学年在哈佛,下半学年则在加州理工。他在加州理工时结识了好友莱纳斯·鲍林,两人一同研究化学键的本质。鲍林在这方面是领先者,奥本海默为他提供数学协助,他则诠释结果。有一次,奥本海默趁鲍林工作时,到他家中请他的妻子艾娃·海伦·鲍林到墨西哥去幽会。艾娃·海伦没有答应,并把这件事告诉丈夫,奥本海默和鲍林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也就此早早终结。此后,奥本海默还曾邀请过鲍林担任曼哈顿计划的化学部主任,但鲍林以他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为由婉拒了他。
青年时期的奥本海默(第二行左数第三位)
回国任教
1929年至1947年,奥本海默回到美国后,同时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物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36年),从事研究工作,并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一向以不易相处而名声在外,回到美国加州的时候,更加严厉,爱批评别人。他对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往往以高傲和轻视的态度待之,但是对待学生却截然不同,擅长以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与学生亲密无间,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物理学家,形成了在美国物理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物理学派。
在这段时期,奥本海默的一系列论文对当时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均有指导作用,也是他研究工作的巅峰时期。1931年,他和学生哈维·霍尔(Harvey Hall)一起发表论文《电光效应的量子理论》,通过实验证据正确地推翻了狄拉克所提出,氢原子其中两个能级能量相同的主张。其后,他的一位博士生威利斯·兰姆观察到这两个能级之间细微的差异,今天称之为兰姆位移,兰姆也因此于195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4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关于核子力的“介子论”,对质子和中子的结合做了圆满解释,奥本海默据此于1937年提出新理论,指出该“介子”是宇宙射线的“硬成分”,后来获得证实,他接着又提出“中子星”存在的观点。1939年,奥本海默与他人合作,根据广义相对论原理提出了“黑洞”理论,开拓了现代宇宙物理学的新领域。
主持曼哈顿工程
1941年秋,奥本海默受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康普顿[h]的邀请,前往美国科学院参加研究原子能的军事应用会议,他对问题的精准分析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关注。1942年,美国政府制定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i],由军方负责实施。奥本海默建议,研制武器必须将理论工作和核物理工作集中在一个实验室内,同时包含化学、冶金、军工等内容,才能使各部门有机整合、互相协作,军方采纳了他的建议。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j]和康普顿认为奥本海默是实验室主任的最合适人选,在他们的推荐和担保下,1943年1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工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总指挥。他发挥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把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起来,统筹设计、衔接与调度实验工程;同时着力解决原子弹爆炸临界质量的精确计算这一核心问题,对铀的同位素电磁法的分离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从而为原子弹的研制扫清了障碍。
曼哈顿工程中的奥本海默(右一)
曼哈顿工程一旦上马即不可停止。项目科研开始后,玻尔对核武器的研究逐渐感到担忧和害怕,他曾敦促美国应与其他盟国(包括苏联)分享核裂变的秘密,以便在国际范围内共同控制这种武器。但是丘吉尔对此反应激烈,明确表示拒绝。齐拉特征集到了很多著名科学家的签名,给罗斯福总统写请愿书,呼吁国际社会限制核武器。奥本海默尽管未在请愿书上签字,但是他同样疑虑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在核试验之后他说“物理学家现在知道了什么是罪恶”。他向杜鲁门承认:“总统先生,我感到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
中年时期的奥本海默
1945年7月16日清晨,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利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附近的沙漠上成功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万吨高能炸药。从开始实验到原子弹试制成功,仅两年多的时间,奥本海默起到独特的组织领导作用,军方代表也认识到,这项工程的胜利是因为有了“最佳人选担任最重要的工作”。奥本海默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父”。同年8月6日和9日,另外同时制成的两枚原子弹分别被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夺去了40余万人的生命。在轰炸日本前,美国政府向奥本海默、费米、劳伦斯、康普顿等四名科学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从减轻美国参战损失、提前结束战争等因素考虑,他们均支持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决定。
1945年7月16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 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
奥本海默案件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以后,平民伤亡惨重,奥本海默内心遭到巨大谴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本海默为争取实现原子弹的国际控制而多方奔走,他参加起草了《艾奇逊-利连撒尔报告》[k],报告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建议对原子能实行国际监督,以保障世界和平,防止任何国家以此为武器恐吓别国。他还竭力反对制造杀伤力更大的氢弹,然而,这些努力收效甚微。1947年至1952年,奥本海默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总顾问委员会主席;
1947年10月,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从1953年起,奥本海默遭到“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以“同情共产主义”和“反对氢弹研制计划”的指控,被剥夺了接触原子能机密情报的权利;次年4月12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尽管奥本海默矢口否认全部指控,但是听证会还是以4:1的多数决定,控告奥本海默作为政府高级顾问,未对氢弹计划予以支持,而且涉嫌“品行不端”,不再适合担负国家要职。此事件后,奥本海默继续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职务,但政治迫害使他的教育科研工作受到影响,声望一落千丈。经过十年的冷遇和屈辱,美国科学家和他的学生纷纷要求为奥本海默“平反”;196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为他颁发最高科学奖费米奖。1966年6月,奥本海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退休。2022年12月16日,时任美国能源部长下令撤销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正式为奥本海默平反。
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右一)
逝世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因喉癌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在维尔京群岛。当奥本海默获得最高科学奖费米奖时,虽然对他的指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但是作为反核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他的忠诚调查并没有恢复。2022年12月,美国能源部废除了1954年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的决定,能源部部长珍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揭露奥本海默博士接受的法律程序中的偏见与不公,他对于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的证据得到进一步确认。”